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回 孫行者被彌猴紊亂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師徒離了琵琶洞,行至一山,遇強人檔路,要讨買命錢。被行者掣起金棒打死兩個,餘皆逃散。三藏痛罵“潑猴狠毒”,說辭他轉去。行者道:“我千磨百難,隻是因你,緣何又要辭我?”長老聞言,忍怒又行。隻見天色已晚,四衆同轉人家借宿。幸遇門首有一老者。三藏近前唱喏,哀求借宿。老者允諾,四衆同進。齋畢就寝,睡至五鼓。
原來此老有一兒子做強人,被行者逐散,此時聚夥回歸,高叫“開門”。老者起來開門,衆強人皆進,見有一白馬,忙問:“此馬是何人的?”老者說:“是大唐僧人的。”那強人聞言,大喜道:“那厮打死我頭目,今遭我手。”老者聽得此言,欲行方便,道:“列位且進後堂,莫驚醒他們。”衆人皆進後堂。老者叫醒四衆,說道:“我有一子不才,業與賊人為友,今帶一夥強人回家,說要害你師徒,你四衆快走。”三藏聞言,道:“我不曾謝得長老,請問高姓,容後補報。”老者道:“我姓楊名善。你且莫問我,四衆快走!”于是師徒收拾出門。隻見強人來尋,不見馬匹,星忙趕上,被行者掣起金棒,一頓打死。驚得三藏墜馬,連念緊箍咒,把行者緊得眼脹頭痛。行者連聲哀告,叫:“師父莫念!”三藏住口,罵:“潑猴!你快回去,莫作惡多端,明日誤壞我事。”行者哀告不去,三藏又要念咒,行者隻得駕觔鬥而去。駐在雲端,道:“我得師父救命,一日不忍舍割,還要去見他。”又按落雲頭,跪在馬前。三藏又念咒語,行者隻得走退,好行者!還不變心,又去洛伽山告訴菩薩,以三藏責己之事,逐一陳上。菩薩道:“你且住我台下,唐僧不日有難,少不得又來尋你。”
話分兩頭。卻說三藏趕去行路,肚中饑渴,令八戒去化齋飯。去得好久,不不見回轉,又令沙僧去催。三藏一人坐在草坡,饑渴焦燥。忽然響亮一聲,隻見行者跪在路傍,遞上一杯涼水。三藏不吃,又念動咒語,被行者輪棒向背上一砑,三藏悶倒在地,把行李一手提去。八戒、沙僧轉來,見師父悶倒在地,二人慌忙救轉,扶往前村人家借歇。三藏說:“偶被行者打倒,拿去行李。”八戒、沙僧喝罵:“潑猴不良!”三藏道:“我與八戒權在此人家借住。叫沙僧去水簾洞,将好言和他取轉行李。”
沙僧領命,駕雲行至洞中,蓦地進去。見行者打開包袱,取出關文細看。沙僧忍不住,叫了一聲:“師兄!”行者道:“賢弟,到此何幹?”沙僧道:“師父令我來取行李。”行者道:“行李不還你。我今又尋得一個唐僧,我又有了兄弟,我明日起程,也去取經。你若不信,我請出師父你看。”果然後堂叫出三個:一個唐僧,一個八戒,一個沙僧。沙僧見自己假形,就掣寶杖打死,徑跑洛伽山來見菩薩。去到菩薩台前,正欲告訴,又見行者在傍,就掣仗一打。行者斂身讓過。菩薩喝住悟淨,道:“有話但說,緣何動手?”沙僧跪下,一一訴出上項等事。菩薩道:“你莫屈他。悟空這幾日在我身傍,半刻未離。”行者聞得此言,就辭了菩薩,與沙僧同去水簾洞看。二人來到洞口,果見有一假的。兩下掣棒相持,沙僧不辨真假,無以助力。回見師父,把打師父的假行者詳說一遍,“後我就到觀音菩薩台下訴說,又遇真行者。我複與真行者同轉洞口,他二人真假相持,我不曾取得行李。”八戒聞說,知他二人必鬥出洞外,“待我趁風去拿行李。”遂駕雲而去不題。
卻說兩個行者,打至天宮、地府、觀音座前,衆神皆不能辨。後打至如來佛前,方被如來識出。适然觀音又到,仍言出此事。如來道:“此假行者,乃是十類外種,有四個妖猴,一名靈明石猴,一名赤尻馬猴,一名通臂猿猴,一名六耳彌猴。此變行者,正六耳彌猴也。”那妖聽說就走,被如來舉起缽孟罩倒,除了此精,叫觀音送行者去見唐僧。須臾,菩薩帶行者到唐僧歇處,吩咐唐僧收留行者,複變金光而去。三藏正送菩薩,又見八戒拿行李回轉,道:“水簾洞果有一個假唐僧、假八戒,被我打死,拿轉行李。”言罷,四衆又行。不知向後何如,且聽下回分解。正是:
