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回 三藏曆盡諸難已滿

關燈
到。

    三人打進洞去,隻見三個牛精,帶一夥小牛亂跑殺來,又把八戒、沙憎捉去。

    行者見是牛精,必要本宿方能降伏,即去上界請得角木蛟、鬥木懈、奎木狼、井水犴四星,同至青龍山,與牛精大戰。

    牛戰不過,奔入西海。

    西海龍王敖廣,與太子摩昂,領水兵助戰,把三頭犀牛收服。

    行者謝了天兵、龍王,救出師父。

     行到布金寺借歇,吃齋已畢,夜同本寺一年尊長老在後堂坐下。

    三藏忽聞悲哭之聲,問僧曰:“何處有哀聲?”老僧叫退衆人,密與三藏語曰:“去年春月,不知何處來一女子,昏迷在我後堂。

    他說是天竺國王之女,被風攝至此間,叫小僧送他回去。

    小僧沒有力量,恐反招災禍,故把一間空房歇他,叫他裝做瘋疾,使我衆徒不敢犯他,我每日遞飯他吃。

    此事實難處決,老師大邦聖僧,明日進天竺國,望乞替我明白此事。

    ”言畢就寝。

     天明行到天竺國中。

    原來那國王舊年與皇後同公主在禦園賞花,被一怪把公主攝去,變做一假公主,在朝一年。

    今知得唐僧到國,欲求元精,故屢奏國王,立彩樓于十字街頭,抛鞭招婿。

    适然師徒到國,倒換關文。

    那怪知得,一見三藏,就把絲鞭抛入三藏袖中,吩咐衆宮人把三藏擁上金銮殿。

    國王看三藏儀容俊拔,就令陰陽官贊班,叫三藏與公主同拜天地。

    行者見公主頭上有妖氣,知是精怪,念動真語,把衆文武定住,他上前扭住怪女,道:“你這潑妖!你欺瞞國王猶可,緣何又貪我師父元陽,照我金棒。

    ”那怪脫下衣服,拿起砧杵,與行者交戰,被行者趕得無處逃躲。

    忽見嫦娥高叫:“悟空,饒他命!”行者道:“玉女因何救他?”嫦娥道:“此妖是我月中玉兔,因向日擂藥不精,被我貶他下凡,不料他偷我砧杵為妖。

    我今收他回去,你饒他命。

    ”行者道:“玉女分上,我就饒他罷。

    ”嫦娥喝轉玉兔原形,帶回月宮。

    行者轉見國王,叱退多官定身咒語,以玉兔事對國王詳說一遍,又雲公主現在布金寺内,叫國王着車駕迎接進京。

    且不說國王迎接公主。

    卻說三藏領過關文,離了天竺國,行到銅台府地靈縣,投宿一齋戒人家。

    姓寇名洪,一子寇梁,苦留三藏師徒久住。

    三藏記算行程,已離家十四年矣,豈肯久住。

    催促三徒,急離寇洪之家不提。

     卻說一夥強人,是夜打劫寇家财物,打傷寇洪。

    其子寇梁進縣告被失狀,縣官差官兵同寇梁四鄉捕拿。

    不意三藏離了寇家,轉在一破廟住宿,忽聞強人說道:打劫寇家财物,來廟分贓。

    被行者打退強人,收起财物。

    三藏說:“我和你深沐寇家恩愛,可将此财物送轉他家。

    ”言罷,四衆出門。

    隻見官兵來至,寇梁見了财物,叫起捕兵,把唐僧四衆捉倒,不聽分辨,竟送縣官勘問。

    适然縣官迎接上司,且把唐僧師徒收監。

     行者知到師父難星将滿,隻有今夜一夜難星,他故不顯神通,陪師父同坐一夜。

    三更時分,吩咐衆土神去縣官面前與寇梁面前托夢,說:“我師徒打退強人,送轉财物,反遭缧绁。

    叫他明日速速發放。

    ”土神領命,二家托夢已訖。

    不覺天曉,縣官正要發放四僧,又見寇梁送進解狀,也要救出四僧。

    于是師徒脫難,徑上雷音。

    不知見佛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
    正是: 地闊能存兇惡事,天高不負善人心。

     逍遙穩步如來佛,隻到靈山極樂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