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回 五仙教主
關燈
小
中
大
錨解纜,向黃河下遊駛去。
其時曙色初現,曉霧未散,河面上一團團白霧,罩在滾滾濁流之上,放眼不盡,令人胸襟為之一暢。
船行無多時,白霧中忽然沖出一葉小舟,貼着華山派的坐船而行。
這小舟行駛極快,一晃眼間便趕在華山坐船之前,依稀聽得船中有女子唱歌之聲。
隻是那歌聲極輕極柔,幾不可聞。
嶽不群和嶽夫人對望了一眼,均覺這艘小舟有些古怪。
過了小半個時辰,太陽漸漸升起,照得河水中金蛇亂舞,忽見一艘小舟興起風帆,迎面駛來,其時吹的正是東風,那小舟的青色帆篷吃飽了風,舟身又是極輕,飛也似的溯河而上。
嶽不群凝目望去,隻見青色的帆布上繪着一隻白色的人腳,再細看時,那人腳纖纖美秀,顯是一隻女子的素足。
華山群弟子都談論起來,說道:“怎地在帆上畫一隻腳,這可奇怪之極了!”桃枝仙道:“這多半是漠北雙熊的船。
啊唷,嶽夫人、嶽姑娘,你們娘兒們可得小心,這艘船上的人講明了要吃女人腳。
”嶽靈珊碎了一口,心中卻也不由得有些驚惶。
那小船片刻間便攻到面前,船中又是隐隐有歌聲傳出。
這一次衆人卻是聽得十分清楚,這歌極是輕柔,濃膩無方,簡直不但是歌,慨似歎息,又似呻吟,令人一聽之下便即怦然心動。
華山派一衆青年男女登時忍不住面紅耳赤,聽那歌聲一轉之下,更像是男女歡合之音,喜樂無限,狂放不禁。
嶽夫人罵道:“那是什麼妖魔鬼怪?” 小舟中忽有一個女子聲音膩聲道:“華山派令狐公子可在船上?”嶽夫人低聲道:“别理她!”那女子說道:“咱們好想一睹令狐公子豐采,能賜見麼?” 這女子音聲嬌柔得宛轉,蕩人魂魄,華山派舟中所有男子固然為之心動,連素來瞧不起女人的桃谷六仙也不禁手足酸軟,甚至嶽夫人等一衆女子亦覺心神蕩漾。
小舟中的女子說了這句話後,從艙中一躍而出,站在船頭。
隻見她身穿藍布印白花的衫褲,自胸至膝圍着一條繡花圍裙,色彩燦爛,輝煌無比,耳上垂着一對極大的黃金耳環,足足有酒杯口大小。
那女子約摸廿七八歲年紀,肌膚微黃,雙眼極大,黑如點漆,腰中一根彩色腰帶被疾風吹而向前,當真是神采飛揚,雙腳卻是赤足。
這女子風韻雖也甚佳,但聞其音而見其人,卻覺聲音之嬌美,遠過于其容貌了。
說話之間,華山坐船順流而下,和那小舟便要撞上,卻見那小丹一個轉折,掉過頭來,風帆跟着卸下,便和大船并肩而行。
那女子臉帶微笑,似有嘲弄之意,瞧她裝束,絕非漢家女子。
嶽不群心中一動,陡然間想起一事,問道:“這位姑娘可是雲南五仙教藍教主屬下嗎?”那女子格格一笑,道:“你倒有眼光,隻不過猜對了一半。
我是雲南五仙教的,卻不是藍教主屬下。
”嶽不群站到船頭,拱手道:“在下請教姑娘貴姓,河上枉顧,有何見教?”那女子笑道:“苗家女子,不懂你抛書袋的說話,你再說一遍。
”嶽不群道:“請問姑娘,你姓甚麼?”那女子笑道:“你早知道我姓甚麼,又來問我。
”嶽不群道:“在下不知姑娘姓甚麼,這才請教。
”那女子笑道:“你這麼大年紀啦,胡子也這麼長了,明明知道我姓甚麼,偏偏又要賴。
”她這幾句話說得頗為無禮,隻是她言笑宴宴,神色可親,并無相侮之意。
嶽不群對她仍是執禮甚恭,說道:“姑娘取笑了。
”那女子笑道:“嶽掌門,你姓甚麼啊?” 嶽不群道:“姑娘知道在下姓嶽,卻又明知故問。
”嶽夫人見那女子身形婀娜,言語輕挑,心下甚是不喜,低聲道:“别理睬她。
”嶽不群左手伸到自己背後,搖了幾搖,示意嶽夫人不可多言。
