卷三
關燈
小
中
大
自賓伏。
若生不善于王國, 一念起心成衆惡, 是人命終堕地獄, 受苦永劫無出期。
若有勤誠助國王, 諸天護念增榮祿。
智光長者汝應知, 一切人王業所感, 諸法無不因緣成, 若無因緣無諸法。
說無生天及惡趣, 如是之人不了因, 無因無果大邪見, 不知罪福生妄計。
王今所受諸福樂, 往昔曾持三淨戒, 戒德熏修所招感, 人天妙果獲王身。
若人發起菩提心, 願力資成無上果, 堅持上品清淨戒, 起居自在為法王, 神通變化滿十方, 随緣普濟諸群品。
中品受持菩薩戒, 福得自在轉輪王, 随心所作盡皆成, 無量人天悉遵奉。
下上品持大鬼王, 一切非人鹹率伏, 受持戒品雖缺犯, 由戒勝故得為王。
下中品持禽獸王, 一切飛走皆歸伏, 于清淨戒有缺犯, 由戒勝故得為王。
下下品持琰魔王, 處地獄中常自在, 雖毀禁戒生惡道, 由戒勝故得為王。
以是義故諸衆生, 應受菩薩清淨戒, 善能護持無缺犯, 随所生處作人王。
若有不受如來戒, 終不能得野幹身, 何況能感人天中, 最勝快樂居王位? 是故王者非無因, 戒業精勤成妙果。
國王自是人民主, 慈恤如母養嬰兒, 如是人王有大恩, 撫育之心難可報。
以是因緣諸有情, 若能修證大菩提, 于諸衆生起大悲, 應受如來三聚戒。
若欲如法受戒者, 應當忏罪令消滅, 起罪之因有十緣, 身三口四及意三。
生死無始罪無窮, 煩惱大海深無底, 業障峻極如須彌, 造業由因二種起。
所謂現行及種子, 藏識持緣一切種, 如影随形不離身, 一切時中障聖道。
近障人天妙樂果, 遠障無上菩提果, 在家能招煩惱因, 出家亦破清淨戒。
若能如法忏悔者, 所有煩惱悉皆除, 猶如劫火壞世間, 燒盡須彌并巨海。
忏悔能燒煩惱薪, 忏悔能往生天路, 忏悔能得四禅樂, 忏悔雨寶摩尼珠, 忏悔能延金剛壽, 忏悔能入常樂宮, 忏悔能出三界獄, 忏悔能開菩提華, 忏悔見佛大圓鏡, 忏悔能至于寶所。
若能如法忏悔者, 當依二種觀門修: 一者觀事滅罪門, 二者觀理滅罪門。
觀事滅罪有其三, 上中下根為三品。
若有上根求淨戒, 發大精進心無退, 悲淚泣血常精懇, 哀感徧身皆血現。
繫念十方三寶所, 并餘六道諸衆生, 長跪合掌心不亂, 發露洗心求忏悔。
『唯願十方三世佛, 以大慈悲哀愍我。
我處輪回無所依, 生死長夜常不覺。
我在凡夫具諸縛, 狂心颠倒徧攀緣。
我處三界火宅中, 妄染六塵無救護。
我生貧窮下賤家, 不得自在常受苦。
我生邪見父母家, 造罪依于惡眷屬。
唯願諸佛大慈尊, 哀愍護念如一子。
一忏不複造諸罪, 三世如來當證明。
』 如是勇勐忏悔者, 名為上品求淨戒。
若有中根求戒者, 一心勇勐忏諸罪, 涕淚交橫不覺知, 徧身流汗哀求佛。
『發露無始生死業, 願大悲水洗塵勞。
滌除罪障淨六根, 施我菩薩三聚戒, 我願堅持不退轉, 精修度脫苦衆生。
自未得度先度佗, 盡未來際常無斷。
』 如是精勤勇勐者, 不惜身命求菩提, 能感三寶靈異相, 是名中品大忏悔。
若有下根求淨戒, 發起無上菩提心, 涕淚悲泣身毛豎, 于所造罪深慚愧。
對于十方三寶所, 及以六道衆生前, 至誠發露無始來, 所有惱亂諸衆生。
起于無礙大悲心, 不惜身命悔三業, 已作之罪皆發露, 未作之惡更不造。
如是三品忏諸罪, 皆名第一清淨戒, 以慙愧水洗塵勞, 身心俱為清淨器。
諸善男子汝當知, 已說淨觀諸忏悔, 于其事理無差别, 但以根緣應不同。
若欲修習觀正理, 遠離一切諸散亂, 着新淨衣跏趺坐, 攝心正念離諸緣, 常觀諸佛妙法身, 體性如空不可得。
一切諸罪性皆如, 颠倒因緣妄心起, 如是罪相本來空, 三世之中無所得。
非内非外非中間, 性相如如俱不動, 真如妙理絕名言, 唯有聖智能通達。
非有非無非有無, 非不有無離名相, 周偏法界無生滅, 諸佛本來同一體。
惟願諸佛垂加護, 能滅一切颠倒心, 願我早悟真性源, 速證如來無上道。
若有清信善男子, 日夜能觀妙理空, 一切罪障自消除, 是名最上持淨戒。
若人觀知實相空, 能滅一切諸重罪, 猶如大風吹勐火,
