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四
關燈
小
中
大
慶城小而堅,清将許爾顯死守不下,圍三月不克,師漸老。
援兵大至。
定國乃退,自平樂屯永安州。
定國之自紫陽東走也,可望良久乃知之,遣騎追之不及。
清兵亦方自衡州西南進,可望遂舉兵下寶慶,拒之。
可望恥定國有殺兩王之功而己不逮,抑見定國之殺兩王而謂敵易與也,遂欲獨戰以求多。
清兵自祁陽舍寶慶,将斜趨武岡,出可望後;可望乃自寶慶旋師迎戰,遇于岔路口。
可望驕?冒,自倚必勝,令白文選、馮雙鯉、馬進忠各将其軍,因山為壘,戒不得動,動者斬。
而自率其所謂扈衛軍者仿戚繼光法,用藤牌間長矛前搏戰。
戰浃時,雁行不進,敵鐵騎四合,橫蹂可望軍。
陣亂,可望遽單騎走,遂大敗,積屍塞野。
雙鯉、文選、進忠堅壁候令,令不至不敢發。
可望走浃日,三将乃引退。
是役也,精銳挫衄濱盡,退守武岡。
可望歸貴陽,不敢議北出矣。
清兵遂陷武、靖、辰、沅、黎平,大掠千裡,民死者将百萬人。
可望以是愧憾,益忌定國,然知其不定國若也。
稍思羁縻之,複遣使持劉文秀書,勸定國令修好如初。
定國亦姑應之。
永曆八年,定國複攻桂林,穴隧道,瘗火藥,碎其城。
骁将王國仁入隧視,火遽發,死隧中,定國驚惋大恸。
兵遂亂,引歸南甯。
遂從土司假道,密遣使具方物詣興隆(安隆),候上起居。
上遣兵部侍郎蕭尹赍血字诏詣定國,述可望僭逼伏。
定國奉诏,伏地恸哭不能起,遣使貢上服禦物,并奏:“臣誓死先為陛下除逆臣,後議恢複。
”已而可望微知其狀,遣人至興隆(安隆),以不遜語脅上,取從官蕭尹、雷德複等殺之。
可望據貴陽,前軍守鎮遠,扼險自固。
清調其貝勒等北歸,以洪承疇經略湖南。
承疇議守永、寶以困可望,可望因複下靖、武,相持于紫陽。
貴州初安,可望遂治宮殿于貴陽,開科取士,塗飾以欺黔人。
永曆九年,定國遂舉兵自泗城州入滇,襲?南府,據之。
治城郭,繕甲兵,迎上于興隆(安隆),奉居可望所築宮。
具鹵簿,立朝儀,建置侍從,文武官吏,軍行進止,一以诏敕從事。
馳敕召可望入朝。
可望大驚,自率其軍,與馮雙鯉、白文選、馬維興攻?南,而别遣骁将張勝率騎二千,由間道直抵昆明城下。
李定國起兵禦之于高山寺。
勝先至,縱火大噪,定國自軍中率鐵騎潛還擊勝,大破之,擒勝獻于上,诏磔之于市。
定國持勝首示可望,可望?冒懼。
定國大呼告諸軍曰:“天子在是,可望欲行弑逆,汝等何所利,而為逆賊受惡名,反天道耶?”文選等皆趑趄不進,可望軍遂潰。
反走,歸貴陽。
上欲息兵合謀下黔、楚,以命定國。
定國聽命,诏劉文秀和解之。
文秀刺血書告可望,可望複書狂?,文秀泣曰:“自作不靖,以召外寇之侮,吾死五日矣!”遂仰藥死。
可望頻歲侵?南不已。
永曆十一年,定國乃奉诏數可望罪,舉兵出畢節讨可望,可望帥雙鯉、文選、維興拒戰,定國奉诏谕三将,令歸順,各封郡王。
文選、維興皆舉軍降,可望與雙鯉軍皆驚潰,定國兵蹑之。
兵士家口皆居雲南,定國入滇,悉予存恤,至是皆反走赴定國。
雙鯉不得已,亦降。
可望入貴陽,不敢留,攜妻子寶玉及親信二百餘人北走。
