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三 比劍
關燈
小
中
大
們公舉,如果他敗了,泰山派另有好手,自然可再出手。
”正是玉磬子。
桃花仙道:“哈哈,另有好手,隻怕便是閣下了?”玉磬子道:“不錯,說不定便是你道爺。
”桃實仙叫道:“大家請看,泰山派中又起内讧,天門道人死了,玉玑道人傷了,這玉磬、玉音二人,又争着做泰山派的新掌門。
” 玉音子道:“胡說八道!”玉磬子卻冷笑着數聲,并不說話。
桃花仙道:“泰山派中,到底是哪一個出來比武?”玉磬子和玉音子齊聲道:“是我!”桃根仙道:“好,你們哥兒倆自己先打一架,且看是誰強些。
嘴上說不清,打架定輸赢!” 玉磬子越衆而出,揮手道:“師弟,你且退下,可别惹得旁人笑話。
”玉音子道:“為什麼會惹得旁人笑話?玉玑師兄身受重傷,我要替他報仇雪恨。
”玉磬子道:“你是要報仇呢,還是比武奪帥?”玉音子道:“憑咱們這點兒微末道行,還配當五嶽派掌門嗎?那不是癡心妄想?我泰山派衆人,早就已一緻主張,請嵩山左盟主為五嶽派掌門,我哥兒倆又何必出來獻醜?”玉磬子道:“既然如此,你且退下,泰山派眼前以我居長。
”玉音子冷笑道:“哼,你雖居長,可是平素所作所為,服得了人嗎?上下人衆,都聽你話嗎?” 玉磬子勃然變色,厲聲道:“你說這話,是何用意?你不理長幼之序,欺師滅祖,本派門規第一條怎麼說?”玉音子道:“哈哈,你可别忘了,咱們此刻都已是五嶽派門下,大夥兒同年同月同時齊入五嶽派,有什麼長幼之序?五嶽派門規還未訂下,又有什麼第一條、第二條?你動不動提出泰山派門規來壓人,隻可惜這當兒卻隻有五嶽派,沒有泰山派了。
”桃枝仙插口道:“有五嶽派而沒泰山派,正是大大的好事,為什麼玉音子要說‘可惜’?你們想拆散五嶽派,再興泰山派,是不是?玉音子,你倒說說看,為什麼說這‘可惜’兩字?玉音子和玉磬子一時都無言可對。
” 千餘名漢子齊聲大叫:“上去打啊,哪個本事高強,打一架便知道了。
”玉磬子手中長劍不住晃動,卻不上前,他雖是師兄,但平素沉溺酒色,武功劍法比之玉音子已大有不如。
此後五嶽劍派合并,但五嶽派人衆必将仍然分居五嶽,每一處名山定有一人為首。
玉磬子、玉音子二人自知本事與左冷禅差得甚遠,原無做五嶽派掌門的打算,但頗想回歸本山之後,便為泰山之長。
這時群雄慫恿之下,師兄弟勢必兵戎相見,玉磬子可不敢貿然動手,隻是在天下英雄之前為玉音子所屈,心中卻也不甘;何況這麼一來,左掌門多半會派玉音子為泰山之長,從此聽他号令,終身擡不起頭來了。
一時之間,師兄弟二人怒目相向,僵持不決。
突然人群中一個尖利的聲音說道:“我看泰山派武功的精要,你二人誰都摸不着半點邊兒,偏有這麼厚臉皮,在這裡啰唆争吵,虛耗天下英雄的時光。
” 衆人向說話之人瞧去,見是個長身玉立的青年,相貌俊美,但臉色青白,嘴角邊微帶冷嘲,正是華山派的林平之。
有人識得他的,便叫了出來:“這是華山派嶽先生的新女婿。
” 令狐沖心道:“林師弟向來拘謹,不多說話,不料士别三日,便當刮目相看,竟在天下英雄之前,出言譏諷這兩個賊道。
”适才玉磬子、玉音子二道與玉玑子狼狽為奸,逼死泰山派掌門人天門道人,向左冷禅谄媚讨好,令狐沖心中對二道極是不滿,聽得林平之如此辱罵,頗為痛快。
玉音子道:“我摸不着泰山派武功的邊兒,閣下倒摸得着了?卻要請閣下施展幾手泰山派武功,好讓天下英雄開開眼界。
