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回 嶽陽樓頭
關燈
小
中
大
位就在這清風之中酣睡一覺,睡吧,睡吧!”他越說到後來,聲音越是柔和甜美,靖蓉二人不知不覺的哈欠連連,竟自伏在桌上沉沉睡去。
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,二人馍糊中隻感涼風拂面,身有寒意,耳中隐隐有波濤之聲,睜開眼來,但見雲霧中一輪明月,剛從東邊山後升起,兩人這一驚非小,适才大白日在嶽陽樓頭飲酒,怎麼轉瞬之間天已昏黑?待要站起,驚覺雙手雙腳均已被繩索縛住,張口欲呼,口中卻被塞了麻核,刺得口舌生疼。
黃蓉心思機敏,一清醒立知是著了那白胖乞丐的道兒,隻是他用的是什麼邪法,卻難索解。
一時之間她也不去多想,四下一望,見郭靖躺在自己身邊,正在用力掙紮,當下先寬了一大半心。
郭靖此時已具何等功夫,縱是再堅韌的繩索,也是被他一掙即斷,那知他手腳一運勁,這繩索铮铮有聲,竟然紋絲不損,原來是牛皮條混以鋼絲絞成。
郭靖欲待再掙,突然面上一涼,一片冰冷的劍鋒,在自己臉頰上輕輕拍了兩拍,轉頭橫眼瞧去,見是四個青年乞丐,各執著兵刃,守在身邊。
黃蓉定了定神,心想先摸清周邊情勢,再尋脫身之計,側過身來一望,更是驚得呆了,原來竟已置身在一個小峰之頂,月光下看得明白,四下都是湖水,輕煙薄霧,籠罩著萬頃碧波,心道:“我們卻被擒到了洞庭湖中的君山之頂,怎地途中毫無知覺?”回過頭來一瞧,隻見十餘丈外起著一個高台,台周密密層層的圍坐著數百名乞丐,各人寂然無聲,月光尚未照到各人身上,是以初時未曾發覺。
她暗暗心喜:“啊,是了,今日七月十五,這正是丐幫大會。
待會隻要我設法開口說話,傳下師父号令,何愁衆丐不服。
” 過了良久,群丐仍是毫無動靜,黃蓉心中好生不耐,隻是無法動彈,隻好苦忍,再過半個時辰,她手腳不動,已微感酸麻,隻見一盤冰輪,漸漸移至中天,照亮了半邊高台。
黃蓉心想:“李太白詩雲:淡掃明湖開玉鏡,丹青畫出是君山。
他當日玩山賞月,何等自在,今夜景自相同,我和靖哥哥卻被縛在這裡,真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!”月光緩移,照到台邊有三個大字:“軒轅台”。
黃蓉想起野史所說,相傳黃帝在此鑄鼎,鼎成後騎龍升天,想來就是此台了。
隻一盞茶時分,那高台已全部浴在皓月之中,忽聽得笃笃笃、笃笃笃三聲一停的響了起來。
這聲音忽緩忽急,忽高忽低,頗有韻律,原來衆丐各執一根小棒,敲擊自己面前的山石。
黃蓉暗數敲擊之聲,待數到九九八十一下,響聲嚘然而止,群丐中站起四人,月光下瞧得明白,正是魯有腳與那淨衣派的三個長老。
這丐幫四老走到軒轅台四角站定,群丐一齊站起,叉手當胸,躬身行禮。
(林以亮評論;就在這短短的一段中,我們可以看到金庸的寫作技巧。
第一、他并不自始至終采用傳統中國小說的“全知觀點”例如“三國演義”。
在這裡,他采用的是黃蓉的觀點,因為黃蓉比較觀察敏銳,又很有文才,同時又是内定的丐幫幫主。
第二、他的文字并不是純碎的白話,而是句法以白話為主,字彙則半文半白,因此叙述容易生動活潑,緊湊。
在這一點上,金庸卻反而接近傳統的中國小說。
第三、他随意插入李白的詩和野史中關于黃帝的傳說,使中國讀者覺得親切。
第四、他描寫的方式卻吸收了現代電影的手法:有畫面,畫面之中有全景,遠景,中景,特寫;有音響效果;有人物和動作。
)“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三輯,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國74年5月初版,頁15-17,金庸的武俠世界” 那白胖老丐待群丐坐定,朗聲說道:“衆兄弟,天禍丐幫,咱們洪幫主已在臨安府歸天啦!”此言一出,群丐鴉雀無聲,突然間一人張口大叫,撲倒在地,群丐捶胸頓足,号淘大哭,聲振林木,從湖面上遠遠傳了出去。
