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節 興風作浪小紳士
關燈
小
中
大
虧,你想我這話對不對?
王好德聽他說得頭頭是道,不住點頭。
一會兒玉清出來,擦抹桌子,接着送上菜碗來。
曹四老爹猜個正着,正是一碗幹魚,一碗韭菜煎雞蛋,一碗小白菜,一碗煮老豌豆,另外一隻小瓦壺,四周粘盡草灰正是由竈籠裡煨熬了酒取出來的,送到桌上,就有一陣濃烈的酒香襲人。
曹四老爹搓着兩隻巴掌向她笑道:&ldquo大姑娘,真是打攪你了。
這菜都是你做的?你看,做得多快,又多幹淨! 玉清雖明知道他這話是溢美的。
因為四隻碗,就有三隻粗陶器,黑黝黝的,談什麼幹淨。
不過這話由紳士一類的人說出來,那究竟是受聽的,這就站在桌子邊微笑道:&ldquo怎談打攪這句話?請都請不到的呀。
我們的事,還得請四老爹多多維持呀。
曹四老爹已是被王好德斟上一杯酒,他左手先端着陶器杯子抿了一口,又香又熱和,右手拿了毛竹筷子,夾了一塊韭菜煎雞蛋,送到嘴裡咀嚼着,真是香鹹可口,這和城裡人吃清蒸魚翅,是一樣的流芳齒頰的。
他高興極了,偏轉頭來向王好德笑道:&ldquo你看,你家大姑娘多聰明,還能說句新名詞呢。
她要是念上兩句書的話,那還了得? 王好德笑道:&ldquo我兒子都沒有錢念書,更談不上女兒了。
曹四老爹道:&ldquo那是誰說的,女兒比兒子有用的,古往今來,也不少哇。
王好德道:&ldquo她娘婆二家全是窮莊稼人,她是怎麼個好法? 曹四老爹又抿了口酒,又笑着說了句哪是難說的。
玉清因父親提到了婆家,她就不願站着,依然回廚房去了。
曹四老爹也不一定要恭維她,她既走了,就轉過話鋒,恭維王好德,弄得王好德益發的情盡招待,小壺酒完了,再添大半壺。
酒後,曹四老爺是吃了三碗飯,最後,還加了大半碗鍋巴粥。
酒醉飯飽之餘,曹四老爹又談了一會,許下了許多願心,要過了布傘,方才告辭而去。
這時,已是太陽偏西了,曹四老爹,将布傘撐着,頂在肚臍眼上,擋了陽光。
口裡念着千家詩,&ldquo因過竹院逢僧話,又得浮生半日閑。
很高興的回家。
不過他這樣搞到的酒醉飯飽,也就是一餐,而且許了王好德的願心,也必得還。
要作個問事的先生,自不能一次完事。
過了兩日,想得了個機會,在半上午的時候,向蔡為經家走去。
照着普通燒午飯鍋的習慣,這該打午飯米了。
到人家去吃飯,不可太接近了開飯的時間,那就形迹太顯然了。
曹四老爹一路盤算着,向蔡家走了去。
在蔡家大門口左邊,有口橢圓形的池塘,四周有好幾棵大柳樹和半圈雜樹,這時,全是布滿了嫩綠色的葉子的,太陽照着樹,反映得塘水碧綠。
那不大有勁的東南風,由柳條子裡穿過來,在水面上拂着,水面起了層層的魚鱗紋。
蔡大老爹今天上午,也許是算盤打得太累了,需要輕松一下。
他正是背了兩手在身後,沿了塘岸,在柳蔭下面踱來踱去。
曹四老爹走向前拱了兩拱手道:&ldquo大老爹,今天上午得閑啦。
蔡為經笑道:&ldquo一年三百六十日,都是這樣子,無所謂閑不閑,我估量這塘的水怎麼樣?假如再下兩場大雨,田裡的水夠了,用不着把這口塘放幹,我就買幾百頭魚苗放下去了。
曹四老爹拍了手道:&ldquo妙極妙極,這緣是有意栽花花不活,無心插柳柳成蔭,我正為此事而來,我路上有兩個魚苗販子,正托我找銷路呢。
蔡為經聽了他這話,想到心中一件事,不由得嘻嘻的笑了。
原來曹四老爹,是四十以上的人,雖然趕上了新教育,但他兒時,新教育依然沒有打進農村。
他念過一套四書,半懂不懂,又念過詩經書經,卻是始終沒有和書的内容發生聯系。
隻有一本《千家詩》和一本《增廣賢文》,念得滾瓜爛熟,而對賢文,猶能運用自如。
鄉下人把《增廣賢文》的形容詞,變成了書的簡名,叫着增廣,而且有個歌訣是:&ldquo讀書不講,如念增廣。
蔡為經到底是有錢子弟出身,念過私塾,也進過幾年舊制中學,肚子裡是比曹公的墨水裝得更多。
遇到曹公賣弄文學,就忍不住笑了。
