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錄
關燈
小
中
大
,必得賢輔之敎,見於蔔相之日。
天災示異,則省躬而求言,民力告癉,則約供而減租。
褒淸白、擧遺逸之命纔下,而士思激昴;修庠序、理冤枉之旨屢諭,而人知恥格。
循是以往,其治效可勝旣耶?纔試期月之可,未見三年之成,豈非天也歟?王妃樸氏無後,支庶亦無子女,臨薨,把筆欲書而未能,嘆曰:「孤之有懷,非文字莫可諭諸群臣,今乃至斯,雖欲審訓,亦將奈何?」尋又敎曰:「纔經父王之喪,重遭華使之來,民未堪命,予又至于此,不克終孝,予死必葬于父母陵側,凡予襄事,無踰禮文,懋從樸素,以卒予志,以紓民力。
」是年十月十五曰甲辰,安厝于高陽郡治南靖陵之傍艮坐坤向之原,遺命也。
陵曰孝陵,殿曰永慕,諡曰獻文懿武章肅欽孝,廟號曰仁宗。
嗟乎!諡者,天下之公,臣子所不得以私,旣號曰仁,則更千億萬年見諡,亦足以知其德矣。
嘉靖二十四年十月日謹誌。
哀冊文 ○哀冊文〈禮曹正郞李洪男製,弘文館典翰李滉書。
〉維嘉靖二十四年歲次乙巳七月朔日辛酉,仁宗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,薨于景福宮正寢,粵十月十五日甲辰,遷于孝陵,禮也。
簡辰奄屆,遣車再廞。
仙仗移簇,羽衛成林。
百靈欻歙而奔走,兆姓號咷而摧隕。
望珠丘兮漸邇,聆玉漏兮易盡。
主上殿下,重憂斯棘,百罹仍酷。
慟龍髯之莫攀,仰雲馭兮何及。
顧徽音之在世,藹聖功其可傳。
俾揄揚以彤管,爰布昭於瑤鐫。
其辭曰:宜無間然,烝哉仁宗。
惟天爲大,曷得形容?敎自胎正,德由誠明。
典念唯學,緝熙彌精。
久位靑宮,化隨身行。
戒存屋漏,效著燕間。
四勿箴屛,一德銘盤。
三朝率禮,百行源孝。
蓋出天性,非假音貌。
因心則友,求救原隰。
洪惟其順,實由旣翕。
禮遇賓僚,告戒必書。
踐履愈密,至德純如。
天故生之,若將保佑。
雲胡不弔?禍延煢疚。
喪嫌漢短,哭踰滕哀。
卻鹽歠粥,秉心難回。
雖迫輿情,勉承大寶。
諒陰恭默,斬焉在草。
凝思賢輔,夢與天通。
不改父臣,言則乃雍。
爲治慕古,俗論莫撓。
庶福我民,以壽以飽。
方大明之初昇,遽潛曜於虞淵。
嗚呼哀哉!三代以降,聖學罕傳。
士或有得,人主蓋闕。
卓百王而獨契,摠萬善以渙發。
旣眞知而力行,備高明而精微。
始以聖而希天,終浩浩兮同歸。
丕責克盡其君師,王政竚隆於皇極。
嗟大德之雖敦,奈偏邦之無祿。
嗚呼哀哉!天心靡悔,邦禍薦集。
何多難之未堪,而大喪之又執。
悶孝誠之不終,斯緻厪於末命。
人間雖切於永慕,天上獲侍於列聖。
嗚呼哀哉!天作壽原,孔邇先寢。
聖意所嚮,允協龜諗。
去堯階兮已遠,向禹穴兮將封,卽長夜兮萬古,錮玄泉兮三重。
遺衣冠兮永秘,種松檜兮未拱。
吉仗空還兮猶掩翳,舊臣共辭兮徒號踴。
嗚呼哀哉!數故不齊,理或難諶,九齡未效於周夢,百代空傳乎堯欽,深仁雖待於必世,神化亦行於期月。
惟聖德至善之不能忘兮,永有浹於心骨。
竝天地而長存,樹宗社於不拔。
嗚呼哀哉! 諡冊文 ○諡冊文〈承政院都承旨崔演製,承政院左副承旨李文楗書。
〉維嘉靖二十四年歲次乙巳九月辛酉朔十二日壬申,孤弟嗣王臣,謹再拜稽首上言。
竊以孝莫大於繼序,方切永慕之懷。
禮尤重於易名,爰擧追崇之典。
斯迺古今之彜法,固非臣子之私情。
恭惟皇兄大王,堯欽舜文,禹勤湯敬。
久正儲貳之位,德允協於元良,恒加精一之功,聖亦造於天縱。
肆克紹夫前烈,乃丕承乎洪圖。
惟知儉以愼厥身,寔能孝以仁若考。
先收謹獨於屋漏,效旣著乎修齊。
未有命戒於亮陰,道固具乎恭默。
試以存神過化之妙,敷此博施濟衆之仁。
五百年興王之符,將復見於昭代。
三十二喪予之慟,奈又減乎夢齡?何天意之難諶?憫蒼生之無祿。
豈料煢疚之漸進,而緻幾席之重仍?審訓纔及於元臣,末命俄遺於眇幼。
恩無所怙,義無所從。
徒銜恤於飭終,願揚休於節惠。
