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回 劍法無敵
關燈
小
中
大
也寫不出這樣的好字了。
”黑白子道:“可以。
反正我這間屋中除了一張棋秤之外,什麼也沒有,就是你不要,我也得搬地方,對着你這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,怎麼還能靜心下棋?”秃筆翁搖頭晃腦,自稱自贊:“便是顔魯公複生,也未必寫得出。
”轉頭向令狐沖道:“兄弟,全靠你逼得我滿肚筆意,無法施展,這才突然間從指端一湧而出,成此天地間從所未有的傑構。
你的劍法好,我的書法好,這叫做各有所長,不分勝敗。
”向問天道:“正是,各有所長,不分勝敗。
”丹青生道:“還有,全仗我的酒好!” 黑白子道:“我這個三弟天真瀾漫,癡于揮毫書寫,倒不是比輸了不認。
”向問天道:“在下理會得。
反正咱們所賭,隻是梅莊中無人能勝過風兄弟的劍法。
就算雙方不分勝敗,這賭注咱們也沒有輸。
”黑白子點頭道:“正是。
”伸手到石幾之下,抽了一塊方形的鐵闆出來。
這鐵闆比幾面略小,上面刻着十九道棋路,原來是一塊鐵鑄的棋秤。
他抓住鐵秤之角,說道:“風兄,我以這塊棋秤作兵刃,領教你的高招。
”向問天道:“聽說二莊主這塊棋秤是一件寶物,能收諸種兵刃暗器。
”黑白子向他深深凝視,說道:“童兄當真博聞強記。
佩服,佩服。
其實我這兵刃并非寶物,乃是磁鐵所制,用以吸住鐵制的棋子,當年舟中馬上和人對奕,颠簸之際,不緻亂了棋路。
”向問天道:“原來如此。
”令狐沖聽在耳裡,心想:“幸得向大哥指教,否則一上來長劍給他棋盤吸住,不用打便輸了。
和此人對敵,可不能讓他棋盤和我長劍相碰。
”當下長劍一提,說道:“請二莊主指點。
”黑白子道:“不敢,風兄的劍法高明,在下生平未睹。
請進招!” 令狐沖随手虛削,長劍在空中彎彎曲曲的蜿蜓而前。
黑白子一怔,心想:“這是什麼招數?”眼見劍尖指向自己咽喉,當即舉秤一封。
令狐沖撥轉劍頭,剌向他的右肩,黑白子又是舉秤一擋。
令狐沖一劍不等剌實,便已縮回,一劍刺向他的小腹。
黑白子又是一封,心想:“再不反擊,如何争先?”下棋講究一個先手,比武過招也講究一個先手,黑白子精于棋理,自然深通争先之道,當即舉起棋秤,向令狐沖右肩疾砸下來,這棋秤二尺見方,厚達二寸,乃是一件甚為沉重的兵刃。
這玄鐵又遠重于凡鐵,若是給他砸在劍上,就算鐵秤上無吸鐵的磁性,長劍也非給他砸斷不可。
令狐沖身子略側,一劍從他右脅下剌去。
黑白子本來是提秤進攻,就見對方這一劍剌來,雖是不成招法,所攻之處卻是務須照應,當即斜秤封他長劍,同時又即向前推出。
這一招“大飛”,原是守中有攻,隻要令狐沖應得這招,後着便是源源而至,殊不知令狐沖竟是不理,長劍斜挑。
和他搶攻。
黑白子這一把守中帶攻之作隻有半招起了效應,棋秤橫擋,純取守勢。
令狐沖一劍又是一劍,連攻四十餘劍。
黑白子左擋右封,前拒後禦,守得連水也滴不進去,但兩人拆了四十餘招,黑白子便是守了四十餘招,竟然騰不出手來還擊。
秃筆翁、丹青生、丁堅、施令威四人隻看得目瞪口呆,眼見令狐沖的劍法既非絕快,更不威猛淩厲,變招之際,亦無什麼特别的巧妙所在,但每一劍剌出,總是教黑白子左支右绌,不得不防守自己的破綻。
要知任何高手和人動手比武,不論使何招數,必有破綻,隻是若能搶先,早一步取了對方的要害,那麼自己的破綻便不成為破綻,縱有千百處破綻,亦是無礙。
可是黑白子和令狐沖動手,自己棋秤一動,對方的劍尖便指向了自己露出的破綻,他是武學大師,一見對方劍尖所向,便料到這一劍剌來有何後果,四十餘招之中,對方攻得緊密無比,自己連半手也緩不出來反擊,便如是和一個比自己棋力為高之人對局,棋差一着,縛手縛腳,對下四十餘子,每一子都是給對方占了棋秤中最關鍵的所在。
黑白子眼見敗局已成,如此鬥将下去。
縱然再拆一百招,二百招,自己仍将處于挨打而不還手的局面,心想:“今日若不行險,以圖一逞,我黑白子一世英名,化為流水。
