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回 明教大會
關燈
小
中
大
這時元軍仍是極強,義師不旋踵便被撲滅,無一得成大事,況且起事者各自為戰,互相并無呼應聯絡,終被元朝官兵一一殲除。
當日晚間,張三豐在後殿擺設素筵,替殷天正父子接風。
席間殷天正說起各地舉義失敗的情由,每一處起義,明教和白眉教下的弟子均有參與,被元兵或擒或殺,殉難者極衆。
群豪聽了,盡皆扼腕慨歎。
楊逍道:“天下百姓痛苦,人心思變,正是驅除撻子,還我河山的良機。
昔年楊教主在世,日夜以興複為念,隻是本數向來行事偏激,百年來和中原武林多派怨仇相纏,難以攜手抗敵。
天幸張教主主理教務,和各派怒仇漸解,咱們正好同心協力,共抗胡虜。
”周颠道:“楊左使,你的話聽來是不錯。
可惜都是廢話,近乎放屁一類。
”楊逍聽了也不生氣,道,“還請周兄指教。
”周颠道:“江湖上都說咱明教殺光了六大派的高手,一聽到『明教』兩字,人人恨之入骨,什麼『同心協力、共抗胡虜』雲雲,說來好聽,卻是如何做起?”楊逍道:“咱們雖然蒙此惡名,但真相總有大白之日,何況張真人可為明證。
”周颠笑道:“倘若是咱們殺了宋遠橋、滅絕老尼、何太沖他們,張真人還不是蒙在鼓裡,如何作得準?”鐵冠道人喝道:“周颠,張真人和教主之前,不可瘋瘋颠颠!”周颠伸了伸舌頭,卻不言語了。
彭瑩玉道:“周兄之言,倒也不是全無道理。
依貧道之見,咱們當大會明教各路首領,頒示張教主和武林各派修好之意。
同時人多眼寬,到底宋大俠,滅絕師太他們到了何處,在大會中也可有個查究。
”周颠道:“要查宋大俠他們的下落,那是容易得緊,可說不費吹灰之力。
”衆人齊道:“怎麼樣?你何不早說?”周颠洋洋得意,喝了一杯酒,說道:“隻須教主去問一聲趙姑娘,少說也就明白了九成。
我說哪,這些人不是給趙姑娘殺了,便是給她擒了。
” 這兩個多月來韋一笑、楊逍、彭瑩玉、說不得等人,曾分頭下山探聽趙姑娘的來曆和蹤迹,但自從那日觀前現身、和張無忌擊掌為誓之後,此人便不知去向,連她手下所有的人衆,也是個個無影無蹤,找不着半點痕迹。
群豪諸多猜測,均料想她和朝廷有關,但除此之外,再也尋不着什麼線索了。
此時聽周颠如此說,衆人都道:“你這才是廢話!要是尋得着那姓趙的女子,咱們不會着落在她身上打聽嗎?”周颠笑道:“你們自然尋不着,教主卻不用尋找,自會見着。
教主還欠着她三件事沒辦,難道這位如此厲害的小姐,就此罷了不成?嘿!這位姑娘花容月貌,可以我一想到她便渾身汗毛直豎,害怕得發抖。
”衆人聽着都笑了起來,但想想也确是實情。
張無忌歎道:“我隻盼她快些出三個難題,我盡力辦了,就此了結此事,否則終日挂在心上,不知她會出什麼古怪花樣。
彭大師适才建議,本教召集各路首領一會,此事倒是可行,各位意下如何?”群豪均道:“甚是!在武當山上空等,終究不是辦法。
”楊逍道:“教主,你說在何處聚會最好?”張無忌略一沉吟,說道:“本人今日忝代教主,常自想起本教兩位人物的恩情。
一是蝶谷醫仙胡青中先生,他老人家已死于金花婆婆之手。
另一位是常遇春大哥,不知他此刻身在何處。
