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回 唐三藏被妖捉獲
關燈
小
中
大
那日正行時,忽然天晚,又見山路邊有一村舍。三藏道:“火鏡已藏,冰輪來現,幸得道傍有個人家,我們且去借宿,明日早走。”三藏下馬,行到門首,慢叫:“施主,貧僧是東土和尚,奉聖旨上雷音寺拜佛求經,适至寶方天晚,欲投尊府借宿。”老兒道:“去不得,西天難取經,要取經往東天去罷。”……老兒道:“一行幾衆,請至草舍安宿。”三藏道:“多蒙施主不叱之恩。”即命獻茶辦齋。三藏道:“老施主高姓?”老兒道:“在下姓王。”三藏說:“老施主先前說西天經難取者,何也?”老兒道:“經非難取,隻是途中艱苦難行。我們這向西隻有三十裡路遠,有一座山,叫做八百裡黃風嶺,那山中多有妖怪,故言難取。但長老有這高徒,不必慮也。”款待安排睡下。
次日天曉,老人管待,三衆緻謝前去。不上半日,果逢一座高山,十分險峻。忽聞一陣狂風大作,有些腥氣。隻見那山坡下前面咆哮,跳出一隻斑斓猛虎,慌得三藏跌下馬來,倚在路旁。八戒丢了行李,掣钯上前,大喝“孽畜”一聲,劈頭就打。那虎将前左爪輪起,摳住胸膛,往下一抓,滑喇的一聲,把個皮剝将下來,站立道旁,喊道:“慢來,慢來,吾當不是别人,乃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。今奉大王嚴命,在山巡邏,要拿幾個凡夫去做酒藥,你是那裡和尚,敢動兵器傷我?”八戒罵道:“孽畜!我等不比過路凡夫,乃東土大唐禦弟三藏弟子,奉旨上西方拜佛求經者。早避他方,讓開大路,休驚我師,饒你性命。”妖精那容分說,急近丢個架子,望八戒劈臉來抓。八戒閃過,輪钯就打。那怪手中無器,望下就走。八戒趕去。那怪石叢中取出兩口赤鋼刀,急輪轉身來迎。
兩個坡前來往沖撞。行者攙起唐僧,道:“師父,你休怕,且坐此等我,老孫去助八戒。”行者掣了鐵棒,二下來攻。那怪慌了手腳,使個金蟬脫殼計,打個滾,現了原身,依然是隻猛虎。行者、八戒趕着那虎,定要除根。那怪見他趕近,又摳着胸膛剝下皮來,鋪蓋在那卧虎石上,脫其真身,化陣狂風,徑回路口。路上那師父正念了《多心經》,被他一把拿住,駕長風卷吸将去了。
把唐僧擒來洞口,按住狂風,雙手捧着唐僧,進洞跪下,道:“小将巡邏,遇着東土大唐駕下禦弟三藏法師,上西方拜佛求經,被我擒了。”洞主聞得一驚,道:“我聞前者有人傳說,三藏法師乃大唐欽差取經的神僧。他手下有個徒弟,名喚孫行者,神通廣大,智力高強,怎能勾捉他到來?”先鋒道:“有兩個徒弟,正趕間,被臣使一金蟬計,把那和尚拿來。”大王道:“隻怕兩個徒弟上門吵鬧,未為穩便,且把他綁在後園定風樁上,待三五日受用不遲。”
那行者、八戒趕虎下了山坡,隻說那虎跑倒,坍伏崖前,二人盡力一打,都振得手疼,近前一看,原來虎皮蓋着一塊卧虎石。行者大驚道:“不好了,料中他計,必定師父擒去!”急急轉來,三藏早已不見。行者道:“賢弟,你可去收拾行李馬匹,待我去看。”直至黃風洞口,高叫:“妖怪,趁早送我師父出來,省得翻你窩窠!”小怪報入,大王大驚。先鋒點起五十精壯小怪來迎敵。行者棒顯威能,那虎撐持不住,回頭徑逃山坡。八戒聽得呼呼聲響,回頭觀看,乃是行者趕敗虎怪,舉钯蓋頭一打,鮮血盡流。行者見了,大喜道;“賢弟,虧你接着,不然又走去了。你可守着行李馬匹,等我把這死怪拖至洞口索戰。”行者一手提棒,一手抱虎,徑至洞口。不知降得妖怪,救得唐僧否,且聽下文分解。詩曰:
