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一
關燈
小
中
大
六千援江。
至南安,與高進庫相持未下。
成棟自治兵于廣州,益募水師,将繼進。
時馬吉翔交内侍夏國祥,以中旨進退九卿台省。
成棟聞之,密疏上言:“恩威不出陛下而出旁門,宰相不能執票拟之權,匪人濫進,貨賄公行,臣恐朝廷威福窮而阃外亦無所奉,系社稷存亡之大,非細故也,臣不敢不言,而不敢昌言以涉遙制朝權之逆迹。
乞陛下留此疏于宮中,清晏則取而視之,裁恩幸,定黜陟,伸威令,臣雖死沙場,固所深願而不恤也!”疏入,吉翔懼,稍戢。
乃搖動上聽,謂成棟将奪上耳目。
蜚語四布,在廷鹹疑。
十二月,成棟自帥兵出嶺北,将入見,請進止。
吉翔益危詞達宮中,謂将盡廢閣部大臣,而以廣州降吏代,解散上扈跸親兵,以己卒充禁直,且如董卓、朱溫事。
内外洶洶。
刑部侍郎朱盛濃,故馬士英私人也,信吉翔語,遂揣合成棟心,疏言:“宦者典兵,古今弊政,龐天壽統勇衛兵三千,臣恐甘露之禍發于旦夕,請亟罷之。
”天壽所領兵,實不過千人,為宮門扌取徼,聞者蓋知盛濃之妄,而益疑出成棟意,成棟固不知也。
兩宮搖惑,猜阻既甚,上遣鴻胪卿吳侯勞成棟,召之。
敕無決召意,侯與成棟語,?肉澀如有所怖。
成棟疑,馳問元胤,元胤乃以故告。
成棟歎曰:“吾初歸附,禮當以元旦詣阙賀正旦。
此行也,誓死嶺北,願見上一決,因與公卿議善後計,及請催楚師出郴、贛間相應援,乃群小洶洶如此,吾不能剖心出血,且坐受無君之謗,徒以血肉付嶺表耳!”除夕,泊三水,馳疏,稱警報迫,不得入朝。
望阙大恸,氵斥清遠去。
曰:“吾不及更下此峽矣!”元胤以其事聞,在廷稍知其誣。
吉翔猶遊詞蔽上,上弗知也。
三月,江西陷,高進庫無北顧憂,盡銳擊成棟軍于信豐。
成棟與鏖戰,閻可義戰死,将士多死傷。
糧盡,杜永和請退師,成棟索酒痛飲,舉觥投地,曰:“吾舉千裡效忠迎主,天子且築壇欲以大将拜我,今出師無功,且?肉縮返,何面目見天子耶!”控馬引弦渡水,将突敵營,不擇津?,亂流趨敵,堕淵水,溺死。
杜永和斂軍退守南雄。
訃聞,上震悼辍朝,贈太傅甯夏王,谥忠烈。
設壇于天甯寺,親臨祭之,而以其軍俾永和總統之。
成棟無子,養元胤為子,封南陽伯。
元胤,字元伯,河南南陽人,本姓賈,故儒家子。
李成棟為盜時掠得之,養為己子。
從成棟降清,破廣東。
元胤貌輕脫,而心計密贍,有器量。
稍讀書,知大義。
成棟之降,元胤尤怏快。
永曆二年,金聲桓反正,成棟以為憂。
元胤從容進曰:“大人何憂?即事不可知,不過為金将軍耳。
”成棟色動。
他日,複進曰;“萬一金将軍以尺書至,大人當如之何?從之,則必屈于金将軍;不從,又不能懸軍萬裡,為醜類守海峤。
”成棟乃與登越王台,敷氈藉草語三日。
元胤遂召袁彭年入成棟卧内,語竟夕。
遲明,遂冠帶拜表,舉十郡七十餘州縣籍兵十餘萬歸附。
上既封成棟惠國公,授元胤錦衣衛指揮使,加左都督。
上至肇慶,成棟辭往廣州,治兵出嶺表,元胤留,以本官領标兵二千為禁旅,與龐天壽、馬吉翔分督扈衛。
