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.第一計劃失敗
關燈
小
中
大
原來哈萊和他的水手趁着黑夜,放下船上僅剩下的一隻小劃子逃走了。
這是無可懷疑的。
“這群混蛋跑掉了,也好”,門格爾安尉爵士說,“省掉我們不少麻煩。
” “我也是這樣想,”哥利納帆說:“而且,船上還有這麼多勇敢的朋友,今後,門格爾就是麥加利号上的臨時船長了,我們做你的臨時水手,聽從你的指揮。
” 這段話引得旅伴都笑了。
那青年船長對大海掃了一眼,又看看殘缺不全的船桅,然後說:“目前,我們有兩個辦法可以脫險:一個把船搞出來,往海上開;另一個是做個木筏劃上岸。
”“如果把船能搞出來的話,這是個最好的辦法。
”哥利納帆說。
“船損壞得怎樣?”海倫夫人問。
“我想,夫人,它不會損害得太厲害。
我們在船頭安個臨時桅杆,代替前桅。
這樣,雖然是慢了些,但也同樣能達到目的地。
” “我們還是檢查一下船損壞的部位吧,”麥克那布斯務實地說。
哥利納帆、約翰和穆拉地忙乎了3個鐘頭,才把貨艙裡的皮革移動開,其中一部分扔到海裡,以便減輕船體重量。
檢查船底時,發現左邊靠腰闆的地方有兩個接縫開了口。
幸虧麥加利号向右傾斜,開口對着天空,沒有流入海水。
威爾遜趕快塞進一些麻線,又釘上一塊銅片把接縫補好了。
底艙裡灌進去的水很淺,抽水機很容易抽幹,這樣又可以減輕一些重量。
檢查船殼時,門格爾發現它并沒有因擱淺受到很大的損壞。
可能副龍骨有一部分嵌在沙裡,但是可以有辦法搞出來。
威爾遜檢查完内部之後,又泅到船底,确定一下船擱在高灘上的部位。
現在剩下要做的隻是想個什麼辦法把船搞出來。
太平洋的潮漲得并不太高,雖然如此,門格爾還想靠漲潮的浪頭把麥加利号沖起來。
可是作個臨時桅杆需好長一段時間,并且有一定困難。
當午時刻漲潮時,已經來不及了。
那隻好觀察一下水勢對船頭的作用如何,等到下一次再試一試。
現在,大家動手準備。
門格爾首先叫人把桅杆上剩下的帆都放下卷起來。
經過一番努力,終于先後落下主帆、副帆和頂帆。
小羅伯爾和貓一樣敏捷地爬上桅杆,膽大得和見習水手一樣,在工作中立下了“汗馬功勞”。
再做的工作就是抛錨了。
在船的後面,朝龍骨方向,抛下一個或兩個錨,以便船尾在漲潮時擡起頭。
要是小劃子在,就好了。
現在,隻好用前桅斷料和空酒桶紮個木筏,作為運錨的工具。
錨一抛,隻要吃得住底,麥加利号浮起來就有希望了。
于是造筏工作開始了。
每個人都參加勞動。
人們用斧頭砍斷還系着索的前桅,讓那殘桅倒下來。
前桅折斷在下截接頭處,所以桅盤很容易下來。
門格爾用桅盤筏,下面用空桶托着,以更增大浮力,筏上安上一個橹,以便操縱。
造筏的工作才完成一半,太陽已接近正中天了。
門格爾讓哥利納帆領導造筏工作,自己去測算地理方位了。
門格爾在哈萊房間裡找到一本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年鑒和一個六分儀。
我們知道,要透過六分儀上的望遠鏡看到真地平線,即水天相接的那條線才可以測算。
不料北面有塊陸地伸入海洋,正好把真地平線擋住,根本無法測算。
既然如此,就必須拿一種人工地平線來代替它。
通常用一個大平盤,裝滿水銀,水銀沒有,用流質柏油也行,就在這個平盤上測量。
門格爾已經知道新西蘭西岸的經度了,現在所要測的是緯度,于是,開始了測緯工作。
首先,利用六分儀測定太陽在子午線上距地平線的高度,其結果為68分30秒。
由此可知太陽距天心是21分30秒。
因為兩數之和為90度。
再查格林威治年鑒,得出所求緯度38度。
因此,确定了麥加利号的方位是東經171度13秒和南緯38度。
門格爾看了一下地圖,發現麥加利号被吹到偏南方向,偏離航線一個緯度。
必須向北航行一個緯度才能達到新西蘭的都城。
方位測定完,正是12點1刻了,大家站在甲闆上,焦急地觀察着麥加利号的動靜,他們多麼希望它會自己浮起來啊!但是船下嘎啦嘎啦地響了幾聲,這是船底顫抖的聲音,船身卻一點沒有移動。
下午2點鐘的時候,木筏造好了,錨被擺到筏上,門格爾和威爾遜在船尾上系了一條細鐵鍊之後,便登筏抛錨了。
落潮正好把他們漂到船後,在距船100米,水深10英寸的地方把描抛下去了。
錨吃住海底很緊。
同樣,他們又運去主錨,抛在水深12英寸的地方。
完成這些任務,就等着漲潮了。
門格爾十分高興,嘉獎了水手幾句,并向巴加内爾表示如果他好好幹,後将會提升為水手長的。