我想,本教這次大會,便在淮北蝴蝶谷中舉行。
”周颠拍手道:“甚好,甚好!這個『見死不救』,昔年我每日跟他鬥口,人倒是挺不錯的。
他見死不救,自己死時也無人救他,正是報應。
我周颠倒要去他墓上磕幾個響頭。
”當下群豪各無異議,言明三個多月後的八月中秋,明教各路首領,齊集淮北蝴蝶谷胡青牛故居聚會。
次日清晨,五行旗和白眉教下各掌職信使,分頭自武當出發,傳下教主号令,諸路教衆,凡香主以上者,除留下副手于當地主理教務外,一概于八月中秋前趕到淮北蝴蝶谷,參見新教主。
其時距中秋尚有三月,張無忌見俞岱岩和殷利亨尚未痊可,深恐傷勢有甚反覆,以緻功虧一貫,因此暫留武當,照料俞殷二人,暇時則向張三豐請教太極拳劍的武學。
韋一笑、彭瑩玉,說不得諸人,仍是各處遊行,探聽趙明一幹人的下落。
楊逍奉教主之命,勉強留在武當,但為紀曉芙之事,對殷利亨深感慚愧,平日隻有閉門讀書,輕易不離室門一步。
這日午後。
張無忌來到楊逍房中,商量來日蝴蝶谷大會,有那幾件大事要向教衆交代。
他以年輕識淺,忽當重任,常自有戰戰兢兢之意,唯懼不克負荷,誤了大事。
楊逍深通教務,因此無忌請他留在身邊,随時向他咨詢商量。
兩人談了一會,無忌順手取過楊逍案頭的書來,見封面上寫着“明教流傳中土記”七個字的題簽,下面注着“弟子光明左使楊逍恭撰”一行小字。
無忌歎道:“楊左使,你文武全才,真乃本教的棟梁之士。
”楊逍謝道:“多謝教主嘉獎。
”無忌翻開書來,但見小楷恭錄,事事旁征博引,書中載得明白,明教于唐武後延載元年傳人中土,其時波斯人拂多誕持明教“三宗經”來朝,中國人始習此教經典。
唐大曆三年六月二十九日,長安洛陽建明教寺院“大
當日晚間,張三豐在後殿擺設素筵,替殷天正父子接風。
席間殷天正說起各地舉義失敗的情由,每一處起義,明教和白眉教下的弟子均有參與,被元兵或擒或殺,殉難者極衆。
群豪聽了,盡皆扼腕慨歎。
楊逍道:“天下百姓痛苦,人心思變,正是驅除撻子,還我河山的良機。
昔年楊教主在世,日夜以興複為念,隻是本數向來行事偏激,百年來和中原武林多派怨仇相纏,難以攜手抗敵。
天幸張教主主理教務,和各派怒仇漸解,咱們正好同心協力,共抗胡虜。
”周颠道:“楊左使,你的話聽來是不錯。
可惜都是廢話,近乎放屁一類。
”楊逍聽了也不生氣,道,“還請周兄指教。
”周颠道:“江湖上都說咱明教殺光了六大派的高手,一聽到『明教』兩字,人人恨之入骨,什麼『同心協力、共抗胡虜』雲雲,說來好聽,卻是如何做起?”楊逍道:“咱們雖然蒙此惡名,但真相總有大白之日,何況張真人可為明證。
”周颠笑道:“倘若是咱們殺了宋遠橋、滅絕老尼、何太沖他們,張真人還不是蒙在鼓裡,如何作得準?”鐵冠道人喝道:“周颠,張真人和教主之前,不可瘋瘋颠颠!”周颠伸了伸舌頭,卻不言語了。
彭瑩玉道:“周兄之言,倒也不是全無道理。
依貧道之見,咱們當大會明教各路首領,頒示張教主和武林各派修好之意。
同時人多眼寬,到底宋大俠,滅絕師太他們到了何處,在大會中也可有個查究。
”周颠道:“要查宋大俠他們的下落,那是容易得緊,可說不費吹灰之力。
”衆人齊道:“怎麼樣?你何不早說?”周颠洋洋得意,喝了一杯酒,說道:“隻須教主去問一聲趙姑娘,少說也就明白了九成。