”他特别将“泰山派”三字說得極響,意思說,你是華山派弟子,武功再強,也隻是華山派的,決不會連我泰山派的武功也會練。
林平之冷笑一聲,說道:“泰山派武功博大精深,豈是你這等認賊為父、戕害同門的不肖之徒所能領略……”嶽不群喝道:“平兒,玉音道長乃是長輩,不得無禮!”林平之應道:“是!” 玉音子怒道:“嶽先生,你調教的好徒兒,好女婿!連泰山派的武功如何,他也能來胡言亂語。
” 突然一個女子的聲音道:“你怎知他是胡言亂語?”一個俊俏的少婦越衆而出,長裙拂地,衣帶飄風,鬓邊插着一朵小小紅花,正是嶽靈珊。
她背上負着一柄長劍,右手反過去握住劍柄,說道:“我便以泰山派的劍法,會會道長的高招。
” 玉音子認得她是嶽不群的女兒,心想嶽不群這番大力贊同五派合并,左冷禅言語神情中對他甚是客氣,倒也不敢得罪了她,微微一笑,說道:“嶽姑娘大喜,貧道沒來道賀,讨一杯喜酒喝,難道為此生我的氣了嗎?貴派劍法精妙,貧道向來是十分佩服的。
但華山派門人居然也會使泰山派劍法,貧道今日還是首次得聞。
” 嶽靈珊秀眉一軒,道:“我爹爹要做五嶽派掌門人,對五嶽劍派每一派的劍法,自然都得鑽研一番。
否則的話,就算我爹爹打赢了四派掌門人,那也隻是華山派獨占鳌頭,算不得是五嶽派真正的掌門人。
” 此言一出,群雄登時聳動。
有人道:“嶽先生要做五嶽派掌門人?”有人大聲道:“難道泰山、衡山、嵩山、恒山四派的武功,嶽先生也都會嗎?” 嶽不群朗聲道:“小女信口開河,小孩兒家的話,衆位不可當真。
” 嶽靈珊卻道:“嵩山左師伯,如果你能以泰衡華恒四派劍法,分别打敗我四派好手,我們自然服你做五嶽派掌門。
否則你嵩山派的劍法就算獨步天下,也不過嵩山派的劍法十分高明而已,跟别的四派,終究拉不上幹系。
” 群雄均想:這話确然不錯。
如果有人精擅五嶽劍派各派劍法,以他來做五嶽派掌門,自是再合适不過。
可是五嶽劍派每一派的劍法,都是數百年來經無數好手嘔心瀝血鍛煉而成。
有人縱得五派名師分别傳授,經數十年苦練,也未必能學全五派的全部劍法,而各派秘招絕藝,都是非本派弟子不傳,如說一人而能同時精擅五嶽派劍法,決計無此可能。
左冷禅卻想:“嶽不群的女兒為什麼說這番話?其中必有用意。
難道嶽不群當真痰迷了心竅,想跟我争奪這五嶽派掌門人之位嗎?” 玉音子道:“原來嶽先生已精通五派劍法,那可是自從五嶽劍派創派以來,從所未有的大事。
貧道便請嶽姑娘指點指點泰山派的劍法。
” 嶽靈珊道:“甚好!”刷的一聲,從背上劍鞘中拔出了長劍。
玉音子心下大是着惱:“我比你父親還長着一輩,你這女娃娃居然敢向我拔劍!”他隻道嶽不群定會出手阻攔,就算真要動手,華山派中也隻有嶽不群夫婦才堪與自己匹敵,豈知嶽不群隻搖頭歎息,說道:“小孩子家不知天高地厚。
玉音、玉磬兩位前輩,乃泰山派一等一好手。
你要用泰山派劍法跟他們過招,那不是自讨苦吃嗎?” 玉音子心中一凜:“嶽不群居然叫女兒用泰山劍法跟我過招。
”一瞥眼間,隻見嶽靈珊右手長劍斜指而下,左手五指正在屈指而數,從一數到五,握而成拳,又将拇指伸出,次而食指,終至五指全展,跟着又屈拇指而屈食指,再屈中指,登時大吃一驚:“這女娃娃怎地懂得這一招‘岱宗如何’?” 玉音子在三十餘年前,曾聽師父說過這一招“岱宗如何”的要旨,這一招可算得是泰山派劍法中最高深的絕藝,要旨不在右手劍招,而在左手的算數。
左手不住屈指計算,算的是敵人所處方位、武功門派、身形長短、兵刃大小,以及日光所照高低等等,計算極為繁複,一經算準,挺劍擊出,無不中的。
