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無意若何
關燈
小
中
大
是取得了絕大的勝利,但他總不能殺盡群豪以滅口。
大家都看到了他的棍法。
大夥兒皆目睹了他的武功。
大家都歎為觀止。
他技壓群雄。
不過,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武功來曆: “棍法”。
——淮陰張侯的“一千零一式風刀霜劍”慘敗于韋青青青“千一”一招之後,痛心疾首、痛定思痛、痛下苦功所創的“朝天一棍”。
于是江湖上的博識之士都慢慢推測到他的武藝來曆。
大家都知道張侯到晚年武功更高到聳人聽聞的地步,可是他不肯收徒,對任何可能或可以威脅到他權力、聲名、地位的人,一概不予信任。
至少,他聲言沒有再收過任何男性的門徒,女弟子倒是收了兩個。
——許是因為:女徒不可能影響他的江湖地位、武林聲威之故吧! 他好像也曾收了一位年齡較大的徒弟,不過,一向在江上默默無聞,連“斬經堂”裡的子弟也隻知道這人就叫“沒有”,都不大知道他的來曆、姓名,他仿佛就像是一個什麼都“沒有”的人,連存在都“沒有”這回事。
至于張侯為何“破例”收納這個男徒,大家也不明其故、不知底蘊,甚至也不明白,為何這“得天獨厚”得到張淮陰真傳的“弟子”,并沒有在江湖上竄起,從來都不見其大紅大紫。
原來他到底還是竄起來了。
——隻不過,誰都不知道他就是“他”罷了。
想來,所謂“沒有”的名号,其實可能是姓“米”名字裡有一個“有”字之誤。
米蒼穹雖然露了他的“家底”,但在那一役他确也做到了震懾全場: 他一棍打殺了張三爸。
——天機龍頭張三爸是個非凡人物,他在江湖上的影響力非常之大,他在武林中的聲威也十分之高,他一死,登時群龍元首,同時也群情湧動,一衆豪傑,既恨死了米蒼穹,但也怕死了米有橋。
米有橋這一棍,可說是結下了深仇,但也奠定了他的宗主地位,無可動搖。
是以,在京師武林,提起米公公這号人物,就算恨之入骨的人,也無法不承認: ——恐怕京師武林裡,武功能比米蒼穹好的人,隻怕除了諸葛先生、王小石等極少數幾人外,餘者根本不能相提,也無法并論。
至于王小石能否是米蒼穹之敵,衆皆存疑。
王小石畢竟年紀太輕了:武功再高,畢竟仍是火候未 其實就連諸葛先生,武林中有許多人也開始懷疑。
他是否寶刀已老? 他久未出手,是否已功力大不如前?有人甚至還說他走火入魔,成了半廢,隻靠旗下的四大名捕強充個場面而已。
故爾,在京華武林裡,米有橋的地位已一枝獨秀;無與倫比,他遇上的是關七。
關七是戰神。
也是鬥魔。
他是個武癡。
更是武狂。
關七找上了他。
——如果說,關七還會有誰打不過的,想怕就隻有這個米蒼穹。
——要是說,京城裡還有人可以收拾米有橋,隻怕就是這個關木旦。
在場的高手,無下作如此推測。
而且衆人為這即将一戰而雀躍、奮亢。
他們都在期待: 期待目睹這震铄古今的一戰。
——就像一個真正的珠寶鑒别高手遏上一塊絕美無暇的寶石,一個真正愛畫如命的畫家看到一蝠絕世無雙的名畫一般,就算這室石、這字畫到底不一定是屬于他的,他也想好好看一看、摸一摸、觸一觸,要知道它的來曆,想看它到底是怎麼琢磨出來的,這樣也就滿足了。
人同此心。
心同此理。
何況,誰都巴不得有人能敵住關七,誰都恨不得終于有人把這深沉矍铄的内監頭子米公公收拾掉——不管是出自于報仇還是妒嫉,人到了高處,總是有人希望他們掉下來摔個半死:樹長到了高點,總有些螞蝗小蟲要咬要齧要讓它誇拉一聲崩塌下來。