摹天地畫日月,雖聖德
天災示異,則省躬而求言,民力告癉,則約供而減租。
褒淸白、擧遺逸之命纔下,而士思激昴;修庠序、理冤枉之旨屢諭,而人知恥格。
循是以往,其治效可勝旣耶?纔試期月之可,未見三年之成,豈非天也歟?王妃樸氏無後,支庶亦無子女,臨薨,把筆欲書而未能,嘆曰:「孤之有懷,非文字莫可諭諸群臣,今乃至斯,雖欲審訓,亦將奈何?」尋又敎曰:「纔經父王之喪,重遭華使之來,民未堪命,予又至于此,不克終孝,予死必葬于父母陵側,凡予襄事,無踰禮文,懋從樸素,以卒予志,以紓民力。
」是年十月十五曰甲辰,安厝于高陽郡治南靖陵之傍艮坐坤向之原,遺命也。
陵曰孝陵,殿曰永慕,諡曰獻文懿武章肅欽孝,廟號曰仁宗。
嗟乎!諡者,天下之公,臣子所不得以私,旣號曰仁,則更千億萬年見諡,亦足以知其德矣。
嘉靖二十四年十月日謹誌。
哀冊文 ○哀冊文〈禮曹正郞李洪男製,弘文館典翰李滉書。
〉維嘉靖二十四年歲次乙巳七月朔日辛酉,仁宗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,薨于景福宮正寢,粵十月十五日甲辰,遷于孝陵,禮也。
簡辰奄屆,遣車再廞。
仙仗移簇,羽衛成林。
百靈欻歙而奔走,兆姓號咷而摧隕。
望珠丘兮漸邇,聆玉漏兮易盡。
主上殿下,重憂斯棘,百罹仍酷。
慟龍髯之莫攀,仰雲馭兮何及。
顧徽音之在世,藹聖功其可傳。
俾揄揚以彤管,爰布昭於瑤鐫。
其辭曰:宜無間然,烝哉仁宗。
惟天爲大,曷得形容?敎自胎正,德由誠明。
典念唯學,緝熙彌精。
久位靑宮,化隨身行。
戒存屋漏,效著燕間。
四勿箴屛,一德銘盤。
三朝率禮,百行源孝。
蓋出天性,非假音貌。
因心則友,求救原隰。
洪惟其順,實由旣翕。
禮遇賓僚,告戒必書。
踐履愈密,至德純如。
天故生之,若將保佑。
雲胡不弔?禍延煢疚。
喪嫌漢短,哭踰滕哀。
卻鹽歠粥,秉心難回。
雖迫輿情,勉承大寶。
諒陰恭默,斬焉在草。
凝思賢輔,夢與天通。
不改父臣,言則乃雍。
爲治慕古,俗論莫撓。
庶福我民,以壽以飽。
方大明之初昇,遽潛曜於虞淵。
嗚呼哀哉!三代以降,聖學罕傳。
士或有得,人主蓋闕。
卓百王而獨契,摠萬善以渙發。
旣眞知而力行,備高明而精微。
始以聖而希天,終浩浩兮同歸。
丕責克盡其君師,王政竚隆於皇極。
嗟大德之雖敦,奈偏邦之無祿。
嗚呼哀哉!天心靡悔,邦禍薦集。
何多難之未堪,而大喪之又執。
悶孝誠之不終,斯緻厪於末命。
人間雖切於永慕,天上獲侍於列聖。
嗚呼哀哉!天作壽原,孔邇先寢。
聖意所嚮,允協龜諗。
去堯階兮已遠,向禹穴兮將封,卽長夜兮萬古,錮玄泉兮三重。
遺衣冠兮永秘,種松檜兮未拱。
吉仗空還兮猶掩翳,舊臣共辭兮徒號踴。
嗚呼哀哉!數故不齊,理或難諶,九齡未效於周夢,百代空傳乎堯欽,深仁雖待於必世,神化亦行於期月。
惟聖德至善之不能忘兮,永有浹於心骨。
竝天地而長存,樹宗社於不拔。
嗚呼哀哉! 諡冊文 ○諡冊文〈承政院都承旨崔演製,承政院左副承旨李文楗書。
〉維嘉靖二十四年歲次乙巳九月辛酉朔十二日壬申,孤弟嗣王臣,謹再拜稽首上言。
竊以孝莫大於繼序,方切永慕之懷。
禮尤重於易名,爰擧追崇之典。
斯迺古今之彜法,固非臣子之私情。
恭惟皇兄大王,堯欽舜文,禹勤湯敬。
久正儲貳之位,德允協於元良,恒加精一之功,聖亦造於天縱。
肆克紹夫前烈,乃丕承乎洪圖。
惟知儉以愼厥身,寔能孝以仁若考。
先收謹獨於屋漏,效旣著乎修齊。
未有命戒於亮陰,道固具乎恭默。
試以存神過化之妙,敷此博施濟衆之仁。
五百年興王之符,將復見於昭代。
三十二喪予之慟,奈又減乎夢齡?何天意之難諶?憫蒼生之無祿。
豈料煢疚之漸進,而緻幾席之重仍?審訓纔及於元臣,末命俄遺於眇幼。
恩無所怙,義無所從。
徒銜恤於飭終,願揚休於節惠。
摹天地畫日月,雖聖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