郭靖大吃一驚:“我找尋不著師父,原來他老人家竟爾去世了。
”不禁涕淚交流,隻是口中塞了麻核,哭不出聲。
黃蓉卻想:“我們找不著師父,難道他們反而找著?這奸徒定是造謠惑衆。
” 群丐思念洪七公的恩義,個個大放悲聲,魯有腳忽然叫道:“彭長老,幫主歸天是誰親眼見到的?”那白白胖胖的彭長老道:“魯長老,幫主他老人家若是尚在人世,誰吃了豹子膽老虎心,敢來咒他?親眼見他老人家歸天之人,就在此處。
楊相公,請您親口對衆兄弟說罷。
”隻見人群中站起一人,正是楊康。
他手持竹棒,走到高台之前,群丐肅靜無聲,聽他說話。
楊康咳嗽一聲,說道:“洪幫主是一個月前在臨安府與人比武,失手給人打死的。
”此言一出,衆丐群情兇湧,紛紛嚷了起來;“仇人是誰?”“快說,快說!”“幫主如此神通,怎能失手?”“必是仇人大舉圍攻,咱們幫主落了個寡不敵衆。
”郭靖聽了楊康之言,由悲轉怒,心道:“一個月之前,師父明明與我在一起,原來他是在胡說八道。
” 楊康雙手伸出,待衆丐安靜下來,這才說道:“害死幫主的,是桃花鳥島主東邪黃藥師,和全真派的七個賊道。
”黃藥師久不離島,衆丐十九不知他的名頭,全真七子卻是威名遠震。
這日能來君山赴會的,都是丐幫中的一流人物,自然均知七子之能,心想不管黃藥師是何等樣人,全真七子聯起手來,幫主縱然武功卓絕,但一人落了單,自非其敵,當下個個憤慨異常。
有的破口大罵,有的嚷著立時要去替幫主報仇。
原來楊康當日在臨安與歐陽鋒相聚,聽他說起洪七公被蛤蟆功擊傷,性命必然難保。
楊康又道郭靖已被自己在禁宮之中用匕首刺死,那知忽在嶽陽樓兩下撞見,一驚之下,指使丐幫彭長老以攝心法(與今日之催眠術相似)将兩人擒住,有心予以害死。
他想此事日久必洩,黃藥師、全真七子、江南六怪等必找自己報仇。
六怪武功不高,倒不如何懼怕,東邪和七真卻是非同小可,于是信口将殺洪七公的禍端輕輕放到了他們頭上,好教丐幫與桃花島及全真教鬧的兩敗俱傷。
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,二人馍糊中隻感涼風拂面,身有寒意,耳中隐隐有波濤之聲,睜開眼來,但見雲霧中一輪明月,剛從東邊山後升起,兩人這一驚非小,适才大白日在嶽陽樓頭飲酒,怎麼轉瞬之間天已昏黑?待要站起,驚覺雙手雙腳均已被繩索縛住,張口欲呼,口中卻被塞了麻核,刺得口舌生疼。
黃蓉心思機敏,一清醒立知是著了那白胖乞丐的道兒,隻是他用的是什麼邪法,卻難索解。
一時之間她也不去多想,四下一望,見郭靖躺在自己身邊,正在用力掙紮,當下先寬了一大半心。
郭靖此時已具何等功夫,縱是再堅韌的繩索,也是被他一掙即斷,那知他手腳一運勁,這繩索铮铮有聲,竟然紋絲不損,原來是牛皮條混以鋼絲絞成。
郭靖欲待再掙,突然面上一涼,一片冰冷的劍鋒,在自己臉頰上輕輕拍了兩拍,轉頭橫眼瞧去,見是四個青年乞丐,各執著兵刃,守在身邊。
黃蓉定了定神,心想先摸清周邊情勢,再尋脫身之計,側過身來一望,更是驚得呆了,原來竟已置身在一個小峰之頂,月光下看得明白,四下都是湖水,輕煙薄霧,籠罩著萬頃碧波,心道:“我們卻被擒到了洞庭湖中的君山之頂,怎地途中毫無知覺?”回過頭來一瞧,隻見十餘丈外起著一個高台,台周密密層層的圍坐著數百名乞丐,各人寂然無聲,月光尚未照到各人身上,是以初時未曾發覺。
她暗暗心喜:“啊,是了,今日七月十五,這正是丐幫大會。
待會隻要我設法開口說話,傳下師父号令,何愁衆丐不服。
” 過了良久,群丐仍是毫無動靜,黃蓉心中好生不耐,隻是無法動彈,隻好苦忍,再過半個時辰,她手腳不動,已微感酸麻,隻見一盤冰輪,漸漸移至中天,照亮了半邊高台。
黃蓉心想:“李太白詩雲:淡掃明湖開玉鏡,丹青畫出是君山。
