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
關燈
小
中
大
◎何、堵、章列傳(鄭古愛楊錫億附)何騰蛟,字雲從,貴州黎平人。
中天啟辛酉鄉舉。
崇祯間,授南陽知縣,吏治精敏,以最聞。
南陽,思文皇帝封邑也。
思文皇帝英銳喜事,推官萬元吉頗規裁之,騰蛟特相周旋,元吉以遏抑親藩見逮,騰蛟得不與,擢大興知縣,精敏如治南陽,遷郎署,擢鞏昌兵備副使。
以善撫兵将,為秦督洪承疇所推薦。
崇祯十六年,張獻忠陷武昌,楚撫王聚奎、王揚基以失機論治,廷臣視楚為戒途,無敢赴者,擢騰蛟右佥都禦史,巡撫湖廣。
張獻忠入蜀,左良玉駐武昌,大為民擾。
騰蛟至,以恩禮結良玉子夢庚與正紀副總兵盧鼎,得其歡心,尤與左營監軍主事李猶龍相善,良玉所部頗尊信之,綏撫殘黎有方。
騰蛟故黔人,與馬士英同鄉裡。
士英督豫、楚,騰蛟與受節制,頗相得,以是為巡按禦史黃澍所疑。
左良玉自不惬于楊嗣昌,頗與中朝氣節之士相知聞,而與士英不協。
澍與良玉相親重,騰蛟以通敏和讓,亦與良玉善,良玉習其無他,每與澍言推獎之,澍不以為然,良玉亦不以澍為是,然軍機進止及朝政得失,澍獨與良玉謀議,不令騰蛟知也。
時黔人越其傑、楊文?皆附馬士英,得節钺,大為疆場蠹。
騰蛟雖有才度,而不為高弘圖、姜曰廣所知,慮其且偾楚事。
給事中袁彭年、禦史徐養心請以副都禦史楊鹗總督楚、豫,削騰蛟權,而士英欲沮抑之,加騰蛟兵部右侍郎,與相颉颃。
未幾,撤鹗,改授騰蛟為豫、楚、川、黔總督,遷副都禦史。
已而黃澍自楚入見,廷糾馬士英奸貪誤國,被旨切責,出監良玉軍,深以騰蛟附士英為疑。
騰蛟亦恨澍疏己。
澍既削奪逮捕,而皇太子自北來,下獄掠治,良玉抗疏争之,因風皖督袁繼鹹及騰蛟。
繼鹹抗疏激切,而騰蛟具疏言:“太子到南,何人奉聞?何人物色取召至京?馬士英何以獨知其僞?既為王?侄孫,何人舉發?内官公侯多從北來,何無一人确認,而泛雲自供?此事關天下萬世是非,不可不慎。
”疏入,诏以法司審明節略解之。
良玉以騰蛟疏持兩端,故為士英送難,啟其辨折,遂疑騰蛟,故東下之謀,獨與澍決策,而騰蛟不知。
弘光二年四月初四日,良玉拔營東下,騰蛟大駭,不知所為。
俄而左夢庚遣數十騎脅騰蛟登舟,亦未與相見。
騰蛟意不欲行,佯堕水,匿蘆荻中,附小舟得達岸,走江西,将歸武昌。
而武昌民半為左兵掠奪,城空不守;李自成為吳三桂所追,數十萬騎臨江求渡。
騰蛟乃從甯州過浏陽,走長沙,大号湖南、湖北,言良玉反,良玉部校在湖南者,率擒殺之,沈屍于湘江。
間道遣疏赴南都,雪已不與。
長沙素無武備,騰蛟乃召黃朝宣于攸、衡山中,行登壇禮,拜為總統。
朝宣部卒不滿二千人,多羸弱,兵素不戢,稍憚李乾德,不敢逞。
至是,猝遇寵任,遂益驕。
會左良玉死,南都繼陷,夢庚降。
而李自成渡江,入無人之境,由蒲圻走死九宮山。
其部賊數十萬,大掠巴陵,南至湘陰、浏陽,騰蛟不知其為自成部賊也,猝遣長沙府通判周二南率朝宣部卒千餘往禦之,大敗,二南死之,騰蛟始駭,嬰城為守死計。
諸賊失主,遑遽無所依,乃遣使就騰蛟降。
高、李部号三十萬,劉體純、袁宗第、張光翠、牛萬才、塌天豹部各數萬,不下五十萬人。
湖南地既迫隘,賦入亦薄,騰蛟雖受其降,亦未有以安插之,諸部大掠巴陵、蒲圻、平江、湘陰間如故。
已乃漸渡江,屯荊、嶽間。
騰蛟複糾合張先璧、黃朝宣、劉承胤各益召募,以衆相尚。
而盧鼎、馬進忠、王允成不與左夢庚同降,因風南泛,駐嶽州,聽命于騰蛟。
