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
關燈
小
中
大
帶的情形。
他們都抹着額上的汗滴,呼吸着沒有修好的馬路上的飛塵。
起初沿海邊種番薯的沙地,走向有矮房子的街道。
海面的陽光眩耀着他們的眼睛。
那淡藍色安靜的大海,遠遠點綴上幾隻布帆漁船,是一幅悅目的圖畫。
大有對于這樣美麗的景色還少見,在他心中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慰悅。
可是還有比鄉村間并不少的光背小孩子在大道旁邊,逐着煤鬼的小車沿路檢煤塊。
大有到T市以來,因為住處關系,見的這種事特别多。
一樣也有散學的學童,在這星期日過午,有父母兄姊牽着手,領着小洋狗,花花綠綠的衣服,似乎是往遊戲場與電影院。
這些孩子,白白的皮色,活潑的态度,有的看去像是些小紳士,小摩登小姐;在他們身旁就是另一群:烏黑的嘴唇,眉毛,赤腳,破褲子,手上滿是煤屑與泥垢的&ldquo小流氓&rdquo。
慣見的現象,在這裡一點都不希奇。
然而大有在剛剛遠眺海天的風景後,見到這些十字街頭的孩子們,他的質實的心中不由得格外紛亂。
把那令人悅目的景物壓在這些各一世界的孩子們的情形下了。
大廣場中長途汽車已經停放了許多輛,來往在路上的還是不斷。
路旁正有一輛推煤車,車夫從黑口裡露出兩排白牙,瞪着眼同那些&ldquo小流氓&rdquo用勁吵鬧。
一個巡警走過來,手中的短棍早已高高舉起,那群十個多&ldquo小流氓&rdquo便争着往道旁跑。
其中有兩個七八歲的孩子,各人抓着一個小小麻袋包,從廣場的東角上蹿,想由小道上溜走。
他們沒留心到道上的行人。
即時撞倒了一個四五歲紅花衣服的小小姐,還把她那父親的淡灰嘩叽直縫褲子用手抓上一個黑印。
人聲鬧起來了,喊打,喊拿的包圍中,這兩個&ldquo小流氓&rdquo終于被巡警扣住了兩個的脖頸。
西裝紳士走過去給了他們兩記耳光,經過巡警的賠禮才算完事。
他抱起啼哭的小小姐,用花手帕溫和地擦了她的眼淚,然後回頭叱罵着,才甘認晦氣似的走了。
從人叢中,巡警把這兩個含着眼淚的&ldquo小流氓&rdquo帶走,路旁看熱鬧的人卻笑成一片。
杜烈跂着腳往前看,杜英不說什麼話。
大有忍不住回頭問她道: &ldquo這算什麼,巡警還得拿孩子!&rdquo &ldquo小賊麼,不會同大人一樣辦!&rdquo 大有不禁噓了一口氣。
杜英哼一聲道: &ldquo瞧見了麼?沒錢的人家連孩子也是賊!&rdquo &ldquo他不應該再打他們兩巴掌!&rdquo大有隻能從哀憫上着眼。
&ldquo你這個人,兩巴掌算得了什麼?&hellip&hellip&rdquo杜英對于他的話簡直是在嗤笑了。
大有覺得這女孩子怎麼精明,卻真不知人情。
正在要同她辯論幾句,忽然路那邊的人叢中有人對他們喊: &ldquo喂,&hellip&hellip喂!&rdquo &ldquo大有&hellip&hellip哈哈!真巧。
&rdquo 大有一擡頭,宋大傻的便服,面貌,恰好映現在路旁的林檎樹底下。
他身左邊站住一個沒戴帽子穿藍大褂的青年,正是去年在警備隊裡認識的祝先生。
這一來連杜烈也從人叢中退回來,久别與不意的相逢,使他們十分高興。
沿着寬廣的汽車道,他們且走且談。
在大有的驚訝疑問中,他才知道宋大傻與祝先生已經從城裡到這邊五六天了。
沒處找他們,可因為&ldquo小流氓&rdquo的滋鬧遇在一起。
大有問他們為什麼不在城領隊伍,跑出來幹麼。
&ldquo這話麼,可不是三言兩語交代得完的。
&mdash&mdash總之,咱都不幹了!現在成了閑人。
&rdquo大傻說。
&ldquo怪,好好的事為什麼丢了?又不像我,&mdash&mdash大約你這個鬼靈精又有什麼打算?&rdquo &ldquo打算自然不是沒有,在路上可不能談,&mdash&mdash再一說,你瞧這是什麼時候,還混什麼?&rdquo大傻頗有意思的答複。