十一月,至武岡,遂降于清。
定國定貴州,歸?南安插諸軍。
蕭尹之至南甯也,上封定國晉王,定國辭不受命;及是,白文選等皆爵郡王,上乃固命定國,定國始受晉王之命。
間道遣使赍黃绫小诏及定國書,下海約鄭鴻逵,以明年夏會南都,馳檄荊西,約王光興、李來亨等會荊州。
号召四出,期大舉出楚,而諸将吏兵民見可望北降,知虛實險易盡輸于敵,皆搖搖無固志。
可望之降也,因洪承疇請兵取雲、貴,盡圖山川迂曲及諸将情形、兵食多寡獻之,清封可望為義王,如其策,大發滿、漢兵二十餘萬,一由川南、東川入,直沖大理;一由建昌入,攻騰越;一由廣西慶遠入,搗平越;一由泗城州襲廣南。
而洪承疇率大軍從黎、靖先入,誘定國出黔應敵,乃使奇兵繞出反攻之。
永曆十三年,承疇兵薄貴陽,定國保畢節,扼關索嶺,沿菁澗設伏,連戰二十餘日,殺清兵萬計。
而泗城兵已達臨安,川南兵侵騰越、大理,定國三面受敵。
可望又遣人赍手書,招諸将帥,言:“已受王封,視親王,恩寵無比,諸将降者皆得予厚爵,非他降将比,惟定國一人不赦。
”劉文秀之子及馬維興、馬寶等皆為所讠術,先後舉兵降。
定**大潰,乃退師,奉上奔永昌。
追兵益至,定國奉上奔緬甸。
上至緬甸,定國自出收兵。
緬甸人叛,逼上,送詣吳三桂所。
三桂犯順,上崩于?南府。
是日,烈風黑霧大集,飄屋瓦翔空如鳥,滿、漢兵十餘萬皆震悼悲号。
三桂殺數百人乃定。
定國聞變,還兵至緬甸,已無及,因缟素發哀。
定國披發徒跣,号踴搶地,吐血數升。
遂殺妻子,焚辎重,舉兵攻緬甸,屠之。
率其軍居徼外,兩年,憤恚嘔血卒。
援兵大至。
定國乃退,自平樂屯永安州。
定國之自紫陽東走也,可望良久乃知之,遣騎追之不及。
清兵亦方自衡州西南進,可望遂舉兵下寶慶,拒之。
可望恥定國有殺兩王之功而己不逮,抑見定國之殺兩王而謂敵易與也,遂欲獨戰以求多。
清兵自祁陽舍寶慶,将斜趨武岡,出可望後;可望乃自寶慶旋師迎戰,遇于岔路口。
可望驕?冒,自倚必勝,令白文選、馮雙鯉、馬進忠各将其軍,因山為壘,戒不得動,動者斬。
而自率其所謂扈衛軍者仿戚繼光法,用藤牌間長矛前搏戰。
戰浃時,雁行不進,敵鐵騎四合,橫蹂可望軍。
陣亂,可望遽單騎走,遂大敗,積屍塞野。
雙鯉、文選、進忠堅壁候令,令不至不敢發。
可望走浃日,三将乃引退。
是役也,精銳挫衄濱盡,退守武岡。
可望歸貴陽,不敢議北出矣。
清兵遂陷武、靖、辰、沅、黎平,大掠千裡,民死者将百萬人。
可望以是愧憾,益忌定國,然知其不定國若也。
稍思羁縻之,複遣使持劉文秀書,勸定國令修好如初。
定國亦姑應之。
永曆八年,定國複攻桂林,穴隧道,瘗火藥,碎其城。
骁将王國仁入隧視,火遽發,死隧中,定國驚惋大恸。
兵遂亂,引歸南甯。
遂從土司假道,密遣使具方物詣興隆(安隆),候上起居。
上遣兵部侍郎蕭尹赍血字诏詣定國,述可望僭逼伏。
定國奉诏,伏地恸哭不能起,遣使貢上服禦物,并奏:“臣誓死先為陛下除逆臣,後議恢複。
”已而可望微知其狀,遣人至興隆(安隆),以不遜語脅上,取從官蕭尹、雷德複等殺之。
可望據貴陽,前軍守鎮遠,扼險自固。