不一。
盡管希望關、米二大高手決戰的目的下一,但都總是不約而同、不由自主的希望他們一戰。
就連楊無邪也不例外。
他原跟米蒼穹沒仇沒怨。
但米有橋卻殺了溫寶和張三爸。
張三爸是他所欽佩的人。
“毒菩薩”溫寶本來是“金風細麗樓”的大将。
他當然想替他們報仇——更何況,米公公還是“有橋集團”的主腦和主将,也是方應看陣營裡的智囊。
這“位置”天生便是楊無邪的敵對。
他當然希望關七能好好的“重挫”米蒼穹——在情在理皆如是。
孫魚則不是。
他是喜歡看。
一一看一場大戰。
(那想必非常精彩、好看。
) 但他仍不志向楊無邪請教一件事。
“誰是小白?” 那是他心中的疑問。
也是大家心中之疑。
他不問“小白在哪裡?”因為他也很明确的看得出來:關七是勢必要尋找“小白”的。
不論是誰,隻要有可能知道小白的行蹤,他都必定下會放過。
所以他不能問楊無邪這句話。
就算楊無邪知道,也斷不能在大庭廣衆回答他。
要是不知道,或者不能說,孫魚是聰明人,自然知道不必問。
他視楊無邪為師。
他知道自己向楊無邪學習的地方還多,而且還多的是哩。
他總是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。
——一個人會孜孜不倦、锲而不舍的向學勤習,是因為他自愛。
說穿了,更确切的是: 他認為自己的成就還不止于此。
孫魚也是這樣自許。
——一個人隻有知道自己還可能有更大的成就後才會努力不休,不然虛擲精力又有何為?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再大的成就也不過如此,僅止于此,那誰還要努力不辍?不如庸庸碌碌、休休閑閑度日算了。
孫魚看到王小石就是那麼一個凡人也能平步青雲、獨領風騷,他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夠,但感有一天他也可以。
他覺得他至少比王小石還有志氣。
——王小石就是大無所謂了,除了情義,這人仿佛啥都無所謂。
他則不然。
他忍辱負重、力争上遊,他要在青中年時就已攀爬上人生的巅峰,然後才再放手,功成身退,至少下枉來人間走一遭,建下了豐功偉績,再撒手管山管水;任意平生。
這才是最惬意不過的事。
所以他才把握每一個機會學習,把握住每一個學習的機 因為他要超越:超越自己,同時也超越非常超凡卓越的 這自然包括楊無邪。
——一個徒弟要是不能越過他的師父,就不是個好徒弟。
“我也不清楚。
” “但根據我在白樓發現過當年蘇老樓主最信寵的愛将,蘇春陽所收集得的資料,曾查到一條線索,張斬經晚年曾收三徒,男的身世神秘倏忽,隻侍奉過張侯非常短暫時期,他沒有名字,代号就是‘沒有’。
我到近日才弄清楚他的來曆。
” 楊無邪口裡所提的“蘇老樓主”,當然就是當年一手創立“金風細雨樓”的故老樓主蘇遮幕。
“另外還有兩位女徒,名字、來曆都不清楚,但人多稱之為‘三姑娘’和‘白姑娘’.後來‘三姑娘’似出了家,并與天衣居士相交莫逆,我這還是從諸葛先生聽回來的消息呢!” 諸葛先生是天衣居士的師兄,他聽回來、傳出去的消息自然合情合理,并不離譜,可信程度應該是非常之高。
但孫魚最有興趣知道的,當然還是第三人:“白姑娘”了。
“有一段時期,武林中是完全失去了這‘白姑娘’的影蹤,據蘇春陽的追查,他記載過這“白姑娘,可能不姓‘白’,而跟嶺南‘老字号’溫家很有點淵源。
後來,蘇春陽為‘六分半堂’雷損所狙殺、追查就在些斷了線。
