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回 洞中奇人

關燈
多吉少。

    他怕黃蓉耽心,也不說起此事。

     兩人轉行向東,到了舟山後,雇了一艘海船。

    黃蓉知道海邊之人畏桃花島有如蛇蠍,相戒不敢近島四十裡以内,如說出桃花島的名字,任憑出多少金錢,也無海船漁船敢去。

    她雇船時說是到蝦峙島,出畸頭洋後,卻逼著舟子向北。

    那舟子十分害怕,但見黃蓉将一柄寒光閃閃的匕首指在胸前,不得不從。

     船将近島,郭靖已聞到海風中夾著撲鼻花香,遠遠望去,那島上郁郁蔥蔥,一團綠、一團紅、一團黃、端的是繁花似錦。

    黃蓉笑道:“這裡的景緻好麼?”郭靖歎道:“我一生從末見過這樣多好看的花。

    ”黃蓉十分得意,笑道:“七公不肯說我爹爹的武功是天下第一,但他種花的本事,那一定是蓋世無雙,七公必是口服心服的。

    ” 兩人待船離島丈餘,一躍上岸,那小紅馬跟著也跳上島來。

    那舟子自小聽到關于桃花島的種種傳說,說那島主殺人不眨眼,最愛挖人心肝肺腸,一見兩人上岸,疾忙把舵回船,連船錢也不要了。

    黃蓉從懷裡拿出一錠十兩重的銀子,遠遠擲去,當的一聲,落在船頭。

    那舟子想不到有此重賞,遙遙抱拳相謝。

     黃蓉重來故地,心中說不出的喜歡,高聲大叫:“爹爹,蓉兒回來啦!”一面向郭靖招手,一面向前飛奔,郭靖見她在花樹叢中東一轉西一晃,霎時不見了影蹤,急忙追去,隻奔出十餘丈遠,立時就迷失了方向,隻見東南西北都有小徑,卻不知走向那一處好。

     郭靖走了一陣,似覺又回到了原地,忽地想起在歸雲莊之時,黃蓉曾說這莊子布置雖奇,那及桃花島一陽複始、乾坤倒置之妙,看來憑自己硬闖是萬萬闖不出去的。

    于是坐在一株桃樹之下,等候黃蓉來接,那知等了一個多時辰,不但黃蓉始終不來,也不見到半點别人的影子。

     他焦急起來,躍上樹颠,四下一望,南邊是海,向西是光秃秃的岩石,東面北面都是花樹,或紅或黃,或青或紫,隻看得頭暈眼花。

    花樹之間既無白牆屋角,亦無炊煙犬吠,靜悄悄的情狀怪異之極。

    郭靖忽感害怕,向前一陣狂奔,反而更深入了叢樹之中,他一轉念,暗叫:“不好!我胡闖亂走,不要連蓉兒也找我不到。

    ”當下想覓路退回原地,那知起初是轉來轉去離不開原地,現下卻似乎是越想回去,越加離原地更遠了。

     那小紅馬本來緊緊跟在身後,但他上樹一陣奔跑,落下地來,連那紅馬也已不知去向。

    眼見天色漸漸昏暗,郭靖無奈,隻得坐在地下,靜候黃蓉來救,好在遍地綠草似茵,就如軟軟的墊子一般,坐了一陣,甚感饑餓,想起黃蓉替七公所做的各種美味,更是餓得厲害,突然想起:“若是蓉兒被他爹爹關了起來,無法前來相救,我豈不是活活餓死在這叢花之中?”又想到父仇未複,師恩未報,母親孤身一人在大漠苦寒之地,将來倚靠何人?想了一陣,竟自沉沉睡去了。

     睡到中夜,正夢到與黃蓉在北京遊湖,共進美點,黃蓉低聲唱曲,忽聽得有人吹箫拍和,一驚醒來,箫聲兀自萦繞耳際。

    郭靖定了定神,一擡頭,隻見皓月中天,花香草氣,在黑夜中更加濃冽,那箫聲遠遠傳來,卻非夢境。

     郭靖大喜,跟著箫聲曲曲折折的走去,有時明明路徑已斷,但箫聲仍是在前。

    他在歸雲莊中曾走過這種盤旋往複的怪路,當下不理道路是否通行,一味跟随箫聲,遇著無路可走時,就上樹而行,果然越走箫聲越是明徹。

    他愈走愈快,一轉彎,眼前忽然出現了一片白色花叢,重重疊疊,月光下宛似一個白花組成的小湖,白花之中有一塊東西高高隆起。

    這時那箫聲忽高忽低,忽前忽後。

    郭靖聽著聲音奔向東時,箫聲忽焉在西,循聲往北時,箫聲倏爾在南邊發出,似乎有十多個人吹箫,伏在四周,此起彼伏的戲弄他一般。

     郭靖奔了幾轉,頭也昏了,不再理會箫聲,奔向那隆起的高處一看,原來是個石墳,墳前墓碑上寫著「桃花島女主馮氏埋香之冢”十一個大字。

    郭靖想道:“這必是蓉兒的母親了。

    蓉兒自幼喪母,真是可憐。

    ”當下在墳前跪倒,恭恭敬敬的拜了四拜。

    當他跪拜之時,箫聲忽停,四下闇無聲息,待他一站起身,箫聲又在前面響起。

     郭靖心想:“管他是吉是兇,我總是跟去。

    ”當下又進了樹叢之中,再行一會,箫聲調子鬥然一變,柔靡萬端,隻吹得纏綿宛轉,勾魂引魄。

    郭靖心中一蕩,呆了一呆:“這是什麼調子,怎麼如此好聽?” 隻見那箫聲漸轉急促,催人起舞。

    郭靖不知端倪,但覺這聲音極其淫邪,多聽一陣,便感面紅耳赤、百脈贲張,當下坐在地上,依照馬钰所授的玄門正宗内家功夫,用起功來。

    起初隻感心旌搖動,數次想一躍而起,但用了一會功後,心神漸漸甯定,到後來意與神會,心中一片空明,不著片塵,任他箫聲再蕩,他聽來隻與海中波濤、樹梢風響一般無異,隻覺丹田中活潑潑地,全身舒泰,腹中也不再感到饑餓。

    他到了這個境界,已知外邪不侵,緩緩睜開眼來,黑暗之中,忽見前面兩丈遠處一對眼睛碧瑩瑩的閃閃發光。

     郭靖微微一驚,心想:“不知是何猛獸?”向後躍開幾步,忽然那對眼睛一閃就不見了。

    他心想:“這桃花島上真是怪異,就算是再快捷的豹子狸貓,也決不會這樣一霎之間就沒了蹤影。

    ”正自沉吟,忽聽得前面發出一陣急急喘氣之聲,聽聲音卻是人的呼吸。

    郭靖恍然而悟:“這是人!閃閃發光的正是他的眼睛。

    他雙眼一閉,我自然瞧不見他了,其實此人并未走開。

    ”想到此處,不禁啞然失笑,但不知對方是友是敵,當下不敢作聲,靜觀其變。

     這時那洞箫隻吹得如怨如慕,猶如一個懷春少婦,心中熱情似火,卻是空閨獨守,長夜中苦受熬煎一般。

    郭靖一來年紀尚小、二來自幼習武功,對男女之事不甚了了,聽到箫聲時心中感應甚淡,所以箫中曲調雖比适才所吹的更加勾人魂魄,他聽了竟不以為意,但對面那人卻是氣喘愈急,不斷呻吟,聽他聲音,直是痛苦難當,必是拚了全身之力來抵禦箫聲的誘惑。

     郭靖聽了一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