當時玉音子心想,要在頃刻之間,将這種種數目盡皆算得清清楚楚,自知無此本領,其時并未深研,聽過便罷。
他師父對此術其實也未精通,隻說:“這招‘岱宗如何’使起來太過艱難,似乎不切實用,實則威力無俦。
你既無心詳參,那是與此招無緣,也隻好算了。
你的幾個師兄弟都不及你細心,他們更不能練。
可惜本派這一招博大精深、世無其匹的劍招,從此便要失傳了。
”玉音子見師父并未勉強自己苦練苦算,暗自欣喜,此後在泰山派中也從未見人練過,不料事隔數十年,竟見嶽靈珊這年輕少婦使了出來,霎時之間,額頭上出了一片汗珠。
他從未聽師父說過如何對付此招,隻道自己既然不練,旁人也決不會使這奇招,自無需設法拆解,豈知世事之奇,竟有大出于意料之外者。
情急智生,自忖:“我急速改變方位,蹿高伏低,她自然算我不準。
”當即長劍一晃,向右滑出三步,一招“青天無雲”,轉過身來,身子微矮,長劍斜刺,離嶽靈珊右肩尚有五尺,便已圈轉,跟着一招“峻嶺橫空”,去勢奇疾而收劍極快。
隻見嶽靈珊站在原地不動,右手長劍的劍尖不住晃動,左手五指仍伸屈不定。
玉音子展開劍勢,身随劍走,左邊一拐,右邊一彎,越轉越急。
這路劍法叫做“泰山十八盤”,乃泰山派昔年一位名宿所創,他見泰山山門下十八盤處羊腸曲折,五步一轉,十步一回,勢甚險峻,因而将地勢融入劍法之中,與八卦門的“八卦遊身掌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泰山“十八盤”越盤越高,越行越險,這路劍招也是越轉越狠辣。
玉音子每一劍似乎均要在嶽靈珊身上對穿而過,其實自始至終,并未出過一招真正殺着。
他雙目所注,不離嶽靈珊左手五根手指的不住伸屈。
昔年師父有言:“這一招‘岱宗如何’,可說是我泰山劍法之宗,擊無不中,殺人不用第二招。
劍法而到這地步,已是超凡入聖。
你師父也不過是略知皮毛,真要練到精絕,那可談何容易?”想到師父這些話,背上冷汗一陣陣地滲了出來。
那泰山“十八盤”,有“緩十八、緊十八”之分,正面十八處盤旋較緩,側坡十八處盤旋甚緊,一步高一步,所謂“後人見前人履底,前人見後人發頂”。
泰山派這路劍法,純從泰山這條陡道的地勢中化出,也是忽緩忽緊,回旋曲折。
令狐沖見嶽靈珊既不擋架,也不閃避,左手五指不住伸屈,似乎在計算數目,不由得心下大急,隻想大叫:“小師妹,小心!”但這五個字塞在喉頭,始終叫不出來。
玉音子這路劍法将要使完,長劍始終不敢遞到嶽靈珊身周二尺之處。
嶽靈珊長劍倏地刺出,一連五劍,每一劍的劍招皆蒼然有古意。
一旁玉磬子失聲叫道:“‘五大夫劍!’”泰山有松樹極古,相傳為秦時所封之“五大夫松”,虬枝斜出,蒼翠相掩。
玉磬子、玉音子的師伯祖曾由此而悟出一套劍法來,便稱之為“五大夫劍”。
這套劍法招數古樸,内藏奇變,玉磬子二十餘年前便已學得精熟,但眼見嶽靈珊這五招似是而非,與自己所學頗有不同,卻顯然又比原來劍法高明得多,心下驚詫之餘,慢慢走近,要想看個仔細。
嶽靈珊突然纖腰一彎,挺劍向他刺去,叫道:“這也是你泰山派的劍法嗎?” 玉磬子急舉劍相架,叫道:“‘來鶴清泉’,如何不是泰山劍法,不過……”這一招雖然架開,卻已驚得出了一身冷汗,敵劍之來,方位與自己所學大不相同,這一劍險些便透胸而過。
嶽靈珊道:“是泰山劍法就好!”刷的一聲,反手砍向玉音子。
玉磬子道:“‘石關回馬’!你使得不……不大對……”嶽靈珊道:“劍招名字,你記得倒熟。
