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回 深宮驚變

關燈
,點中了他脅下的“鳳尾”“精促”二穴。

     此時黃蓉已使開打狗棒法,将那農夫直逼到禅房門外。

    那書生以變起倉卒,未明靖蓉二人用意,連呼:“有話請說,不必動手。

    ”那農夫見師父為人所制,勢如瘋虎,不顧性命的向禅房猛沖,但那打狗棒法何等精妙,連沖三次,都被黃蓉逼得退回原位。

    郭靖雙掌呼呼風響,使成一個圈子,從禅房打将出來,漁人、樵子、書生三人被他掌勢所迫,一步一步退出房門。

    黃蓉猛地遞出一招,直取農夫眉心。

    這一棒迥非常法,迅捷無倫,那農夫一聲“啊也”,向後一仰,平平躍出數尺。

    黃蓉叫聲:“好!”反手關上背後的房門,笑咪咪的道:“各位住手,我有話說。

    ” 那樵子和漁人每接郭靖一掌,都感手臂酸麻,足步踉跄,眼見郭靖又是一掌擊來,兩人并肩齊上,正要奮力抵擋,郭靖聽得黃蓉此言,這一掌發到中途,忽地收住,抱拳說道:“得罪得罪。

    ”漁樵耕讀愕然相顧,黃蓉莊容說道:“我等身受尊師厚恩,眼見尊師有難,豈能袖手不顧?适才冒犯,實是意圖相救。

    ” 那書生上前作了一揖,說道:“家師對頭是我們四人的主母,尊卑有别,她找上山來,我們不敢出手。

    何況家師為了那……那小皇爺之死,十餘年來耿耿于心,這一次就算功力不損,身未中毒,見到那劉貴妃前來,也必袖手受她一刀。

    我們師命難違,心焦如焚,實是智窮力竭,不知如何是好。

    姑娘絕世才華,若能指點一條明路,我輩粉身碎骨,亦當相報大恩大德。

    ” 黃蓉聽他說得如此懇切,倒也不便和他一貫的嬉皮笑臉,說道:“我本來心想那天竺僧人既是列位的師叔,武功必然精絕,當時想了一個主意,要從他身上相救尊師,豈知他竟然絲毫不會武功,那麼隻得另行設法了。

    第二個法子要冒一個奇險,若能成功,倒可一勞永逸的再無後患。

    隻是危險太大,那瑛姑精明狡猾,武功又高,此計未必能成,但我才智庸愚,實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。

    ” 漁樵耕讀齊道:“願聞其詳。

    ”黃蓉秀眉微揚,說出一番話來,隻把四人聽得面面相觑,半晌做聲得。

     酉牌時分,太陽緩緩落到山後,山風清勁,隻吹得禅院前幾排棕樹搖擺不定,連塘中殘荷枯葉簌簌作響。

    夕陽餘晖從山峰後面映射過來,山峰的影子宛似一個極大怪人,橫卧在地。

    漁樵耕讀四人盤膝坐在石梁盡處的地下,不住睜眼向石梁彼端望去,每個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。

    等了良久良久,天漸昏暗,幾隻烏鴉啞啞的叫著,投入下面山谷之中,但石梁彼端的山崖轉角處仍是無人出現。

     那漁人心道:“但願得劉貴妃心意忽變,想起此事怪不得師父,竟然懸崖勒馬,永遠不來。

    ”那樵子心道:“這劉貴妃狡詐多智,定是在使什奸計。

    ”那農夫最是焦躁:“早些來了,早些有個了斷,是禍是福,是好是歹,便也有個分曉。

    說來卻又不來,好教人惱恨。

    ”那書生卻想:“她來得愈遲,愈是兇險,這件事也就愈難善罷。

    ”他本來足智多謀,在大理國做了十餘年宰相,什麼大陣大仗全都見過,但這時竟然心頭煩躁,思潮起伏,拿不出半點主意,眼見周圍黑沉沉的難分高低,遠處隐隐傳來幾聲枭鳴,突然想起兒時聽人說過的一番話來:“那夜貓子躲在暗裡,偷偷數的眉毛。