桃根仙道:“嶽先生在背後搖手,那是甚麼意思?嗯,嶽夫人叫他不可理睬那個女子,嶽先生卻見那女子既美貌,又風騷,偏偏不聽老婆的話,非理睬她不可。
”那女子笑道:“多謝你啦,你說我既美貌,又風甚麼的,我們苗家女子,那有你們漢人的小姐太太們生得好看?”似乎她不懂“風騷”二字中含有污蔑之意,聽人贊她美貌,登時容光煥發,十分歡喜,又向嶽不群道:“那麼為什麼你知道我姓什麼了,卻又明知故問?” 桃幹仙道:“嶽先生不聽老婆的話,有何後果?”桃花仙道:“後果必定不佳。
”桃幹仙道:“嶽先生人稱‘君子劍’原來也不是真的君子,早知道人家姓什麼了,偏偏明知故問,沒話找話,跟人家多對答幾句也是好的。
”嶽不群給桃谷六仙說得甚是尴尬,心想這六人口沒遮攔,不知有多少難聽的話将出來,給一衆男女弟子聽在耳中,算什麼樣子?”可又不能和他們當真,當即向那女子拱了拱手,道:“便請拜上藍教主,說道華山嶽不群請問她老人家安好。
” 那女子睜着一對圓圓的大眼,眼珠骨溜溜的轉了幾轉,滿臉詫異之色,道:“你為什麼叫我‘老人家’,難道我已經很老了嗎?”嶽不群大吃一驚,道:“姑娘——你——你便是雲南五仙教的藍教主?” 衆人聽得嶽不群的聲音之中充滿了驚駭,都是十分詫異,勞德諾卻大聲叫了出來:“——你——你是五仙教的藍教主?”原來華山派坐船之中,除了嶽不群外,就數勞德諾最為見多識廣。
他知道五仙教是個極為陰險狠辣的教派。
“五仙”雲雲,隻是美稱,江湖中人背後提起,都是稱之為五毒教。
其實百餘年前,這教派的真正名稱便叫作五毒教,創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,都是雲貴川湘一帶的苗人。
後來有幾個漢人入了教,說起“五毒”二字不雅
其時曙色初現,曉霧未散,河面上一團團白霧,罩在滾滾濁流之上,放眼不盡,令人胸襟為之一暢。
船行無多時,白霧中忽然沖出一葉小舟,貼着華山派的坐船而行。
這小舟行駛極快,一晃眼間便趕在華山坐船之前,依稀聽得船中有女子唱歌之聲。
隻是那歌聲極輕極柔,幾不可聞。
嶽不群和嶽夫人對望了一眼,均覺這艘小舟有些古怪。
過了小半個時辰,太陽漸漸升起,照得河水中金蛇亂舞,忽見一艘小舟興起風帆,迎面駛來,其時吹的正是東風,那小舟的青色帆篷吃飽了風,舟身又是極輕,飛也似的溯河而上。
嶽不群凝目望去,隻見青色的帆布上繪着一隻白色的人腳,再細看時,那人腳纖纖美秀,顯是一隻女子的素足。
華山群弟子都談論起來,說道:“怎地在帆上畫一隻腳,這可奇怪之極了!”桃枝仙道:“這多半是漠北雙熊的船。
啊唷,嶽夫人、嶽姑娘,你們娘兒們可得小心,這艘船上的人講明了要吃女人腳。
”嶽靈珊碎了一口,心中卻也不由得有些驚惶。
那小船片刻間便攻到面前,船中又是隐隐有歌聲傳出。
這一次衆人卻是聽得十分清楚,這歌極是輕柔,濃膩無方,簡直不但是歌,慨似歎息,又似呻吟,令人一聽之下便即怦然心動。
華山派一衆青年男女登時忍不住面紅耳赤,聽那歌聲一轉之下,更像是男女歡合之音,喜樂無限,狂放不禁。
嶽夫人罵道:“那是什麼妖魔鬼怪?” 小舟中忽有一個女子聲音膩聲道:“華山派令狐公子可在船上?”嶽夫人低聲道:“别理她!”那女子說道:“咱們好想一睹令狐公子豐采,能賜見麼?” 這女子音聲嬌柔得宛轉,蕩人魂魄,華山派舟中所有男子固然為之心動,連素來瞧不起女人的桃谷六仙也不禁手足酸軟,甚至嶽夫人等一衆女子亦覺心神蕩漾。
小舟中的女子說了這句話後,從艙中一躍而出,站在船頭。