師徒跑路天色昏,忽見路傍一小村;
草在暫駐留一宿,天明行至嶺黃風。
路逢猛虎相攔阻,行者舉棒逞英雄;
虎使詭計奔逃走,拿去三藏入洞中。
次日天曉,老人管待,三衆緻謝前去。不上半日,果逢一座高山,十分險峻。忽聞一陣狂風大作,有些腥氣。隻見那山坡下前面咆哮,跳出一隻斑斓猛虎,慌得三藏跌下馬來,倚在路旁。八戒丢了行李,掣钯上前,大喝“孽畜”一聲,劈頭就打。那虎将前左爪輪起,摳住胸膛,往下一抓,滑喇的一聲,把個皮剝将下來,站立道旁,喊道:“慢來,慢來,吾當不是别人,乃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。今奉大王嚴命,在山巡邏,要拿幾個凡夫去做酒藥,你是那裡和尚,敢動兵器傷我?”八戒罵道:“孽畜!我等不比過路凡夫,乃東土大唐禦弟三藏弟子,奉旨上西方拜佛求經者。早避他方,讓開大路,休驚我師,饒你性命。”妖精那容分說,急近丢個架子,望八戒劈臉來抓。八戒閃過,輪钯就打。那怪手中無器,望下就走。八戒趕去。那怪石叢中取出兩口赤鋼刀,急輪轉身來迎。
兩個坡前來往沖撞。行者攙起唐僧,道:“師父,你休怕,且坐此等我,老孫去助八戒。”行者掣了鐵棒,二下來攻。那怪慌了手腳,使個金蟬脫殼計,打個滾,現了原身,依然是隻猛虎。行者、八戒趕着那虎,定要除根。那怪見他趕近,又摳着胸膛剝下皮來,鋪蓋在那卧虎石上,脫其真身,化陣狂風,徑回路口。路上那師父正念了《多心經》,被他一把拿住,駕長風卷吸将去了。
把唐僧擒來洞口,按住狂風,雙手捧着唐僧,進洞跪下,道:“小将巡邏,遇着東土大唐駕下禦弟三藏法師,上西方拜佛求經,被我擒了。”洞主聞得一驚,道:“我聞前者有人傳說,三藏法師乃大唐欽差取經的神僧。他手下有個徒弟,名喚孫行者,神通廣大,智力高強,怎能勾捉他到來?”先鋒道:“有兩個徒弟,正趕間,被臣使一金蟬計,把那和尚拿來。”大王道:“隻怕兩個徒弟上門吵鬧,未為穩便,且把他綁在後園定風樁上,待三五日受用不遲。”
那行者、八戒趕虎下了山坡,隻說那虎跑倒,坍伏崖前,二人盡力一打,都振得手疼,近前一看,原來虎皮蓋着一塊卧虎石。行者大驚道:“不好了,料中他計,必定師父擒去!”急急轉來,三藏早已不見。行者道:“賢弟,你可去收拾行李馬匹,待我去看。”直至黃風洞口,高叫:“妖怪,趁早送我師父出來,省得翻你窩窠!”小怪報入,大王大驚。先鋒點起五十精壯小怪來迎敵。行者棒顯威能,那虎撐持不住,回頭徑逃山坡。八戒聽得呼呼聲響,回頭觀看,乃是行者趕敗虎怪,舉钯蓋頭一打,鮮血盡流。行者見了,大喜道;“賢弟,虧你接着,不然又走去了。你可守着行李馬匹,等我把這死怪拖至洞口索戰。”行者一手提棒,一手抱虎,徑至洞口。不知降得妖怪,救得唐僧否,且聽下文分解。詩曰:
師徒跑路天色昏,忽見路傍一小村;
草在暫駐留一宿,天明行至嶺黃風。
路逢猛虎相攔阻,行者舉棒逞英雄;
虎使詭計奔逃走,拿去三藏入洞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