” 蘇春陽當時是“金風細雨樓”一方強将,卻死于雷損之手,實令人無限唏噓。
但事情沒了。
“我把原來的資料追索下去,發現了一些蹊跷:‘迷天七聖’聖主關七有一胞妹,名叫關昭弟,她後來下嫁雷損,雷損因殺蘇春陽而在武林崛起,且因娶得關昭弟而聲威大壯,從此号令武林,獨掌六分半堂’。
” 孫魚知道他忽然把話題轉入關昭弟和雷損身上去,事必有因: “關昭弟曾有一手帕交,便喚作‘小白’,據聞她長得天仙化人,閉月羞花,美豔不可方物,而且善解人意,多情俠烈。
關七因而對她極為癡迷。
不過,在關昭弟下嫁雷損,人多以為關七不久必也辦喜事,迎娶小白姑娘,但小白姑娘卻從此失了蹤,斷了音訊,有人說曾在‘六分半堂’裡見她出現過……” 楊無邪說到這裡,苦笑了一聲:“當然,這也無從查究。
” 他的确無法稽查。
因為“金風細雨樓”和“六分半堂”本就是死敵。
——他是“六分半堂”的軍師,當然無法親身去追查這件事,何況,他就算派卧底、内應、奸細,也得先辦别的生死大事,這一筆胡塗賬,就隻有在風雲際會時先擱一邊了:誰又會想到這股來龍去脈到頭來又翻成了關鍵要害?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查索的。
小白姑娘芳蹤杳然,凡近二十年,關七的神智,大抵也從那時開始失常。
二十年後,雷家有女初長成,長得婷婷玉立,娉婷動人,婉轉柔靜,便是雷純。
據說她長得便頗似當年的小白姑娘,隻不過,小白姑娘靈巧活潑,雷純小姐溫文沉靜。
那位關昭弟,也一早給雷損的‘風流債’氣得吐血三升,誰也不知玉人何在。
而今,既然米蒼穹就是那位‘沒有’.‘三姑娘’也很可能便是王小石目下流亡江湖并肩作戰的方外之交,那麼,‘小白姑娘’的身世下落,隻怕遲早也會大白于天下了……”
大家都看到了他的棍法。
大夥兒皆目睹了他的武功。
大家都歎為觀止。
他技壓群雄。
不過,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武功來曆: “棍法”。
——淮陰張侯的“一千零一式風刀霜劍”慘敗于韋青青青“千一”一招之後,痛心疾首、痛定思痛、痛下苦功所創的“朝天一棍”。
于是江湖上的博識之士都慢慢推測到他的武藝來曆。
大家都知道張侯到晚年武功更高到聳人聽聞的地步,可是他不肯收徒,對任何可能或可以威脅到他權力、聲名、地位的人,一概不予信任。
至少,他聲言沒有再收過任何男性的門徒,女弟子倒是收了兩個。
——許是因為:女徒不可能影響他的江湖地位、武林聲威之故吧! 他好像也曾收了一位年齡較大的徒弟,不過,一向在江上默默無聞,連“斬經堂”裡的子弟也隻知道這人就叫“沒有”,都不大知道他的來曆、姓名,他仿佛就像是一個什麼都“沒有”的人,連存在都“沒有”這回事。
至于張侯為何“破例”收納這個男徒,大家也不明其故、不知底蘊,甚至也不明白,為何這“得天獨厚”得到張淮陰真傳的“弟子”,并沒有在江湖上竄起,從來都不見其大紅大紫。
原來他到底還是竄起來了。
——隻不過,誰都不知道他就是“他”罷了。
想來,所謂“沒有”的名号,其實可能是姓“米”名字裡有一個“有”字之誤。
米蒼穹雖然露了他的“家底”,但在那一役他确也做到了震懾全場: 他一棍打殺了張三爸。
——天機龍頭張三爸是個非凡人物,他在江湖上的影響力非常之大,他在武林中的聲威也十分之高,他一死,登時群龍元首,同時也群情湧動,一衆豪傑,既恨死了米蒼穹,但也怕死了米有橋。
