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回 天罡北鬥

關燈
道這些人早已奔出數裡之外,再也追趕不上。

     孫不二道:“有譚師哥等三位趕去相助,周師叔不怕落單。

    ”丘處機道:“隻怕他們追不上。

    周師叔若知咱們在此,跑進村來那就好啦。

    ”黃蓉聽他們胡亂猜測,心中暗自好笑:“我爹爹和老毒物隻是和老頑童比賽腳力,又不是打架。

    若真打架,你們幾個道士想去相幫,又豈是我爹爹和老毒物的對手?” 馬钰一擺手,衆人都進店堂坐定。

    丘處機道:“喂,現下你是叫完顔康呢,還是叫楊康哪?”楊康見到師父一雙眼珠精光閃射,盯住了自己,心知隻要一個應對不善,立時有性命之憂。

    忙道:“若不是師父和馬師伯、王師叔的指點,弟子今日尚自蒙在鼓裡,認賊作父。

    現下弟子自然姓楊啦。

    昨晚弟子剛與穆世妹安葬了先父先母。

    ”丘處機聽他如此說,心中甚喜,點了點頭,臉色大為和緩。

    王處一本怪他和穆念慈比武後不肯應承親事,此時見二人同在一起,也消了先前的惱怒之心。

     丘處機一轉頭,見到地下的一柄短戟,認得是郭嘯天的舊物,拾在手中,往覆撫挲,大是傷懷,黯然說道:“十九年前,我在此處與你父及你郭伯父相交,忽忽十餘年,故物仍在,故人卻已歸于黃土。

    ”郭靖在隔室聽他懷念自己父親,心想:“丘道長尚得與我父論交,我卻是連父親之面也不得一見。

    ” 丘處機又問黃藥師如何殺死郭靖,楊康仍然胡謅一番。

    馬丘王三位道人都與郭靖有舊,均各歎息不止。

    談論了一會,楊康急著要會見拖雷、華筝,頗有點心神不甯。

    王處一望望他,又望望穆念慈,道:“你倆已成了親麼?”楊康道:“還沒有。

    ”王處一道:“還是早日成了親吧。

    丘師哥,你今日替他們作主,辦了這事如何?”黃蓉與郭靖對望了一眼,心想:“豈難道今日又要旁觀一場洞房花燭?”隻聽楊康喜道:“全憑師尊作主。

    ”穆念慈卻朗聲道:“須得先依我一件事,否則甯死不從。

    ” 穆念慈自幼跟随義父在江湖奔走,性子爽快,自與程瑤迦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丘處機聽了,微微一笑,道:“好,是什麼事,姑娘你說。

    ”穆念慈道:“我義父是完顔烈那奸賊害死的,他須得報了殺父之仇,我方能與他成親。

    ”丘處機擊掌叫道:“照啊,穆姑娘的話真是說到了老道心坎中去。

    康兒,你說是不是?” 楊康大感躊躇,正自思索如何回答,忽聽門外一個嘶啞的嗓子粗聲唱著「蓮花落”的調子,又有一個尖細的嗓子夾著叫道:“老爺太太行行好,賞賜乞兒一文錢。

    ”穆念慈聽那聲音有些耳熟,一轉頭,隻見門口站著兩個乞丐,一個又高又胖,一個又矮又瘦,那高大的總有矮小的四個人那麼大。

    這兩人身材特異,雖然事隔多年,穆念慈仍然記得是自己十三歲那年給他們包紮過傷口的兩個乞丐,洪七公喜她心好,因此傳過她三天武功。

    她要待上前招呼,但這兩丐進門之後,目光不離楊康手中的竹杖,互相望了一眼,走到楊康跟前,雙手交胸,躬身行禮。

     馬钰等一見這兩個乞丐進來,瞧他們步履身法,就知武功高強,又見他們每人背上都背負了八隻麻袋,更知這二人在丐幫中班輩甚高,但他們對楊康如此恭敬,卻是大為不解。

    那瘦丐道:“有一位兄弟在臨安城内見到幫主的法杖,咱們四下探訪,幸喜在此得見,卻不知幫主現下在何處乞讨?”楊康雖然拿杖在手,但對竹杖來曆卻全然不曉,聽了瘦丐的話,不知如何回答,隻是随口“嗯”了幾聲。

     丐幫中規矩,見了綠竹杖如見幫主本人。

    二丐見楊康對他們不加理睬,更是恭敬。

    那胖丐道:“嶽州之會,時日已甚緊迫,東路簡長老已于七日前動身西去。

    ”楊康越來越是胡塗,又“哼”了一聲。

    那瘦丐道:“弟子為了尋訪幫主的法杖,耽攔了時日,現下立即就要趕路。

    尊駕如也今日上道,就由弟子們沿途陪伴服侍好了。

    ” 楊康心中暗暗稱奇,他本想盡早離開師父,乘此機會,向馬钰等五人拜倒,說道:“弟子身有要事,不能随侍師尊,伏乞恕罪。

    ”馬钰等皆以為他與丐幫必有重大關連,素知丐幫聲勢雄大,是天下第一個大幫會,幫主洪七公又是與先師王真人齊名的高人,自是不便攔阻,與胖瘦二丐以江湖上儀節相見。

    二丐對全真七子本就仰慕,知他們是楊康師執,更是謙抑,口口聲聲自稱晚輩。

     穆念慈一提往事,二丐立即認出,神态更是大為親熱,因她與丐幫本有淵源,邀她同赴嶽州之會。

    穆念慈一來好奇心起,二來也确願與楊康同行,當下點頭答允,四人與馬钰等行禮道别,出門而去。

     (以下舊本集六,冊廿一、二,頁34至39缺四頁,以袖珍本集5,頁1170倒數行三至1175行二止補齊.) 丘處機本來對楊康十分惱怒,立即要廢了他的武功,隻是念著楊鐵心的故人之情,終究下不了手。

    這時一來見他與穆念慈神情親密,“比武招親”那件輕薄無行之事已變成了好事;二來他得悉自己身世後,舍棄富貴,複姓為楊,也不枉自己一番教導的心血;三來他大得丐幫高輩弟子敬重,全真教面上有光,滿腔怒火登時化為歡喜,手撚長須,望著楊穆二人的背影微笑。

     當晚馬钰等就在店堂中宿歇,等候譚處端等三人回來。

    可是第二天整日之中全無音訊,四人都是心下焦急,直到午夜,方聽得村外一聲長嘯。

    孫不二道:“郝師哥回來啦!”馬钰低嘯一聲,過不多時,門口人影閃動,郝大通飄然進來。

     黃蓉未曾見過此人,湊眼往小孔中張望。

    這日正是七初五,一彎新月,恰在窗間窺人,月光下見這道人肥胖高大,狀貌似是個官宦模樣,道袍的雙袖都去了半截,至肘而止,與馬钰等人所服的都不相同。

    原來郝大通出家前是山東甯海州的首富,精研易理,以賣蔔自遣,後來在煙霞洞拜王重陽為師。

    當時王重陽脫上身上衣服,撕下兩袖,賜給他穿,說道:“勿患無袖,汝當自成。

    ”“袖”與“授”音同,意思是說,師授心法多少,尚在其次,成道與否,當在自悟。

    他感念師恩,自後所穿道袍都無袖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