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回 唐三藏收妖過通天河
關燈
小
中
大
卻說師徒過了黑河,行至車遲國中。
是國三五年前幹旱,國王召請僧道祈雨。
後有三精,變做道士:一号虎力大仙,一号鹿力大仙,一号羊力大仙,祈求得雨。
國正因寵愛道士,廢滅僧人。
唐三藏師徒正欲進城改換關文,忽有一和尚,見他師徒進城,止他莫進去,道:“此國輕僧重道,恐遭道士趕逐。
”行者不聽,同師父、兄弟徑至國王殿前,隻見國王與道士同坐。
行者近前道:“我乃大唐僧人,往西天求經,特到你國,換過文牒。
”國王聽說,已肯用印行文,那道士在傍說:“陛下,莫聽他诳言,豈有凡人能往西天,不可與他關文。
”行者遂與道士争辨。
忽有荒旱表進,國王着退奏官,就要立壇求雨,說:“你二下不要争辨,求得雨者為上,若國師求得,再加封贈;僧人求得,發牒加賞。
”言畢,國師先登壇祈求,雨勢将臨,被行者喝退雨神,國師隻得下壇。
行者登壇,念動真語,一時大雨傾盆。
國王正欲發文,被道士止住,道:“求雨不見手段,我要和他隔闆猜枚,高台坐禅,若他赢得,方放他去。
”行者道:“我就與你鬥法。
”兩下各顯神通,猜枚坐禅,道士皆鬥不過。
虎力道:“我和你賭個頭首,各持寶刀,斬下頭來。
”行者就拿寶刀先斬,被虎力差上神揭去,行者頸上就伸出一個頭來,依原如相。
虎力亦斬下頭來,行者摘一毫毛,變做一隻黃犬,咬去道士斬下現頭,就生不出來,一時鮮血淋漓,變做個毛虎,一國居民駭視。
鹿力近前道:“我師兄該死,此屍被和尚化作虎形,我還尚與他割腸洗腸。
”行者聽說,就将刀開腹中出腸肚,洗淨放腹中,皮又合抱如故。
鹿力亦把腹開,被行者又拔一毫毛,變做老鷹抓去,一時就倒,變成一個白鹿死了。
羊力慌忙近前道:“大哥先被黃犬咬去了頭,二哥被鷹抓去了腸,待我與他油鍋洗澡。
”國王就令校尉燒起油鍋。
行者縱身跳進鍋内,反複沐浴已畢;羊力亦下鍋浴洗,念龍廣敖咒,油冷如水。
行者知他有咒,即令火德神咒起郊火,把羊力燒死。
衆校尉報知國王。
國王哭道:“此你自己招非,實非聯罪。
”行者上前道:“國王莫哭。
此道士是三個獸精,隻因你時運來到,還怕害你。
今得我除了,實為大福,還要哭他怎的?”國王聽言,酬謝唐僧師徒,即付關文送行。
他師徒别了國王,行經幾月,又遇一道大河。
河畔有一石碑,上寫“通天河”三大字,又有十個小字:“經過八百裡,亘古少人行”。
師徒又遇天晚,不能渡河,轉至一人家借宿,乃是車遲國元會縣陳清、陳登家中。
陳清兄弟正做個預修已完,隻見四衆進門,厚待齋飯。
三藏承敬,問:“老丈,今設齋因着何事?”陳清垂淚答曰:“敝
是國三五年前幹旱,國王召請僧道祈雨。
後有三精,變做道士:一号虎力大仙,一号鹿力大仙,一号羊力大仙,祈求得雨。
國正因寵愛道士,廢滅僧人。
唐三藏師徒正欲進城改換關文,忽有一和尚,見他師徒進城,止他莫進去,道:“此國輕僧重道,恐遭道士趕逐。
”行者不聽,同師父、兄弟徑至國王殿前,隻見國王與道士同坐。
行者近前道:“我乃大唐僧人,往西天求經,特到你國,換過文牒。
”國王聽說,已肯用印行文,那道士在傍說:“陛下,莫聽他诳言,豈有凡人能往西天,不可與他關文。
”行者遂與道士争辨。
忽有荒旱表進,國王着退奏官,就要立壇求雨,說:“你二下不要争辨,求得雨者為上,若國師求得,再加封贈;僧人求得,發牒加賞。
”言畢,國師先登壇祈求,雨勢将臨,被行者喝退雨神,國師隻得下壇。
行者登壇,念動真語,一時大雨傾盆。
國王正欲發文,被道士止住,道:“求雨不見手段,我要和他隔闆猜枚,高台坐禅,若他赢得,方放他去。
”行者道:“我就與你鬥法。
”兩下各顯神通,猜枚坐禅,道士皆鬥不過。
虎力道:“我和你賭個頭首,各持寶刀,斬下頭來。
”行者就拿寶刀先斬,被虎力差上神揭去,行者頸上就伸出一個頭來,依原如相。
虎力亦斬下頭來,行者摘一毫毛,變做一隻黃犬,咬去道士斬下現頭,就生不出來,一時鮮血淋漓,變做個毛虎,一國居民駭視。
鹿力近前道:“我師兄該死,此屍被和尚化作虎形,我還尚與他割腸洗腸。
”行者聽說,就将刀開腹中出腸肚,洗淨放腹中,皮又合抱如故。
鹿力亦把腹開,被行者又拔一毫毛,變做老鷹抓去,一時就倒,變成一個白鹿死了。
羊力慌忙近前道:“大哥先被黃犬咬去了頭,二哥被鷹抓去了腸,待我與他油鍋洗澡。
”國王就令校尉燒起油鍋。
行者縱身跳進鍋内,反複沐浴已畢;羊力亦下鍋浴洗,念龍廣敖咒,油冷如水。
行者知他有咒,即令火德神咒起郊火,把羊力燒死。
衆校尉報知國王。
國王哭道:“此你自己招非,實非聯罪。
”行者上前道:“國王莫哭。
此道士是三個獸精,隻因你時運來到,還怕害你。
今得我除了,實為大福,還要哭他怎的?”國王聽言,酬謝唐僧師徒,即付關文送行。
他師徒别了國王,行經幾月,又遇一道大河。
河畔有一石碑,上寫“通天河”三大字,又有十個小字:“經過八百裡,亘古少人行”。
師徒又遇天晚,不能渡河,轉至一人家借宿,乃是車遲國元會縣陳清、陳登家中。
陳清兄弟正做個預修已完,隻見四衆進門,厚待齋飯。
三藏承敬,問:“老丈,今設齋因着何事?”陳清垂淚答曰:“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