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回 蛙蛤大戰

關燈
癡了。

     突然間天空雕唳聲急,三人一齊擡頭,隻見隻雕疾追血鳥而來。

    三隻鳥一先二後,飛得迅速異常。

    黃蓉見那血鳥身子雖小,但箭進電退,靈動無比,雙雕一時倒奈何它不得,當下心生一計,撮唇吹哨,召那雌雕下來,停在自己肩頭休息,讓那雄雕單獨追逐血鳥,待得雄雕追趕一周,再放雌雕上去接替。

    那血鳥一刻不停的飛翔,雙雕卻以車輪戰之法耗它氣力,如此來回追逐了六七次,血鳥果然無法支持,越飛越慢,被雄雕疾飛趕上,一翅打下地來,雙翼擊土,卻已上升不得。

    那雌雕搶過去抓著,送到黃蓉手中。

     黃蓉大喜,雙手捧住。

    那血鳥累得筋疲力盡,眼中露出乞憐神色。

    黃蓉笑道:“你乖乖的聽話,我就不殺你。

    ”秦老漢見血鳥被捕,大為歡喜,道:“好了,姑娘捉了這神鳥,老漢和這孩子又有口苦飯吃啦。

    我編個籠子給姑娘裝它。

    ”南琴知道血鳥愛吃蛇膽,拿出一瓶蛇膽酒來,血鳥喝了半瓶,體力稍複,對衆人頗現親善之态。

    黃蓉喜道:“我要養得它聽我号令,專啄壞人的眼珠。

    ” 四人累了大半晚,均感疲倦,南琴讓出自己床來給黃蓉睡,黃蓉卻要等秦老漢編好竹籠,将血鳥放入,才安心就枕。

     次日醒來,已是紅日滿窗,黃蓉起身下床,走到桌邊,“啊”的一聲驚叫,隻見竹籠已被血鳥啄破,那鳥卻昂然站在桌上,并不逃走。

    黃蓉又驚又喜,招了招手,那鳥一跳跳入了她的掌心。

    黃蓉叫道:“它服我啦,它服我啦。

    ”又見那竹籠的每根竹條都被咬成兩截,顯然是那血鳥逞威示武,意思說:“我自己不愛走就是,這小小竹籠豈能關得我住?” 正自歡喜,卻聽得隔室郭靖連珠價的叫苦,忙過去問道:“靖哥哥,怎麼啦?”隻見他苦著臉,手中拿著黃藥師給他的那幅畫。

