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第二十回 通訊
關燈
小
中
大
仲堪久與珍娘别。
綠波新漲,交戲遊鱗,紅雨亂飛,枯栖啼鳥,身段輕偎之趣,口脂私語之香。
仲堪略述太守語,珍娘曰:“奔則為妾,載在禮經,當時急出火坑,是以不求媒妁。
太守雅意,司馬熱腸,定分正名,何等鄭重。
侬當晨修家報,為語平安,不必及武家事。
倘老父未經返浙,必能逐汽軌而東也。
雖屬卑官,略知大體,惟屈公子拜倒丈人峰耳。
”仲堪矮屋積勞,鼾呼泥醉,枕同一覺,衾冷半床,蓋縷縷晴煙,迎朝暾作深碧色,珍娘早拂箋磨墨,振筆直書矣。
書曰: 父親膝下:長途篝火,魂夢猶驚,六載樊籠,至今始能飛出,援手之力,皆侯官沈公子也。
季芊鐘建,既涉嫌疑,徐淑秦嘉,應成眷屬。
惟念一弱女子耳,作嫔他姓,禮許歸甯,瞻望嘉禾,并門楣亦不複省識。
矧父親遠遊已久,浮沉宦海,出入書叢,近狀又複奚似。
每一憶及,恨不飛還女年十八。
父親正五十有九,詩懷酒興,是否如前,庶母弄璋,弱弟業已八龀,倘能輕攜杖履,一笑遊梁,則昨夜洞房,交輝桦燭,父親可躬操昏主矣。
钗荊裙布,依樣安貧,決不忍千裡外向老人索恭妝費也。
沈公子以禮部試寓閩館,通訊于此較便,肅介頤福,并緻意庶母、弱弟。
繕畢,持交仲堪,仲堪曰:“字面紙上如此軒昂,不愧女相如矣。
”盥漱後即以書付太守,太守遣幹役馳驿赴太原,限七日還報。
栉風沐雨,苦效奔馳。
送水迎山,敢嫌迢遞,珍娘心已大慰。
但冀大椿無恙,得以常資蔭庇,雖睽違南北,不浃旬可以通訊。
況仲堪得邀一第,聯翩直上,宦轍安必不晉,因之撫衷望遠,縷指計程。
仲堪屢笑其癡,而珍娘仍自若也。
噫嘻,吾于是為述得信之楊老。
蠡湖舊族,鶴渚故鄉,楊老曾食饩于庠。
毝毨年年,飄零處處,青燈黃卷,徒老年華,荊人陸氏僅一女,小宇珍娘。
麗質天成,慧根夙種,夫婦固視為枕中鴻寶者。
楊老不得志于有司,恒自歎曰:“大丈夫當自立謀生活,安用毛錐子為哉。
”遂摒擋一切,納粟為縣貳,雖分省在晉,尚濡滞不願遽赴。
既虞道遠,巫臣之盡室難行。
複慨位卑,淵明之歸田不得。
讵料戊戌政變,繼以庚子,陸氏又骖彎而去矣。
珍娘年隻十二,不能料量米鹽事,樛累葛藟梯兆枯楊,納一妾曰雲雲,逾歲得舉一子,楊老忽動宦興,腳靴手版甘為五鬥米折腰。
一舸輕舟,沿楓泾闵航而上,小孤山色,汾浦潮聲,又添卻許多詩料矣。
漢江東望,盡是車塵,未至晉西,而群盜盡劫所有去。
雲雲保護幼子,無暇再顧珍娘。
楊老于迷罔中,亦未為珍娘籌趨避法。
冷風荒草,暗月疏林,珍娘卒不得脫。
于是緣老麻以鬻于武氏,當日搖旗呐喊,為群盜助威者,老麻亦與是役也。
楊老竄匿樹從,盜去始複出現。
輕莺無恙,雛鳳仍清,行李蕭條,而告身尚在行箧,惟此一朵女兒花,竟被狂飚所吹折,中郎感慨,何以慰情,太沖詠歌,可曾托諷,乃赴縣請緝。
而仍率雲雲、幼子行,瓠落一官,薪勞三載,忽忽無善狀。
徒設馬融帳,傳伏生經,借供客中之薪米而已,然于珍娘未嘗一日忘也。
六飛西狩,道出太原。
豆粥素衣,已非昔日,撫晉者派楊老料理供給,尚方玉食,出自天廚。
而閹豎弄權,辄能化神奇為臭腐。
其餘窮奢極欲,令人不可向迩,楊老曾有遊仙詩以記其事,句雲: 火棗交梨久厭觀,紫櫻桃熟蔗漿寒。
銀刀細擘麒麟脯,王母今朝進大餐。
亢壑年年羽化遲,華陰深處有誰知。
彭篯斟雉尋常味,飛诏東瀛采紫芝。
天星一角酒旗開,甘露金莖味妙回。
西域葡萄新釀熟,璇宮快試夜光杯。
侍宴蟠桃樂奏終,霓裳曲散舞台空。
仙家也厭宮牆笛,譜入留聲機器中。
楊老俟銮跸趨潼,始行竣事,上遊叙績,委權绛縣縣丞。
棒檄毛生,居然色喜,從此可抛卻青氈況味矣。
