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回 午夜尋仇

關燈
隻聽她道:“瑛姑,我先謝謝你的救命之恩。

    ”瑛姑森然道:“我指點你來求醫,志在害人,并非為了救你,又何必謝我?”黃蓉歎道:“世間恩仇之際,原也難明。

    我爹爹在桃花島上将老頑童周伯通關了一十五年,終也救不活我媽媽的性命。

    ” 瑛姑聽她提到“周伯通”三字,身子一震,厲聲道:“你媽與周伯通有什麼幹系?”黃蓉何等聰明,一聽她的語氣,即知她懷疑周伯通與自己母親有甚情愛糾纏,緻被父親關在桃花島上,看來雖然事隔十餘年,她對老頑童并未忘情,否則怎麼憑空會吃起這份幹醋來?當下垂首凄然而道:“我媽是被老頑童累死的。

    ”瑛姑更是懷疑,燈光下見黃蓉肌膚勝雪,眉目如畫,自己當年容顔最盛之時,也遠不及她美貌,她媽媽若與她相像,難保周伯通見了不動心,不禁蹙眉沉思。

     黃蓉道:“你别胡思亂想,我媽媽是天人一般,那周伯通頑劣如牛,除了有眼無珠之人,再也不會對他垂青。

    ”瑛姑聽她當面責罵自己,但心中疑團打破,反而欣慰,臉上卻仍是冷冷的不動聲色,說道:“既有人愛蠢笨如豬的郭靖,自也有人喜歡頑劣如牛之人。

    你媽媽又怎樣被老頑童害死了?”黃蓉愠道:“你罵我師哥,我不跟你說話啦。

    ”說著拂袖轉身,佯作動怒。

     瑛姑忙道:“好啦,我以後不說就是。

    ”黃蓉停步回頭,道:“那老頑童也不是存心害死我媽,可是我媽不幸謝世,卻是從他身上而起。

    我爹爹一怒之下,将他關在桃花島上,可是關到後來,心中卻也悔了。

    怨有頭,債有主,是誰害死你心愛之人,你該走遍天涯海角,找他報仇,遷怒旁人,又有何用?”這幾句話猶如當頭棒喝,把瑛姑說得呆在當地,做聲不得。

     黃蓉又道:“我爹爹早已将老頑童放了……”瑛姑一驚,道:“那麼不用我去救他啦?”原來瑛姑當年離開大理之後,即去找尋周伯通的蹤迹,起初幾年打探不到消息,後來才無意中從黑風雙煞口裡,得知他被黃藥師監在桃花島上,隻是為了什麼原因,卻打探不出。

    當日周伯通在大理不顧她而去,甚是決絕,心知若非有重大變故,勢難重圓,當時一聽周伯通被禁,不由得又悲又喜,悲的是意中人身遭劫難,喜的這卻是個機緣,若是自己将他救出,他豈能不念這番恩情?那知桃花島上道路千回百轉,别說救人,連自己也陷了三日三夜,險險餓死。

    脫身之後,這才隐居黑沼,潛心修習術數之學,這時聽說周伯通已經獲釋,不禁茫然若失,甜酸苦辣各種滋味,一齊湧上心來。

     黃蓉笑吟吟的道:“老頑童最肯聽我的話,我說什麼他從來不敢駁回。

    你若想見他,這就跟我下山。

    我替你們撮合良緣,就算是我報答你的救命之恩如何?”這番話把瑛姑說得雙頰暈紅、怦然心動。

     眼見這場仇殺就可轉化為一椿喜事,黃蓉正自大感寬慰,忽聽拍的一聲,瑛姑雙掌向向背後相互一擊,臉上登似罩了一層嚴霜,厲聲說道:“憑你這黃毛小ㄚ頭,就能叫他聽你的話?他幹麼要聽你指使?為了你美貌了?我無恩于你,也不貪圖你什麼報答。

    快快讓路,再遲片刻,莫怪我手下無情。

    ”黃蓉笑道:“啊喲喲!你要殺我麼?”瑛姑雙眉豎起,冷冷的道:“殺了你又怎樣?别人忌憚黃老邪,我可是天不怕地不怕。

    ”黃蓉笑嘻嘻的道:“殺了我不打緊,誰給你解開那三道算題啊?” 那曰黃蓉在黑沼茅屋的沙地上寫下三道算題,瑛姑苦思了半夜,絲毫不得頭緒。

    她當初研習術數原是為了相救周伯通,豈知任何複雜奧妙的功夫,一經鑽研,都要令人日以繼夜、廢寝忘食的欲罷不能,明知這些算題即令解答得出,與黃藥師的學問仍是相去霄壤,對救人之事毫無裨益,但好奇之心使她殚盡竭慮,非解答明白,實是難以安心,這時聽黃蓉一說,那三道算題又湧上心頭,臉上不由得現出躊躇之色。

     黃蓉道:“你不要殺我,我教了你吧。

    ”從佛像前取下油燈,放在地下,取出一枚金針,在地下方磚上先将第一道“七曜九執天竺筆算”計了出來,隻把瑛姑看得神馳目眩,暗暗贊歎。

    黃蓉接著又解明了那第二道“立方招兵支銀給米題”,這道題目更是深奧。

    瑛姑待她寫出最後一項答數,不由得歎道:“這中間果然機妙無窮。

    ”她頓了一頓道:“這第三道題呢,說易是十分容易,說難卻又難到了極處。

    今有物不知其數,三三數之剩二,五五數之剩三,七七數之剩二,問物幾何?我知道這是二十三,不過那是硬湊出來的,要列一個每數皆可通用的算式,卻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。

    ” 黃蓉笑道:“這容易得緊。

    以三三數之,餘數乘以七十;五五數之,餘數乘二十一;七七數之,餘數乘十五。

    三者相加,如不大于一百零五,即為答數;否則須減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數。

    ”瑛姑在心中盤算了一遍,果然絲毫不錯,低聲記誦道:“三三數之,餘數乘以七十;五五……”黃蓉道:“也不用這般硬記,我念一首詩給你聽,那就容易記了:三人同行七十稀,五樹梅花廿一枝,七子團圓正半月,餘百零百便得知。

    ” 瑛姑聽到“三人同行”、“團圓半月”幾個字,不禁觸動心事,暗道:“莫非這ㄚ頭早知我的陰私?三人同行是刺我一女事奉二男,團圓半月卻譏我與他隻有十餘日的恩情?”她心有所諱,不免事事多疑,當下沉著聲音道:“好啦,多謝你指點。

    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

    你再啰唆,我可容你不得啦?” 黃蓉笑道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

    死的是聞道之人啊,倒不曾聽說是要弄死那傳道之人的。

    ”瑛姑一瞧那禅院情勢,知道一燈大師必居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