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第十二回 訂盟
關燈
小
中
大
城蝶,出沒其間,若新蔡,若新鄭,河山依舊,人民已非,殊不勝今昔之感矣,四日午後至一大都曰許州。
許州為汴洛沖要地,曹魏曾居此為行都。
花草吳宮,都埋幽徑,衣冠晉代,已付古邱,傳聞阿瞞七十二疑冢,猶約略可辨,金魚玉碗,不複人間,一世之雄,而今安在哉?仲堪以為時未晏,率老麻扯尋故迹,并出白金易錢,而市上鹹稱許平,與他地異,可憐鐵甕,猶留百雉之城,何處銅駝,空剩一壞之土,山僧已矣,誰說南朝,宮女何來,再談天寶,其荦荦大者,祗陰麗華故宅,銅雀台遺址而已。
仲堪歸後,以詩寄,慨于陰麗華故宅曰: 暮霭橫空夕照斜,參天古樹剩歸鴉。
耰鋤一夢南陽地,脂粉三姨虢國家。
帝子癡情求故劍,美人遺迹浣輕紗,當年钗盒今何處,零落殘碑蝕土花。
又詠銅雀台遺址曰: 銅盤承露本荒唐,百尺高台笑洛陽。
多少興亡多少淚,金人畢竟閱滄桑。
土木經營擁大都,玉龍金鳳兩萦纡。
漢家舊事崇圖谶,道是他年受禅符。
石壁峻嶒一炬紅,二喬有福屬英雄。
周郎不借東風便,也在分香賣履中。
尺檀寸梓盡煙雲,荊棘叢殘護晚曛。
我怪才人偏好事,硯材猶選瓦當文。
珍娘笑曰:“詩則佳矣,銷金鍋視為安樂窩,公子何不念前途耶?”仲堪曰:“怪哉卿之言也,如花美眷,似水柔情,有女同車,顔如舜華,洵為人生樂事矣。
況假母殷勤周至,六妹又為卿分勞。
客裡光陰得此已足,尚何悒悒為?”珍娘曰:“不然,信陽起行,于今九日,山程水驿,迎送羁人,依亦顧而樂之。
公子驕花寵柳,護惜倍至,恩感知已,尚有何言,惟朔日侍公子谒祠,乞得一簽,頗滋疑窦,事雖涉迷信,智者不談,而人不知心,畫難到骨,笑談鋒刃,尊俎戈矛,都有出人意料者,此誠不可不防。
”言已以一紙付仲堪觀之。
仲堪瞿然曰:“卿有所聞耶?”珍娘曰:“無之。
”晨視簽詞,為十二卦天地否,有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語。
仲堪曰:“卿愚矣,汴梁咫尺,四達通衢,他時賃庑卿家,卿亦能為我厮守,文戰告畢,馬首瞻南,甚不願癡待榜花,使奚僮飽嘗旅味也。
馬且不存,失于何有?”珍娘知不可勸,亦姑隐忍,幕危巢燕,鈎曲吞魚,處此情形,祗默祝福星一路而已。
假母與排六,時來就珍娘語,宵分相對,以插科打诨為樂,且曰明日抵朱仙鎮矣,當相将拜嶽爺爺。
鐵騎橫飛,銀牌迅召,冤沉三字,淚灑兩河,讀嶽武穆傳者,類能言之。
即至販夫走卒,具有顧曲癖者,于朱仙鎮一劇,诋诽桧賊,幸幸金人,直道斯民,流傳已久,鎮人慨念武穆,立廟祀之,鸱吻高張,獅形蜷伏,琉璃一碧,掃盡塵埃。
鎮屬祥符縣,距汴省凡四十裡。
嶽廟本閏闳高大,縱人遊觀者,聽鼓聲聲,遙鄰茶社,垂簾處處,笑指酒家,竿緣賣解之人,市逐吹蕭之客,較之三義廟,猶有過焉。
道出此鎮,必加展谒,神靈廟貌,香火因緣。
仲堪何憚一行,惟至鎮日已加未,旅店距廟較遠,仲堪辭以翌早,而排六嬲之不已。
乃偕珍娘同行,而仍以武貴及店役為導。
斯時旅店中,祗一假母,一老麻而已。
排六為假母所使,務令仲堪珍娘同出,而武貴亦不足與謀者,嗚呼,摸來蘇季之金,已防落魄,碎到相如之璧,未必鐘情,姑為打鴨以相驚,且欲連雞而俱去,門迎桃笑,何苦重來,絲借藕連,恐難再續。
老麻既與假母約,不得不借排六以為監。
排六至廟,故踽踽作細步行,襲裾染草,坐石摩苔,一若徘徊不忍去者。
珍娘促之再,猶曰當日三義廟,汝夫婦去何久,今乃相逼之甚耶。