元胤缜密謙抑,終日語不及朝政,未嘗奏薦一文武官吏,惟楚、黔、粵西諸将奏使至,則款結之,為國家收阃外心。
以馬吉翔事上久,傾心與好,吉翔固弗喜也。
吉翔納交宮禁,辄以中旨授佥都禦史及郎署官。
袁彭年、金堡奏裁抑之,吉翔怒,欲傾彭年、堡。
元胤不平,以告之成棟,且曰:“請大人以密疏諷上,勿露章,令人謂我父子遙執乾綱也。
”疏入,吉翔益怨元胤。
然元胤自朝請外,不一問國政,吉翔不能持其長短。
佟養甲以被脅歸順,授兵部尚書,居嘗怏快,不肯任部務。
退居廣州,密遣人北歸。
自理,兼約為内應。
事露,成棟欲攻殺之。
元胤密白成棟曰:“養甲秩九卿,而大人以意殺之,不可。
”乃密奏上,召養甲理樞政。
養甲至,以疾辭再三。
元胤乃詣養甲曰:“公初内附,無功而居八座,受侯封,殆将不可。
公何不請屯梧州,部署梧鎮兵,自懷集出楚,與何督師合,則與家君東西犄角,為行在張兩臂,大勳可成也。
”養甲大悅,冀得擁衆自楚間道北歸,因奏請西出師。
元胤密奏,上允之,賜尚方劍,總督楚、粵。
臨發,元胤臨江送之,殷勤尤至。
養甲舟次都城驿,元胤入奏曰:“養甲偃蹇稱病,而聞出楚,則踴躍就道,其叛審矣。
”遂請以禁旅兵追誅養甲,夜薄舟次,矢集篷窗,養甲乃寤,遂殺之,殲其□□親丁數百人。
永曆三年春,成棟戰死,杜永和收兵歸嶺南。
上推成棟恩,封元胤南陽伯,欲令統成棟軍。
元胤奏:“年少望輕,不可居諸将上。
”力辭。
乃改命杜永和為總統。
諸将不輯,馬寶、董方策退屯德慶,楊大甫退屯梧州,不受永和節制。
大甫尤桀骜不
至南安,與高進庫相持未下。
成棟自治兵于廣州,益募水師,将繼進。
時馬吉翔交内侍夏國祥,以中旨進退九卿台省。
成棟聞之,密疏上言:“恩威不出陛下而出旁門,宰相不能執票拟之權,匪人濫進,貨賄公行,臣恐朝廷威福窮而阃外亦無所奉,系社稷存亡之大,非細故也,臣不敢不言,而不敢昌言以涉遙制朝權之逆迹。
乞陛下留此疏于宮中,清晏則取而視之,裁恩幸,定黜陟,伸威令,臣雖死沙場,固所深願而不恤也!”疏入,吉翔懼,稍戢。
乃搖動上聽,謂成棟将奪上耳目。
蜚語四布,在廷鹹疑。
十二月,成棟自帥兵出嶺北,将入見,請進止。
吉翔益危詞達宮中,謂将盡廢閣部大臣,而以廣州降吏代,解散上扈跸親兵,以己卒充禁直,且如董卓、朱溫事。
内外洶洶。
刑部侍郎朱盛濃,故馬士英私人也,信吉翔語,遂揣合成棟心,疏言:“宦者典兵,古今弊政,龐天壽統勇衛兵三千,臣恐甘露之禍發于旦夕,請亟罷之。
”天壽所領兵,實不過千人,為宮門扌取徼,聞者蓋知盛濃之妄,而益疑出成棟意,成棟固不知也。
兩宮搖惑,猜阻既甚,上遣鴻胪卿吳侯勞成棟,召之。
敕無決召意,侯與成棟語,?肉澀如有所怖。
成棟疑,馳問元胤,元胤乃以故告。
成棟歎曰:“吾初歸附,禮當以元旦詣阙賀正旦。
此行也,誓死嶺北,願見上一決,因與公卿議善後計,及請催楚師出郴、贛間相應援,乃群小洶洶如此,吾不能剖心出血,且坐受無君之謗,徒以血肉付嶺表耳!”除夕,泊三水,馳疏,稱警報迫,不得入朝。
望阙大恸,氵斥清遠去。