&ldquo什麼時候?你說的是日本鬼子進兵,殺人,亂的沒有法辦?在大樹底下說風涼話,咱就不信有那回事,一天不幹活一天沒飯吃!問問杜烈還不是這麼樣?我更不用提了。
像你,當小老總的,有閑手,總好辦事。
&rdquo &ldquo哈哈!大有這老實人到大地方來也學壞了。
看,話多俏皮。
我,大傻當了一年半的營混子就剩下兩身軍服,不信問問祝先生。
他什麼都明白,話說回來,叫做&lsquo人窮志不窮&rsquo。
&rdquo 大有把青布鞋用力地踏着馬路上的碎沙道: &ldquo好!好個&lsquo人窮志不窮&rsquo。
怕你将來還有師長軍長的運氣?祝先生,你也信咱這鄉親說的不是吹大氣?&rdquo 不多說話的祝先生,他那清疏的眉尖老是微微鬥着,黃臉色上有一層明明的光輝,下垂的彎嘴角像包含着一些智慧。
他正在馬路上眺望,聽見大有的問話,轉過臉來道: &ldquo你們真是&lsquo他鄉遇故知&rsquo,談得那麼痛快。
你别瞧不起宋隊長,&mdash&mdash宋大哥,真有他的!吹大氣也不是壞事的。
實講,我在縣裡也待過一年,一切都明白,如今也應該出來看看。
他是聽我勸的。
&hellip&hellip&rdquo &ldquo唉!還是祝先生勸他出來的,你們究竟要往哪裡去?&rdquo &ldquo要走海道才上這裡來,明後天有船就走。
&rdquo祝答複的很簡捷。
&ldquo到上海還是到煙台?另去投軍?&rdquo杜烈來一個進一步的質問。
祝先生微微笑着,把杜烈兄妹估量了一回道: &ldquo都不是外人,我聽宋隊長說到杜老哥的為人,&mdash&mdash投軍麼?也是的,可不是到上海,也不是北下。
&hellip&hellip&rdquo &ldquo那麼怎麼說要坐船?&rdquo杜烈的疑問。
&ldquo怕是往海州吧?&rdquo杜英久沒有說話的機會,她隻好靜聽這四個男子互相傾談,這時她才得摻
他們都抹着額上的汗滴,呼吸着沒有修好的馬路上的飛塵。
起初沿海邊種番薯的沙地,走向有矮房子的街道。
海面的陽光眩耀着他們的眼睛。
那淡藍色安靜的大海,遠遠點綴上幾隻布帆漁船,是一幅悅目的圖畫。
大有對于這樣美麗的景色還少見,在他心中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慰悅。
可是還有比鄉村間并不少的光背小孩子在大道旁邊,逐着煤鬼的小車沿路檢煤塊。
大有到T市以來,因為住處關系,見的這種事特别多。
一樣也有散學的學童,在這星期日過午,有父母兄姊牽着手,領着小洋狗,花花綠綠的衣服,似乎是往遊戲場與電影院。
這些孩子,白白的皮色,活潑的态度,有的看去像是些小紳士,小摩登小姐;在他們身旁就是另一群:烏黑的嘴唇,眉毛,赤腳,破褲子,手上滿是煤屑與泥垢的&ldquo小流氓&rdquo。
慣見的現象,在這裡一點都不希奇。
然而大有在剛剛遠眺海天的風景後,見到這些十字街頭的孩子們,他的質實的心中不由得格外紛亂。
把那令人悅目的景物壓在這些各一世界的孩子們的情形下了。
大廣場中長途汽車已經停放了許多輛,來往在路上的還是不斷。
路旁正有一輛推煤車,車夫從黑口裡露出兩排白牙,瞪着眼同那些&ldquo小流氓&rdquo用勁吵鬧。
一個巡警走過來,手中的短棍早已高高舉起,那群十個多&ldquo小流氓&rdquo便争着往道旁跑。
其中有兩個七八歲的孩子,各人抓着一個小小麻袋包,從廣場的東角上蹿,想由小道上溜走。
他們沒留心到道上的行人。
即時撞倒了一個四五歲紅花衣服的小小姐,還把她那父親的淡灰嘩叽直縫褲子用手抓上一個黑印。
人聲鬧起來了,喊打,喊拿的包圍中,這兩個&ldquo小流氓&rdquo終于被巡警扣住了兩個的脖頸。
西裝紳士走過去給了他們兩記耳光,經過巡警的賠禮才算完事。
他抱起啼哭的小小姐,用花手帕溫和地擦了她的眼淚,然後回頭叱罵着,才甘認晦氣似的走了。
