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回少林
關燈
小
中
大
遠不及少林,說到聲望,卻是不如玄慈了。
衆僧均想:“聽說神光上人自視極高,認為僧人而過問武林中俗務,乃是落了下乘,向來不大願與少林寺打交道,今日親來,不知是為了什麼大事。
”當下各人又都躬身向神光上人行禮,玄慈伸手向著其餘六僧說道:“這六位有的是清涼寺高僧,有的是神光上人的知交,都是佛門的有道大德。
今日七位同時降臨,實是本寺的光寵,故此召集大家出來見見,甚盼神光上人開壇說法,宏揚佛義,合寺僧衆,同受教益。
”神光上人道:“不敢當!” 他身形矮小,不料說話聲音卻是奇響無比,真如獅子吼一般,衆僧不由得都是一驚。
但他話聲宏大,既不是放大了嗓門叫喊,亦非運使内力,故意懾人心魄,乃是自自然然,天生的說話高亢,實是異禀。
他接著說道:“少林莊嚴寶刹,小僧心儀已久,六十年前便來投拜求戒,卻被拒之于山門之外。
六十年後重來,垣瓦依舊,人事已非,可歎啊可歎。
”衆僧聽了,心中都是一震,聽他說話,顯然頗有懷恨的敵意,難道竟是前來尋仇生事不成?玄慈為人頗有涵養,平平和和的道:“原來師兄昔年曾來少林寺出家。
天下寺院都是一家,師兄今日主持清涼,凡我佛門子弟,無不祟仰。
當年少林寺未敢接納,得罪了師兄,小僧恭謹謝過。
但師兄因此另創天地,宏法普渡,有大功業于佛門,未始不是冥冥中的一場因緣呢。
”說著雙手合什,深深行了一禮。
神光上人起身行禮,說道:“小僧當年所以來到寶刹求戒,固然是仰慕少林寺數百年執武林牛耳,武學淵源,更要緊的是,天下傳言少林寺戒律精嚴,處事平正。
”他說到這裡,突然雙目一翻,精光四射,仰頭瞧著大雄寶殿上佛祖的金像,冷冷的繼續說道:“豈知世上盡有名不副實之事。
早知如此。
小僧當年也不會有少林之行了。
” 此言一出,少林寺五百餘僧衆臉上一齊變色,隻是衆僧戒律素嚴,雖然人人憤怒,竟無半點聲息。
玄慈方丈道:“善哉!善哉!師兄何出此言?敝寺上下,若有行事乖謬之處,還請師兄明言,有罪當罰,有過須改。
師兄一句話抹煞少林寺數百年清譽,未免太過。
”神光上人道:“請問師兄,佛門寺院,可是官府、盜寨?”玄茲道:“小僧不解師兄言中含意,還請賜示。
”神光道:“官府拿人監禁,盜寨則擄人勒贖,事屬尋常,可是少林寺一非官府二非盜寨,何以擅自扣押外人,不許别人離去?請問師兄,少林寺幹下這等強兇霸道的行徑,還能稱得‘佛門善地’四字麼?” 玄慈向坐在神光下首的第四個僧人瞥了一眼,心道:“此僧深目卷發,皮色黝黑,我早便疑心他不是中土僧人,原來他果然是來自天竺的和尚。
此人當然是為索取波羅星而來,隻不知他如何竟會勾上了清涼寺的神光?”心念一轉之際,說道:“師兄,小僧有一事不明,敬請師兄指教。
若是有外人來到五台山清涼寺,偷閱了貴寺的‘伏虎拳拳譜’,‘五十一招伏魔劍’的劍經,以及‘心意氣混元功’和‘普闌杖法’的秘奧,師兄如何處置?”神光哈哈一笑,向那黝黑僧人說道:“玄慈大師不打自招,承認波羅星師兄是在少林寺中了。
”原來那黝黑僧人正便是波羅星的師兄哲羅星,那日他騎蛇東來,接引波羅星,遇到了遊坦之和鸠摩智,一鬥铩羽,垂頭喪氣的回去天竺,途中遇到一個中原老僧,手持精鋼禅杖,不住向他打量。