清調其貝勒等北歸,以洪承疇經略湖南。
承疇議守永、寶以困可望,可望因複下靖、武,相持于紫陽。
貴州初安,可望遂治宮殿于貴陽,開科取士,塗飾以欺黔人。
永曆九年,定國遂舉兵自泗城州入滇,襲?南府,據之。
治城郭,繕甲兵,迎上于興隆(安隆),奉居可望所築宮。
具鹵簿,立朝儀,建置侍從,文武官吏,軍行進止,一以诏敕從事。
馳敕召可望入朝。
可望大驚,自率其軍,與馮雙鯉、白文選、馬維興攻?南,而别遣骁将張勝率騎二千,由間道直抵昆明城下。
李定國起兵禦之于高山寺。
勝先至,縱火大噪,定國自軍中率鐵騎潛還擊勝,大破之,擒勝獻于上,诏磔之于市。
定國持勝首示可望,可望?冒懼。
定國大呼告諸軍曰:“天子在是,可望欲行弑逆,汝等何所利,而為逆賊受惡名,反天道耶?”文選等皆趑趄不進,可望軍遂潰。
反走,歸貴陽。
上欲息兵合謀下黔、楚,以命定國。
定國聽命,诏劉文秀和解之。
文秀刺血書告可望,可望複書狂?,文秀泣曰:“自作不靖,以召外寇之侮,吾死五日矣!”遂仰藥死。
可望頻歲侵?南不已。
永曆十一年,定國乃奉诏數可望罪,舉兵出畢節讨可望,可望帥雙鯉、文選、維興拒戰,定國奉诏谕三将,令歸順,各封郡王。
文選、維興皆舉軍降,可望與雙鯉軍皆驚潰,定國兵蹑之。
兵士家口皆居雲南,定國入滇,悉予存恤,至是皆反走赴定國。
雙鯉不得已,亦降。
可望入貴陽,不敢留,攜妻子寶玉及親信二百餘人北走。
十一月,至武岡,遂降于清。
定國定貴州,歸?南安插諸軍。
蕭尹之至南甯也,上封定國晉王,定國辭不受命;及是,白文選等皆爵郡王,上乃固命定國,定國始受晉王之命。
間道遣使赍黃绫小诏及定國書,下海約鄭鴻逵,以明年夏會南都,馳檄荊西,約王光興、李來亨等會荊州。
号召四出,期大舉出楚,而諸将吏兵民見可望北降,知虛實險易盡輸于敵,皆搖搖無固志。
可望之降也,因洪承疇請兵取雲、貴,盡圖山川迂曲及諸将情形、兵食多寡獻之,清封可望為義王,如其策,大發滿、漢兵二十餘萬,一由川南、東川入,直沖大理;一由建昌入,攻騰越;一由廣西慶遠入,搗平越;一由泗城州襲廣南。
而洪承疇率大軍從黎、靖先入,誘定國出黔應敵,乃使奇兵繞出反攻之。
永曆十三年,承疇兵薄貴陽,定國保畢節,扼關索嶺,沿菁澗設伏,連戰二十餘日,殺清兵萬計。
而泗城兵已達臨安,川南兵侵騰越、大理,定國三面受敵。
可望又遣人赍手書,招諸将帥,言:“已受王封,視親王,恩寵無比,諸将降者皆得予厚爵,非他降将比,惟定國一人不赦。
”劉文秀之子及馬維興、馬寶等皆為所讠術,先後舉兵降。
定**大潰,乃退師,奉上奔永昌。
追兵益至,定國奉上奔緬甸。
上至緬甸,定國自出收兵。
緬甸人叛,逼上,送詣吳三桂所。
三桂犯順,上崩于?南府。
是日,烈風黑霧大集,飄屋瓦翔空如鳥,滿、漢兵十餘萬皆震悼悲号。
三桂殺數百人乃定。
定國聞變,還兵至緬甸,已無及,因缟素發哀。
定國披發徒跣,号踴搶地,吐血數升。
遂殺妻子,焚辎重,舉兵攻緬甸,屠之。
率其軍居徼外,兩年,憤恚嘔血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