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四
關燈
小
中
大
予唯一死以殉社稷,不似爾等可去可降,以國家為戲。
”群臣莫能對,上亦不能以意行也。
吉翔以援東為名,翺翔肇慶,所将兵既寡弱,不敢出峽,而畏忌諸勳帥,不欲朝廷調發東下,慮緻軋己。
唯陳邦傅率舟師數千至,亦羸疲,畏見敵。
吉翔日與邦傅征樂縱酒,遙執朝政,置廣州不恤,杜永和困久不能支。
清兵複西破平、梧,上奔浔南,吉翔之師遂潰,南走浔州。
上奔南甯,吉翔知大勢傾覆,遂不複從。
匿浔州山中,久之,出降,挾重赀北歸,不知所終。
郭承吳,江西泰和人。
故都禦史郭子章之孫也。
以子章軍功,蔭授錦衣衛千戶。
崇祯間,谄事内豎,屢官至都督同知、太子少保。
馳驿歸裡,以貨殖豪縱為鄉裡患。
隆武元年,赴閩陛見,以積資掌錦衣衛事。
閩陷,走粵,依附擁戴,加左都督。
與王坤、馬吉翔比。
從上至全州,結劉承胤。
承胤為請封伯爵,禦史毛壽登參劾之,被削。
承昊遂得封泰和伯。
承昊挾寶玉金币巨萬金,女樂十餘人,從上至武岡。
以女樂分饋承胤、吉翔,相比為奸。
江、楚無賴求仕進者皆附之。
已而随承胤降清,見殺。
嚴雲從,江西分宜人。
嚴世蕃之曾孫也。
以武進士曆官參将。
上即位,雲從依附擁戴,擢錦衣衛指揮使,加都督同知。
與馬吉翔、郭承昊比,事劉承胤為外援。
承胤為奏封清江伯。
毛壽登疏言:“雲從等無一矢之功,而援邊鎮例晉封五等,何以鼓人心而匡國難?”奏上,壽登奪職。
武岡陷,雲從随上走粵西,加太子太保、左都督,掌後軍都督府事。
自以一品覃恩,乞封其高祖嵩、曾祖世蕃。
部議:嚴嵩父子為昭代奸臣稱首,百年公論不容,世蕃身伏誅譴,國法昭垂;雲從即功侔李、郭,亦不能翻七朝之國憲,而以恩綸被戎首,況其羁绁之勞,承恩受爵者乎?乃但封其父祖,而不及世蕃。
雲從視吉翔差謹,不敢執朝權,碌碌充位而已。
上自梧州奔浔南,雲從北走,匿懷集山中。
将取道歸江西,李定國收粵、楚,雲從緻書饋求見。
定國知其茸陋,不之答。
雲從展轉嶺南北,不知所終。
侯性,河南歸德人。
兄恂、恪,崇祯中皆官至九卿,與周延儒為死黨。
性家世豪貴,驕縱不法。
補弟子員,粗通制義舉業,習騎射,好納響馬賊,為無賴行,邑令梁以樟以法钤束之,性拳擊以樟仆地,不數日死。
性亡命走,從十餘騎,劫商旅于河北,得資數萬,用賂内臣王化民,恂、恪複為之地,竄軍功籍,以白衣徑授鎮守廣東西甯參将。
上即位于肇慶,性依附擁戴,丁魁楚庇之,擢禦營都督同知。
從上入武岡,谄事傅作霖,援馬吉翔例,封商邱伯。
上自武岡奔靖州,性與車駕相失。
先由新甯至柳,于右江劫行旅,得金帛數萬。
上至柳,服禦皆匮,性以其所劫獻慈聖、慈甯兩宮,上及中宮充服禦,三宮大喜,加性太子太師、左都督,掌中軍都督府事,從上自南甯至肇慶。
性素畜無賴健兒,将百人,沿兩江東至三水,劫掠仕宦商賈,多得金資。
以豪侈與戚畹王維恭及馬吉翔、李元胤日夕征歌縱酒,頗幹預國政,引薦文吏。
給事中金堡論劾之。
書奏,不省。
性黠慧,通文墨,堡所上章奏,性皆譯解示吉翔,文稍深僻者則曲釋之,指為诽讪兩官。
以是慈聖恨堡,必欲殺之。
性往往以珍異進奉内庭,尤為宮禁所喜。
其母奉佛,自剃為尼,敕賜号靜慧大師。
紫袈裟,金缽盂,出入以朱棒前驅,入宮禁,稱說外事。
慈聖信之,往往辄強上行。
