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

關燈
在北非,橫貫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境内——譯注。

    )—— 貝克夫人動身了,并開始和别人告别。

    她跨過柏油停機坪,高興地和大家揮手。

    飛機已經加好了油,駕駛員正在迎候她。

    一陣寒意侵襲希拉裡全身。

    她感到,這裡是她和外部世界的最後一個連接點了。

    站在她附近的彼得斯意識出來她的這種反應。

     “我想,”他輕聲說,“我們要去的是個有去無回的地方。

    ” 巴倫博士也輕聲說: “夫人,您還有勇氣嗎?或是您想馬上追上您的美國朋友,爬上她的飛機,跟她一起返回您離開的那個世界去?” “假如我想要這麼幹,走得了嗎?”希拉裡問。

     那個法國人聳了聳肩頭。

     “誰也難說。

    ” “我叫她一下,好嗎?”安迪-彼得斯問。

     “不,當然,可别叫她!”希拉裡急忙阻止他。

     尼達姆輕蔑地說:“這裡不是膽小女人呆的地方。

    ” “她可不是一個膽小的人,”巴倫博士低聲說,“就像其他聰明的婦女一樣,她隻是不斷對自己提問題而已。

    ”他特别強調“聰明”這個字眼,似乎是針對那個德國女人的。

    可是,她并不為他的聲調所動。

    她瞧不起法國人,而對自己的價值很有信心。

    埃裡克森神經質地高聲說: “當一個人最後快要到達自由世界時,難道還想走回頭路嗎?” 希拉裡說:“可是,假如走回頭路不可能,或者,沒有選擇走回頭路的餘地,那就不是什麼自由!” 一個仆人向他們走過來說: “請吧,要開車了。

    ” 他們穿過大樓對過的門,那裡有兩輛卡迪那克轎車,司機穿着制服。

    希拉裡提出喜歡跟司機一起坐在前排,說是大轎車的搖動,容易使她暈車。

    這一理由十分容易地被接受了。

    行車中,希拉裡不時偶爾和司機随便談談。

    什麼天氣呀,轎車不錯呀之類的。

    她的法語講得很流利,司機也很願答話。

    他的态度自然而且認真。

     “我們路上需要花多少時間?”她一會兒問。

     “從機場去醫院嗎?夫人,車大概要走兩個小時。

    ” 這個回答使希拉裡有點吃驚,又有點悶悶不樂。

    她早已注意到尼達姆在休息室換了衣服,盡管當時并未多想這件事。

    尼達姆現在穿的是一身醫院的護士服。

    這和司機的回答是吻合的。

     “說點醫院的情況給我聽吧。

    ”她對司機說。

     他熱情地回答她。

     “啊,夫人,漂亮極了。

    設備是世界上最新的。

    有很多大夫來訪問,臨走都交口贊譽。

    在那個地方為人類做這件好事,太偉大了。

    ” “的确,”希拉裡說:“的确,的确,的确偉大。

    ” “那些可憐的人,”司機說,“過去總是被送到荒涼的島上悲慘地死去。

    可是,現在,柯裡尼大夫的新療法治愈了大多數人。

    甚至那些瀕于死亡的,也救活了。

    ” “醫院好像是建在一個荒涼的地方,”希拉裡說。

     “哦,夫人,在這種情況下,也不得不荒涼點。

    當局堅持要把醫院建在一個荒涼的地方,有什麼辦法呢?可是,這裡空氣新鮮,非常新鮮。

    夫人,您瞧,可以看到我們要去的地方了。

    ”他指着。

     他們的車開近了山脈最外面的山坳。

    靠着山坡的一塊平地上,坐落着一幢長長的白色大樓,閃閃發亮。

     “在這個地方建造這樣一座大樓,多了不起啊!”司機說,“花的錢肯定難以想象。

    夫人,多虧這個世界上那些富有的慈善家們。

    他們不像政府,辦事總是那樣越省錢越好。

    在這兒花的錢就像流水一樣。

    人們都說,我們的施主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之一。

    的确,他為了減輕人類的痛苦,在這裡創建了一件了不起的成就。

    ” 他駕駛着轎車行駛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,最後停在一個大鐵檻門前。

     “夫人,您得在這裡下車了,”司機說,“不允許我開車穿過這座鐵檻門。

    車庫離這兒有一公裡。

    ” 旅行者們都下了車。

    門上有個很大的拉鈴。

    可是,他們還沒來得及拉,大門就慢慢地轉開。

    一個穿白大褂的人,膚色黝黑,滿面笑容,向他們鞠躬,并邀請他們進來。

    他們穿過大門;在一邊,被較高的鐵絲籬笆隔開,有一個大院落,隻見人們走來走去。

    當那些人轉過身來注視這些剛到的人時,希拉裡帶着恐懼的聲音喊道: “哎呀,他們是麻瘋病人!”她喊道,“麻瘋病人!” 她渾身上下,直打哆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