他當日玩山賞月,何等自在,今夜景自相同,我和靖哥哥卻被縛在這裡,真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!”月光緩移,照到台邊有三個大字:“軒轅台”。
黃蓉想起野史所說,相傳黃帝在此鑄鼎,鼎成後騎龍升天,想來就是此台了。
隻一盞茶時分,那高台已全部浴在皓月之中,忽聽得笃笃笃、笃笃笃三聲一停的響了起來。
這聲音忽緩忽急,忽高忽低,頗有韻律,原來衆丐各執一根小棒,敲擊自己面前的山石。
黃蓉暗數敲擊之聲,待數到九九八十一下,響聲嚘然而止,群丐中站起四人,月光下瞧得明白,正是魯有腳與那淨衣派的三個長老。
這丐幫四老走到軒轅台四角站定,群丐一齊站起,叉手當胸,躬身行禮。
(林以亮評論;就在這短短的一段中,我們可以看到金庸的寫作技巧。
第一、他并不自始至終采用傳統中國小說的“全知觀點”例如“三國演義”。
在這裡,他采用的是黃蓉的觀點,因為黃蓉比較觀察敏銳,又很有文才,同時又是内定的丐幫幫主。
第二、他的文字并不是純碎的白話,而是句法以白話為主,字彙則半文半白,因此叙述容易生動活潑,緊湊。
在這一點上,金庸卻反而接近傳統的中國小說。
第三、他随意插入李白的詩和野史中關于黃帝的傳說,使中國讀者覺得親切。
第四、他描寫的方式卻吸收了現代電影的手法:有畫面,畫面之中有全景,遠景,中景,特寫;有音響效果;有人物和動作。
)“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三輯,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國74年5月初版,頁15-17,金庸的武俠世界” 那白胖老丐待群丐坐定,朗聲說道:“衆兄弟,天禍丐幫,咱們洪幫主已在臨安府歸天啦!”此言一出,群丐鴉雀無聲,突然間一人張口大叫,撲倒在地,群丐捶胸頓足,号淘大哭,聲振林木,從湖面上遠遠傳了出去。
郭靖大吃一驚:“我找尋不著師父,原來他老人家竟爾去世了。
”不禁涕淚交流,隻是口中塞了麻核,哭不出聲。
黃蓉卻想:“我們找不著師父,難道他們反而找著?這奸徒定是造謠惑衆。
” 群丐思念洪七公的恩義,個個大放悲聲,魯有腳忽然叫道:“彭長老,幫主歸天是誰親眼見到的?”那白白胖胖的彭長老道:“魯長老,幫主他老人家若是尚在人世,誰吃了豹子膽老虎心,敢來咒他?親眼見他老人家歸天之人,就在此處。
楊相公,請您親口對衆兄弟說罷。
”隻見人群中站起一人,正是楊康。
他手持竹棒,走到高台之前,群丐肅靜無聲,聽他說話。
楊康咳嗽一聲,說道:“洪幫主是一個月前在臨安府與人比武,失手給人打死的。
”此言一出,衆丐群情兇湧,紛紛嚷了起來;“仇人是誰?”“快說,快說!”“幫主如此神通,怎能失手?”“必是仇人大舉圍攻,咱們幫主落了個寡不敵衆。
”郭靖聽了楊康之言,由悲轉怒,心道:“一個月之前,師父明明與我在一起,原來他是在胡說八道。
” 楊康雙手伸出,待衆丐安靜下來,這才說道:“害死幫主的,是桃花鳥島主東邪黃藥師,和全真派的七個賊道。
”黃藥師久不離島,衆丐十九不知他的名頭,全真七子卻是威名遠震。
這日能來君山赴會的,都是丐幫中的一流人物,自然均知七子之能,心想不管黃藥師是何等樣人,全真七子聯起手來,幫主縱然武功卓絕,但一人落了單,自非其敵,當下個個憤慨異常。
有的破口大罵,有的嚷著立時要去替幫主報仇。
原來楊康當日在臨安與歐陽鋒相聚,聽他說起洪七公被蛤蟆功擊傷,性命必然難保。
楊康又道郭靖已被自己在禁宮之中用匕首刺死,那知忽在嶽陽樓兩下撞見,一驚之下,指使丐幫彭長老以攝心法(與今日之催眠術相似)将兩人擒住,有心予以害死。
他想此事日久必洩,黃藥師、全真七子、江南六怪等必找自己報仇。
六怪武功不高,倒不如何懼怕,東邪和七真卻是非同小可,于是信口将殺洪七公的禍端輕輕放到了他們頭上,好教丐幫與桃花島及全真教鬧的兩敗俱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