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七回 一燈大師
關燈
小
中
大
不明圖中之意,郭靖見她竟也猜想不出,自己也就不必多耗心思,當下将圖折起,握在掌中。
隻聽殿上腳步聲響,那農夫怒氣沖沖,扶著書生走向内室,想是他被大石壓得久了,累得精疲力盡。
約莫又過一盞茶時分,一個小沙彌走了出來,雙手合什,行了一禮,說道:“兩位遠道來此,不知有何貴幹?”郭靖道:“特來求見段皇爺,相煩通報。
”那小沙彌合什道:“段皇爺早已不在人世,累兩位空跑一趟。
且請用了素齋,待小僧恭送下山。
” 郭靖大失所望,心想千辛萬苦的到了此間,仍是得到這樣一個回覆,這便如何是好?黃蓉見了廟宇,已猜到三成,這時見到小沙彌神色,更猜到了五六成,從郭靖手中接過那幅圖畫,說道:“小女子身受重傷,特來相求尊師慈悲施救。
這一張紙,相煩呈給尊師。
”小沙彌接過圖畫,不敢打開觀看,合什行了一禮,轉身入内。
這一次他不久即回,低眉合什道:“恭請兩位。
”郭靖大喜,扶著黃蓉随小彌入内。
那廟宇看來雖小,裡邊卻甚進深,三人走過一條青石鋪的小徑,又穿過一座竹林,隻覺綠蔭森森,幽靜無比,令人煩俗盡消,竹林之中,隐著三間石屋,小沙彌輕輕推開屋門,讓在一旁,微微躬身,請二人進屋。
郭靖見小沙彌恭謹有禮,對之甚有好感,向他微笑示謝,然後與黃蓉并肩而入。
隻見室中小幾山點著一爐檀香,幾旁兩個蒲團,各坐一個僧人。
一個面目黝黑,高鼻深目,乃是天竺人。
另一個身穿粗布僧袍,兩道長長的白眉,從眼角垂了下來,面目慈祥,眉間雖隐含愁苦,但一番雍容高華的神色,卻是一望而知,那書生與農夫侍立在他身後。
黃蓉此時再無懷疑,輕輕一拉郭靖的手,走到那長眉僧人之前,躬身下拜,說道:“弟子郭靖、黃蓉,參見師伯。
”郭靖見她口呼“師伯”,心中一愕,當下也不暇琢磨,随著她爬在地下,著力的磕了四個響頭。
那長眉僧人微微一笑,站起身來,伸手扶起二人,笑道:“七兄收得好弟子,藥兄生得好女兒啊。
聽他們說,”說著向農夫與書生一指,“兩位文才武功,俱遠勝我的劣徒,哈哈,可喜可賀。
”郭靖聽了他的言語,心想:“這口吻明明是段皇爺了,隻是好端端一位皇帝,怎麼變成了一個和尚?他們怎麼又說他已經死了,這不是好好活著麼?可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
蓉兒怎麼又知道他就是段皇爺?”隻聽那僧人又向黃蓉道:“你爹爹和你師父都好吧?想當年在華山絕頂與你爹爹比武論劍,他還是光棍兒一條,不意一别二十年,居然生下了這等俊美的女兒。
你還有兄弟姊妹麼?你外祖是那一位前輩英雄?” 黃蓉眼圈一紅,道:“我媽就隻生我一個,她早已去世啦,外祖父是誰我也不知道。
”那僧人道:“啊。
”輕輕拍拍她的肩膀安慰,又道:“我入定了三日三夜,剛才回來,你們到了很久了吧?”黃蓉心道:“瞧他神色,很歡喜見到我們,那麼一路上留難不見,都是他弟子的主意了。
”當下答道:“弟子也是剛到,幸好幾位大叔在途中多方留難,否則就算早到了,段師伯入定未回,也是枉然。
”那僧人呵呵笑道:“他們就怕我多見外人。
其實,你們又那裡是外人,小姑娘一張利口,确是家學淵源。