哲羅星正是滿腔氣憤,他會說華語,便喝令老僧讓道,言詞之中,極是無禮。
那老僧也是個性如烈火之人,反唇相譏,三言兩語,便即鬥了起來。
這一鬥之下,竟是鬥了一個時辰,兀自不分高下,兩人内功各有所長,兵刃上也是互相克制,誰也勝不了誰。
又鬥良久,天已昏黑,那老僧喝令罷鬥,說道:“兀那番僧,你武功甚高,隻可惜脾氣太也暴躁,忒少涵養。
”哲羅星道:“你我半斤七兩,大哥别說二哥。
”他的華語學得不甚到家,本想說“半斤八兩”,卻說成了“半斤七兩”。
那老僧甚奇,問道:“什麼叫做‘半斤七兩’?”哲羅星臉上一紅。
道:“啊,我說錯了,是半斤九兩。
”那老僧哈哈大笑,道:“我教你吧,是半斤八兩。
這樣普通的話也說不上,咱們的中國話你還得好好學幾年再說不遲。
”哲羅星道: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
”那老僧笑道:“嘿嘿,書袋你倒會掉,卻不知半斤乃是八兩。
”原來哲羅星、波羅星等師兄弟一意到中土求取天竺的轶經,将中華的各種經典讀得甚熟,所知的華語,都是來自書本之上,對于“半斤八兩”這些俗語,反而一知半解,記不清楚,緻有七兩九兩之誤。
兩僧本無仇冤,打了半天,都已有惺惺相惜之意,言笑之間,互通姓名。
那老僧法名神音,乃是清涼寺方丈神光的師弟。
神音再問起哲羅星東來的原由。
哲羅星便将師弟波羅星來到中土,往少林寺挂單,不知何故,竟為少寺林扣住不放。
神音一來好事,二來對少林寺的威名遠揚本就心中不服,三來要在這個新交的朋友之前逞逞威風,便道:“我師兄神光武功天下無敵,從來就沒将少林寺瞧在眼裡。
我帶你去見我師兄,定有法子救你師弟出來。
”
衆僧均想:“聽說神光上人自視極高,認為僧人而過問武林中俗務,乃是落了下乘,向來不大願與少林寺打交道,今日親來,不知是為了什麼大事。
”當下各人又都躬身向神光上人行禮,玄慈伸手向著其餘六僧說道:“這六位有的是清涼寺高僧,有的是神光上人的知交,都是佛門的有道大德。
今日七位同時降臨,實是本寺的光寵,故此召集大家出來見見,甚盼神光上人開壇說法,宏揚佛義,合寺僧衆,同受教益。
”神光上人道:“不敢當!” 他身形矮小,不料說話聲音卻是奇響無比,真如獅子吼一般,衆僧不由得都是一驚。
但他話聲宏大,既不是放大了嗓門叫喊,亦非運使内力,故意懾人心魄,乃是自自然然,天生的說話高亢,實是異禀。
他接著說道:“少林莊嚴寶刹,小僧心儀已久,六十年前便來投拜求戒,卻被拒之于山門之外。
六十年後重來,垣瓦依舊,人事已非,可歎啊可歎。
”衆僧聽了,心中都是一震,聽他說話,顯然頗有懷恨的敵意,難道竟是前來尋仇生事不成?玄慈為人頗有涵養,平平和和的道:“原來師兄昔年曾來少林寺出家。
天下寺院都是一家,師兄今日主持清涼,凡我佛門子弟,無不祟仰。
當年少林寺未敢接納,得罪了師兄,小僧恭謹謝過。
但師兄因此另創天地,宏法普渡,有大功業于佛門,未始不是冥冥中的一場因緣呢。
”說著雙手合什,深深行了一禮。
神光上人起身行禮,說道:“小僧當年所以來到寶刹求戒,固然是仰慕少林寺數百年執武林牛耳,武學淵源,更要緊的是,天下傳言少林寺戒律精嚴,處事平正。
”他說到這裡,突然雙目一翻,精光四射,仰頭瞧著大雄寶殿上佛祖的金像,冷冷的繼續說道:“豈知世上盡有名不副實之事。