”長劍展開,刷刷兩劍,隻聽玉音子“啊”的一聲大叫,右腿已然中劍。
幾乎便在同一刹那,玉磬子右膝中劍,一個踉跄,右腿一屈,跪了下來,急忙以劍支地撐起,力道用得猛了,劍尖又剛好撐在一塊麻石之上,啪的一響,長劍斷為兩截,口中兀自說道:“‘快活三’!不過……不過……” 嶽靈珊一聲冷笑,将長劍反手插入背上劍鞘。
旁觀群雄轟然叫好。
這樣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婦,竟在舉手投足之間,以泰山派劍法将兩位泰山派高手殺敗,劍法之妙,令人看得心曠神怡,這一番喝彩聲,當真山谷鳴響。
左冷禅與嵩山派的幾名高手對望一眼,都大為疑慮:“這女娃娃所使确是泰山劍法。
然而其中大有更改,劍招老練狠辣,決非這女娃娃所能琢磨而得,定是嶽不群暗中練就了傳授于她。
要練成這路劍法,不知要花多少時日,嶽不群如此處心積慮,其志決不在小。
” 玉音子突然大叫:“你……你……這不是真的‘岱宗如何’!”他于中劍受傷之後,這才省悟,嶽靈珊隻不過擺個“岱宗如何”的架子,其實并非真的會算,否則的話,她一招即已取勝,又何必再使“五大夫劍”、“來鶴清泉”、“石關回馬”、“快活三”等等招術?更氣人的是,她竟将泰山派的劍招在關鍵處忽加改動,自己和師哥二人倉促之際,不及多想,自然而然以數十年來練熟了的劍招拆解,而她出劍方位陡變,以緻師兄弟倆雙雙中計落敗。
倘若她使的是别派劍法,不論招式如何精妙,憑着自己劍術上的修為,決不能輸了給這嬌怯怯的少婦。
但她使的确是泰山派劍法,卻又不是假的,心中既慚愧氣惱,又驚惶詫異,更有七分上了當的不服氣。
令狐沖眼見嶽靈珊以這幾
”正是玉磬子。
桃花仙道:“哈哈,另有好手,隻怕便是閣下了?”玉磬子道:“不錯,說不定便是你道爺。
”桃實仙叫道:“大家請看,泰山派中又起内讧,天門道人死了,玉玑道人傷了,這玉磬、玉音二人,又争着做泰山派的新掌門。
” 玉音子道:“胡說八道!”玉磬子卻冷笑着數聲,并不說話。
桃花仙道:“泰山派中,到底是哪一個出來比武?”玉磬子和玉音子齊聲道:“是我!”桃根仙道:“好,你們哥兒倆自己先打一架,且看是誰強些。
嘴上說不清,打架定輸赢!” 玉磬子越衆而出,揮手道:“師弟,你且退下,可别惹得旁人笑話。
”玉音子道:“為什麼會惹得旁人笑話?玉玑師兄身受重傷,我要替他報仇雪恨。
”玉磬子道:“你是要報仇呢,還是比武奪帥?”玉音子道:“憑咱們這點兒微末道行,還配當五嶽派掌門嗎?那不是癡心妄想?我泰山派衆人,早就已一緻主張,請嵩山左盟主為五嶽派掌門,我哥兒倆又何必出來獻醜?”玉磬子道:“既然如此,你且退下,泰山派眼前以我居長。
”玉音子冷笑道:“哼,你雖居長,可是平素所作所為,服得了人嗎?上下人衆,都聽你話嗎?” 玉磬子勃然變色,厲聲道:“你說這話,是何用意?你不理長幼之序,欺師滅祖,本派門規第一條怎麼說?”玉音子道:“哈哈,你可别忘了,咱們此刻都已是五嶽派門下,大夥兒同年同月同時齊入五嶽派,有什麼長幼之序?五嶽派門規還未訂下,又有什麼第一條、第二條?你動不動提出泰山派門規來壓人,隻可惜這當兒卻隻有五嶽派,沒有泰山派了。
”桃枝仙插口道:“有五嶽派而沒泰山派,正是大大的好事,為什麼玉音子要說‘可惜’?你們想拆散五嶽派,再興泰山派,是不是?玉音子,你倒說說看,為什麼說這‘可惜’兩字?玉音子和玉磬子一時都無言可對。