段皇爺早不在人世啦,我現在叫作一燈和尚。
你師父親眼見我皈依三寶,你爹爹隻怕不知吧?” 郭靖這時方才恍然大悟:“原來段皇爺剃度作了和尚,一人出家,宛似轉世作人,所以他弟子說段皇爺早已不在人世。
我師父親眼見他皈佛為僧,若是命我等前來找他,自然不會再說來見段皇爺,必是說來見一燈大師。
蓉兒真是聰明,一見他面就猜到了。
”隻聽黃蓉道:“我爹爹并不知曉。
”一燈笑道:“是啊,你師父的口,多入少出,吃的多,說的少,老和尚的事他決計不會跟人說起,那是放心得過的。
你們遠來辛苦了,用過齋飯沒有?咦!”他突然一驚,拉著黃蓉的手,走到門口,将她的臉對著陽光,細細審看,越看神色越是驚訝。
郭靖縱然遲鈍,也瞧出一燈大師已發覺黃蓉身受重傷,心中一酸,突然雙膝跪地,向大師連連磕頭。
一燈伸手往他臂下一擡,郭靖隻感一股大力欲将他身子掀起,不敢運勁相抗,随著來力勢頭,緩緩的站起身來,說道:“求大師救她性命!”一燈适才這一擡,一半是命他不必多禮,一半卻是試他功力。
一燈武功已至化境,收發自如,這一擡先用了五成力,若覺郭靖抵擋不住,立時收勁,也決不緻将他掀個筋鬥,如擡他不動,當再加勁,隻這一擡之間,就可了若指掌的明白對方武功深淺,須知會武之人,身上任何一部受到外力,不由自主的立生反應,豈知郭靖竟是輕描寫的站了起來,将他勁力一舉化開,這比擡他不動更使一燈吃驚,暗道:“七兄收的好徒弟啊,無怪我徒兒們甘拜下風。
”這時郭靖說了一句:“求大師救她性命!”一言方畢,突然立足不穩,身不由主的向前踏了一步,急忙運勁站定,可是已心深氣粗,滿臉脹得通紅,心中大吃一驚:“一燈大師的功力竟持續
隻聽殿上腳步聲響,那農夫怒氣沖沖,扶著書生走向内室,想是他被大石壓得久了,累得精疲力盡。
約莫又過一盞茶時分,一個小沙彌走了出來,雙手合什,行了一禮,說道:“兩位遠道來此,不知有何貴幹?”郭靖道:“特來求見段皇爺,相煩通報。
”那小沙彌合什道:“段皇爺早已不在人世,累兩位空跑一趟。
且請用了素齋,待小僧恭送下山。
” 郭靖大失所望,心想千辛萬苦的到了此間,仍是得到這樣一個回覆,這便如何是好?黃蓉見了廟宇,已猜到三成,這時見到小沙彌神色,更猜到了五六成,從郭靖手中接過那幅圖畫,說道:“小女子身受重傷,特來相求尊師慈悲施救。
這一張紙,相煩呈給尊師。
”小沙彌接過圖畫,不敢打開觀看,合什行了一禮,轉身入内。
這一次他不久即回,低眉合什道:“恭請兩位。
”郭靖大喜,扶著黃蓉随小彌入内。
那廟宇看來雖小,裡邊卻甚進深,三人走過一條青石鋪的小徑,又穿過一座竹林,隻覺綠蔭森森,幽靜無比,令人煩俗盡消,竹林之中,隐著三間石屋,小沙彌輕輕推開屋門,讓在一旁,微微躬身,請二人進屋。
郭靖見小沙彌恭謹有禮,對之甚有好感,向他微笑示謝,然後與黃蓉并肩而入。
隻見室中小幾山點著一爐檀香,幾旁兩個蒲團,各坐一個僧人。
一個面目黝黑,高鼻深目,乃是天竺人。
另一個身穿粗布僧袍,兩道長長的白眉,從眼角垂了下來,面目慈祥,眉間雖隐含愁苦,但一番雍容高華的神色,卻是一望而知,那書生與農夫侍立在他身後。
黃蓉此時再無懷疑,輕輕一拉郭靖的手,走到那長眉僧人之前,躬身下拜,說道:“弟子郭靖、黃蓉,參見師伯。