曹四老爹何曾解得,便問道:&ldqu
一會兒玉清出來,擦抹桌子,接着送上菜碗來。
曹四老爹猜個正着,正是一碗幹魚,一碗韭菜煎雞蛋,一碗小白菜,一碗煮老豌豆,另外一隻小瓦壺,四周粘盡草灰正是由竈籠裡煨熬了酒取出來的,送到桌上,就有一陣濃烈的酒香襲人。
曹四老爹搓着兩隻巴掌向她笑道:&ldquo大姑娘,真是打攪你了。
這菜都是你做的?你看,做得多快,又多幹淨! 玉清雖明知道他這話是溢美的。
因為四隻碗,就有三隻粗陶器,黑黝黝的,談什麼幹淨。
不過這話由紳士一類的人說出來,那究竟是受聽的,這就站在桌子邊微笑道:&ldquo怎談打攪這句話?請都請不到的呀。
我們的事,還得請四老爹多多維持呀。
曹四老爹已是被王好德斟上一杯酒,他左手先端着陶器杯子抿了一口,又香又熱和,右手拿了毛竹筷子,夾了一塊韭菜煎雞蛋,送到嘴裡咀嚼着,真是香鹹可口,這和城裡人吃清蒸魚翅,是一樣的流芳齒頰的。
他高興極了,偏轉頭來向王好德笑道:&ldquo你看,你家大姑娘多聰明,還能說句新名詞呢。
她要是念上兩句書的話,那還了得? 王好德笑道:&ldquo我兒子都沒有錢念書,更談不上女兒了。
曹四老爹道:&ldquo那是誰說的,女兒比兒子有用的,古往今來,也不少哇。
王好德道:&ldquo她娘婆二家全是窮莊稼人,她是怎麼個好法? 曹四老爹又抿了口酒,又笑着說了句哪是難說的。
玉清因父親提到了婆家,她就不願站着,依然回廚房去了。
曹四老爹也不一定要恭維她,她既走了,就轉過話鋒,恭維王好德,弄得王好德益發的情盡招待,小壺酒完了,再添大半壺。
酒後,曹四老爺是吃了三碗飯,最後,還加了大半碗鍋巴粥。
酒醉飯飽之餘,曹四老爹又談了一會,許下了許多願心,要過了布傘,方才告辭而去。
這時,已是太陽偏西了,曹四老爹,将布傘撐着,頂在肚臍眼上,擋了陽光。
口裡念着千家詩,&ldquo因過竹院逢僧話,又得浮生半日閑。
很高興的回家。
不過他這樣搞到的酒醉飯飽,也就是一餐,而且許了王好德的願心,也必得還。
要作個問事的先生,自不能一次完事。
過了兩日,想得了個機會,在半上午的時候,向蔡為經家走去。
照着普通燒午飯鍋的習慣,這該打午飯米了。
到人家去吃飯,不可太接近了開飯的時間,那就形迹太顯然了。
曹四老爹一路盤算着,向蔡家走了去。
在蔡家大門口左邊,有口橢圓形的池塘,四周有好幾棵大柳樹和半圈雜樹,這時,全是布滿了嫩綠色的葉子的,太陽照着樹,反映得塘水碧綠。
那不大有勁的東南風,由柳條子裡穿過來,在水面上拂着,水面起了層層的魚鱗紋。
蔡大老爹今天上午,也許是算盤打得太累了,需要輕松一下。
他正是背了兩手在身後,沿了塘岸,在柳蔭下面踱來踱去。
曹四老爹走向前拱了兩拱手道:&ldquo大老爹,今天上午得閑啦。
蔡為經笑道:&ldquo一年三百六十日,都是這樣子,無所謂閑不閑,我估量這塘的水怎麼樣?假如再下兩場大雨,田裡的水夠了,用不着把這口塘放幹,我就買幾百頭魚苗放下去了。
曹四老爹拍了手道:&ldquo妙極妙極,這緣是有意栽花花不活,無心插柳柳成蔭,我正為此事而來,我路上有兩個魚苗販子,正托我找銷路呢。
蔡為經聽了他這話,想到心中一件事,不由得嘻嘻的笑了。
原來曹四老爹,是四十以上的人,雖然趕上了新教育,但他兒時,新教育依然沒有打進農村。
他念過一套四書,半懂不懂,又念過詩經書經,卻是始終沒有和書的内容發生聯系。
隻有一本《千家詩》和一本《增廣賢文》,念得滾瓜爛熟,而對賢文,猶能運用自如。
鄉下人把《增廣賢文》的形容詞,變成了書的簡名,叫着增廣,而且有個歌訣是:&ldquo讀書不講,如念增廣。
蔡為經到底是有錢子弟出身,念過私塾,也進過幾年舊制中學,肚子裡是比曹公的墨水裝得更多。
遇到曹公賣弄文學,就忍不住笑了。
曹四老爹何曾解得,便問道:&ldq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