” 千餘名漢子齊聲大叫:“上去打啊,哪個本事高強,打一架便知道了。
”玉磬子手中長劍不住晃動,卻不上前,他雖是師兄,但平素沉溺酒色,武功劍法比之玉音子已大有不如。
此後五嶽劍派合并,但五嶽派人衆必将仍然分居五嶽,每一處名山定有一人為首。
玉磬子、玉音子二人自知本事與左冷禅差得甚遠,原無做五嶽派掌門的打算,但頗想回歸本山之後,便為泰山之長。
這時群雄慫恿之下,師兄弟勢必兵戎相見,玉磬子可不敢貿然動手,隻是在天下英雄之前為玉音子所屈,心中卻也不甘;何況這麼一來,左掌門多半會派玉音子為泰山之長,從此聽他号令,終身擡不起頭來了。
一時之間,師兄弟二人怒目相向,僵持不決。
突然人群中一個尖利的聲音說道:“我看泰山派武功的精要,你二人誰都摸不着半點邊兒,偏有這麼厚臉皮,在這裡啰唆争吵,虛耗天下英雄的時光。
” 衆人向說話之人瞧去,見是個長身玉立的青年,相貌俊美,但臉色青白,嘴角邊微帶冷嘲,正是華山派的林平之。
有人識得他的,便叫了出來:“這是華山派嶽先生的新女婿。
” 令狐沖心道:“林師弟向來拘謹,不多說話,不料士别三日,便當刮目相看,竟在天下英雄之前,出言譏諷這兩個賊道。
”适才玉磬子、玉音子二道與玉玑子狼狽為奸,逼死泰山派掌門人天門道人,向左冷禅谄媚讨好,令狐沖心中對二道極是不滿,聽得林平之如此辱罵,頗為痛快。
玉音子道:“我摸不着泰山派武功的邊兒,閣下倒摸得着了?卻要請閣下施展幾手泰山派武功,好讓天下英雄開開眼界。
”他特别将“泰山派”三字說得極響,意思說,你是華山派弟子,武功再強,也隻是華山派的,決不會連我泰山派的武功也會練。
林平之冷笑一聲,說道:“泰山派武功博大精深,豈是你這等認賊為父、戕害同門的不肖之徒所能領略……”嶽不群喝道:“平兒,玉音道長乃是長輩,不得無禮!”林平之應道:“是!” 玉音子怒道:“嶽先生,你調教的好徒兒,好女婿!連泰山派的武功如何,他也能來胡言亂語。
” 突然一個女子的聲音道:“你怎知他是胡言亂語?”一個俊俏的少婦越衆而出,長裙拂地,衣帶飄風,鬓邊插着一朵小小紅花,正是嶽靈珊。
她背上負着一柄長劍,右手反過去握住劍柄,說道:“我便以泰山派的劍法,會會道長的高招。
” 玉音子認得她是嶽不群的女兒,心想嶽不群這番大力贊同五派合并,左冷禅言語神情中對他甚是客氣,倒也不敢得罪了她,微微一笑,說道:“嶽姑娘大喜,貧道沒來道賀,讨一杯喜酒喝,難道為此生我的氣了嗎?貴派劍法精妙,貧道向來是十分佩服的。
但華山派門人居然也會使泰山派劍法,貧道今日還是首次得聞。
” 嶽靈珊秀眉一軒,道:“我爹爹要做五嶽派掌門人,對五嶽劍派每一派的劍法,自然都得鑽研一番。
否則的話,就算我爹爹打赢了四派掌門人,那也隻是華山派獨占鳌頭,算不得是五嶽派真正的掌門人。
” 此言一出,群雄登時聳動。
有人道:“嶽先生要做五嶽派掌門人?”有人大聲道:“難道泰山、衡山、嵩山、恒山四派的武功,嶽先生也都會嗎?” 嶽不群朗聲道:“小女信口開河,小孩兒家的話,衆位不可當真。
” 嶽靈珊卻道:“嵩山左師伯,如果你能以泰衡華恒四派劍法,分别打敗我四派好手,我們自然服你做五嶽派掌門。
否則你嵩山派的劍法就算獨步天下,也不過嵩山派的劍法十分高明而已,跟别的四派,終究拉不上幹系。
” 群雄均想:這話确然不錯。
如果有人精擅五嶽劍派各派劍法,以他來做五嶽派掌門,自是再合适不過。
可是五嶽劍派每一派的劍法,都是數百年來經無數好手嘔心瀝血鍛煉而成。
