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

關燈


    智力能了衆生性,為說相應種種法。

    智力能入衆生心,令斷輪回生死本。

    智力能分黑白法,随應取舍各了知。

     生死涅槃本平等,成就有情離分别。

    如是十種殊勝行,攝入八萬四千中。

    随其品類勝法門,乃名菩薩波羅蜜。

    八萬四千三摩地,能滅衆生散亂心。

     八萬四千總持門,能除惑障鎖魔衆。

    大聖法王方便力,三種法要化衆生。

    教網垂於生死海,置彼人天安樂處。

    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。

    八萬四千忉利天子。

    斷三界障證歡喜地。

    無數百千六欲天子。

    悟無生忍得陀羅尼。

    十六大國王得聞持陀羅尼。

    無量四衆聞菩薩行。

    或得不退地。

    或得三昧門。

    或得陀羅尼。

    或得大神通。

    或有菩薩證二三地乃至十地。

    踴躍歡喜。

    無量百千諸人天等。

   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複退轉。

    八千人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。

    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功德莊嚴品第九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白佛言:世尊,如佛所說住阿蘭若功德成就當得作佛。

    菩薩雲何修諸功德。

    而能住是阿蘭若中。

    唯願世尊,為我解說。

    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:汝善男子,當修學者,但有一德。

    是人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。

    雲何為一。

    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。

    了達此法。

    堪能住止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所以者何。

    譬如狂犬被人驅打但逐瓦石不逐於人。

    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心者,亦複如是,若見色聲香味觸法其心染著。

    是人不知煩惱根本。

    不知五境從自心生。

    即此名為未能善住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以是因緣。

    樂住寂靜求無上道。

    一切菩薩摩诃薩等。

    若五欲境現前之時,觀察自心應作是念。

    我從無始至于今日。

    輪回六趣無有出期。

    皆自妄心而生迷倒。

    於五欲境貪愛染著。

    如是菩薩名為堪住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若有人問。

    何等有情於未來世當得作佛。

    應指是人於當來世。

    出三界苦破四魔軍。

    速成菩提入佛智慧。

    一切世間天龍八部。

    阿蘇羅等皆應供養。

    若善男子及善女人。

    以清淨心供養如是住阿蘭若真善佛子。

    所獲福德無量無邊。

    若複有人以衆珍寶供養悲母。

    所獲功德亦無差别。

    何以故?是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    轉正法輪度人天衆。

    紹三寶種使不斷絕。

    當為衆生作歸依故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有二種法。

    系縛行者令不堪任住阿蘭若。

    一者愛樂斷見邪法。

    二者愛樂财寶樂具。

    又善男子,有二種人。

    不堪居住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一者具足憍慢。

    二者惡大乘法。

    又善男子,有二種人。

    不應居住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一者邪見不信佛語。

    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。

    如是等人不應居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具四種德。

    應當安住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多聞總持不忘。

    二者分明能解妙義。

    三者正念常不放逸。

    四者随順如來教行。

    善男子,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種勝德。

    應當安住阿蘭若處。

    修菩薩行求無上道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出家菩薩。

    複有四德。

    莊嚴自身住阿蘭若求佛智慧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大慈。

    二者大悲。

    三者大喜。

    四者大舍。

    善男子,如是四法。

    能生一切福德智慧。

    利益安樂無量衆生。

    速證無上大菩提法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出家菩薩複有四德。

    持戒清淨能至菩提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恒住四無垢性。

    二者常行十二頭陀。

    三者遠離在家出家。

    四者永離谄诳嫉妒。

    善男子,一切菩薩依此四法。

    永離生死得大菩提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出家菩薩複有四法。

    攝一切善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淨持禁戒複有多聞。

    二者入諸三昧能具智慧。

    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種智。

    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。

    善男子如是四法。

    三世菩薩共所修學。

    汝等佛子亦應修習。

    疾證廣大無上菩提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出家菩薩具四種法。

    於菩薩行得不退轉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布施。

    二者愛語。

    三者利行。

    四者同事。

    善男子,如是四行。

    趣菩提路利生根本。

    一切菩薩皆應修學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出家菩薩複具四德。

    住於蘭若持戒清淨莊嚴自身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觀察自無本性。

    伏斷二執證無我故。

    二者他身亦無本性。

    於怨親所離憎愛故。

    三者身心快樂。

    心心所法無分别故。

    四者得平等智。

    生死涅槃無差别故。

    善男子,如是四法。

    一切菩薩所應修習。

    汝等佛子亦當修習速趣無上正等菩提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子,一切菩薩複有四願。

    成熟有情住持三寶。

    經大劫海終不退轉。

    雲何為四。

    一者誓度一切衆生。

    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。

    四者誓證一切佛果。

    善男子,如是四法。

    大小菩薩皆應修學。

    三世菩薩所學處故。

    複次善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