”橫過棋秤,疾揮出去,徑砸令狐沖的左腰。
令狐沖仍是不閃不避,長劍先剌他小腹。
這一次黑白子卻不将棋秤收回護體,仍是順勢砸将過去,似是決意拚命,要打個兩敗俱傷,待他長劍剌到時,左手食中二指伸出,往他劍刃上挾去。
原來他練就“玄天指”神功,這兩根手指上注以内勁,實不下于另有一件厲害的兵刃。
旁觀五人見他行此險着,都是“咦”的一聲,均覺這等打法已不是比武較藝,而是生死相搏,倘若他一挾不中,那便是劍刃穿腹之禍。
在這一霎之間,五個人手心中都是捏了把冷汗。
眼見黑白子的兩根手指将要碰到劍刃,挾得中或是挾不中,都将有一人重傷或是斃命。
若是挾中了,令狐沖的長劍無法剌出,那麼棋秤便擊在他腰間,其勢已無可閃避。
若是一挾不中,甚至雖然挾中而二指之力阻不住劍勢,那麼長劍一通而前,黑白子縱欲後退,亦已不及。
便在黑白子的手指和劍刃将觸未觸之際,那長劍的劍尖突然一昂,指向了他咽喉。
這一下變招出于人人意料之外,古往今來武學之中,絕不可能有這麼一招。
如此一來,先前剌向小腹的一劍竟是虛招,高手相搏而使這種虛招,直如兒戲。
可是此招雖為劍理所無,畢竟在令狐沖手下便了出來。
一劍上挑,疾剌咽喉,黑白子的棋秤如繼續前砸,這一劍定然先刺穿了他的喉頭。
黑白子大驚之下,右手奮起平生之力,将棋秤凝住不動,他善于奕理,腦中靈機一動,料到對方的心意,如果自己的棋秤頓住不砸,對方的長劍也不會剌将過來。
果然令狐沖見他棋秤不再進擊,長劍便也凝住不動,劍尖離他咽喉不過一寸,而棋秤離令狐沖腰間,也不過二寸而已。
兩人相對僵持,全身肌肉沒半分顫動。
此刻二人雖然毫不動彈,但在旁觀衆人看來,情景比适才激鬥更是兇險得多。
局勢雖是僵持,其實令狐沖己占了全面上風。
要知那稘秤乃是重物,至少也須相隔數尺之遙運力擊下,方能傷敵,此時和令狐沖身子隻隔二寸,縱然大力向前一推,也傷他不得,但令狐沖的長劍隻須輕輕一送,便送了對方性命。
雙方處境之優劣誰也瞧得出來。
向
”黑白子道:“可以。
反正我這間屋中除了一張棋秤之外,什麼也沒有,就是你不要,我也得搬地方,對着你這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,怎麼還能靜心下棋?”秃筆翁搖頭晃腦,自稱自贊:“便是顔魯公複生,也未必寫得出。
”轉頭向令狐沖道:“兄弟,全靠你逼得我滿肚筆意,無法施展,這才突然間從指端一湧而出,成此天地間從所未有的傑構。
你的劍法好,我的書法好,這叫做各有所長,不分勝敗。
”向問天道:“正是,各有所長,不分勝敗。
”丹青生道:“還有,全仗我的酒好!” 黑白子道:“我這個三弟天真瀾漫,癡于揮毫書寫,倒不是比輸了不認。
”向問天道:“在下理會得。
反正咱們所賭,隻是梅莊中無人能勝過風兄弟的劍法。
就算雙方不分勝敗,這賭注咱們也沒有輸。
”黑白子點頭道:“正是。
”伸手到石幾之下,抽了一塊方形的鐵闆出來。
這鐵闆比幾面略小,上面刻着十九道棋路,原來是一塊鐵鑄的棋秤。
他抓住鐵秤之角,說道:“風兄,我以這塊棋秤作兵刃,領教你的高招。
”向問天道:“聽說二莊主這塊棋秤是一件寶物,能收諸種兵刃暗器。
”黑白子向他深深凝視,說道:“童兄當真博聞強記。
佩服,佩服。
其實我這兵刃并非寶物,乃是磁鐵所制,用以吸住鐵制的棋子,當年舟中馬上和人對奕,颠簸之際,不緻亂了棋路。
”向問天道:“原來如此。
”令狐沖聽在耳裡,心想:“幸得向大哥指教,否則一上來長劍給他棋盤吸住,不用打便輸了。
和此人對敵,可不能讓他棋盤和我長劍相碰。
”當下長劍一提,說道:“請二莊主指點。
”黑白子道:“不敢,風兄的劍法高明,在下生平未睹。
請進招!” 令狐沖随手虛削,長劍在空中彎彎曲曲的蜿蜓而前。
黑白子一怔,心想:“這是什麼招數?”眼見劍尖指向自己咽喉,當即舉秤一封。
令狐沖撥轉劍頭,剌向他的右肩,黑白子又是舉秤一擋。
令狐沖一劍不等剌實,便已縮回,一劍刺向他的小腹。
