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回 孤山梅莊
關燈
小
中
大
人卻也顧不得這許多,采來飽餐了一頓。
休息了一個多時辰,又再前行,到黃昏時,向問天終于尋到了出谷的方位,但須翻越一個數百尺的峭壁。
他将令狐沖負于背上,一口氣騰越而上。
峭壁外一條鳥道蜿蜓于長草之間,雖然景物荒涼,卻再不如那深谷一般,是連鳥獸之迹也絲毫不見的絕地了。
次日清良,兩人徑向東行,到得一處市鎮之上,向問天從懷中取出一片金葉子,叫令狐沖去一家銀鋪兌成了銀子。
然後投店借宿。
向問天叫了一桌酒席,命店小二送來一大壇酒,和令狐沖二人痛飲了半壇,飯也不吃了,一個伏案睡去,一個爛醉于床,直到次日紅日滿窗,這才先後醒轉,兩人相對一笑,回想當日涼亭與石梁上的惡鬥,直如隔世。
向問天道:“兄弟,你在此稍候,我出去一會。
”這一去竟是一個多時辰。
令狐沖正自擔憂,生伯他遇上了敵人,卻見他雙手大也小包,挾了許多東西回來,手腕間的鐵鍊也已不知去向,想是叫鐵匠給鑿開了。
向問天打開包裹,一包包都是華貴的衣飾,說道:“咱二人都扮成大富商的模樣,越是闊綽越好。
”當下和令狐沖二人裡裡外外,換得煥然一新。
出得店時,店小二牽過兩匹鞍辔鮮明的高頭大馬過來,也是向問天買來的。
二人乘馬而行,緩緩向東。
行得數日,令狐沖感到累了,向問天便雇了大車給他乘坐,到得運河邊上,索性棄車乘船,折而南行。
一路之上,向問天流水般花錢,身邊的金葉子似乎永遠用不完。
到得江蘇境内,過了長江後,運河兩岸市肆繁榮,向問天所買的衣飾越來越是華貴,令狐沖也不多問,一切聽由他安排。
舟中長日,向問天談些江湖上的轶事趣事。
此人博聞強記,當今武林之中,不但成名人物無人不知,甚至連華山派中勞德諾、施戴子這些第二輩的弟子,他居然也能說得出每個人的出身來曆,武功強弱。
隻把令狐沖聽得目瞪口呆,佩服不置。
舟行非是一日,這一天将到杭州,向問天和令狐沖又改從陸行,買了兩匹駿馬,乘馬進了杭州城。
那杭州古稱臨安,南宋時建為都城,向來是個好去處,進得城來,一路上行人比肩,笙歌處處。
令狐沖跟着向問天來到西湖之畔,但見碧波如鏡,垂柳拂水,景物之美,直如神仙境地。
令狐沖道:“常聽人言道: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
蘇州沒有去過,不知端的,今日親見西湖,這天堂之譽,确是不虛了。
”向問天一笑,縱馬來到一個所在,那地方和外邊湖水隔着一條長堤,更是幽靜。
兩人下了馬,将坐騎系在湖邊的柳樹之上,向山邊的石級上行去。
向問天似是到了舊遊之地,路徑甚是熟悉。
轉了幾個彎,遍地都是梅樹,老幹橫斜,枝葉茂密,想象初春梅花盛開之日,香雪如海,定然觀賞不盡。
穿過一大片梅林,走上一條闊逾五尺的青石闆大路,來到一座朱門白牆的大莊院外,行到近處,隻見大門外寫着“梅莊”兩個大字,旁邊署着“虞允文題”四字。
令狐沖讀書不多,不知虞允文是南宋破金的大功臣,但覺這幾個字儒雅之中透着勃勃英氣。
向問天走上前去,抓住門上擦得精光雪亮的大銅環,提了起來,正要敲将下去,忽然想起一事,回頭低聲說道:“一切聽我安排。
”令狐沖點了點頭,心想:“這座梅莊,顯是杭州城大富之家的寓所,難道所住的竟是一位當世名醫麼?”隻聽得向問天将銅環敲了四下,停一停,再敲兩下,停一停,敲了五下,停一停,又敲三下,然後放下銅環,退在一旁。
過了半晌,大門緩緩打開,并肩走出兩個家人裝束的老者來。