若生不善于王國, 一念起心成衆惡, 是人命終堕地獄, 受苦永劫無出期。
若有勤誠助國王, 諸天護念增榮祿。
智光長者汝應知, 一切人王業所感, 諸法無不因緣成, 若無因緣無諸法。
說無生天及惡趣, 如是之人不了因, 無因無果大邪見, 不知罪福生妄計。
王今所受諸福樂, 往昔曾持三淨戒, 戒德熏修所招感, 人天妙果獲王身。
若人發起菩提心, 願力資成無上果, 堅持上品清淨戒, 起居自在為法王, 神通變化滿十方, 随緣普濟諸群品。
中品受持菩薩戒, 福得自在轉輪王, 随心所作盡皆成, 無量人天悉遵奉。
下上品持大鬼王, 一切非人鹹率伏, 受持戒品雖缺犯, 由戒勝故得為王。
下中品持禽獸王, 一切飛走皆歸伏, 于清淨戒有缺犯, 由戒勝故得為王。
下下品持琰魔王, 處地獄中常自在, 雖毀禁戒生惡道, 由戒勝故得為王。
以是義故諸衆生, 應受菩薩清淨戒, 善能護持無缺犯, 随所生處作人王。
若有不受如來戒, 終不能得野幹身, 何況能感人天中, 最勝快樂居王位? 是故王者非無因, 戒業精勤成妙果。
國王自是人民主, 慈恤如母養嬰兒, 如是人王有大恩, 撫育之心難可報。
以是因緣諸有情, 若能修證大菩提, 于諸衆生起大悲, 應受如來三聚戒。
若欲如法受戒者, 應當忏罪令消滅, 起罪之因有十緣, 身三口四及意三。
生死無始罪無窮, 煩惱大海深無底, 業障峻極如須彌, 造業由因二種起。
所謂現行及種子, 藏識持緣一切種, 如影随形不離身, 一切時中障聖道。
近障人天妙樂果, 遠障無上菩提果, 在家能招煩惱因, 出家亦破清淨戒。
若能如法忏悔者, 所有煩惱悉皆除, 猶如劫火壞世間, 燒盡須彌并巨海。
忏悔能燒煩惱薪, 忏悔能往生天路, 忏悔能得四禅樂, 忏悔雨寶摩尼珠, 忏悔能延金剛壽, 忏悔能入常樂宮, 忏悔能出三界獄, 忏悔能開菩提華, 忏悔見佛大圓鏡, 忏悔能至于寶所。
若能如法忏悔者, 當依二種觀門修: 一者觀事滅罪門, 二者觀理滅罪門。
觀事滅罪有其三, 上中下根為三品。
若有上根求淨戒, 發大精進心無退, 悲淚泣血常精懇, 哀感徧身皆血現。
繫念十方三寶所, 并餘六道諸衆生, 長跪合掌心不亂, 發露洗心求忏悔。
『唯願十方三世佛, 以大慈悲哀愍我。
我處輪回無所依, 生死長夜常不覺。
我在凡夫具諸縛, 狂心颠倒徧攀緣。
我處三界火宅中, 妄染六塵無救護。
我生貧窮下賤家, 不得自在常受苦。
我生邪見父母家, 造罪依于惡眷屬。
唯願諸佛大慈尊, 哀愍護念如一子。
一忏不複造諸罪, 三世如來當證明。
』 如是勇勐忏悔者, 名為上品求淨戒。
若有中根求戒者, 一心勇勐忏諸罪, 涕淚交橫不覺知, 徧身流汗哀求佛。
『發露無始生死業, 願大悲水洗塵勞。
滌除罪障淨六根, 施我菩薩三聚戒, 我願堅持不退轉, 精修度脫苦衆生。
自未得度先度佗, 盡未來際常無斷。
』 如是精勤勇勐者, 不惜身命求菩提, 能感三寶靈異相, 是名中品大忏悔。
若有下根求淨戒, 發起無上菩提心, 涕淚悲泣身毛豎, 于所造罪深慚愧。
對于十方三寶所, 及以六道衆生前, 至誠發露無始來, 所有惱亂諸衆生。
起于無礙大悲心, 不惜身命悔三業, 已作之罪皆發露, 未作之惡更不造。
如是三品忏諸罪, 皆名第一清淨戒, 以慙愧水洗塵勞, 身心俱為清淨器。
諸善男子汝當知, 已說淨觀諸忏悔, 于其事理無差别, 但以根緣應不同。
若欲修習觀正理, 遠離一切諸散亂, 着新淨衣跏趺坐, 攝心正念離諸緣, 常觀諸佛妙法身, 體性如空不可得。
一切諸罪性皆如, 颠倒因緣妄心起, 如是罪相本來空, 三世之中無所得。
非内非外非中間, 性相如如俱不動, 真如妙理絕名言, 唯有聖智能通達。
非有非無非有無, 非不有無離名相, 周偏法界無生滅, 諸佛本來同一體。
惟願諸佛垂加護, 能滅一切颠倒心, 願我早悟真性源, 速證如來無上道。
若有清信善男子, 日夜能觀妙理空, 一切罪障自消除, 是名最上持淨戒。
若人觀知實相空, 能滅一切諸重罪, 猶如大風吹勐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