雲雲又弄一瓦,牙牙學語,亦
綠波新漲,交戲遊鱗,紅雨亂飛,枯栖啼鳥,身段輕偎之趣,口脂私語之香。
仲堪略述太守語,珍娘曰:“奔則為妾,載在禮經,當時急出火坑,是以不求媒妁。
太守雅意,司馬熱腸,定分正名,何等鄭重。
侬當晨修家報,為語平安,不必及武家事。
倘老父未經返浙,必能逐汽軌而東也。
雖屬卑官,略知大體,惟屈公子拜倒丈人峰耳。
”仲堪矮屋積勞,鼾呼泥醉,枕同一覺,衾冷半床,蓋縷縷晴煙,迎朝暾作深碧色,珍娘早拂箋磨墨,振筆直書矣。
書曰: 父親膝下:長途篝火,魂夢猶驚,六載樊籠,至今始能飛出,援手之力,皆侯官沈公子也。
季芊鐘建,既涉嫌疑,徐淑秦嘉,應成眷屬。
惟念一弱女子耳,作嫔他姓,禮許歸甯,瞻望嘉禾,并門楣亦不複省識。
矧父親遠遊已久,浮沉宦海,出入書叢,近狀又複奚似。
每一憶及,恨不飛還女年十八。
父親正五十有九,詩懷酒興,是否如前,庶母弄璋,弱弟業已八龀,倘能輕攜杖履,一笑遊梁,則昨夜洞房,交輝桦燭,父親可躬操昏主矣。
钗荊裙布,依樣安貧,決不忍千裡外向老人索恭妝費也。
沈公子以禮部試寓閩館,通訊于此較便,肅介頤福,并緻意庶母、弱弟。
繕畢,持交仲堪,仲堪曰:“字面紙上如此軒昂,不愧女相如矣。
”盥漱後即以書付太守,太守遣幹役馳驿赴太原,限七日還報。
栉風沐雨,苦效奔馳。
送水迎山,敢嫌迢遞,珍娘心已大慰。
但冀大椿無恙,得以常資蔭庇,雖睽違南北,不浃旬可以通訊。
況仲堪得邀一第,聯翩直上,宦轍安必不晉,因之撫衷望遠,縷指計程。
仲堪屢笑其癡,而珍娘仍自若也。
噫嘻,吾于是為述得信之楊老。
蠡湖舊族,鶴渚故鄉,楊老曾食饩于庠。
毝毨年年,飄零處處,青燈黃卷,徒老年華,荊人陸氏僅一女,小宇珍娘。
麗質天成,慧根夙種,夫婦固視為枕中鴻寶者。
楊老不得志于有司,恒自歎曰:“大丈夫當自立謀生活,安用毛錐子為哉。
”遂摒擋一切,納粟為縣貳,雖分省在晉,尚濡滞不願遽赴。
既虞道遠,巫臣之盡室難行。
複慨位卑,淵明之歸田不得。
讵料戊戌政變,繼以庚子,陸氏又骖彎而去矣。
珍娘年隻十二,不能料量米鹽事,樛累葛藟梯兆枯楊,納一妾曰雲雲,逾歲得舉一子,楊老忽動宦興,腳靴手版甘為五鬥米折腰。
一舸輕舟,沿楓泾闵航而上,小孤山色,汾浦潮聲,又添卻許多詩料矣。
漢江東望,盡是車塵,未至晉西,而群盜盡劫所有去。
雲雲保護幼子,無暇再顧珍娘。
楊老于迷罔中,亦未為珍娘籌趨避法。
冷風荒草,暗月疏林,珍娘卒不得脫。
于是緣老麻以鬻于武氏,當日搖旗呐喊,為群盜助威者,老麻亦與是役也。
楊老竄匿樹從,盜去始複出現。
輕莺無恙,雛鳳仍清,行李蕭條,而告身尚在行箧,惟此一朵女兒花,竟被狂飚所吹折,中郎感慨,何以慰情,太沖詠歌,可曾托諷,乃赴縣請緝。
而仍率雲雲、幼子行,瓠落一官,薪勞三載,忽忽無善狀。
徒設馬融帳,傳伏生經,借供客中之薪米而已,然于珍娘未嘗一日忘也。
六飛西狩,道出太原。
豆粥素衣,已非昔日,撫晉者派楊老料理供給,尚方玉食,出自天廚。
而閹豎弄權,辄能化神奇為臭腐。
其餘窮奢極欲,令人不可向迩,楊老曾有遊仙詩以記其事,句雲: 火棗交梨久厭觀,紫櫻桃熟蔗漿寒。
銀刀細擘麒麟脯,王母今朝進大餐。
亢壑年年羽化遲,華陰深處有誰知。
彭篯斟雉尋常味,飛诏東瀛采紫芝。
天星一角酒旗開,甘露金莖味妙回。
西域葡萄新釀熟,璇宮快試夜光杯。
侍宴蟠桃樂奏終,霓裳曲散舞台空。
仙家也厭宮牆笛,譜入留聲機器中。
楊老俟銮跸趨潼,始行竣事,上遊叙績,委權绛縣縣丞。
棒檄毛生,居然色喜,從此可抛卻青氈況味矣。
雲雲又弄一瓦,牙牙學語,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