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回 蛙蛤大戰

關燈
出來。

    衆農民見到青蛙,登時銅鑼齊鳴,高聲歡呼,為它喝采助威。

    郭黃二人看得有趣,卻全然不解,不知這小小青蛙所為何來。

     二人正全神貫注的觀看,隻聽腳步聲響,四下裡又湧來數百農民。

    黃蓉眼尖,見農民中混著若幹衣飾異常之人,輕輕扯了郭靖的衣袖,小嘴歪了一歪。

    郭靖一看,見約有四五十人一色的黑衣,手中都提著極大的竹籠,衣外隐隐突起,顯見各藏兵刃。

    這些黑衣人臉上均現強悍兇橫之色,決非尋常農夫,一到土丘旁邊,立即聚在一起,與衆農民相距數十丈遠。

     那小青蛙跳到離田界三尺之地,停步叫了幾聲。

    蛤群中出來一隻黃皮大蛤,躍過田界,與那小蛙面對面的叫了起來。

    大蛤一開口聲粗音宏,有若牛鳴。

    那小蛙卻毫不屈服,雙方似在鬥口,到後來越叫越快,那小蛙連珠價叫将出來,繁音促節,抑揚頓挫,顯得神完氣足,那大蛤卻頗見聲嘶力竭,一味欲以響喨取勝。

     又對叫一會,那大蛤鳴聲嘶嗄,一個大白肚子愈鼓愈大,發出的聲音卻是愈益低沉,隻見它雙眼突出,運用全力,全身似成一個圓球,忽聽拍的一響,那大蛤的肚子竟爾爆破,死在地下。

    衆農民齊聲歡呼,那些黑衣人卻橫眉怒目,極是氣惱,看來衆農民維護青蛙,而黑衣人卻是與蛤蟆一夥了。

     小青蛙得到勝利,閣閣閣叫了三聲,轉身欲走,突然蛤群中躍出六隻大蛤,聲勢兇兇的急追過來。

    衆農民齊呼:“不要臉!”“不成啊!”“這成什麼話?醜死啦。

    ”隻見六蛤分成兩邊,左右包抄。

    小青蛙一躍數尺,急速逃走,六蛤追了兩三丈路,聽得後面大蛤呼叫,急忙停步轉身,那知為時已然不及,田塍下突然躍出一隊大青蛙,約有二三十隻,截住六蛤去路,互相嘶咬起來。

