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回 千金之諾

關燈
掌玄冥神掌,我這次是來瞧瞧你傷得怎樣。

    不料你一見人家的面,就是死啊活啊的纏個不清。

    你到底放不放手?”張無忌心想,她若想乘機逃走,那是萬萬不能,隻要她腳步一動,自己立時便又可抓住她,于是放開了她的手腕。

    趙明伸手摸了摸鬓邊的珠花,嫣然一笑,道:“怎麼?你自己倒像是沒受什麼傷。

    ”張無忌冷冷的道:“區區玄冥神掌,未必使傷得了人。

    ”趙明道:“那麼大力金剛指呢?七蟲七花膏呢?”這兩句話便似兩個大鐵錘,重重錘在無忌胸口,他恨恨的道:“果真就是七蟲七花膏。

    ”趙明正色道:“張教主,你要黑玉斷續膏,我可以給你。

    你要七蟲七花膏的解藥,我也可以給你。

    隻是你須得答應我三件事,那我便心甘情願的奉上。

    倘若你用強威逼,那麼你殺我容易,要得解藥,那是難上加難。

    你再對我濫施惡刑,我給你的也是假藥毒藥。

    ”張無忌心頭一喜,道:“那三件事?快說快說。

    ”趙明微笑道:“我不早跟你說過麼?我一時想不起來,什麼時候想到了,我随時跟你說,隻須你金口一諾,決不違約,那便成了。

    我不會要你去捉天上的月亮,也不會叫你去做違背武林俠義之道的惡事,更不會叫你去死。

    ”張無忌聽她說“不會叫你去做違背武林俠義之道的惡事”,登時便放下了心,尋思:“隻要不背俠義之道,那麼不論多大的難題,我也當竭力以赴。

    ”當下慨然道:“趙姑娘,倘若你惠賜靈藥,治好了我俞三伯和殷六叔,但教你有所命,張無忌決不敢辭。

    赴湯蹈火,唯君所驅。

    ” 趙明伸出手掌,道:“好,咱們擊掌為誓。

    我給解藥于你,治好了你三師伯和六師叔之傷,日後我求你做三件事,隻須不違俠義之道,你務當竭力以赴,決不推辭。

    ”張無忌道:“謹如尊言。

    ”和她手掌輕輕相擊三下。

    趙明取下鬓邊珠花,道:“現下你肯要我的物事吧?”張無忌生怕它不給解藥,不敢拂逆其意,将珠花接了過來。

    趙明道:“我可不許你再去送給那個俏丫鬟。

    ”張無忌道:“是。

    ”趙明笑着退開三步,說道:“解藥立時送到,張教主請了!”長袖一拂,轉身便去。

    玄冥二老牽過馬來,侍候她上馬先行,三乘馬蹄聲得得,下山去了。

     趙明等三人剛轉過山坡,左首大樹後閃出一條漢子,正是神箭八雄中的錢二敗,挽強弓,搭長箭,朗聲說道:“我家主人拜上張教主,書信一封,敬請收閱。

    ”說着飕的一聲,将箭射了過來。

    張無忌左手一抄,将箭接在手中,隻見那箭并無箭镞,箭杆上卻綁着一封信。

    張無忌解下一看,信封上寫的是“張教主親啟”,拆開信來,一張素箋上寫着幾行簪花小楷,文曰:“金盒夾層,靈膏久藏。

    珠花中空,内有藥方。

    二物早呈君子左右,何勞憂之深也?唯以微物不足一顧,賜之婢仆,委諸塵土,豈賤妾之所望耶?”無忌将這張素箋連讀了三遍,又驚又喜,又是慚愧,忙着那朵珠花,逐顆珍珠試行旋轉,果有一顆珍珠能夠轉動,當下将珠子旋下,金鑄花幹中空,藏着一卷白色之物。

    無忌從懷中取出針炙穴道所用的金針,将那卷物事挑了出來,乃是一張薄紙,上面寫着七蟲為那七種毒蟲,七花是那七種毒花,中毒後如何解救,一一寫得明白。

    其實無忌隻須得知七蟲七花之名,如何解毒,卻是不須旁人指點。

    它一看解法,全無錯誤,心知并非趙明弄鬼,大喜之下,奔進内院,依法配藥救治。

    果然隻一個多時辰,俞殷二人毒勢便即大為減輕,内髒麻痹漸止,眼前彩暈漸消。

    張無忌再去取出趙明盛珠花送他的那隻金盒,仔細用心察看,終于發見了夾層所在,其中滿滿的裝了黑色藥膏,氣息卻是芬芳清涼。

    這一次無忌不敢再魯莽了,找了一隻狗來,折了他一條後腿,挑些藥膏敷在傷處,等到第二日早晨,那狗精神奕奕,絕無中毒象征,傷處更是大見好轉。

     過了三日,俞殷二人體内毒性盡去,于是張無忌将真正的黑玉斷續膏再在兩人四肢上敷塗。

    這一次全無意外,那黑玉斷續臂果是功效如神,兩個多月後,殷利亨雙手已能活動,隻是俞岱岩殘廢已久,要說盡複舊觀,勢所難能,但瞧他傷勢複元的情勢,半載之後,當可在腋下撐兩根拐杖。

    以杖代足,緩緩行走,雖然仍是殘廢,卻不複是絲毫動彈不得的廢人了。

     張無忌在武當山上這麼一耽擱,派出去的五行旗人衆先後回山,帶回來的訊息卻是令人大為驚訝。

    峨嵋、華山,崆峒、昆侖各派遠征光明頂的人衆,竟無一個回轉本派,江湖上沸沸揚揚,都說魔教勢大,将六大派前赴西城的衆高手一鼓聚殲,然後再分頭消滅各派。

    少林寺僧衆突然失蹤之事,在武林中已引起了空前未有的波動。

    五行旗各掌旗使此去,幸好均持張三豐所傳的武當派信符,自己又不洩漏身份,否則早已和各派打得流花落水。

    各掌旗使言道,此刻江湖上衆門派、衆幫會,以及镖行、山寨、船幫、碼頭、無不嚴密戒備,生怕明教大舉來襲。

     過了數日,殷天正和殷野王父子也回到武當,說道白眉旗已重行改編,盡數隸屬明教,隻是東南群雄并起,反元義師此起彼伏,天下已然大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