”郭靖見她口呼“師伯”,心中一愕,當下也不暇琢磨,随著她爬在地下,著力的磕了四個響頭。
那長眉僧人微微一笑,站起身來,伸手扶起二人,笑道:“七兄收得好弟子,藥兄生得好女兒啊。
聽他們說,”說著向農夫與書生一指,“兩位文才武功,俱遠勝我的劣徒,哈哈,可喜可賀。
”郭靖聽了他的言語,心想:“這口吻明明是段皇爺了,隻是好端端一位皇帝,怎麼變成了一個和尚?他們怎麼又說他已經死了,這不是好好活著麼?可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
蓉兒怎麼又知道他就是段皇爺?”隻聽那僧人又向黃蓉道:“你爹爹和你師父都好吧?想當年在華山絕頂與你爹爹比武論劍,他還是光棍兒一條,不意一别二十年,居然生下了這等俊美的女兒。
你還有兄弟姊妹麼?你外祖是那一位前輩英雄?” 黃蓉眼圈一紅,道:“我媽就隻生我一個,她早已去世啦,外祖父是誰我也不知道。
”那僧人道:“啊。
”輕輕拍拍她的肩膀安慰,又道:“我入定了三日三夜,剛才回來,你們到了很久了吧?”黃蓉心道:“瞧他神色,很歡喜見到我們,那麼一路上留難不見,都是他弟子的主意了。
”當下答道:“弟子也是剛到,幸好幾位大叔在途中多方留難,否則就算早到了,段師伯入定未回,也是枉然。
”那僧人呵呵笑道:“他們就怕我多見外人。
其實,你們又那裡是外人,小姑娘一張利口,确是家學淵源。
段皇爺早不在人世啦,我現在叫作一燈和尚。
你師父親眼見我皈依三寶,你爹爹隻怕不知吧?” 郭靖這時方才恍然大悟:“原來段皇爺剃度作了和尚,一人出家,宛似轉世作人,所以他弟子說段皇爺早已不在人世。
我師父親眼見他皈佛為僧,若是命我等前來找他,自然不會再說來見段皇爺,必是說來見一燈大師。
蓉兒真是聰明,一見他面就猜到了。
”隻聽黃蓉道:“我爹爹并不知曉。
”一燈笑道:“是啊,你師父的口,多入少出,吃的多,說的少,老和尚的事他決計不會跟人說起,那是放心得過的。
你們遠來辛苦了,用過齋飯沒有?咦!”他突然一驚,拉著黃蓉的手,走到門口,将她的臉對著陽光,細細審看,越看神色越是驚訝。
郭靖縱然遲鈍,也瞧出一燈大師已發覺黃蓉身受重傷,心中一酸,突然雙膝跪地,向大師連連磕頭。
一燈伸手往他臂下一擡,郭靖隻感一股大力欲将他身子掀起,不敢運勁相抗,随著來力勢頭,緩緩的站起身來,說道:“求大師救她性命!”一燈适才這一擡,一半是命他不必多禮,一半卻是試他功力。
一燈武功已至化境,收發自如,這一擡先用了五成力,若覺郭靖抵擋不住,立時收勁,也決不緻将他掀個筋鬥,如擡他不動,當再加勁,隻這一擡之間,就可了若指掌的明白對方武功深淺,須知會武之人,身上任何一部受到外力,不由自主的立生反應,豈知郭靖竟是輕描寫的站了起來,将他勁力一舉化開,這比擡他不動更使一燈吃驚,暗道:“七兄收的好徒弟啊,無怪我徒兒們甘拜下風。
”這時郭靖說了一句:“求大師救她性命!”一言方畢,突然立足不穩,身不由主的向前踏了一步,急忙運勁站定,可是已心深氣粗,滿臉脹得通紅,心中大吃一驚:“一燈大師的功力竟持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