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四
關燈
小
中
大
◎佞幸列傳馬吉翔,順天大興人。
通文墨,工将迎挾持。
以武進士出身,曆官至廣東都指揮使。
弘光元年,罷官。
聞鄭鴻逵擁思文皇帝至福建,吉翔往依,附推戴,擢錦衣衛都督佥事。
與錦衣郭承昊比。
奉敕至湖南勞軍,福建陷,吉翔走廣東。
至肇慶,會上踐阼,複與定策。
事王坤、龐天壽,皆得其歡心,遂升左都督,掌衛事。
從駕至全州,結劉承胤。
承胤為請封伯爵,禦史毛壽登駁參之。
吉翔與周鼎瀚構蜚語,激承胤怒。
奏上,系壽登及劉湘客、吳德操、萬六吉,削其職,由是深為瞿式耜所惡。
已而與承胤比,脅上幸武岡,吉翔遂封文安伯。
武岡陷,上自靖州走苗峒,出柳州,兩宮洎車駕蒙塵草莽。
上不能騎,吉翔奉籃筍,步行扶掖,行羊腸,夜則通夕巡警,勤敏有加。
慈聖太後與上益眷倚之。
加少保,晉封文安侯。
上在柳、象,敕旨皆出吉翔手。
其幕客呂爾?,狹邪子也,稍知文義,與吉翔共操大政。
瞿式耜疏:“請上攬大權,明賞罰,嚴好惡,親正人,聞正言,以服遠近。
”上嘉納之。
吉翔因夏國祥訴之太後,謂式耜間己,不容皇上有患難親臣,言遂不用。
桂林潰,上在南甯。
吉翔雖委票拟于内閣,不合其意,辄以朱批改票。
結陳邦傅為外援,王化澄倚之為重。
廣東反正,李成棟迎上幸肇慶。
瞿式耜請出桂林,節制江、楚、黔、蜀,迎使絡繹。
吉翔憚式耜,遂結王化澄、朱天麟,力勸上東幸。
楚師解紐,何騰蛟莫能彈壓,以至偾敗,皆吉翔釀之也。
上在肇慶,吉翔猶執朝權,金堡入奏,謂吉翔有扈衛之功,酬以侯封足矣,不當使與國政。
吉翔複因左右訴,上切責堡。
呂爾?市權招賄,由中書舍人内批擢監察禦史。
堡兩疏力攻之,爾?落職。
吉翔愈怒,挑陳邦傅與堡相讦奏。
廷論不平,邦傅辭诎。
嚴起恒從中裁制,吉翔稍戢。
以是怨堡入骨,并銜起恒。
時上立三扈衛:李元胤督禁旅,龐天壽督勇衛,吉翔督戎政。
吉翔所部步兵二千人,皆市井烏合,不堪見敵。
起恒乃請上開事例,節冗費,立禦營庫,招練親軍,從上親征。
以劉遠生協理戎政,金堡改兵科,監紀之。
吉翔惡其分己權也,嗾夏國祥以慈聖宮旨取庫金糜之,事遂寝沮。
吉翔屢于太後及上前,言堡結袁彭年、劉湘客、丁時魁、蒙正發把持國政,目無君上。
太後及上惑之,諸不逞者皆依附之。
吉翔為言除去堡等,則皆如其願。
吉翔又乘間言式耜、起恒皆主張黨人以挾持上,使不得有為,且沮抑忠義為國家,離人心,不如化澄能愛君憂國。
上素賤化澄,至是遂向用之,而薄式耜、起恒,言皆疑沮。
永曆四年春,清兵陷南雄,吉翔乘之為蜚語達内廷。
言杜永和、李元胤心不測,且要駕為降資,兩宮震恐。
吉翔欲殺堡,逐起恒,奪式耜兵柄,而以陳邦傅為外援,藉之脅上。
欲上至梧,密迩浔南,使邦傅得逼朝廷處分,遂嗾夏國祥以太後駕先登舟,脅上必行。
嚴起恒、瞿式耜交谏上,不宜棄廣東。
不聽。
吉翔念诏獄且興,而己欲避其名,乃自請留肇慶督援東軍,以錦衣衛印授其黨康□□,使得逞。
上至梧州,吳貞毓等遂群攻堡等,下錦衣衛掠治。
王化澄複入直,召朱天麟、雷得複讦奏起恒,起恒稱疾求去。
胡欽華奏式耜老奸誤國,以于元晔督楚、粵師,奪式耜權,以至于亡,皆吉翔主之也。
吉翔外巽内慘,以曲謹奉慈聖,凡所欲為,皆令夏國祥達太後,令必行。
上雖知其不可,而慈聖命嚴,上不敢違。
