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三

關燈
◎高、李列傳(牛萬财附)高必正,初名一功,陝西米脂人,李赤心之母舅也。

    赤心者,初名過,眇一目,号“一隻虎”,李自成之族子。

    蚤從自成起群盜。

    自成僭号,以過為權将軍,一功為制将軍。

    弘光元年春,自成再敗于秦,由商洛走襄樊,追兵複至,自成倉皇渡江,過、一功與田化龍、賀錦、黨守素、劉芳亮、劉希堯、李來亨、劉體淳、袁宗第、牛萬财、張光翠、塌天豹等皆從,自白螺山至城陵矶百餘裡間截江求渡。

    左良玉已棄武昌下蕪湖,何騰蛟走江西,武漢為墟,長沙守備單弱,偵探者不敢逾洞庭,皆不知賊所在。

    而賊自起兵以來,蹂躏盡西北,南阻淮、漢,未嘗一騎窺江。

    江南奸民為賊導者率附革裡燕。

    張獻忠亦與闖部漠不相知聞。

    自成既東渡,南望大江滄漭,山川缪錯,卒不知所向。

    惟見虜騎西來,則益東走,遂由巴陵北境奔入江、楚界,南漸浏陽,北迄通山,東抵甯州。

    鳥驚獸逸,掠食千裡。

    武、嶽間居民驚賊猝至,亦不知所自來。

    五月,自成至九宮山,食絕,自率輕騎野掠,為土人所殺。

    過等追及,良久乃知之,益忄匡懼不知所為。

    天啟間,河南河濱沙碛中湧出玉玺,撫臣以獻,廷議知其為宋哲宗時獲得者,非秦玺,亦姑藏之内府。

    白成陷北京,獲而寶之。

    自成死,一小豎負以走,田化龍奪而藏之。

    諸部從賊久,頗厭剽徙;為虜所大挫,心魂俱褫。

    聞南京立天子,欲歸附,不知所介紹。

    擒田野民問之,乃知何騰蛟為楚撫,遂欲因騰蛟降,顧因緣無由得達。

    方騰蛟之棄左軍而逸也,從九江斜走瑞州,由萬載入湖南,亦不知賊渡江事。

    猝聞平江、浏陽間有賊野掠,意為土寇,遣長沙知府周二南帥黃朝宣部兵二千人往擊之。

    過、一功既欲降,無格鬥志,按兵徐退。

    二南誤以為怯,麾兵進薄其營,刃數賊,賊乃合戰,俄頃披靡,二南墜馬,死之。

    賊追潰卒,呼欲與通語,皆益喪精魄,鹜走歸長沙。

    騰蛟知為大賊,惴惴惟嬰城守。

    過等斂兵不欲迫長沙,執土人縱之詣騰蛟所道意,土人得釋即走,亦不為通。

    久之,稍傳聞至騰蛟所,騰蛟乃募人持白牌赍手書往,過等大喜,遂舉軍降。

    騰蛟以便宜各授總兵官。

    李過之屬,推一功為總統。

    凡八部為一營。

    劉體淳、塌天豹、袁宗第、宗第之弟宗道合為一營;張光翠、牛萬财合為一營;王進才、郝永忠于賊中為偏裨,其主帥死,因得其軍,為過等所不齒,又各别為一軍。

    湖南民瘠賦薄,黃朝宣、張先壁、曹志建分處長、衡,劉承胤據武、靖,日益召募,至數萬人;馬進忠、王允成、盧鼎自江、漢來歸,亦數萬人。

    騰蛟既受諸降,益無以支。

    諸軍散處嶽、長間,野掠而食。

    會過、一功聞賊餘衆不及渡江者,星散湖西北,乃自請渡湖,出荊州,收其軍。

    騰蛟大喜。

    思文皇帝已立于閩,遂飛疏入奏,請為加恩,诏賜一功名必正,過名赤心,各授都督同佥有差,名其營曰忠貞,拜堵胤錫為楚撫監督之。

    胤錫為制進賢冠、袍笏、輿傘儀仗以寵之。

    諸将皆輕脫?鄙,始受命服冠帶,皆如負芒刺,唯必正與黨守素、李來亨稍治威儀。

    八月,必正、赤心率諸部渡湖,屯公安、江陵間,連營百裡。

    劉體淳、袁宗第亦渡江趨江陵之西,略夷陵,過荊門、鄖西,渡漢北掠興安,侵漢中,為清兵所敗。

    南歸,自夷陵入巴東,依蜀東塞,據險而居。

    唯王進才、郝永忠依騰蛟,留長沙。

    堵胤錫分治湖北,稍用辰、常賦及鬻将吏及納弟子員所得饷金,輸忠貞營充饋勞(然無能飽也,率掠公安、松滋、澧州、安鄉民以食。

    民皆怨苦之)。

    至隆武元年冬,騰蛟與胤錫分道出師,會清兵大舉攻忠貞營,騰蛟前部遇之于嶽州,不戰而退,清兵遂渡江。

    胤錫方帥必正諸軍圍荊州,諸老營留屯公安之草坪,荊民苦掠者,導清兵徑襲草坪,輕騎潛抄,越兩日夕,拔三營,而餘營尚不知也。

    已而驚擾,自相踐蹂,鹜散而西。

    必正、赤心大驚,撤圍走,荊州守兵開門蹑之,全營大敗,弓仗馬騾奪棄濱盡。

    自是,忠貞營之精銳耗矣。

    遂斂餘兵走夷陵,與體淳、宗第合屯蜀東徼,惟牛萬财随胤錫退屯常德。

    牛萬财者,眇一目,?至暴猥鄙,多掠人以為兵,衆至數萬,自号“牛十萬”。

    以與高必正有隙,故為屈下依胤錫,而胤錫信愛之。

    永曆二年夏,馬進忠複常德,胤錫率萬财自永定衛山中出,會進忠守常德。

    俄而胤錫惡進忠之待騰蛟也,遂攜鄭古愛、毛壽登間道走巴東,要必正下楚。

    必正等方苦糧盡,遂拔營随胤錫薄常德。

    進忠驚怼,盡焚刍糧廬舍走湘鄉。

    必正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