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二章 索偷經僧

關燈
,少林高僧的出手,居然和天竺高僧的天竺武功若合符節,實乃可喜可賀。

    ”他這麼一說少林群僧不由得均有怒色。

    要知适才波羅星矢口不認偷看過少林寺的武功秘錄,那中年寺人法名玄生,乃是玄慈的師弟,武功既高,性情亦複剛猛,突然間出奇不意的向波羅星襲擊。

    他事先盤算已定,所用招數以及招呼的郎位,逼得波羅星非分别以般若掌、摩诃指以及大金剛拳中的三招來拆解不可。

    倘若波羅星從未學過,當然另有本門功夫拆解,但新學乍練,這些時日心中所想,手上所習,定然都是少林派功夫,倉卒之際,不及細想,順手定會以這三招最方便的招數應付。

    不料神光強辭奪理,反說這是天竺武技。

     但少林派的武功源自達摩祖師,達摩是天竺僧人,梁朝時自天竺東來與梁武帝講論佛法,話不投機,于是駐錫少林傳下禅宗心法與絕世武功,那也是天下皆知之事。

    神光上人機變絕倫,一口咬定少林派的武功般若掌、摩诃指與大金剛拳系從天竺傳來,那麼波羅星會使這三種武功便毫不稀奇,決不能因此而證明他曾偷看過少林寺的武功秘錄。

    玄慈方丈說道:“本寺佛法與武功,都是傳自達摩祖師,那是一點不假。

    取于天竺,還于天竺,原是合情合理之事。

    波羅星師兄若是明言相求,本寺原可将達摩祖師遺下的經文,恭錄以贈。

    但這般若掌創于本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師,摩诃指系一位在本寺挂單四十年的八指頭陀所創,那大金剛拳法,乃是本寺第十一代通字輩的六位高僧,窮三十六年之功,共同鑽研而成。

    此三門全系中土武功,與天竺派以意禦氣、以氣禦力的功夫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衆位師兄都是武學高人,其中差别一望而知,原不必老衲多所饒舌。

    ” 龍猛大師、融智大師均覺玄慈之言不錯,齊聲向神光上人道:“師兄你意下如何?”神光上人微微一笑,道:“這是少林寺方丈的一面之言,據小僧所知,卻又不同,日前哲羅星師兄與小僧講論天竺中土武功異同之時,也曾提到般若掌、摩诃指和大金剛拳的招數。

    他說那一招‘天衣無縫’,梵文叫做‘阿晶斯尼卓爾’右掌力微而實,左掌力沉而虛,虛實交互為用,敵人不察,極易上當。

    方丈師兄,哲羅星這句話,不知對也不對?”玄慈臉上黃氣一閃而過,說道:“師兄眼光敏銳,佩服佩服。

    ”原來神光既聰明,識見又高,隻見波羅星和玄生對了那一掌,便瞧出了“天衣無縫”這招的精義所在,假言聞之于哲羅星,總之是要證明此乃天竺武學。

    他自見波羅星與玄生對拆三招之後,更是心癢難搔,對少林武功又增加了幾分向慕之情,心下隻想:“少林寺這些和尚,都是飯桶,上輩傳下來這麼高明的武學,隻怕領悟到的還不到三分。

    隻要讓我好好的鑽研一番,那不是天下無敵的第一高手麼?”玄慈自己也知他這番話,乃是适才見了波羅星的招數而發,什麼哲羅星早就跟他說過雲雲,全是欺人之言,但他一瞥之間,便識破了這高深掌法中所隐藏的秘奧,此人天份之高,眼力之利,确也是世所罕見。

    他微一沉吟,便道:“玄生師弟煩你到藏經閣去,将記載這三門武功的經籍,取來讓幾位師兄一觀。

    ”玄生道:“是!”帶同四名弟子,出殿而去,過不多時,便即取了來,交了給玄慈。

    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相距幾達三裡,玄生在片刻間便将經書取到,身手敏捷之極。

    外人不知内情,倒也不以為異,少林本寺僧衆,卻無不暗自贊歎。

     那三部經書紙質黃中發黑,顯是年代久遠。

    玄慈将經書放在方桌之上,說道:“衆位師兄請看,三部經書中各自叙明創功的經曆。

    衆位師兄便不信老納的話,難道少林寺上代方丈大師這等高僧碩德,也會作無恥之行,說謊話騙人麼?”他最後這句話,暗中将神光損了一下。

    神光裝作不知,将“般若掌法”取了過來,一頁頁的翻閱下去。

    龍猛大師便取閱“摩诃指秘要”,道清大師取閱“大金剛拳神功”。

    龍猛、道清二人隻随意看了看序文、跋記,便交給覺賢、融智二位。

    這四位高僧均覺一來這是少林派的武功秘本,自己是别派高手名宿,身份有關,不便窺探人家的隐秘,二來玄慈大師是一代高僧,既然如此說,決無虛假,若是詳加審閱,不免有見疑之意,禮貌上頗為不敬。

     神光上人卻是認真之極,一頁頁的慢慢翻閱,顯是在專心找尋其中的破綻疑窦,要拿來反駁玄慈。

    一時大殿上除了衆人輕呼吸之外,便是書頁的翻動之音。

     少林群僧注視神光上人的臉色,想知道他是否能在這三本古藉之中找到什麼根據,作為強辯之資,但見他神色木然,無甚喜悅之意,亦無失望之情。

    眼見他一頁頁的慢慢翻完,合上了最後一本的“摩诃指訣”,隻手捧著,還給了玄慈方丈,閉眼冥想,一言不發。

    玄慈見他這等模樣,倒是頗為莫測高深,過了好一會,神光上人張開眼來,向哲羅星道:“師兄,那日你将般若掌的要訣念給我聽,我記得梵語是:‘因苦乃羅斯,不爾甘兒星,柯羅波基斯坦,兵那斯尼,伐爾不坦羅……譯成華語,那是:‘如或夜間安,心念紛飛,如何攝伏,乃是練般若掌内功之第一要義’,是這句話麼?”哲羅星一怔之間,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