曰:“吾不及更下此峽矣!”元胤以其事聞,在廷稍知其誣。
吉翔猶遊詞蔽上,上弗知也。
三月,江西陷,高進庫無北顧憂,盡銳擊成棟軍于信豐。
成棟與鏖戰,閻可義戰死,将士多死傷。
糧盡,杜永和請退師,成棟索酒痛飲,舉觥投地,曰:“吾舉千裡效忠迎主,天子且築壇欲以大将拜我,今出師無功,且?肉縮返,何面目見天子耶!”控馬引弦渡水,将突敵營,不擇津?,亂流趨敵,堕淵水,溺死。
杜永和斂軍退守南雄。
訃聞,上震悼辍朝,贈太傅甯夏王,谥忠烈。
設壇于天甯寺,親臨祭之,而以其軍俾永和總統之。
成棟無子,養元胤為子,封南陽伯。
元胤,字元伯,河南南陽人,本姓賈,故儒家子。
李成棟為盜時掠得之,養為己子。
從成棟降清,破廣東。
元胤貌輕脫,而心計密贍,有器量。
稍讀書,知大義。
成棟之降,元胤尤怏快。
永曆二年,金聲桓反正,成棟以為憂。
元胤從容進曰:“大人何憂?即事不可知,不過為金将軍耳。
”成棟色動。
他日,複進曰;“萬一金将軍以尺書至,大人當如之何?從之,則必屈于金将軍;不從,又不能懸軍萬裡,為醜類守海峤。
”成棟乃與登越王台,敷氈藉草語三日。
元胤遂召袁彭年入成棟卧内,語竟夕。
遲明,遂冠帶拜表,舉十郡七十餘州縣籍兵十餘萬歸附。
上既封成棟惠國公,授元胤錦衣衛指揮使,加左都督。
上至肇慶,成棟辭往廣州,治兵出嶺表,元胤留,以本官領标兵二千為禁旅,與龐天壽、馬吉翔分督扈衛。
元胤缜密謙抑,終日語不及朝政,未嘗奏薦一文武官吏,惟楚、黔、粵西諸将奏使至,則款結之,為國家收阃外心。
以馬吉翔事上久,傾心與好,吉翔固弗喜也。
吉翔納交宮禁,辄以中旨授佥都禦史及郎署官。
袁彭年、金堡奏裁抑之,吉翔怒,欲傾彭年、堡。
元胤不平,以告之成棟,且曰:“請大人以密疏諷上,勿露章,令人謂我父子遙執乾綱也。
”疏入,吉翔益怨元胤。
然元胤自朝請外,不一問國政,吉翔不能持其長短。
佟養甲以被脅歸順,授兵部尚書,居嘗怏快,不肯任部務。
退居廣州,密遣人北歸。
自理,兼約為内應。
事露,成棟欲攻殺之。
元胤密白成棟曰:“養甲秩九卿,而大人以意殺之,不可。
”乃密奏上,召養甲理樞政。
養甲至,以疾辭再三。
元胤乃詣養甲曰:“公初内附,無功而居八座,受侯封,殆将不可。
公何不請屯梧州,部署梧鎮兵,自懷集出楚,與何督師合,則與家君東西犄角,為行在張兩臂,大勳可成也。
”養甲大悅,冀得擁衆自楚間道北歸,因奏請西出師。
元胤密奏,上允之,賜尚方劍,總督楚、粵。
臨發,元胤臨江送之,殷勤尤至。
養甲舟次都城驿,元胤入奏曰:“養甲偃蹇稱病,而聞出楚,則踴躍就道,其叛審矣。
”遂請以禁旅兵追誅養甲,夜薄舟次,矢集篷窗,養甲乃寤,遂殺之,殲其□□親丁數百人。
永曆三年春,成棟戰死,杜永和收兵歸嶺南。
上推成棟恩,封元胤南陽伯,欲令統成棟軍。
元胤奏:“年少望輕,不可居諸将上。
”力辭。
乃改命杜永和為總統。
諸将不輯,馬寶、董方策退屯德慶,楊大甫退屯梧州,不受永和節制。
大甫尤桀骜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