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.學錯了西班牙語

關燈
決定當天和當夜都還留在這臨時的帳篷裡。

    不過糧食和交通工具這兩大嚴重問題要解決。

    因為他們的幹糧和騾子都沒有了。

    幸而有塔卡夫在呢。

    他慣于沿巴塔戈尼亞的邊境為旅客作向導,是當地最聰明的一個向導,他負責供給哥利納帆一行人所需要的一切。

    他自告奮勇,要引哥利納帆到相距至多四裡的印第安人集市上去,旅行所需的一切都可以在那裡找到。

    這建議是半用手勢半用西班牙語表達出來的,巴加内爾終于懂了。

    哥利納帆和他那博學的朋友立刻接受了這個建議,辭别了他們的旅伴,跟着那巴塔戈尼亞人,沿河向上遊走去。

     他們緊張地走了一個半鐘頭,跨着大步子才跟得上那巨人般的塔卡夫。

    安達斯山這一帶地區不但風景宜人,而且土壤肥沃。

    豐饒的草地一片連一片,有10萬頭牛羊在這裡也不愁吃的。

    羅列的池塘,縱橫的溝渠,給這些平原提供了綠化的條件,黑頭天鵝在池塘裡嬉歡,無數的鴕鳥在藤蔓中騰躍,它們分享着水國的風光。

    這裡的鳥類十分美麗,同時也十分喧噪,其品種之多實在驚人。

    有一種淺灰色帶白條紋的班鸠,名叫“依薩卡”,十分玲珑可愛,它們和許多黃莺點綴在樹枝上面,仿佛是些活躍的鮮花,野鴿子成群結隊地掠過天空,無數的小麻雀,“深歌羅”雀,“喜格羅”雀,“蒙吉他”雀,展翅争飛,互相追逐,漫天是吱吱的叫聲。

     巴加内爾一路走去,欣賞不已,滿口是贊歎的聲音,這使那巴塔戈尼亞人有些驚詫。

    因為,在他看來,空中有鳥,池上有天鵝,平原上有草,是再自然不過的,何足贊歎!而那學者卻越來越有勁,不嫌路長,他還以為才動身不久呢,而這時那些印第安人的帳篷已經出現在眼前了。

     這集市位于兩山扣住的葫蘆谷深處。

    那裡,在樹枝搭成的棚子底下,住着30來個遊牧的印第安人,放牧着大群的乳牛,牲牛,羊,馬。

    它們從這片草場逛到那片草場,到處有豐盛的筵席款待着他們那一大群四條腿的客人。

     這些印第安人名為安第斯秘魯人,是阿羅加尼亞人、白環什人和奧卡人的混血種,橄榄色的皮膚,中等的身材,身段厚實,低低的額頭,滾圓的臉,薄嘴唇,高顴骨,容貌帶女人氣,神色冷淡,人種學者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是純血種族。

    這些土人不能使人對他們發生多大興趣。

    不過,哥利納帆的目的不在牧人而在牧群。

    隻要他們有牛馬就成了。

     塔卡夫負責交涉,很快地就成功了。

    哥利納帆買了7匹阿根廷小馬,鞍辔齊全,還買了百來斤幹肉和幾斛米,幾個盛水用的皮桶。

    印第安人頗想以葡萄酒或“盧母酒”作為交換,因為哥利納帆沒有酒,他們接受了20兩黃金——黃金的價值他們是完全懂得的。

    哥利納帆想再買一匹馬給塔卡夫騎,但他表示用不着。

     成交之後,哥利納帆就辭别了巴加内爾所稱為“供應商”的人們,不到半小時就回到他們的臨時帳篷了。

    他一到,大家都歡呼起來,他知道這不是歡呼他而是歡呼他所帶來的糧食和馬匹。

    每個人都飽餐一頓。

    羅伯爾也進了一點飲食,他的體力差不多完全恢複了。

     這天剩餘的時間消閑在休息中。

    大家東拉西扯地談天,什麼人都談到了:談到親愛的海倫夫人和瑪麗,談到約翰·門格爾船長和他的船員,又談到哈利·格蘭特——他大概距此不遠了。

     至于巴加内爾,全盯住那印第安人,寸步不離。

    他居然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巴塔戈尼亞人了!真是高興極了。

    他和這巴塔戈尼亞人比起來簡直成了個矮人,他認為塔卡夫足以和古羅馬的馬克西明皇帝和學者樊·德·伯羅克所見到的那位剛果黑人比美,因為這兩個人都有2米多高的身材!此外他還用西班牙語不住地跟那莊重的印第安人羅嗦,那印第安人卻能耐性地聽着他說。

    我們的地理學家又在學習呀,不過這次不是在書本子裡學習了。

    人們經常聽他用嗓子,用舌頭,用兩颚叫出許多響亮的聲音來。

     “如果我将來掌握不住西班牙語的音調,不能怪我呀!”他常對少校說,“誰會料到會有一天有個巴塔戈尼亞人教我西班牙語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