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群英集三湘恩仇未了 片帆濟蒼海碧落同登

關燈
九陽一擊得手,那邊容對方劍陣再生變化,白玉拂塵借機施展絕學。

    千百縷銀絲散作一篷白氣,紛向四外兜起。

    絲絲微嘯,立時大作!劍光銀線,相映成趣。

    五丈方圓,全被淩厲勁風,森森劍氣包得水洩不通。

    無情居士木遵化和師弟搖頭獅子饒天來,霹靂手邝六甲雖覺對方劍陣厲害,但師叔沒有命令不敢随便出手,依然木然而立。

    另一邊邬贊廷被風雷掌震得血氣浮動,自知受傷非輕,也跌坐地上,調氣療傷。

    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,崆峒四通際此成敗關頭,咬牙切齒各盡全力。

    發揮“通天劍陣”和“通天劍法”的精微之學和古九陽殊死硬拼!但劍陣合五人功力與四人的力量,其間終究少了一個人。

    任你憑着累積經驗和純熟技巧可以彌補于一時,也不能持續于久長。

    何況五行生克正反變化,原本不能缺少一個方位,運行上難免不有暇隙。

     古九陽一柄拂塵翻天覆地,已夠四人應付,他左手風雷掌,又不時發出隆隆之聲,乘隙抵暇,滾滾出擊。

    眼看“通天劍陣”,已沒有先前威勢。

     以通化道人為首的崆峒四通雖未落敗,也危機傾刻,敗象漸露。

     正當此時,猛聽林外一聲吆喝:“師兄勿急,小弟來也!” 嗆啷聲中,一道白虹,連人帶劍,向場中直落。

     站在一旁的無情居士木遵化要待擱阻已是不及!那人身未落地,長劍疾揮。

    刷刷刷,攻出三劍。

    此人突然而來,猝然發難,古九陽再是了得也不禁微微一愣。

    就這一緩之勢,“通天劍陣”立時又恢複原位。

    不但恢複原位,而且聲勢又陡然轉盛。

    五劍連綿又把古九陽困入劍陣之中。

    原來此人正是百變大師通幻道人。

    他在常德客房上,冷不防被麻旡咎用“幹天三昧神功”一拂之勢,把全身衣履燒成灰燼,這個大觔鬥以崆峒五通身份,如何受得了?當時回轉客店換了道袍,囑咐王三元何成蛟兩人,仍在店中守侯,自己不出一月即可趕回,這就急匆匆出門而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更到處貼上五通找人的暗記,向北趕路。

    無巧不巧在城陵矶發現了師兄們的蹤迹?而且又值“通天劍陣”露出敗象之時趕到。

     四通因通幻道人的突然現身,不由精神大振。

    前面說過,崆峒五通浸淫在“通天劍陣” 上差不多全有二三十年火候。

    通幻道人的加入“自然和通天劍邬贊廷的湊數,不可同日而語。

    這會“劍陣”展開。

     比之先前威勢也就截然不同! 古九陽身在陣中,立刻感到壓力大增,對方五個人渾然一體,一招一式等于化成了一個絕世高手,在和自己過招。

    碧落三仙再是了得,也難和這五人合一的陣法相抗。

    左沖右突,一柄拂塵逐漸有點施展不開。

    五支長劍的沖天劍氣,也越來越熾! 通天劍邬贊廷經過一陣運功調息,翻騰血氣漸漸平複。

    睜目一瞧,“通天劍陣”如飛運轉,正在發揮無上威力,把古九陽困入核心。

    心知四師兄業已趕到,不由心頭大放,但一回顧,隻見站在一旁觀戰的無情居士木遵化,面色凝重,率同身後兩個唐裝大漢,正向劍陣中緩緩逼去,心中一急,猛然躍起,擺手中長劍,直向木遵化迎去!無情居士木遵化跟随碧落宮三仙垂三十年,平日足不出宮。

    武學造詣,在碧落宮第三代中首屈一指。

    這時一見通天劍邬贊廷擱在自己面前,不由冷哼一聲,叱道:“你負傷之人,還是站開去好!”語音冷漠,還帶着瞧不起人的成份。

     通天劍邬贊廷,在江湖上也算得一号人物,居然被碧落宮第三代門人如此輕視。

    這口氣又焉能咽得下來?聞言獰笑一聲:“你試試就知!”霍地欺身發劍,一招“龍門三擊”,銀光乍閃,疾向木遵化當胸點出! 木遵化臉上冷笑未斂,身子不避不讓,右掌翻起橫拍劍身,擋住了對方劍勢。

    左手骈指如戟,随勢微側,已點到邬贊廷“咽喉”,“肩穴”,“巨骨”三處穴道。

     通天劍邬贊廷,和五個師兄,号稱崆峒“五通一劍”。

    江湖上既以“通天劍”三字,作為邬贊廷外号,自然對“通天劍法”有極厚的造詣。

    此時一見對方如此張狂,心頭大怒,暴喝一聲:“來得好!” 長劍疾落,“倒卷流沙”翻腕演為“滿天雲霧”。

     電光亂閃,迅如奔雷,展開通天劍法。

    高手過招,講究靜若處子,動若脫兔。

    你快我也快,木遵化雖隻一雙空手,但骈指如戟,所使的卻是海南獨門的“風雷劍訣”。

    忽而點戳,忽而劈擊,力透指尖,勁風如縷。

    一經展開,宛若兩柄利劍,淩厲無匹,虛實互用,極盡詭異之能事! 通天劍邬贊廷初時尚可平分秋色,但交手到三四十個回合之後,漸覺屈居下風,劍勢逐漸緩慢。

     無情居士木遵化卻是愈打愈是強勁,漫天指影,滔滔而來! 邬贊廷眼看以自己崆峒五通一劍中人物,竟然連人家名不見經傳的第三代弟子都還不如,心頭這股氣憤如何消得?長劍一緊,攻勢反而更加淩厲。

    但他畢竟方才被古九陽風雷掌所震,傷勢初愈。

    何況劍術一道,講究心劍如一,以意馭劍。

    他這一動無明,便是大失着,攻勢雖然淩厲,其實已成了強弩之末,焉罷久恃?這一點他自己當然清楚,急攻硬拼,無非想僥幸取勝,一洩胸中之憤罷了! 古九陽被困在“通天劍陣”之中已經完全采取了守勢。

    一柄拂塵隻是圍身亂轉繞成一圈白影。

    他凝立其中,對身外狂濤似的劍風,竟然置之不聞。

    這應該屬于勢窮力竭,負隅之争?但崆峒五通為首的通化道人,目光何等犀利?瞧着對方雖然屈居下風,但尚不緻還手無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