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丐幫耆老

關燈
譽心下嘀咕,乘機又想找些話題和玉燕說說,便向她低聲道:“王姑娘,丐幫中的事情真多。

    咱們且避了開去呢,還是在旁瞧瞧熱鬧。

    ”玉燕皺著眉頭道:“咱們是外人,本不該參預旁人的機密大事,不過……不過……他們所争的事情跟我表哥有關,我想聽聽。

    ”段譽附和道:“是啊,那位馬副幫主據說是你表兄殺的,這下一個無依無靠的寡婦,想必十分的伶仃可憐。

    ”玉燕忙道:“不!不!馬副幫主不是我表哥殺的,喬幫主不是也這樣說嗎?”正說到此處,馬蹄之聲又作,兩騎馬奔向杏林而來。

    原來丐幫人衆在道路旁留下了本幫特用的記号,本幫幫衆便能循著記認,來到聚會之所。

     衆人隻道其中一人必是馬大元之妻,哪知馬上乘客是一個老翁,一個老妪,男的極為矮小,而女的極是高大,兩人相映成趣。

    喬峰一見,急忙站起相迎,說道:“華山沖霄洞譚公、譚婆賢伉俪駕到,有失遠迎,喬峰這裡謝過。

    ”徐長老和傳功、執法等六長老一齊上前行禮。

    段譽見了這等情狀,知道這譚公、譚婆必是武林中來頭極大的人物。

    隻聽那譚婆說道:“喬幫主,你肩頭上插了這幾把玩意幹什麼啊。

    ”手臂一長,立時便将他肩上的四柄法刀拔了下來,手法實是快到了極處。

    她這一拔刀,譚公即刻從懷中取出一個瓷瓶,拔去瓷塞,倒出藥粉,敷在喬峰的肩頭。

    這金創藥一敷上,創口中如噴泉一般的鮮血立時便即止住。

     譚婆拔刀手法之快,已是人所罕見,但終究是一種武功,然譚公取瓶、換塞、倒藥、敷傷、止血,幾個動作幹淨利落,雖是快得異常,卻是人人瞧得清清楚楚,真如變魔術一般,而金創藥止血的神效,更是不可思議,藥到血停,絕不遲延。

    喬峰早知譚公、譚婆這對夫妻乃是武林中的前輩高人,這時他二人平白無端的出手替自己拔刀治傷,雖然微嫌魯莽,心下卻也不禁好生感激,口中稱謝之際,隻覺肩頭由痛變癢,竟是疼痛大減。

    譚婆又問:“喬幫主,是誰這麼大膽,竟敢用刀傷你?”喬峰笑道:“我是自己刺的。

    ”譚婆奇道:“為什麼自己刺自己?活得不耐煩了麼?”喬峰心想:“我幫中内叛之事,不能向外人明言,損了本幫和衆位長老的臉面。

    ”便道:“我自己刺著玩兒的,這肩頭皮粗肉厚,也傷不到筋骨。

    ”宋奚陳吳四長老聽喬峰替自己隐瞞真相,不由得暗暗自愧。

    譚婆哈哈一笑道:“你撒什麼謊兒?我知道啦,你鬼精靈的,打聽到譚公新得冰蠶和白玉蟾蜍,合成了靈驗無比的傷藥,是以試試來了。

    ”喬峰既不說是,也不說否,隻是微微一笑,心想:“這位老婆婆大是戆直。

    世上卻有誰這麼空閑,自己在身上戳幾刀,來試你的藥靈是不靈。

    ”譚婆問道:“馬寡婦呢,她巴巴的請咱們來,自己怎麼還不到。

    ”喬峰愕然之際,忽然間蹄聲得得,一頭驢子闖進林來,驢上一人倒轉而騎,背向驢頭,臉朝驢尾。

    譚婆勃然大怒,暍道:“趙錢孫,見了譚家婆婆也是這般無禮,我打你的屁股!” 衆人瞧那驢背上之人時,隻見他縮成一團,似乎是個七八歲的孩童模樣,譚婆伸出大手,一掌往他屁股上拍去。

    那人一骨碌翻身下地,突然間伸手撐足,變得又高又大。

    衆人都是微微一驚。

    譚公卻是臉有不豫之色,道:“李兄,你又來開什麼玩笑?我見了你就心裡不痛快!”那人說是年紀很老,卻又不老,說他年紀輕,卻又不像,總之是三十歲到六十歲之間,相貌說醜不醜,說俊不俊,不去理睬譚公,向譚婆道:“小娟,近來過得快活麼?”這譚婆人高馬大,白發如銀,滿臉皺紋,居然名字叫做“小娟”,嬌嬌滴滴,全不相襯,衆人聽了都覺好笑。

    但每個老太太都曾年輕過來,小姑娘時叫做“小娟”,老了總不成改名叫做“老娟”?段譽心中正想著這件事,又聽得馬蹄聲響,又有數匹馬馳來,這一次卻奔跑并不急驟。

    喬峰卻在打量那名叫“趙錢孫”之人,猜不透他到底是何等樣人物。

    隻想他和譚公、譚婆相識,而在驢背上所露的這手縮骨功又是如此出神入化,自是非同尋常的高手,然而既是一流高手,自己卻從來未曾聽過他的名字,不免奇怪。

     那數乘馬來到杏子林中,前面是五個青年人,一色的濃眉大眼,容貌甚為相似,年紀最大的三十餘歲,最小的二十餘歲,顯然是一母同胞的五兄弟。

    吳長風大叫道:“泰山五雄到了,好極,好極!什麼風把你們哥兒五個一齊吹來啊!”泰山五雄中的老三叫做單叔山,和吳長風是忘年之交,他搶著說道:“吳四哥你好,我爹爹也來啦。

    ”吳長風臉上微微變色,道:“當真,你爹爹……”他做了違犯幫規之事,心下正虛,聽到泰山“鐵面判官”單正突然到來,不由得暗自慌亂。

    須知“鐵面判官”單正生平嫉惡如仇,隻要知道江湖上有什麼不公道之事,定然伸手要管。

    他本身武功已然極高,除了親生的五個兒子外,又廣收門徒,徒子徒孫,共達一百餘人,“泰山單家”的名頭,在武林中誰都忌憚三分。

    跟著一騎馬馳進林中,泰山五雄一齊上前拉住馬頭,馬背上一個身穿薄綢長袍的老者飄身而下,向喬峰拱手道:“喬幫主,單正不請自來,打擾了。

    ”喬峰久聞單正之名,今日也是初見,但見他滿臉紅光,當得起“童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