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回 肉中下藥

關燈


    」服侍太後的太監道:「今天清早,禦醫李太醫來奏報太後,說海公公患的是痨病入骨,風濕入心,多年老病發作,再也治不好了。

    生怕痨病傳給人,一早就将他屍體火化了,太後歎了好一會見氣,連說:『可惜,可惜!海大富這人,倒是挺老實的!』」韋小寶又驚又喜,知道侍衛、禦醫、太監們都怕擔代幹系,将海老公被殺身亡之事隐瞞不報,正好迎合了太後之意。

     韋小寶心想:「甚麽痨病入骨,風濕入心?老烏龜尖刀入腹,利劍穿心,那才是真的。

    」喝了一會酒,尚膳監的兩名太監漸漸提到做太監的生活清苦,全仗撈些油水,請韋小寶不可像海老公那麼固執,一切事情要辦得圓通些。

    韋小寶有些明白,有些不明白,隻是唯唯否否。

    吃完酒後,兩名太監将一個小包塞在他的懷中,回房打開來一看,原來是兩張銀票,每張一千兩,這「一千兩」三字,他倒是認得的,心想:「還沒上任,先收二千,油水倒很不錯啊!」申牌時分,康熙派人來叫他到禦書房裏去,笑容滿面的道:「小桂子,母後說你昨晚又立了大功,要升你的級。

    」韋小寶心想:「我早就知道啦!」立即裝出驚喜交集之狀,跪下磕頭,道:「奴才也沒甚麽功勞,都是太後和皇上的恩典。

    」康熙笑哈哈的道:「小桂子,咱二人年紀雖然不大,可要做幾件大事出來,别讓大臣們瞧小了,說咱們不懂事。

    」韋小寶道:「正是。

    隻要皇上定下計策,有甚麼事,交給奴才去辦便是。

    」康熙道:「很好!鳌拜那厮,作亂犯上。

    我雖饒了他不殺,可是這人黨羽衆多,隻怕死灰複燃,造起反來,那可大大的不妙。

    」韋小寶道:「正是!」康熙道:「剛才康親王來奏報,說那厮監禁在康親王府中,整日大叫大嚷,出不遜之言。

    」說到這裏,放低了聲音,道:「這厮說我用小刀子在他背心上戳了一刀。

    」韋小寶道:「那有此事?對付這厮,何必皇上親自動手?這一刀本是奴才戳的,奴才去跟康親王說明白好了。

    」 康熙親自動手暗算鳌拜,此事傳聞開來,頗失體統,他正為此發愁,聽韋小寶如此說,心下甚喜,點頭道:「這事由你認了最好。

    」沉吟片刻,道:「你去康親王家裡瞧瞧,看那厮幾時才死。

    」韋小寶道:「是!」康熙道:「我隻道他中了一刀,轉眼便死,所以下旨饒了他性命,沒料到這厮如此硬朗,居然能夠挺着,早知知此………」言下頗有悔意。

    韋小寶揣摸到康熙之意,是要自己悄悄的将他殺了,便道:「我看他多半挨不過今天。

    」康熙臉露喜色,低聲道:「這厮武功甚是了得,雖被關住,仍如猛虎一般,你可得小心,别讓他給傷了。

    」韋小寶也低聲道:「奴才理會得。

    」康熙傳來四名侍衛,命他們護送韋小寶去康親王府公幹。

     韋小寶騎了一匹高頭大馬,在四名侍衛前後擁衛之下,向康親王府行去,在街上左顧右盼,得意洋洋。

    忽聽得街邊有個漢子道:「聽說擒住大奸臣鳌拜的,是一位十來歲的小公公?」另一人道:「是啊,少年皇帝,身邊得寵的公公,也都是少年。

    」先一人道:「是不是就是這位小公公?」另一人道:「那我可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」一名侍衛要讨好韋小寶,大聲道:「擒拿奸臣鳌拜,便是這位桂公公立的大功。

    」 鳌拜虐殺漢人,殘暴貪賂,衆百姓均是恨之切骨,一旦被拿辦罪抄家,北京城内城外,歡聲雷動。

    小皇帝下旨擒拿之時,鳌拜恃強拒捕,終於為一批小太監打倒,這事也已傳得滿城皆知。

    衆百姓加油添醬,繪聲繪影,各處茶館中的茶客個個說得口沫橫飛,甚麽鳌拜飛腿欲踢皇帝,甚麽幾名小太監個個武功了得。

    用甚麽「枯藤盤根式」将鳌拜摔倒,鳌拜怎樣「鯉魚打挺」,小太監怎樣「黑虎偷心」。

    一招一式,倒似每個人都親眼目覩一般。

     這幾天中,隻要有個年紀稍輕的太監來到市上,立即有一群閑人圍了上來,打聽擒拿鳌拜的情形。

    此刻聽得那侍衛說道,這個小太監便是擒拿鳌拜的大功臣,街市之間立即哄動,無數百姓鼓掌喝采。

    韋小寶一生之中,那裏受到過這樣的榮耀,不由得心花怒放,自己當真如是大英雄一般。

    」衆閑人隻是礙着兩名手按腰刀的侍衛在前開路,心有所忌,否則早巳擁上來圍住韋小寶看個仔細,問個不休了。

     五人來到康親王府,康親王一聽是皇上派來的内使,忙大開中門,親自迎了出來,擺下香案,準備迎接聖旨。

    韋小寶笑道:「康王爺,皇上命小人來瞧瞧鳌拜,别的也沒甚麼時大事。

    」康親王道:「是,是!」他在禦書房中見到韋小寶一直陪在康熙身邊,擒拿鳌拜又出過大力,忙笑嘻嘻的挽住他手,道:「桂公公,你難得光臨,咱們先喝兩杯,再去瞧鳌拜那厮。

    」當即設下筵席。

    四名侍衛另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