仲堪左右為難,攜二人出廟歸,然已金蛇萬道,照耀都市矣。
許州為汴洛沖要地,曹魏曾居此為行都。
花草吳宮,都埋幽徑,衣冠晉代,已付古邱,傳聞阿瞞七十二疑冢,猶約略可辨,金魚玉碗,不複人間,一世之雄,而今安在哉?仲堪以為時未晏,率老麻扯尋故迹,并出白金易錢,而市上鹹稱許平,與他地異,可憐鐵甕,猶留百雉之城,何處銅駝,空剩一壞之土,山僧已矣,誰說南朝,宮女何來,再談天寶,其荦荦大者,祗陰麗華故宅,銅雀台遺址而已。
仲堪歸後,以詩寄,慨于陰麗華故宅曰: 暮霭橫空夕照斜,參天古樹剩歸鴉。
耰鋤一夢南陽地,脂粉三姨虢國家。
帝子癡情求故劍,美人遺迹浣輕紗,當年钗盒今何處,零落殘碑蝕土花。
又詠銅雀台遺址曰: 銅盤承露本荒唐,百尺高台笑洛陽。
多少興亡多少淚,金人畢竟閱滄桑。
土木經營擁大都,玉龍金鳳兩萦纡。
漢家舊事崇圖谶,道是他年受禅符。
石壁峻嶒一炬紅,二喬有福屬英雄。
周郎不借東風便,也在分香賣履中。
尺檀寸梓盡煙雲,荊棘叢殘護晚曛。
我怪才人偏好事,硯材猶選瓦當文。
珍娘笑曰:“詩則佳矣,銷金鍋視為安樂窩,公子何不念前途耶?”仲堪曰:“怪哉卿之言也,如花美眷,似水柔情,有女同車,顔如舜華,洵為人生樂事矣。
況假母殷勤周至,六妹又為卿分勞。
客裡光陰得此已足,尚何悒悒為?”珍娘曰:“不然,信陽起行,于今九日,山程水驿,迎送羁人,依亦顧而樂之。
公子驕花寵柳,護惜倍至,恩感知已,尚有何言,惟朔日侍公子谒祠,乞得一簽,頗滋疑窦,事雖涉迷信,智者不談,而人不知心,畫難到骨,笑談鋒刃,尊俎戈矛,都有出人意料者,此誠不可不防。
”言已以一紙付仲堪觀之。
仲堪瞿然曰:“卿有所聞耶?”珍娘曰:“無之。
”晨視簽詞,為十二卦天地否,有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語。
仲堪曰:“卿愚矣,汴梁咫尺,四達通衢,他時賃庑卿家,卿亦能為我厮守,文戰告畢,馬首瞻南,甚不願癡待榜花,使奚僮飽嘗旅味也。
馬且不存,失于何有?”珍娘知不可勸,亦姑隐忍,幕危巢燕,鈎曲吞魚,處此情形,祗默祝福星一路而已。
假母與排六,時來就珍娘語,宵分相對,以插科打诨為樂,且曰明日抵朱仙鎮矣,當相将拜嶽爺爺。
鐵騎橫飛,銀牌迅召,冤沉三字,淚灑兩河,讀嶽武穆傳者,類能言之。
即至販夫走卒,具有顧曲癖者,于朱仙鎮一劇,诋诽桧賊,幸幸金人,直道斯民,流傳已久,鎮人慨念武穆,立廟祀之,鸱吻高張,獅形蜷伏,琉璃一碧,掃盡塵埃。
鎮屬祥符縣,距汴省凡四十裡。
嶽廟本閏闳高大,縱人遊觀者,聽鼓聲聲,遙鄰茶社,垂簾處處,笑指酒家,竿緣賣解之人,市逐吹蕭之客,較之三義廟,猶有過焉。
道出此鎮,必加展谒,神靈廟貌,香火因緣。
仲堪何憚一行,惟至鎮日已加未,旅店距廟較遠,仲堪辭以翌早,而排六嬲之不已。
乃偕珍娘同行,而仍以武貴及店役為導。
斯時旅店中,祗一假母,一老麻而已。
排六為假母所使,務令仲堪珍娘同出,而武貴亦不足與謀者,嗚呼,摸來蘇季之金,已防落魄,碎到相如之璧,未必鐘情,姑為打鴨以相驚,且欲連雞而俱去,門迎桃笑,何苦重來,絲借藕連,恐難再續。
老麻既與假母約,不得不借排六以為監。
排六至廟,故踽踽作細步行,襲裾染草,坐石摩苔,一若徘徊不忍去者。
珍娘促之再,猶曰當日三義廟,汝夫婦去何久,今乃相逼之甚耶。
仲堪左右為難,攜二人出廟歸,然已金蛇萬道,照耀都市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