令狐沖一見,不由得吃了一驚,這二人目光如電,太陽穴高高鼓起,步履穩重,直是兩位内功淵深的武學大匠氣象,卻如何在這裡幹這仆從厮養的賤役?左首那人躬身說道:“兩位駕臨敝莊,有何貴幹?”向問天道:“嵩山門下,華山門下弟子,有事求見江南四友,四位前輩。
”那人道:“我家主人向不見客。
”說着便欲關門。
向問天從懷中取出一物,展了開來,令狐沖又是一驚,隻見他手中之物寶光四耀,乃是一面五色錦旗,上面鑲滿了珍珠寶石。
令狐沖當日在衡山劉正風家中見過,知道這是嵩山派左盟主的五嶽令旗,那日劉正風要金盆洗手,嵩山弟子千丈松史登達曾持此旗來加以阻止。
這令旗所到之處,猶如左盟主親到,五嶽劍派門下師長弟子,無不凜遵持旗者的号令。
令狐沖心下隐隐覺得不安,猜想向問天此旗定是來曆不正,說不定還是殺了嵩山派中重要人物而搶來的,他自稱是嵩山弟子,又不知有何圖謀?隻是自己答應過一切聽他安排,隻好一言不發,靜觀其變。
那兩名家人見了此旗,神色微變,齊聲說:“嵩山派左盟主的令旗?”向問天道:“正是。
”右首那家人道:“江南四友和五嶽劍派素不往來,便是左盟主親到,我家主人也未必——未必——嘿嘿。
”他下面的話便不說下去,意思卻甚是明顯:“便是左盟王親到,我家主人也未必肯予接見。
”隻是嵩山派左盟主畢竟位高望重,這家人不願口出輕侮之言,但他顯然認為“江南四友”的身份地位,比之左盟主又高得多了。
令狐沖心道:“這‘江南四友’是何等樣人物?倘若他們在武林之中真有這等大來頭,怎地從沒聽師父、師娘提過他四人的名字?我在江湖之上行走,多聽人講到當世武林中的前輩高人,卻也不曾聽到有人提及‘江南四友’四字。
” 向問天微微一笑,将五嶽令旗收入懷中,說道:“我左師侄這面令旗,不過是拿來唬人的。
江南四位前輩是何等樣人,也不會将這令旗放在眼裡——”令狐沖心道:“你說‘左
休息了一個多時辰,又再前行,到黃昏時,向問天終于尋到了出谷的方位,但須翻越一個數百尺的峭壁。
他将令狐沖負于背上,一口氣騰越而上。
峭壁外一條鳥道蜿蜓于長草之間,雖然景物荒涼,卻再不如那深谷一般,是連鳥獸之迹也絲毫不見的絕地了。
次日清良,兩人徑向東行,到得一處市鎮之上,向問天從懷中取出一片金葉子,叫令狐沖去一家銀鋪兌成了銀子。
然後投店借宿。
向問天叫了一桌酒席,命店小二送來一大壇酒,和令狐沖二人痛飲了半壇,飯也不吃了,一個伏案睡去,一個爛醉于床,直到次日紅日滿窗,這才先後醒轉,兩人相對一笑,回想當日涼亭與石梁上的惡鬥,直如隔世。
向問天道:“兄弟,你在此稍候,我出去一會。
”這一去竟是一個多時辰。
令狐沖正自擔憂,生伯他遇上了敵人,卻見他雙手大也小包,挾了許多東西回來,手腕間的鐵鍊也已不知去向,想是叫鐵匠給鑿開了。
向問天打開包裹,一包包都是華貴的衣飾,說道:“咱二人都扮成大富商的模樣,越是闊綽越好。
”當下和令狐沖二人裡裡外外,換得煥然一新。
出得店時,店小二牽過兩匹鞍辔鮮明的高頭大馬過來,也是向問天買來的。
二人乘馬而行,緩緩向東。
行得數日,令狐沖感到累了,向問天便雇了大車給他乘坐,到得運河邊上,索性棄車乘船,折而南行。
一路之上,向問天流水般花錢,身邊的金葉子似乎永遠用不完。
到得江蘇境内,過了長江後,運河兩岸市肆繁榮,向問天所買的衣飾越來越是華貴,令狐沖也不多問,一切聽由他安排。
舟中長日,向問天談些江湖上的轶事趣事。
此人博聞強記,當今武林之中,不但成名人物無人不知,甚至連華山派中勞德諾、施戴子這些第二輩的弟子,他居然也能說得出每個人的出身來曆,武功強弱。
隻把令狐沖聽得目瞪口呆,佩服不置。