    原來昨晚雨中練功,兩人全身浸透,這幅畫可教雨水毀了。

    黃蓉連叫:“可惜!”接過畫來一看,見紙張破損,黑迹馍糊,已無法裝裱修補,正欲放下,忽見韓世忠所題那首詩旁,依稀多了幾行字迹。

     湊近細看,原來這些字寫在裱畫襯底的夾層紙上,若非畫紙浸濕,決計不會顯現,隻是雨浸紙碎,字迹已殘缺難辨,但看那字迹排列情狀,認得出是一共四行字,每行四字。

    黃蓉一面細認,一面緩緩念道:“…穆遺書…,鐵掌…,中…峰,第二…節。

    ”其餘殘損之字,卻無論如何辨認不出了。

     郭靖叫道:“這說的是武穆遺書。

    ”黃蓉道:“确然無疑。

    完顔烈那賊子推算武穆遺書在宮中石匣之内,但石匣雖得,遺書卻無影蹤,看來這四行字是遺書所在的重大關鍵。

    …鐵掌…,中…峰…”她沉吟了片刻道:“靖哥哥,你六位師父曾說起過什麼‘鐵掌幫’麼?”郭靖道:“鐵掌幫?沒有啊,我隻知道那個大騙子裘老頭兒叫什麼鐵掌水上飄。

    ”黃蓉道:“嗯,諒那糟老頭兒也不會和這等大事有什麼幹系。

    昨兒早晨我去放火燒那縣衙,卻聽得那姓喬的縣官和人說話,說咱們鐵掌幫怎樣怎樣,又說趕緊多找毒蛇給大香主送去。

    後來他和我一動手,武功居然不弱,毒砂掌的功夫很有幾下子。

    ”郭靖道:“江湖幫會中的兄弟竟做起縣官來,倒有點奇怪。

    ” 二人想了半天,推詳不出這四行字的關竅所在,黃蓉把殘畫收起,放在自己衣包之中,道:“讓我慢慢的想。

    ”當下與秦老漢祖孫别過,二人共騎而去。

    秦老漢和南琴戀戀不舍,待要相送,那小紅馬跑得好快,轉眼之間,已穿林越嶺,奔得影蹤不見。

     不一日,已到嶽州境内。

    黃蓉掏指一算,這日是七月十四,嶽州丐幫之會,尚在明日,說道:“右右無事,咱們沿路慢慢玩去。

    ”郭靖道好。

    兩人下馬攜手而行,放眼遠望,盡是水田,田裡禾稻長得甚是壯茁,眼下是個豐收年成。

    黃蓉道:“爹爹曾道:湖廣熟,天下足。

    看來今年的百姓是可以免于饑荒了。

    ”又指著栖在柳樹上的蟬兒歎道:“這蟬兒整天不停的大叫‘知了,知了’,卻不知它知些什麼,倒教我想起了一個人,好生記挂于他。

    ”郭靖忙問:“誰啊?”黃蓉笑道:“那位大吹牛皮的裘老爺子。

    ”郭靖大叫一聲:“啊!” 此時火傘高張,如烘似炙,田中農人不論男女,都在汗下如雨的車水。

    柳樹邊的一架水車之上,車水的是個婦人和一個七八歲的男孩,人少車沉,踏得好不艱難,兩人上衣都已汗濕,那孩子一張小臉漲得通紅,兀自用力踏那水車。

    黃蓉停步望他,心中大生憐惜之情。

    那男孩見她美麗異常,回頭叫道:“媽,這姊姊在瞧咱們。

    ”顯見對自己努力勞作,甚是得意。

    那婦人微微一笑,向郭黃二人點頭招呼。

     黃蓉伸手入懷,想拿塊碎銀給那男孩當零用,忽聽遠處雷聲隐隐,喜道:“有雨下,你們不必車水啦。

    ”那婦人側耳一聽,臉色甚是驚慌。

     那小孩躍下水車,叫道:“媽,是否蛤蟆又來吃青蛙了!”那婦人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黃蓉正待相詢,忽聽鑼镗響起,田塍上一個頭戴遮陽鬥笠,赤了上身的男子猛敲銅鑼,向西急奔。

    過不多時,四面八方都有鑼聲響應,田畔男女都抛下水車,向西奔去。

    黃蓉一轉頭,見那婦人和男孩也已跑開。

    郭靖道:“咱們瞧熱鬧去。

    ”兩人随在衆人身後奔跑,轉過一個山坳,見前面又是好大一片水田,成千農民奔上一個土丘,神色緊張的望著前面,百餘面銅鑼齊聲敲打,震耳欲聾,那裡還聽得見說話之聲。

     黃蓉見小丘旁一棵銀杏樹生得極是高大,一拉郭靖的手,一齊躍上,順著衆農民的眼光向前望去,但見晴天一碧,青禾如海,絲毫不見異狀。

    不多時,兩人耳朵靈敏,聽出遠處有一陣閣閣巨聲,鑼聲雖響,卻也掩蓋不下,初時黃蓉以為雷震,就是這聲音了。

    又過一會,隻見一片黃色之物奔騰跳躍而來,黃蓉驚叫:“啊,這許多蛤蟆!”郭靖凝神一看,成千成萬果然盡是癞蛤蟆,那怪聲原來是它們的鳴叫。

     衆農民見癞蛤蟆一現身,登時止鑼不敲,人人憂形于色。

    那些蛤蟆跳到小丘前一塊大方田的邊緣,齊齊停住,宛似列成隊形一般。

    群蛤之後有數百大蛤擁衛著一隻特大蛤蟆,身子總有平常蛤蟆六七隻大。

    這蛤王閣的一聲叫,隻聽得轟轟轟轟,群蛤齊鳴。

    蛤王又是咕的一叫,群蛤立時止聲。

    黃蓉笑道:“這又叫我記挂一個人啦。

    ”郭靖搶著道:“歐陽鋒!”黃蓉笑了笑,大拇指一翹,贊他聰明。

     群蛤奉蛤王之命,連叫三次,然後鴉雀無聲的各自蹲著。

    隻聽得東邊一塊大石後面清清脆脆的叫了一聲,一隻小青蛙跳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