隻見她身穿藍布印白花的衫褲,自胸至膝圍着一條繡花圍裙,色彩燦爛,輝煌無比,耳上垂着一對極大的黃金耳環,足足有酒杯口大小。
那女子約摸廿七八歲年紀,肌膚微黃,雙眼極大,黑如點漆,腰中一根彩色腰帶被疾風吹而向前,當真是神采飛揚,雙腳卻是赤足。
這女子風韻雖也甚佳,但聞其音而見其人,卻覺聲音之嬌美,遠過于其容貌了。
說話之間,華山坐船順流而下,和那小舟便要撞上,卻見那小丹一個轉折,掉過頭來,風帆跟着卸下,便和大船并肩而行。
那女子臉帶微笑,似有嘲弄之意,瞧她裝束,絕非漢家女子。
嶽不群心中一動,陡然間想起一事,問道:“這位姑娘可是雲南五仙教藍教主屬下嗎?”那女子格格一笑,道:“你倒有眼光,隻不過猜對了一半。
我是雲南五仙教的,卻不是藍教主屬下。
”嶽不群站到船頭,拱手道:“在下請教姑娘貴姓,河上枉顧,有何見教?”那女子笑道:“苗家女子,不懂你抛書袋的說話,你再說一遍。
”嶽不群道:“請問姑娘,你姓甚麼?”那女子笑道:“你早知道我姓甚麼,又來問我。
”嶽不群道:“在下不知姑娘姓甚麼,這才請教。
”那女子笑道:“你這麼大年紀啦,胡子也這麼長了,明明知道我姓甚麼,偏偏又要賴。
”她這幾句話說得頗為無禮,隻是她言笑宴宴,神色可親,并無相侮之意。
嶽不群對她仍是執禮甚恭,說道:“姑娘取笑了。
”那女子笑道:“嶽掌門,你姓甚麼啊?” 嶽不群道:“姑娘知道在下姓嶽,卻又明知故問。
”嶽夫人見那女子身形婀娜,言語輕挑,心下甚是不喜,低聲道:“别理睬她。
”嶽不群左手伸到自己背後,搖了幾搖,示意嶽夫人不可多言。
桃根仙道:“嶽先生在背後搖手,那是甚麼意思?嗯,嶽夫人叫他不可理睬那個女子,嶽先生卻見那女子既美貌,又風騷,偏偏不聽老婆的話,非理睬她不可。
”那女子笑道:“多謝你啦,你說我既美貌,又風甚麼的,我們苗家女子,那有你們漢人的小姐太太們生得好看?”似乎她不懂“風騷”二字中含有污蔑之意,聽人贊她美貌,登時容光煥發,十分歡喜,又向嶽不群道:“那麼為什麼你知道我姓什麼了,卻又明知故問?” 桃幹仙道:“嶽先生不聽老婆的話,有何後果?”桃花仙道:“後果必定不佳。
”桃幹仙道:“嶽先生人稱‘君子劍’原來也不是真的君子,早知道人家姓什麼了,偏偏明知故問,沒話找話,跟人家多對答幾句也是好的。
”嶽不群給桃谷六仙說得甚是尴尬,心想這六人口沒遮攔,不知有多少難聽的話将出來,給一衆男女弟子聽在耳中,算什麼樣子?”可又不能和他們當真,當即向那女子拱了拱手,道:“便請拜上藍教主,說道華山嶽不群請問她老人家安好。
” 那女子睜着一對圓圓的大眼,眼珠骨溜溜的轉了幾轉,滿臉詫異之色,道:“你為什麼叫我‘老人家’,難道我已經很老了嗎?”嶽不群大吃一驚,道:“姑娘——你——你便是雲南五仙教的藍教主?” 衆人聽得嶽不群的聲音之中充滿了驚駭,都是十分詫異,勞德諾卻大聲叫了出來:“——你——你是五仙教的藍教主?”原來華山派坐船之中,除了嶽不群外,就數勞德諾最為見多識廣。
他知道五仙教是個極為陰險狠辣的教派。
“五仙”雲雲,隻是美稱,江湖中人背後提起,都是稱之為五毒教。
其實百餘年前,這教派的真正名稱便叫作五毒教,創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,都是雲貴川湘一帶的苗人。
後來有幾個漢人入了教,說起“五毒”二字不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