    片刻之間,六蛤被群蛙圍住咬死,後面雖有成千成萬隻蛤蟆,不知怎的,竟不上來救援。

    黃蓉心中不解,探頭一看,隻見田塍旁一條小溪中一片青色,原來有成千成萬隻青蛙列隊不動,蛤蟆所以不大舉越界,想是未明對方陣勢,不敢輕舉妄動之故。

     隻聽那蛤王閣閣叫了兩聲,一隊百餘隻蛤蟆蜂湧過界,小溪中立時也有一隊青蛙上前抵敵。

    那隊蛤蟆稍戰數合,即向南退去,青蛙似識破了對方奸計,隻追出丈餘,即行停步,群蛤回頭又戰。

    南邊大石後果然藏有伏兵,見群蛙并不中計,紛紛躍出。

    蛙群衆寡不敵,溪中又開上援兵,隻聽得蛙聲閣閣,蛤聲咕咕,亂成一片,過不多時,田塍上屍橫遍地,雙方都已有數十隻死亡。

    受傷的避在一旁,自有本隊中的同伴救護回去。

    這時隻是前哨小戰,雙方主力尚未接仗,但已殺得慘酷異常,蛙蛤時進時退,未分勝負。

     又戰片刻,那蛤王似乎忍耐不住,咕咕兩聲大叫,大隊蛤蟆結成方陣,沖殺過來。

    青蛙的前哨退避不及,盡數陷入敵陣。

    衆蛙見形勢不對,立即布成一個圓形,尾部向内,蛙口向外嘶咬,這圓陣一結成,沒了後顧之憂,蛤蟆雖衆,重重疊疊的圍在外面,卻也奈何它們不得。

    農民中有許多人大叫青蛙派兵增援,但那群蛙的統帥似乎甚是鎮定,并不理睬。

    隻見數千隻蛤蟆紛紛躍起,意欲躍入青蛙圓陣中心,但每一隻蛤蟆躍起,必然有一隻青蛙同時竄高,對準那蛤蟆在空中一撞,一齊落下,蛤蟆始終闖不進圓陣之内。

     黃蓉忽然叫聲:“不好!”但見青蛙圓陣的東南西北四角,群蛤各以身子相疊,築成了四個高約三尺的高台,十餘隻大蛤爬上高台,向圓陣中飛去。

    這般居高臨下的進攻,青蛙再也無法抵禦,大蛤一入圓陣中心。

    群蛙首尾受敵,立時死亡枕藉。

    黃蓉連聲歎氣,郭靖忽道:“你瞧!”黃蓉順他手指看去,隻見東北角上一條青線迅速向前移動,原來是青蛙派出隊伍,向蛤蟆後軍迂回進襲。

     蛤王随即得報,派出隊伍攔截。

    半數迂回進攻的青蛙當下在中途被截,分軍戰鬥,其餘半數仍紛紛湧向蛤蟆後方。

    蛤蟆隊前隊後受敵,陣勢稍亂,但仍奮勇抵擋。

    那蛤王見接戰不利,咕咕大叫,率領大蛤親兵隊上前沖鋒。

    這些大蛤蟆身體特大,兇猛異常,那蛤王更是勇悍絕倫,一口一隻,轉眼之間咬死了十餘隻大蛙,真是當者披靡。

    青蛙隊抵敵不住,向後敗退。

     群蛤乘勝追擊,那蛤王一躍半丈,直陷敵陣,青蛙圍了上來,數百隻大蛤跟踵撲至,蛙隊陣勢大亂。

    這時蛙蛤戰場移動,衆人随著跟去觀看。

    靖蓉二人也躍下樹來,混在衆農之中,但是這些農民都臉現憂愁之色,不住歎氣。

    黃蓉忍耐不住,向一個白發老農問道:“老伯,這些青蛙和蛤蟆幹麼打架啊?” 那老農夫仔細打量二人,知是過路客人,說道:“那蛤蟆是有人養的,用來捕捉青蛙。

    ”黃蓉“啊”了一聲。

    那老農又道:“咱們莊稼人,就靠這蛙兒養護禾稻。

    眼見青蛙要敗,這方圓數十裡地的禾稻,給害蟲一損,今年的收成可靠不住啦。

    ”黃蓉道:“那大夥兒打蛤蟆啊,我幫你們。

    ”探懷掏出一把鋼針,上前就要動手。

    那老農忙拉住她的衣襟,低聲道:“姑娘,這使不得!我說蛤蟆是人家養的。

    ”說著向那些黑衣人一指,又道:“就是這批兇神惡煞般的人。

    你惹上他們,禍兒可就大啦。

    姑娘花朵一般的人,依老漢說,也别在這兒瞧熱鬧,快些上路吧。

    ”黃蓉微微一笑,郭靖道:“咱們人多,不怕他們。

    ”那老農歎氣道:“為了這事,前年去年都打過大架,傷過不少人。

    後來告到官裡,縣太爺判道,以後聽憑蛤蟆青蛙打架,蟲蟻之事,誰也不許過問,若是有人惹事生非,那就重重懲辦。

    ” 郭靖怒道:“這狗官,那不是明明幫這批惡徒麼?”老農道:“誰說不是呢?縣官和他們本就是一夥,隻知道捉了青蛙去喂蛇,那來理會老百姓的死活。

    ”靖蓉二人聽他說到捉蛙喂蛇,心中微微一震,待要再問,卻聽農民們大聲歡叫起來,原來蛙蛤大戰的情勢又已一變。

     隻見蛙陣主力退在一口大池塘之邊,負隅力戰,另一部青蛙卻躍入池塘,迅速遊至蛤蟆的後方和側翼進攻,青蛙在水中漩動極速,鬥然間多了一條調兵遣将極方便的通道,蛤蟆不善遊水,成千成萬隻擠在塘邊,施展不開,你推我擁,紛紛落入池塘。

    水上相鬥,蛤蟆必落下風,一隻隻白腹朝天,死在水中。

     這時蛤蟆隊已潰不成軍,蛤王率領一批大蛤左沖右突,亦已無濟于事,衆農民紛紛歡叫:“今年的收成保得住啦。

    ”郭靖、黃蓉注視黑衣人的動靜,隻見他們個個怒容滿面,忽然一聲呼哨,十多人打開了手中提竹籠的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