物論起,則慈聖于簾中引群臣涕泣,言:“
通文墨,工将迎挾持。
以武進士出身,曆官至廣東都指揮使。
弘光元年,罷官。
聞鄭鴻逵擁思文皇帝至福建,吉翔往依,附推戴,擢錦衣衛都督佥事。
與錦衣郭承昊比。
奉敕至湖南勞軍,福建陷,吉翔走廣東。
至肇慶,會上踐阼,複與定策。
事王坤、龐天壽,皆得其歡心,遂升左都督,掌衛事。
從駕至全州,結劉承胤。
承胤為請封伯爵,禦史毛壽登駁參之。
吉翔與周鼎瀚構蜚語,激承胤怒。
奏上,系壽登及劉湘客、吳德操、萬六吉,削其職,由是深為瞿式耜所惡。
已而與承胤比,脅上幸武岡,吉翔遂封文安伯。
武岡陷,上自靖州走苗峒,出柳州,兩宮洎車駕蒙塵草莽。
上不能騎,吉翔奉籃筍,步行扶掖,行羊腸,夜則通夕巡警,勤敏有加。
慈聖太後與上益眷倚之。
加少保,晉封文安侯。
上在柳、象,敕旨皆出吉翔手。
其幕客呂爾?,狹邪子也,稍知文義,與吉翔共操大政。
瞿式耜疏:“請上攬大權,明賞罰,嚴好惡,親正人,聞正言,以服遠近。
”上嘉納之。
吉翔因夏國祥訴之太後,謂式耜間己,不容皇上有患難親臣,言遂不用。
桂林潰,上在南甯。
吉翔雖委票拟于内閣,不合其意,辄以朱批改票。
結陳邦傅為外援,王化澄倚之為重。
廣東反正,李成棟迎上幸肇慶。
瞿式耜請出桂林,節制江、楚、黔、蜀,迎使絡繹。
吉翔憚式耜,遂結王化澄、朱天麟,力勸上東幸。
楚師解紐,何騰蛟莫能彈壓,以至偾敗,皆吉翔釀之也。
上在肇慶,吉翔猶執朝權,金堡入奏,謂吉翔有扈衛之功,酬以侯封足矣,不當使與國政。
吉翔複因左右訴,上切責堡。
呂爾?市權招賄,由中書舍人内批擢監察禦史。
堡兩疏力攻之,爾?落職。
吉翔愈怒,挑陳邦傅與堡相讦奏。
廷論不平,邦傅辭诎。
嚴起恒從中裁制,吉翔稍戢。
以是怨堡入骨,并銜起恒。
時上立三扈衛:李元胤督禁旅,龐天壽督勇衛,吉翔督戎政。
吉翔所部步兵二千人,皆市井烏合,不堪見敵。
起恒乃請上開事例,節冗費,立禦營庫,招練親軍,從上親征。
以劉遠生協理戎政,金堡改兵科,監紀之。
吉翔惡其分己權也,嗾夏國祥以慈聖宮旨取庫金糜之,事遂寝沮。
吉翔屢于太後及上前,言堡結袁彭年、劉湘客、丁時魁、蒙正發把持國政,目無君上。
太後及上惑之,諸不逞者皆依附之。
吉翔為言除去堡等,則皆如其願。
吉翔又乘間言式耜、起恒皆主張黨人以挾持上,使不得有為,且沮抑忠義為國家,離人心,不如化澄能愛君憂國。
上素賤化澄,至是遂向用之,而薄式耜、起恒,言皆疑沮。
永曆四年春,清兵陷南雄,吉翔乘之為蜚語達内廷。
言杜永和、李元胤心不測,且要駕為降資,兩宮震恐。
吉翔欲殺堡,逐起恒,奪式耜兵柄,而以陳邦傅為外援,藉之脅上。
欲上至梧,密迩浔南,使邦傅得逼朝廷處分,遂嗾夏國祥以太後駕先登舟,脅上必行。
嚴起恒、瞿式耜交谏上,不宜棄廣東。
不聽。
吉翔念诏獄且興,而己欲避其名,乃自請留肇慶督援東軍,以錦衣衛印授其黨康□□,使得逞。
上至梧州,吳貞毓等遂群攻堡等,下錦衣衛掠治。
王化澄複入直,召朱天麟、雷得複讦奏起恒,起恒稱疾求去。
胡欽華奏式耜老奸誤國,以于元晔督楚、粵師,奪式耜權,以至于亡,皆吉翔主之也。
吉翔外巽内慘,以曲謹奉慈聖,凡所欲為,皆令夏國祥達太後,令必行。
上雖知其不可,而慈聖命嚴,上不敢違。
物論起,則慈聖于簾中引群臣涕泣,言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