賊偏将王進才、郝永忠拔營歸騰蛟,為督标總兵。
諸軍?胃集,号百萬,騰蛟不知所裁。
會思文皇帝下诏曰:“萬元吉,聯之舊盟;何騰蛟,朕之恩故也。
”遽加騰蛟兵部尚書、副都禦史,賜蟒玉尚方劍,便宜行事,總督豫、楚、秦、蜀、黔、粵軍務。
時朝廷既輕爵賞以縻人心,騰蛟以潛邸舊恩,尤所傾注。
騰蛟以受降事上聞,上益倚重之,即敕騰蛟便宜綏撫。
騰蛟以兵太重,難于控制,乃檄提學副使堵胤錫節制新降諸部,而自領進忠、允成、鼎、先璧、朝宣、承胤、進才、永忠為己屬。
胤錫已次第安插,晉拜佥都禦史,撫楚,尋加總制侍郎,督忠貞營,屯湖北,騰蛟屯湖南。
始,騰蛟至長沙,倚朝宣過重,及是,大師?集,而朝宣輕,劉承胤舊鎮黎、靖,騰蛟子家居黎平,與承胤有隙。
騰蛟雖**一方,而威令往往撓沮。
進忠、允成、鼎皆良玉部驕将,但示羁縻,索饷重疊,繼以侮?。
騰蛟既奉便宜之命,驟加派義饷,兼預征一年,民田稅每畝至六倍以上;不足,則開饷官、饷生之例,郡邑長吏皆以資為進退;又不足,則開募奸人告密,讦殷富罰饷,傾其産,分諸營坐饷。
朝宣、先璧、承胤皆效之,湖南民展轉蔓延,死亡過半。
思文皇帝屢敕獎譽,全舉楚事付之騰蛟,不問。
欽差台省官至者,稍不遜讓,則漂搖江幹,為兵卒所嬲。
部選長吏至,皆不遣就任,以意改授之。
而标下将吏熊兆佐、馬際昌、李先春、韓□□與長沙諸生周辛通賄竊權,騰蛟固不知禁也。
隆武元年冬,騰蛟與胤錫會議出師,調承胤至長沙,不用命,歸武昌去,朝宣亦不至,張先璧自請從茶、攸出吉安,唯監軍道章曠率進忠、允成為前部,下嶽州,騰蛟率偏将滿大壯、吳勝兵數千人繼之。
檄胤錫督高、李部自澧出荊,胤錫圍荊州,未下。
清兵适大舉入侵,至嶽州,進忠、允成驚退。
清兵舍長沙,徑渡江,蹂高、李十三家老營于草坪
中天啟辛酉鄉舉。
崇祯間,授南陽知縣,吏治精敏,以最聞。
南陽,思文皇帝封邑也。
思文皇帝英銳喜事,推官萬元吉頗規裁之,騰蛟特相周旋,元吉以遏抑親藩見逮,騰蛟得不與,擢大興知縣,精敏如治南陽,遷郎署,擢鞏昌兵備副使。
以善撫兵将,為秦督洪承疇所推薦。
崇祯十六年,張獻忠陷武昌,楚撫王聚奎、王揚基以失機論治,廷臣視楚為戒途,無敢赴者,擢騰蛟右佥都禦史,巡撫湖廣。
張獻忠入蜀,左良玉駐武昌,大為民擾。
騰蛟至,以恩禮結良玉子夢庚與正紀副總兵盧鼎,得其歡心,尤與左營監軍主事李猶龍相善,良玉所部頗尊信之,綏撫殘黎有方。
騰蛟故黔人,與馬士英同鄉裡。
士英督豫、楚,騰蛟與受節制,頗相得,以是為巡按禦史黃澍所疑。
左良玉自不惬于楊嗣昌,頗與中朝氣節之士相知聞,而與士英不協。
澍與良玉相親重,騰蛟以通敏和讓,亦與良玉善,良玉習其無他,每與澍言推獎之,澍不以為然,良玉亦不以澍為是,然軍機進止及朝政得失,澍獨與良玉謀議,不令騰蛟知也。
時黔人越其傑、楊文?皆附馬士英,得節钺,大為疆場蠹。
騰蛟雖有才度,而不為高弘圖、姜曰廣所知,慮其且偾楚事。
給事中袁彭年、禦史徐養心請以副都禦史楊鹗總督楚、豫,削騰蛟權,而士英欲沮抑之,加騰蛟兵部右侍郎,與相颉颃。
未幾,撤鹗,改授騰蛟為豫、楚、川、黔總督,遷副都禦史。
已而黃澍自楚入見,廷糾馬士英奸貪誤國,被旨切責,出監良玉軍,深以騰蛟附士英為疑。
騰蛟亦恨澍疏己。
澍既削奪逮捕,而皇太子自北來,下獄掠治,良玉抗疏争之,因風皖督袁繼鹹及騰蛟。
繼鹹抗疏激切,而騰蛟具疏言:“太子到南,何人奉聞?何人物色取召至京?馬士英何以獨知其僞?既為王?侄孫,何人舉發?内官公侯多從北來,何無一人确認,而泛雲自供?此事關天下萬世是非,不可不慎。