米有橋這一棍,可說是結下了深仇,但也奠定了他的宗主地位,無可動搖。
是以,在京師武林,提起米公公這号人物,就算恨之入骨的人,也無法不承認: ——恐怕京師武林裡,武功能比米蒼穹好的人,隻怕除了諸葛先生、王小石等極少數幾人外,餘者根本不能相提,也無法并論。
至于王小石能否是米蒼穹之敵,衆皆存疑。
王小石畢竟年紀太輕了:武功再高,畢竟仍是火候未 其實就連諸葛先生,武林中有許多人也開始懷疑。
他是否寶刀已老? 他久未出手,是否已功力大不如前?有人甚至還說他走火入魔,成了半廢,隻靠旗下的四大名捕強充個場面而已。
故爾,在京華武林裡,米有橋的地位已一枝獨秀;無與倫比,他遇上的是關七。
關七是戰神。
也是鬥魔。
他是個武癡。
更是武狂。
關七找上了他。
——如果說,關七還會有誰打不過的,想怕就隻有這個米蒼穹。
——要是說,京城裡還有人可以收拾米有橋,隻怕就是這個關木旦。
在場的高手,無下作如此推測。
而且衆人為這即将一戰而雀躍、奮亢。
他們都在期待: 期待目睹這震铄古今的一戰。
——就像一個真正的珠寶鑒别高手遏上一塊絕美無暇的寶石,一個真正愛畫如命的畫家看到一蝠絕世無雙的名畫一般,就算這室石、這字畫到底不一定是屬于他的,他也想好好看一看、摸一摸、觸一觸,要知道它的來曆,想看它到底是怎麼琢磨出來的,這樣也就滿足了。
人同此心。
心同此理。
何況,誰都巴不得有人能敵住關七,誰都恨不得終于有人把這深沉矍铄的内監頭子米公公收拾掉——不管是出自于報仇還是妒嫉,人到了高處,總是有人希望他們掉下來摔個半死:樹長到了高點,總有些螞蝗小蟲要咬要齧要讓它誇拉一聲崩塌下來。
不一。
盡管希望關、米二大高手決戰的目的下一,但都總是不約而同、不由自主的希望他們一戰。
就連楊無邪也不例外。
他原跟米蒼穹沒仇沒怨。
但米有橋卻殺了溫寶和張三爸。
張三爸是他所欽佩的人。
“毒菩薩”溫寶本來是“金風細麗樓”的大将。
他當然想替他們報仇——更何況,米公公還是“有橋集團”的主腦和主将,也是方應看陣營裡的智囊。
這“位置”天生便是楊無邪的敵對。
他當然希望關七能好好的“重挫”米蒼穹——在情在理皆如是。
孫魚則不是。
他是喜歡看。
一一看一場大戰。
(那想必非常精彩、好看。
) 但他仍不志向楊無邪請教一件事。
“誰是小白?” 那是他心中的疑問。
也是大家心中之疑。
他不問“小白在哪裡?”因為他也很明确的看得出來:關七是勢必要尋找“小白”的。
不論是誰,隻要有可能知道小白的行蹤,他都必定下會放過。
所以他不能問楊無邪這句話。
就算楊無邪知道,也斷不能在大庭廣衆回答他。
要是不知道,或者不能說,孫魚是聰明人,自然知道不必問。
他視楊無邪為師。
他知道自己向楊無邪學習的地方還多,而且還多的是哩。
他總是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。
——一個人會孜孜不倦、锲而不舍的向學勤習,是因為他自愛。
說穿了,更确切的是: 他認為自己的成就還不止于此。
孫魚也是這樣自許。
——一個人隻有知道自己還可能有更大的成就後才會努力不休,不然虛擲精力又有何為?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再大的成就也不過如此,僅止于此,那誰還要努力不辍?不如庸庸碌碌、休休閑閑度日算了。
孫魚看到王小石就是那麼一個凡人也能平步青雲、獨領風騷,他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夠,但感有一天他也可以。
