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回 武當報訊

關燈
了敵人,但随即知道不對,小腹上中的掌力,竟是少林派外門神功“金剛般若掌”,但覺空相竭盡全身之勁,将掌力不絕的催送過來,臉白如紙,嘴角卻帶獰笑。

     張無忌、俞岱岩、明月三人蓦地見此變故,也都驚得呆了。

    俞岱岩苦在身子殘廢,不能上前相助師父一臂之力,張無忌年輕識淺,在這一刹那間,還沒領會到空相竟是意欲立斃太師父于掌底,兩人隻驚呼了一聲,便見張三豐左掌揮出,拍的一聲輕響,擊在空相的天靈蓋上。

    這一掌其軟如綿,其堅勝鐵,空相登時腦骨粉碎,如一堆濕泥般癱了下來,一聲也沒哼出,便即斃命。

    須知張三豐過百年的修為,功力通神,空相雖是當代武林中一流高手,卻也經不起他這輕輕一掌。

     俞岱岩忙道:“師父,你——”隻說了一個字,較即住口,隻見張三豐閉目坐下,片刻之間,頭頂冒出絲絲白氣,知他正以上乘内功療傷。

    猛地裡張三豐口一張,噴出幾口鮮血,無忌在旁見着,心下大驚,知道太師父受傷着實不輕,倘若他吐出的是紫黑瘀血,那麼憑他深厚無此的内功,三數日即可平複,但他所吐的卻是鮮血,況是狂噴而出,那麼髒腑已受重傷。

    在這霎時之間,張無忌心中轉過了無數念頭:“是否立即表明身份,相救太師父?”便在此時,隻聽得門外腳步聲響,那知客道人到了門外,聽他步聲急促,顯是心情十分慌亂,卻是不敢貿然進來,也不敢出聲。

    俞岱岩道:“是藏玄麼?什麼事?”那知客道人藏玄說道:“禀報三師叔得知,大批敵人到了觀外,都是穿着魔教的服色,要見祖師爺爺,口出污穢言語,說要踏平武當派——”俞岱岩喝道:“住口!”他生怕張三豐聽到了之後分心,激動傷勢。

     張三豐緩緩睜開眼來,說道:“少林派金剛般若掌的威力果是非同小可,看來非得靜養三月。

    傷勢難愈。

    ”無忌心道;“原來太師父所受之傷,比我所料的更重。

    ”隻聽張三豐又道:“明教大舉上山,乃是有備而來。

    唉,不知遠橋、蓮舟他們平安否?岱岩,你說該當如何?”俞岱岩默然不語,心知武當山上除了師父和自己之外,其餘三四代弟子的武功都不足道,出而禦敵,隻有徒然送死,今日之事,隻有自己舍卻一命,和敵人敷衍周旋,經師父避地養傷,日後再複大仇,于朗聲說道:“藏玄,你去跟那些人說,我便出來相見,請他們在三清殿上小坐片刻。

    ”藏玄答應着去了。

     張三豐和愈岱岩師徒相處日久,心意相通,聽俞岱岩這麼說,已知通他的用意。

    說道:“岱岩,生死榮辱,無足介懷,武當派的絕學卻不可因此中斷。

    我坐關十八月,得悟武學精要,一套太極拳和太極劍,此刻便傳了你吧。

    ”俞岱岩一呆,心想自己殘廢已久,那裡還能學什麼拳法劍術?何況此時強敵已經入觀,那裡還有餘暇傳授武功,隻叫了聲:“師父!”便說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 張三豐淡淡一笑,說道:“我武當開派以來,行俠江湖,多行仁義之事,以大數而言,決不該自此而絕。

    我這套太極拳、太極劍,與古來武學之道全然不同,講究以靜制動、後發制人。

    你師父年過百齡,縱使不遇強敵,又能有幾年好活?所喜者能于垂暮之年,創制這套武功出來。

    遠橋、蓮舟、松溪、利亨、聲谷都不在身邊,第三四代子弟之中,除青書外并無傑出人材,何況他也不在山上。

    岱岩,你身負傳我生平絕藝的重任。

    武當派一日的榮辱,有何足道?隻須這套太極拳能傳至後代,我武當派大名必能傳之千古。

    ”說到這裡,神采飛揚,豪氣彌增,竟是沒将壓境的強敵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 俞岱岩唯唯答應,知道師父要自己忍辱負重,以接傳本派絕技為第一要義。

    張三豐至胸前左臂半環,掌與面對成陰掌,右掌翻過成陽掌,說道:“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。

    ”緩緩站起身來,雙手下垂,手背向外,手指微舒,兩足分開平行,接着兩臂慢慢提起,跟着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,口中叫着招式的名稱:攬雀尾、單鞭、提手上勢、白鶴亮翅、摟膝勾步、手揮琵琶、進步搬攔錘、如封似閉、抱虎歸手、十字手——張無忌目不轉晴的凝神觀看,初時還道太師父故意将姿式演得特明緩慢,使俞岱岩可以着得清楚,但看到第七招“手揮琵琶勢”之時,隻見他左掌陽、右掌陰,目光凝視左手手臂,雙雙慢慢推出,竟是凝重如山,卻又輕靈似羽,張無忌突然之間省悟:“這是以慢打快,以靜制動的上乘武學,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奧妙的功夫。

    ”他武功本是極高,一經領會,登時越看越是入神,但見張三豐雙手圓轉,每一招都含着太極式的陰陽變化。

    這是從中國固有哲理中變化出來的武學,與來自天竺達摩祖師的武功大異其趣,雖然未必便能勝過,但精微之處,卻是決不遜色。

     約莫一頓飯時分,張三豐使到上步高探馬,上步攬雀尾,單鞭而合太極,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,雖在重傷之後,但一拳術練完,精神反見健旺。

    他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,說道:“這套拳術的訣竅是『虛靈頂勁、涵胸拔背、松腰垂臀、沉肩墜肘』十六個字,純以意行,最忌用力,形神合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