中道分離亂五行,降妖聚會合元明。
神歸心舍禅方定,六識祛降丹自成。
原來此老有一兒子做強人,被行者逐散,此時聚夥回歸,高叫“開門”。老者起來開門,衆強人皆進,見有一白馬,忙問:“此馬是何人的?”老者說:“是大唐僧人的。”那強人聞言,大喜道:“那厮打死我頭目,今遭我手。”老者聽得此言,欲行方便,道:“列位且進後堂,莫驚醒他們。”衆人皆進後堂。老者叫醒四衆,說道:“我有一子不才,業與賊人為友,今帶一夥強人回家,說要害你師徒,你四衆快走。”三藏聞言,道:“我不曾謝得長老,請問高姓,容後補報。”老者道:“我姓楊名善。你且莫問我,四衆快走!”于是師徒收拾出門。隻見強人來尋,不見馬匹,星忙趕上,被行者掣起金棒,一頓打死。驚得三藏墜馬,連念緊箍咒,把行者緊得眼脹頭痛。行者連聲哀告,叫:“師父莫念!”三藏住口,罵:“潑猴!你快回去,莫作惡多端,明日誤壞我事。”行者哀告不去,三藏又要念咒,行者隻得駕觔鬥而去。駐在雲端,道:“我得師父救命,一日不忍舍割,還要去見他。”又按落雲頭,跪在馬前。三藏又念咒語,行者隻得走退,好行者!還不變心,又去洛伽山告訴菩薩,以三藏責己之事,逐一陳上。菩薩道:“你且住我台下,唐僧不日有難,少不得又來尋你。”
話分兩頭。卻說三藏趕去行路,肚中饑渴,令八戒去化齋飯。去得好久,不不見回轉,又令沙僧去催。三藏一人坐在草坡,饑渴焦燥。忽然響亮一聲,隻見行者跪在路傍,遞上一杯涼水。三藏不吃,又念動咒語,被行者輪棒向背上一砑,三藏悶倒在地,把行李一手提去。八戒、沙僧轉來,見師父悶倒在地,二人慌忙救轉,扶往前村人家借歇。三藏說:“偶被行者打倒,拿去行李。”八戒、沙僧喝罵:“潑猴不良!”三藏道:“我與八戒權在此人家借住。叫沙僧去水簾洞,将好言和他取轉行李。”
沙僧領命,駕雲行至洞中,蓦地進去。見行者打開包袱,取出關文細看。沙僧忍不住,叫了一聲:“師兄!”行者道:“賢弟,到此何幹?”沙僧道:“師父令我來取行李。”行者道:“行李不還你。我今又尋得一個唐僧,我又有了兄弟,我明日起程,也去取經。你若不信,我請出師父你看。”果然後堂叫出三個:一個唐僧,一個八戒,一個沙僧。沙僧見自己假形,就掣寶杖打死,徑跑洛伽山來見菩薩。去到菩薩台前,正欲告訴,又見行者在傍,就掣仗一打。行者斂身讓過。菩薩喝住悟淨,道:“有話但說,緣何動手?”沙僧跪下,一一訴出上項等事。菩薩道:“你莫屈他。悟空這幾日在我身傍,半刻未離。”行者聞得此言,就辭了菩薩,與沙僧同去水簾洞看。二人來到洞口,果見有一假的。兩下掣棒相持,沙僧不辨真假,無以助力。回見師父,把打師父的假行者詳說一遍,“後我就到觀音菩薩台下訴說,又遇真行者。我複與真行者同轉洞口,他二人真假相持,我不曾取得行李。”八戒聞說,知他二人必鬥出洞外,“待我趁風去拿行李。”遂駕雲而去不題。
卻說兩個行者,打至天宮、地府、觀音座前,衆神皆不能辨。後打至如來佛前,方被如來識出。适然觀音又到,仍言出此事。如來道:“此假行者,乃是十類外種,有四個妖猴,一名靈明石猴,一名赤尻馬猴,一名通臂猿猴,一名六耳彌猴。此變行者,正六耳彌猴也。”那妖聽說就走,被如來舉起缽孟罩倒,除了此精,叫觀音送行者去見唐僧。須臾,菩薩帶行者到唐僧歇處,吩咐唐僧收留行者,複變金光而去。三藏正送菩薩,又見八戒拿行李回轉,道:“水簾洞果有一個假唐僧、假八戒,被我打死,拿轉行李。”言罷,四衆又行。不知向後何如,且聽下回分解。正是:
中道分離亂五行,降妖聚會合元明。
神歸心舍禅方定,六識祛降丹自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