黑白子又是一封,心想:“再不反擊,如何争先?”下棋講究一個先手,比武過招也講究一個先手,黑白子精于棋理,自然深通争先之道,當即舉起棋秤,向令狐沖右肩疾砸下來,這棋秤二尺見方,厚達二寸,乃是一件甚為沉重的兵刃。
這玄鐵又遠重于凡鐵,若是給他砸在劍上,就算鐵秤上無吸鐵的磁性,長劍也非給他砸斷不可。
令狐沖身子略側,一劍從他右脅下剌去。
黑白子本來是提秤進攻,就見對方這一劍剌來,雖是不成招法,所攻之處卻是務須照應,當即斜秤封他長劍,同時又即向前推出。
這一招“大飛”,原是守中有攻,隻要令狐沖應得這招,後着便是源源而至,殊不知令狐沖竟是不理,長劍斜挑。
和他搶攻。
黑白子這一把守中帶攻之作隻有半招起了效應,棋秤橫擋,純取守勢。
令狐沖一劍又是一劍,連攻四十餘劍。
黑白子左擋右封,前拒後禦,守得連水也滴不進去,但兩人拆了四十餘招,黑白子便是守了四十餘招,竟然騰不出手來還擊。
秃筆翁、丹青生、丁堅、施令威四人隻看得目瞪口呆,眼見令狐沖的劍法既非絕快,更不威猛淩厲,變招之際,亦無什麼特别的巧妙所在,但每一劍剌出,總是教黑白子左支右绌,不得不防守自己的破綻。
要知任何高手和人動手比武,不論使何招數,必有破綻,隻是若能搶先,早一步取了對方的要害,那麼自己的破綻便不成為破綻,縱有千百處破綻,亦是無礙。
可是黑白子和令狐沖動手,自己棋秤一動,對方的劍尖便指向了自己露出的破綻,他是武學大師,一見對方劍尖所向,便料到這一劍剌來有何後果,四十餘招之中,對方攻得緊密無比,自己連半手也緩不出來反擊,便如是和一個比自己棋力為高之人對局,棋差一着,縛手縛腳,對下四十餘子,每一子都是給對方占了棋秤中最關鍵的所在。
黑白子眼見敗局已成,如此鬥将下去。
縱然再拆一百招,二百招,自己仍将處于挨打而不還手的局面,心想:“今日若不行險,以圖一逞,我黑白子一世英名,化為流水。
”橫過棋秤,疾揮出去,徑砸令狐沖的左腰。
令狐沖仍是不閃不避,長劍先剌他小腹。
這一次黑白子卻不将棋秤收回護體,仍是順勢砸将過去,似是決意拚命,要打個兩敗俱傷,待他長劍剌到時,左手食中二指伸出,往他劍刃上挾去。
原來他練就“玄天指”神功,這兩根手指上注以内勁,實不下于另有一件厲害的兵刃。
旁觀五人見他行此險着,都是“咦”的一聲,均覺這等打法已不是比武較藝,而是生死相搏,倘若他一挾不中,那便是劍刃穿腹之禍。
在這一霎之間,五個人手心中都是捏了把冷汗。
眼見黑白子的兩根手指将要碰到劍刃,挾得中或是挾不中,都将有一人重傷或是斃命。
若是挾中了,令狐沖的長劍無法剌出,那麼棋秤便擊在他腰間,其勢已無可閃避。
若是一挾不中,甚至雖然挾中而二指之力阻不住劍勢,那麼長劍一通而前,黑白子縱欲後退,亦已不及。
便在黑白子的手指和劍刃将觸未觸之際,那長劍的劍尖突然一昂,指向了他咽喉。
這一下變招出于人人意料之外,古往今來武學之中,絕不可能有這麼一招。
如此一來,先前剌向小腹的一劍竟是虛招,高手相搏而使這種虛招,直如兒戲。
可是此招雖為劍理所無,畢竟在令狐沖手下便了出來。
一劍上挑,疾剌咽喉,黑白子的棋秤如繼續前砸,這一劍定然先刺穿了他的喉頭。
黑白子大驚之下,右手奮起平生之力,将棋秤凝住不動,他善于奕理,腦中靈機一動,料到對方的心意,如果自己的棋秤頓住不砸,對方的長劍也不會剌将過來。
果然令狐沖見他棋秤不再進擊,長劍便也凝住不動,劍尖離他咽喉不過一寸,而棋秤離令狐沖腰間,也不過二寸而已。
兩人相對僵持,全身肌肉沒半分顫動。
此刻二人雖然毫不動彈,但在旁觀衆人看來,情景比适才激鬥更是兇險得多。
局勢雖是僵持,其實令狐沖己占了全面上風。
要知那稘秤乃是重物,至少也須相隔數尺之遙運力擊下,方能傷敵,此時和令狐沖身子隻隔二寸,縱然大力向前一推,也傷他不得,但令狐沖的長劍隻須輕輕一送,便送了對方性命。
雙方處境之優劣誰也瞧得出來。
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