早知如此。
小僧當年也不會有少林之行了。
” 此言一出,少林寺五百餘僧衆臉上一齊變色,隻是衆僧戒律素嚴,雖然人人憤怒,竟無半點聲息。
玄慈方丈道:“善哉!善哉!師兄何出此言?敝寺上下,若有行事乖謬之處,還請師兄明言,有罪當罰,有過須改。
師兄一句話抹煞少林寺數百年清譽,未免太過。
”神光上人道:“請問師兄,佛門寺院,可是官府、盜寨?”玄茲道:“小僧不解師兄言中含意,還請賜示。
”神光道:“官府拿人監禁,盜寨則擄人勒贖,事屬尋常,可是少林寺一非官府二非盜寨,何以擅自扣押外人,不許别人離去?請問師兄,少林寺幹下這等強兇霸道的行徑,還能稱得‘佛門善地’四字麼?” 玄慈向坐在神光下首的第四個僧人瞥了一眼,心道:“此僧深目卷發,皮色黝黑,我早便疑心他不是中土僧人,原來他果然是來自天竺的和尚。
此人當然是為索取波羅星而來,隻不知他如何竟會勾上了清涼寺的神光?”心念一轉之際,說道:“師兄,小僧有一事不明,敬請師兄指教。
若是有外人來到五台山清涼寺,偷閱了貴寺的‘伏虎拳拳譜’,‘五十一招伏魔劍’的劍經,以及‘心意氣混元功’和‘普闌杖法’的秘奧,師兄如何處置?”神光哈哈一笑,向那黝黑僧人說道:“玄慈大師不打自招,承認波羅星師兄是在少林寺中了。
”原來那黝黑僧人正便是波羅星的師兄哲羅星,那日他騎蛇東來,接引波羅星,遇到了遊坦之和鸠摩智,一鬥铩羽,垂頭喪氣的回去天竺,途中遇到一個中原老僧,手持精鋼禅杖,不住向他打量。
哲羅星正是滿腔氣憤,他會說華語,便喝令老僧讓道,言詞之中,極是無禮。
那老僧也是個性如烈火之人,反唇相譏,三言兩語,便即鬥了起來。
這一鬥之下,竟是鬥了一個時辰,兀自不分高下,兩人内功各有所長,兵刃上也是互相克制,誰也勝不了誰。
又鬥良久,天已昏黑,那老僧喝令罷鬥,說道:“兀那番僧,你武功甚高,隻可惜脾氣太也暴躁,忒少涵養。
”哲羅星道:“你我半斤七兩,大哥别說二哥。
”他的華語學得不甚到家,本想說“半斤八兩”,卻說成了“半斤七兩”。
那老僧甚奇,問道:“什麼叫做‘半斤七兩’?”哲羅星臉上一紅。
道:“啊,我說錯了,是半斤九兩。
”那老僧哈哈大笑,道:“我教你吧,是半斤八兩。
這樣普通的話也說不上,咱們的中國話你還得好好學幾年再說不遲。
”哲羅星道: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
”那老僧笑道:“嘿嘿,書袋你倒會掉,卻不知半斤乃是八兩。
”原來哲羅星、波羅星等師兄弟一意到中土求取天竺的轶經,将中華的各種經典讀得甚熟,所知的華語,都是來自書本之上,對于“半斤八兩”這些俗語,反而一知半解,記不清楚,緻有七兩九兩之誤。
兩僧本無仇冤,打了半天,都已有惺惺相惜之意,言笑之間,互通姓名。
那老僧法名神音,乃是清涼寺方丈神光的師弟。
神音再問起哲羅星東來的原由。
哲羅星便将師弟波羅星來到中土,往少林寺挂單,不知何故,竟為少寺林扣住不放。
神音一來好事,二來對少林寺的威名遠揚本就心中不服,三來要在這個新交的朋友之前逞逞威風,便道:“我師兄神光武功天下無敵,從來就沒将少林寺瞧在眼裡。
我帶你去見我師兄,定有法子救你師弟出來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