我說哪,這些人不是給趙姑娘殺了,便是給她擒了。
” 這兩個多月來韋一笑、楊逍、彭瑩玉、說不得等人,曾分頭下山探聽趙姑娘的來曆和蹤迹,但自從那日觀前現身、和張無忌擊掌為誓之後,此人便不知去向,連她手下所有的人衆,也是個個無影無蹤,找不着半點痕迹。
群豪諸多猜測,均料想她和朝廷有關,但除此之外,再也尋不着什麼線索了。
此時聽周颠如此說,衆人都道:“你這才是廢話!要是尋得着那姓趙的女子,咱們不會着落在她身上打聽嗎?”周颠笑道:“你們自然尋不着,教主卻不用尋找,自會見着。
教主還欠着她三件事沒辦,難道這位如此厲害的小姐,就此罷了不成?嘿!這位姑娘花容月貌,可以我一想到她便渾身汗毛直豎,害怕得發抖。
”衆人聽着都笑了起來,但想想也确是實情。
張無忌歎道:“我隻盼她快些出三個難題,我盡力辦了,就此了結此事,否則終日挂在心上,不知她會出什麼古怪花樣。
彭大師适才建議,本教召集各路首領一會,此事倒是可行,各位意下如何?”群豪均道:“甚是!在武當山上空等,終究不是辦法。
”楊逍道:“教主,你說在何處聚會最好?”張無忌略一沉吟,說道:“本人今日忝代教主,常自想起本教兩位人物的恩情。
一是蝶谷醫仙胡青中先生,他老人家已死于金花婆婆之手。
另一位是常遇春大哥,不知他此刻身在何處。
我想,本教這次大會,便在淮北蝴蝶谷中舉行。
”周颠拍手道:“甚好,甚好!這個『見死不救』,昔年我每日跟他鬥口,人倒是挺不錯的。
他見死不救,自己死時也無人救他,正是報應。
我周颠倒要去他墓上磕幾個響頭。
”當下群豪各無異議,言明三個多月後的八月中秋,明教各路首領,齊集淮北蝴蝶谷胡青牛故居聚會。
次日清晨,五行旗和白眉教下各掌職信使,分頭自武當出發,傳下教主号令,諸路教衆,凡香主以上者,除留下副手于當地主理教務外,一概于八月中秋前趕到淮北蝴蝶谷,參見新教主。
其時距中秋尚有三月,張無忌見俞岱岩和殷利亨尚未痊可,深恐傷勢有甚反覆,以緻功虧一貫,因此暫留武當,照料俞殷二人,暇時則向張三豐請教太極拳劍的武學。
韋一笑、彭瑩玉,說不得諸人,仍是各處遊行,探聽趙明一幹人的下落。
楊逍奉教主之命,勉強留在武當,但為紀曉芙之事,對殷利亨深感慚愧,平日隻有閉門讀書,輕易不離室門一步。
這日午後。
張無忌來到楊逍房中,商量來日蝴蝶谷大會,有那幾件大事要向教衆交代。
他以年輕識淺,忽當重任,常自有戰戰兢兢之意,唯懼不克負荷,誤了大事。
楊逍深通教務,因此無忌請他留在身邊,随時向他咨詢商量。
兩人談了一會,無忌順手取過楊逍案頭的書來,見封面上寫着“明教流傳中土記”七個字的題簽,下面注着“弟子光明左使楊逍恭撰”一行小字。
無忌歎道:“楊左使,你文武全才,真乃本教的棟梁之士。
”楊逍謝道:“多謝教主嘉獎。
”無忌翻開書來,但見小楷恭錄,事事旁征博引,書中載得明白,明教于唐武後延載元年傳人中土,其時波斯人拂多誕持明教“三宗經”來朝,中國人始習此教經典。
唐大曆三年六月二十九日,長安洛陽建明教寺院“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