舟行非是一日,這一天将到杭州,向問天和令狐沖又改從陸行,買了兩匹駿馬,乘馬進了杭州城。
那杭州古稱臨安,南宋時建為都城,向來是個好去處,進得城來,一路上行人比肩,笙歌處處。
令狐沖跟着向問天來到西湖之畔,但見碧波如鏡,垂柳拂水,景物之美,直如神仙境地。
令狐沖道:“常聽人言道: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
蘇州沒有去過,不知端的,今日親見西湖,這天堂之譽,确是不虛了。
”向問天一笑,縱馬來到一個所在,那地方和外邊湖水隔着一條長堤,更是幽靜。
兩人下了馬,将坐騎系在湖邊的柳樹之上,向山邊的石級上行去。
向問天似是到了舊遊之地,路徑甚是熟悉。
轉了幾個彎,遍地都是梅樹,老幹橫斜,枝葉茂密,想象初春梅花盛開之日,香雪如海,定然觀賞不盡。
穿過一大片梅林,走上一條闊逾五尺的青石闆大路,來到一座朱門白牆的大莊院外,行到近處,隻見大門外寫着“梅莊”兩個大字,旁邊署着“虞允文題”四字。
令狐沖讀書不多,不知虞允文是南宋破金的大功臣,但覺這幾個字儒雅之中透着勃勃英氣。
向問天走上前去,抓住門上擦得精光雪亮的大銅環,提了起來,正要敲将下去,忽然想起一事,回頭低聲說道:“一切聽我安排。
”令狐沖點了點頭,心想:“這座梅莊,顯是杭州城大富之家的寓所,難道所住的竟是一位當世名醫麼?”隻聽得向問天将銅環敲了四下,停一停,再敲兩下,停一停,敲了五下,停一停,又敲三下,然後放下銅環,退在一旁。
過了半晌,大門緩緩打開,并肩走出兩個家人裝束的老者來。
令狐沖一見,不由得吃了一驚,這二人目光如電,太陽穴高高鼓起,步履穩重,直是兩位内功淵深的武學大匠氣象,卻如何在這裡幹這仆從厮養的賤役?左首那人躬身說道:“兩位駕臨敝莊,有何貴幹?”向問天道:“嵩山門下,華山門下弟子,有事求見江南四友,四位前輩。
”那人道:“我家主人向不見客。
”說着便欲關門。
向問天從懷中取出一物,展了開來,令狐沖又是一驚,隻見他手中之物寶光四耀,乃是一面五色錦旗,上面鑲滿了珍珠寶石。
令狐沖當日在衡山劉正風家中見過,知道這是嵩山派左盟主的五嶽令旗,那日劉正風要金盆洗手,嵩山弟子千丈松史登達曾持此旗來加以阻止。
這令旗所到之處,猶如左盟主親到,五嶽劍派門下師長弟子,無不凜遵持旗者的号令。
令狐沖心下隐隐覺得不安,猜想向問天此旗定是來曆不正,說不定還是殺了嵩山派中重要人物而搶來的,他自稱是嵩山弟子,又不知有何圖謀?隻是自己答應過一切聽他安排,隻好一言不發,靜觀其變。
那兩名家人見了此旗,神色微變,齊聲說:“嵩山派左盟主的令旗?”向問天道:“正是。
”右首那家人道:“江南四友和五嶽劍派素不往來,便是左盟主親到,我家主人也未必——未必——嘿嘿。
”他下面的話便不說下去,意思卻甚是明顯:“便是左盟王親到,我家主人也未必肯予接見。
”隻是嵩山派左盟主畢竟位高望重,這家人不願口出輕侮之言,但他顯然認為“江南四友”的身份地位,比之左盟主又高得多了。
令狐沖心道:“這‘江南四友’是何等樣人物?倘若他們在武林之中真有這等大來頭,怎地從沒聽師父、師娘提過他四人的名字?我在江湖之上行走,多聽人講到當世武林中的前輩高人,卻也不曾聽到有人提及‘江南四友’四字。
” 向問天微微一笑,将五嶽令旗收入懷中,說道:“我左師侄這面令旗,不過是拿來唬人的。
江南四位前輩是何等樣人,也不會将這令旗放在眼裡——”令狐沖心道:“你說‘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