從人叢中,巡警把這兩個含着眼淚的&ldquo小流氓&rdquo帶走,路旁看熱鬧的人卻笑成一片。
杜烈跂着腳往前看,杜英不說什麼話。
大有忍不住回頭問她道: &ldquo這算什麼,巡警還得拿孩子!&rdquo &ldquo小賊麼,不會同大人一樣辦!&rdquo 大有不禁噓了一口氣。
杜英哼一聲道: &ldquo瞧見了麼?沒錢的人家連孩子也是賊!&rdquo &ldquo他不應該再打他們兩巴掌!&rdquo大有隻能從哀憫上着眼。
&ldquo你這個人,兩巴掌算得了什麼?&hellip&hellip&rdquo杜英對于他的話簡直是在嗤笑了。
大有覺得這女孩子怎麼精明,卻真不知人情。
正在要同她辯論幾句,忽然路那邊的人叢中有人對他們喊: &ldquo喂,&hellip&hellip喂!&rdquo &ldquo大有&hellip&hellip哈哈!真巧。
&rdquo 大有一擡頭,宋大傻的便服,面貌,恰好映現在路旁的林檎樹底下。
他身左邊站住一個沒戴帽子穿藍大褂的青年,正是去年在警備隊裡認識的祝先生。
這一來連杜烈也從人叢中退回來,久别與不意的相逢,使他們十分高興。
沿着寬廣的汽車道,他們且走且談。
在大有的驚訝疑問中,他才知道宋大傻與祝先生已經從城裡到這邊五六天了。
沒處找他們,可因為&ldquo小流氓&rdquo的滋鬧遇在一起。
大有問他們為什麼不在城領隊伍,跑出來幹麼。
&ldquo這話麼,可不是三言兩語交代得完的。
&mdash&mdash總之,咱都不幹了!現在成了閑人。
&rdquo大傻說。
&ldquo怪,好好的事為什麼丢了?又不像我,&mdash&mdash大約你這個鬼靈精又有什麼打算?&rdquo &ldquo打算自然不是沒有,在路上可不能談,&mdash&mdash再一說,你瞧這是什麼時候,還混什麼?&rdquo大傻頗有意思的答複。
&ldquo什麼時候?你說的是日本鬼子進兵,殺人,亂的沒有法辦?在大樹底下說風涼話,咱就不信有那回事,一天不幹活一天沒飯吃!問問杜烈還不是這麼樣?我更不用提了。
像你,當小老總的,有閑手,總好辦事。
&rdquo &ldquo哈哈!大有這老實人到大地方來也學壞了。
看,話多俏皮。
我,大傻當了一年半的營混子就剩下兩身軍服,不信問問祝先生。
他什麼都明白,話說回來,叫做&lsquo人窮志不窮&rsquo。
&rdquo 大有把青布鞋用力地踏着馬路上的碎沙道: &ldquo好!好個&lsquo人窮志不窮&rsquo。
怕你将來還有師長軍長的運氣?祝先生,你也信咱這鄉親說的不是吹大氣?&rdquo 不多說話的祝先生,他那清疏的眉尖老是微微鬥着,黃臉色上有一層明明的光輝,下垂的彎嘴角像包含着一些智慧。
他正在馬路上眺望,聽見大有的問話,轉過臉來道: &ldquo你們真是&lsquo他鄉遇故知&rsquo,談得那麼痛快。
你别瞧不起宋隊長,&mdash&mdash宋大哥,真有他的!吹大氣也不是壞事的。
實講,我在縣裡也待過一年,一切都明白,如今也應該出來看看。
他是聽我勸的。
&hellip&hellip&rdquo &ldquo唉!還是祝先生勸他出來的,你們究竟要往哪裡去?&rdquo &ldquo要走海道才上這裡來,明後天有船就走。
&rdquo祝答複的很簡捷。
&ldquo到上海還是到煙台?另去投軍?&rdquo杜烈來一個進一步的質問。
祝先生微微笑着,把杜烈兄妹估量了一回道: &ldquo都不是外人,我聽宋隊長說到杜老哥的為人,&mdash&mdash投軍麼?也是的,可不是到上海,也不是北下。
&hellip&hellip&rdquo &ldquo那麼怎麼說要坐船?&rdquo杜烈的疑問。
&ldquo怕是往海州吧?&rdquo杜英久沒有說話的機會,她隻好靜聽這四個男子互相傾談,這時她才得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