他覺得他至少比王小石還有志氣。
——王小石就是大無所謂了,除了情義,這人仿佛啥都無所謂。
他則不然。
他忍辱負重、力争上遊,他要在青中年時就已攀爬上人生的巅峰,然後才再放手,功成身退,至少下枉來人間走一遭,建下了豐功偉績,再撒手管山管水;任意平生。
這才是最惬意不過的事。
所以他才把握每一個機會學習,把握住每一個學習的機 因為他要超越:超越自己,同時也超越非常超凡卓越的 這自然包括楊無邪。
——一個徒弟要是不能越過他的師父,就不是個好徒弟。
“我也不清楚。
” “但根據我在白樓發現過當年蘇老樓主最信寵的愛将,蘇春陽所收集得的資料,曾查到一條線索,張斬經晚年曾收三徒,男的身世神秘倏忽,隻侍奉過張侯非常短暫時期,他沒有名字,代号就是‘沒有’。
我到近日才弄清楚他的來曆。
” 楊無邪口裡所提的“蘇老樓主”,當然就是當年一手創立“金風細雨樓”的故老樓主蘇遮幕。
“另外還有兩位女徒,名字、來曆都不清楚,但人多稱之為‘三姑娘’和‘白姑娘’.後來‘三姑娘’似出了家,并與天衣居士相交莫逆,我這還是從諸葛先生聽回來的消息呢!” 諸葛先生是天衣居士的師兄,他聽回來、傳出去的消息自然合情合理,并不離譜,可信程度應該是非常之高。
但孫魚最有興趣知道的,當然還是第三人:“白姑娘”了。
“有一段時期,武林中是完全失去了這‘白姑娘’的影蹤,據蘇春陽的追查,他記載過這“白姑娘,可能不姓‘白’,而跟嶺南‘老字号’溫家很有點淵源。
後來,蘇春陽為‘六分半堂’雷損所狙殺、追查就在些斷了線。
” 蘇春陽當時是“金風細雨樓”一方強将,卻死于雷損之手,實令人無限唏噓。
但事情沒了。
“我把原來的資料追索下去,發現了一些蹊跷:‘迷天七聖’聖主關七有一胞妹,名叫關昭弟,她後來下嫁雷損,雷損因殺蘇春陽而在武林崛起,且因娶得關昭弟而聲威大壯,從此号令武林,獨掌六分半堂’。
” 孫魚知道他忽然把話題轉入關昭弟和雷損身上去,事必有因: “關昭弟曾有一手帕交,便喚作‘小白’,據聞她長得天仙化人,閉月羞花,美豔不可方物,而且善解人意,多情俠烈。
關七因而對她極為癡迷。
不過,在關昭弟下嫁雷損,人多以為關七不久必也辦喜事,迎娶小白姑娘,但小白姑娘卻從此失了蹤,斷了音訊,有人說曾在‘六分半堂’裡見她出現過……” 楊無邪說到這裡,苦笑了一聲:“當然,這也無從查究。
” 他的确無法稽查。
因為“金風細雨樓”和“六分半堂”本就是死敵。
——他是“六分半堂”的軍師,當然無法親身去追查這件事,何況,他就算派卧底、内應、奸細,也得先辦别的生死大事,這一筆胡塗賬,就隻有在風雲際會時先擱一邊了:誰又會想到這股來龍去脈到頭來又翻成了關鍵要害?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查索的。
小白姑娘芳蹤杳然,凡近二十年,關七的神智,大抵也從那時開始失常。
二十年後,雷家有女初長成,長得婷婷玉立,娉婷動人,婉轉柔靜,便是雷純。
據說她長得便頗似當年的小白姑娘,隻不過,小白姑娘靈巧活潑,雷純小姐溫文沉靜。
那位關昭弟,也一早給雷損的‘風流債’氣得吐血三升,誰也不知玉人何在。
而今,既然米蒼穹就是那位‘沒有’.‘三姑娘’也很可能便是王小石目下流亡江湖并肩作戰的方外之交,那麼,‘小白姑娘’的身世下落,隻怕遲早也會大白于天下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