這時,奧比爾正當其時地準備好了飯,全體船員補充了能量,也為未來的工作恢複了精神,飯後,門格爾又作
這是無可懷疑的。
“這群混蛋跑掉了,也好”,門格爾安尉爵士說,“省掉我們不少麻煩。
” “我也是這樣想,”哥利納帆說:“而且,船上還有這麼多勇敢的朋友,今後,門格爾就是麥加利号上的臨時船長了,我們做你的臨時水手,聽從你的指揮。
” 這段話引得旅伴都笑了。
那青年船長對大海掃了一眼,又看看殘缺不全的船桅,然後說:“目前,我們有兩個辦法可以脫險:一個把船搞出來,往海上開;另一個是做個木筏劃上岸。
”“如果把船能搞出來的話,這是個最好的辦法。
”哥利納帆說。
“船損壞得怎樣?”海倫夫人問。
“我想,夫人,它不會損害得太厲害。
我們在船頭安個臨時桅杆,代替前桅。
這樣,雖然是慢了些,但也同樣能達到目的地。
” “我們還是檢查一下船損壞的部位吧,”麥克那布斯務實地說。
哥利納帆、約翰和穆拉地忙乎了3個鐘頭,才把貨艙裡的皮革移動開,其中一部分扔到海裡,以便減輕船體重量。
檢查船底時,發現左邊靠腰闆的地方有兩個接縫開了口。
幸虧麥加利号向右傾斜,開口對着天空,沒有流入海水。
威爾遜趕快塞進一些麻線,又釘上一塊銅片把接縫補好了。
底艙裡灌進去的水很淺,抽水機很容易抽幹,這樣又可以減輕一些重量。
檢查船殼時,門格爾發現它并沒有因擱淺受到很大的損壞。
可能副龍骨有一部分嵌在沙裡,但是可以有辦法搞出來。
威爾遜檢查完内部之後,又泅到船底,确定一下船擱在高灘上的部位。
現在剩下要做的隻是想個什麼辦法把船搞出來。
太平洋的潮漲得并不太高,雖然如此,門格爾還想靠漲潮的浪頭把麥加利号沖起來。
可是作個臨時桅杆需好長一段時間,并且有一定困難。
當午時刻漲潮時,已經來不及了。
那隻好觀察一下水勢對船頭的作用如何,等到下一次再試一試。
現在,大家動手準備。
門格爾首先叫人把桅杆上剩下的帆都放下卷起來。
經過一番努力,終于先後落下主帆、副帆和頂帆。
小羅伯爾和貓一樣敏捷地爬上桅杆,膽大得和見習水手一樣,在工作中立下了“汗馬功勞”。
再做的工作就是抛錨了。
在船的後面,朝龍骨方向,抛下一個或兩個錨,以便船尾在漲潮時擡起頭。
要是小劃子在,就好了。
現在,隻好用前桅斷料和空酒桶紮個木筏,作為運錨的工具。
錨一抛,隻要吃得住底,麥加利号浮起來就有希望了。
于是造筏工作開始了。
每個人都參加勞動。
人們用斧頭砍斷還系着索的前桅,讓那殘桅倒下來。
前桅折斷在下截接頭處,所以桅盤很容易下來。
門格爾用桅盤筏,下面用空桶托着,以更增大浮力,筏上安上一個橹,以便操縱。
造筏的工作才完成一半,太陽已接近正中天了。
門格爾讓哥利納帆領導造筏工作,自己去測算地理方位了。
門格爾在哈萊房間裡找到一本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年鑒和一個六分儀。
我們知道,要透過六分儀上的望遠鏡看到真地平線,即水天相接的那條線才可以測算。
不料北面有塊陸地伸入海洋,正好把真地平線擋住,根本無法測算。
既然如此,就必須拿一種人工地平線來代替它。
通常用一個大平盤,裝滿水銀,水銀沒有,用流質柏油也行,就在這個平盤上測量。
門格爾已經知道新西蘭西岸的經度了,現在所要測的是緯度,于是,開始了測緯工作。
首先,利用六分儀測定太陽在子午線上距地平線的高度,其結果為68分30秒。
由此可知太陽距天心是21分30秒。
因為兩數之和為90度。
再查格林威治年鑒,得出所求緯度38度。
因此,确定了麥加利号的方位是東經171度13秒和南緯38度。
門格爾看了一下地圖,發現麥加利号被吹到偏南方向,偏離航線一個緯度。
必須向北航行一個緯度才能達到新西蘭的都城。
方位測定完,正是12點1刻了,大家站在甲闆上,焦急地觀察着麥加利号的動靜,他們多麼希望它會自己浮起來啊!但是船下嘎啦嘎啦地響了幾聲,這是船底顫抖的聲音,船身卻一點沒有移動。
下午2點鐘的時候,木筏造好了,錨被擺到筏上,門格爾和威爾遜在船尾上系了一條細鐵鍊之後,便登筏抛錨了。
落潮正好把他們漂到船後,在距船100米,水深10英寸的地方把描抛下去了。
錨吃住海底很緊。
同樣,他們又運去主錨,抛在水深12英寸的地方。
完成這些任務,就等着漲潮了。
門格爾十分高興,嘉獎了水手幾句,并向巴加内爾表示如果他好好幹,後将會提升為水手長的。
這時,奧比爾正當其時地準備好了飯,全體船員補充了能量,也為未來的工作恢複了精神,飯後,門格爾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