    誰的眉毛根數被它數清楚了,那就活不到天亮。

    ” 這明明是番騙小孩兒的瞎說,但這時聽到這幾聲枭鳴,全身竟然不寒而栗:“難道師父當真逃不過這番劫難,要死在這女子手裡麼?”正想到此處,忽聽那樵子顫聲低道:“來啦!”一擡頭,隻見一條黑影在石梁上如飛而至,遇到缺口,輕飄飄的一躍而過,似乎絲毫不費力氣。

    四人心中更是駭然:“她跟我師學藝之時,我們早已得了我師的真傳。

    怎麼她的武功忽然在我們之上?這十餘年之中,她又從什麼地方學得這身功夫!”眼見那黑影越奔越近,四人站起身來,分立兩旁,轉瞬之間,那黑影走完石梁,隻見她一身黑衣,面目隐約可辨,正是段皇爺當年十分寵愛的劉貴妃。

    四人跪倒磕頭,說道:“小人參見娘娘。

    ” 瑛姑“哼”了一聲,橫目向四人掃了一眼道:“什麼娘娘不娘娘?劉貴妃早已死了,我是瑛姑。

    嗯,大丞相,大将軍,水軍都督,禦林軍總管,都在這裡。

    我道皇爺當真是看破世情,削發為僧,卻原來躲在這深山之中,還是在做他的太平安樂皇帝。

    ”她這番話中充滿了怨毒,四人聽得凜凜不安。

    那書生道:“皇爺早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了。

    娘娘見了他必定再也認不出來。

    ”瑛姑冷笑道:“你們娘娘長娘娘短的,是譏刺我麼?直挺挺的跪在這裡,是想拜死我麼?” 漁樵耕讀四人互視一眼,站起身來,說道:“小的向您請安。

    ”瑛姑把手一擺,道:“皇爺是叫你們阻攔我來著,鬧這些虛文幹麼?要動手快動手啊。

    你君的君,臣的臣,不知害過多少百姓,對我這樣一個女子還裝假作甚?” 那書生道:“我皇愛民如子,寬厚仁慈,别說殘害無辜,就是别人犯了重罪,我皇也常常法外施恩。

    娘娘難道不知?”瑛姑臉上一紅,厲聲道:“你膽敢出言挺撞我麼?”那書生道:“微臣不敢。

    ”瑛姑道:“你口中稱臣,心中豈有君臣之份?我要見段皇智興去,你們讓是不讓?” 那“段智興”正是一燈大師俗家的姓名,漁樵耕讀四人心中雖知,但從來不敢出之于口,一聽瑛姑直斥其名,都是不禁凜然。

    那農夫在朝時充任一燈大師的禦林軍總管,這時再也忍耐不住,大聲喝道:“一日為君,終身是尊,你豈可出言無狀?” 瑛姑縱聲長笑,更不打話,向前便闖。

    四人各伸雙臂相攔,心想:“她功夫雖高,我四人合力,盡也阻攔得住。

    今日縱然違了師命,事急從權,那也說不得了。

    ”豈知瑛姑既不出掌相推,也不揮拳歐擊,施展輕功,迎面直撞過來。

    那樵子見她沖到,不敢與她身子相碰,微微向旁一閃,伸手抓她肩頭。

    這一抓出手極快,抓力亦猛,但掌心剛與她肩頭一觸,卻似碰到一件異常滑溜之物一般,竟然抓之不住。

    就在此時,農夫與漁人齊聲猛喝,雙雙從左右襲到。

     瑛姑一低頭,人似水蛇,已從漁人腋下鑽了過去。

    那漁人鼻中隻聞到一陣似蘭非蘭、似麝非麝的幽香,心中略感慌亂,手臂非但不敢内壓夾她身子,反而向外一放,生怕碰著她身上什麼地方。

    那農夫怒道:“你怎麼啦!”十指似鈎,猛往她腰間插去。

    那樵子急喝:“不得無禮!”那農夫充耳不聞,刹時之間,十指的指端都已觸及瑛姑腰間,但不知怎的,指端觸處隻覺油光水滑,一溜即被她溜了開去。

     瑛姑以在黑沼中悟出來的泥鳅功連過三人,已知這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