”疏入,诏以法司審明節略解之。
良玉以騰蛟疏持兩端,故為士英送難,啟其辨折,遂疑騰蛟,故東下之謀,獨與澍決策,而騰蛟不知。
弘光二年四月初四日,良玉拔營東下,騰蛟大駭,不知所為。
俄而左夢庚遣數十騎脅騰蛟登舟,亦未與相見。
騰蛟意不欲行,佯堕水,匿蘆荻中,附小舟得達岸,走江西,将歸武昌。
而武昌民半為左兵掠奪,城空不守;李自成為吳三桂所追,數十萬騎臨江求渡。
騰蛟乃從甯州過浏陽,走長沙,大号湖南、湖北,言良玉反,良玉部校在湖南者,率擒殺之,沈屍于湘江。
間道遣疏赴南都,雪已不與。
長沙素無武備,騰蛟乃召黃朝宣于攸、衡山中,行登壇禮,拜為總統。
朝宣部卒不滿二千人,多羸弱,兵素不戢,稍憚李乾德,不敢逞。
至是,猝遇寵任,遂益驕。
會左良玉死,南都繼陷,夢庚降。
而李自成渡江,入無人之境,由蒲圻走死九宮山。
其部賊數十萬,大掠巴陵,南至湘陰、浏陽,騰蛟不知其為自成部賊也,猝遣長沙府通判周二南率朝宣部卒千餘往禦之,大敗,二南死之,騰蛟始駭,嬰城為守死計。
諸賊失主,遑遽無所依,乃遣使就騰蛟降。
高、李部号三十萬,劉體純、袁宗第、張光翠、牛萬才、塌天豹部各數萬,不下五十萬人。
湖南地既迫隘,賦入亦薄,騰蛟雖受其降,亦未有以安插之,諸部大掠巴陵、蒲圻、平江、湘陰間如故。
已乃漸渡江,屯荊、嶽間。
騰蛟複糾合張先璧、黃朝宣、劉承胤各益召募,以衆相尚。
而盧鼎、馬進忠、王允成不與左夢庚同降,因風南泛,駐嶽州,聽命于騰蛟。
賊偏将王進才、郝永忠拔營歸騰蛟,為督标總兵。
諸軍?胃集,号百萬,騰蛟不知所裁。
會思文皇帝下诏曰:“萬元吉,聯之舊盟;何騰蛟,朕之恩故也。
”遽加騰蛟兵部尚書、副都禦史,賜蟒玉尚方劍,便宜行事,總督豫、楚、秦、蜀、黔、粵軍務。
時朝廷既輕爵賞以縻人心,騰蛟以潛邸舊恩,尤所傾注。
騰蛟以受降事上聞,上益倚重之,即敕騰蛟便宜綏撫。
騰蛟以兵太重,難于控制,乃檄提學副使堵胤錫節制新降諸部,而自領進忠、允成、鼎、先璧、朝宣、承胤、進才、永忠為己屬。
胤錫已次第安插,晉拜佥都禦史,撫楚,尋加總制侍郎,督忠貞營,屯湖北,騰蛟屯湖南。
始,騰蛟至長沙,倚朝宣過重,及是,大師?集,而朝宣輕,劉承胤舊鎮黎、靖,騰蛟子家居黎平,與承胤有隙。
騰蛟雖**一方,而威令往往撓沮。
進忠、允成、鼎皆良玉部驕将,但示羁縻,索饷重疊,繼以侮?。
騰蛟既奉便宜之命,驟加派義饷,兼預征一年,民田稅每畝至六倍以上;不足,則開饷官、饷生之例,郡邑長吏皆以資為進退;又不足,則開募奸人告密,讦殷富罰饷,傾其産,分諸營坐饷。
朝宣、先璧、承胤皆效之,湖南民展轉蔓延,死亡過半。
思文皇帝屢敕獎譽,全舉楚事付之騰蛟,不問。
欽差台省官至者,稍不遜讓,則漂搖江幹,為兵卒所嬲。
部選長吏至,皆不遣就任,以意改授之。
而标下将吏熊兆佐、馬際昌、李先春、韓□□與長沙諸生周辛通賄竊權,騰蛟固不知禁也。
隆武元年冬,騰蛟與胤錫會議出師,調承胤至長沙,不用命,歸武昌去,朝宣亦不至,張先璧自請從茶、攸出吉安,唯監軍道章曠率進忠、允成為前部,下嶽州,騰蛟率偏将滿大壯、吳勝兵數千人繼之。
檄胤錫督高、李部自澧出荊,胤錫圍荊州,未下。
清兵适大舉入侵,至嶽州,進忠、允成驚退。
清兵舍長沙,徑渡江,蹂高、李十三家老營于草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