國事之壞,性實陰持之也。
梧州陷,性降于清。
”群臣莫能對,上亦不能以意行也。
吉翔以援東為名,翺翔肇慶,所将兵既寡弱,不敢出峽,而畏忌諸勳帥,不欲朝廷調發東下,慮緻軋己。
唯陳邦傅率舟師數千至,亦羸疲,畏見敵。
吉翔日與邦傅征樂縱酒,遙執朝政,置廣州不恤,杜永和困久不能支。
清兵複西破平、梧,上奔浔南,吉翔之師遂潰,南走浔州。
上奔南甯,吉翔知大勢傾覆,遂不複從。
匿浔州山中,久之,出降,挾重赀北歸,不知所終。
郭承吳,江西泰和人。
故都禦史郭子章之孫也。
以子章軍功,蔭授錦衣衛千戶。
崇祯間,谄事内豎,屢官至都督同知、太子少保。
馳驿歸裡,以貨殖豪縱為鄉裡患。
隆武元年,赴閩陛見,以積資掌錦衣衛事。
閩陷,走粵,依附擁戴,加左都督。
與王坤、馬吉翔比。
從上至全州,結劉承胤。
承胤為請封伯爵,禦史毛壽登參劾之,被削。
承昊遂得封泰和伯。
承昊挾寶玉金币巨萬金,女樂十餘人,從上至武岡。
以女樂分饋承胤、吉翔,相比為奸。
江、楚無賴求仕進者皆附之。
已而随承胤降清,見殺。
嚴雲從,江西分宜人。
嚴世蕃之曾孫也。
以武進士曆官參将。
上即位,雲從依附擁戴,擢錦衣衛指揮使,加都督同知。
與馬吉翔、郭承昊比,事劉承胤為外援。
承胤為奏封清江伯。
毛壽登疏言:“雲從等無一矢之功,而援邊鎮例晉封五等,何以鼓人心而匡國難?”奏上,壽登奪職。
武岡陷,雲從随上走粵西,加太子太保、左都督,掌後軍都督府事。
自以一品覃恩,乞封其高祖嵩、曾祖世蕃。
部議:嚴嵩父子為昭代奸臣稱首,百年公論不容,世蕃身伏誅譴,國法昭垂;雲從即功侔李、郭,亦不能翻七朝之國憲,而以恩綸被戎首,況其羁绁之勞,承恩受爵者乎?乃但封其父祖,而不及世蕃。
雲從視吉翔差謹,不敢執朝權,碌碌充位而已。
上自梧州奔浔南,雲從北走,匿懷集山中。
将取道歸江西,李定國收粵、楚,雲從緻書饋求見。
定國知其茸陋,不之答。
雲從展轉嶺南北,不知所終。
侯性,河南歸德人。
兄恂、恪,崇祯中皆官至九卿,與周延儒為死黨。
性家世豪貴,驕縱不法。
補弟子員,粗通制義舉業,習騎射,好納響馬賊,為無賴行,邑令梁以樟以法钤束之,性拳擊以樟仆地,不數日死。
性亡命走,從十餘騎,劫商旅于河北,得資數萬,用賂内臣王化民,恂、恪複為之地,竄軍功籍,以白衣徑授鎮守廣東西甯參将。
上即位于肇慶,性依附擁戴,丁魁楚庇之,擢禦營都督同知。
從上入武岡,谄事傅作霖,援馬吉翔例,封商邱伯。
上自武岡奔靖州,性與車駕相失。
先由新甯至柳,于右江劫行旅,得金帛數萬。
上至柳,服禦皆匮,性以其所劫獻慈聖、慈甯兩宮,上及中宮充服禦,三宮大喜,加性太子太師、左都督,掌中軍都督府事,從上自南甯至肇慶。
性素畜無賴健兒,将百人,沿兩江東至三水,劫掠仕宦商賈,多得金資。
以豪侈與戚畹王維恭及馬吉翔、李元胤日夕征歌縱酒,頗幹預國政,引薦文吏。
給事中金堡論劾之。
書奏,不省。
性黠慧,通文墨,堡所上章奏,性皆譯解示吉翔,文稍深僻者則曲釋之,指為诽讪兩官。
以是慈聖恨堡,必欲殺之。
性往往以珍異進奉内庭,尤為宮禁所喜。
其母奉佛,自剃為尼,敕賜号靜慧大師。
紫袈裟,金缽盂,出入以朱棒前驅,入宮禁,稱說外事。
慈聖信之,往往辄強上行。
國事之壞,性實陰持之也。
梧州陷,性降于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