有人縱得五派名師分别傳授,經數十年苦練,也未必能學全五派的全部劍法,而各派秘招絕藝,都是非本派弟子不傳,如說一人而能同時精擅五嶽派劍法,決計無此可能。
左冷禅卻想:“嶽不群的女兒為什麼說這番話?其中必有用意。
難道嶽不群當真痰迷了心竅,想跟我争奪這五嶽派掌門人之位嗎?” 玉音子道:“原來嶽先生已精通五派劍法,那可是自從五嶽劍派創派以來,從所未有的大事。
貧道便請嶽姑娘指點指點泰山派的劍法。
” 嶽靈珊道:“甚好!”刷的一聲,從背上劍鞘中拔出了長劍。
玉音子心下大是着惱:“我比你父親還長着一輩,你這女娃娃居然敢向我拔劍!”他隻道嶽不群定會出手阻攔,就算真要動手,華山派中也隻有嶽不群夫婦才堪與自己匹敵,豈知嶽不群隻搖頭歎息,說道:“小孩子家不知天高地厚。
玉音、玉磬兩位前輩,乃泰山派一等一好手。
你要用泰山派劍法跟他們過招,那不是自讨苦吃嗎?” 玉音子心中一凜:“嶽不群居然叫女兒用泰山劍法跟我過招。
”一瞥眼間,隻見嶽靈珊右手長劍斜指而下,左手五指正在屈指而數,從一數到五,握而成拳,又将拇指伸出,次而食指,終至五指全展,跟着又屈拇指而屈食指,再屈中指,登時大吃一驚:“這女娃娃怎地懂得這一招‘岱宗如何’?” 玉音子在三十餘年前,曾聽師父說過這一招“岱宗如何”的要旨,這一招可算得是泰山派劍法中最高深的絕藝,要旨不在右手劍招,而在左手的算數。
左手不住屈指計算,算的是敵人所處方位、武功門派、身形長短、兵刃大小,以及日光所照高低等等,計算極為繁複,一經算準,挺劍擊出,無不中的。
當時玉音子心想,要在頃刻之間,将這種種數目盡皆算得清清楚楚,自知無此本領,其時并未深研,聽過便罷。
他師父對此術其實也未精通,隻說:“這招‘岱宗如何’使起來太過艱難,似乎不切實用,實則威力無俦。
你既無心詳參,那是與此招無緣,也隻好算了。
你的幾個師兄弟都不及你細心,他們更不能練。
可惜本派這一招博大精深、世無其匹的劍招,從此便要失傳了。
”玉音子見師父并未勉強自己苦練苦算,暗自欣喜,此後在泰山派中也從未見人練過,不料事隔數十年,竟見嶽靈珊這年輕少婦使了出來,霎時之間,額頭上出了一片汗珠。
他從未聽師父說過如何對付此招,隻道自己既然不練,旁人也決不會使這奇招,自無需設法拆解,豈知世事之奇,竟有大出于意料之外者。
情急智生,自忖:“我急速改變方位,蹿高伏低,她自然算我不準。
”當即長劍一晃,向右滑出三步,一招“青天無雲”,轉過身來,身子微矮,長劍斜刺,離嶽靈珊右肩尚有五尺,便已圈轉,跟着一招“峻嶺橫空”,去勢奇疾而收劍極快。
隻見嶽靈珊站在原地不動,右手長劍的劍尖不住晃動,左手五指仍伸屈不定。
玉音子展開劍勢,身随劍走,左邊一拐,右邊一彎,越轉越急。
這路劍法叫做“泰山十八盤”,乃泰山派昔年一位名宿所創,他見泰山山門下十八盤處羊腸曲折,五步一轉,十步一回,勢甚險峻,因而将地勢融入劍法之中,與八卦門的“八卦遊身掌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泰山“十八盤”越盤越高,越行越險,這路劍招也是越轉越狠辣。
玉音子每一劍似乎均要在嶽靈珊身上對穿而過,其實自始至終,并未出過一招真正殺着。
他雙目所注,不離嶽靈珊左手五根手指的不住伸屈。
昔年師父有言:“這一招‘岱宗如何’,可說是我泰山劍法之宗,擊無不中,殺人不用第二招。
劍法而到這地步,已是超凡入聖。
你師父也不過是略知皮毛,真要練到精絕,那可談何容易?”想到師父這些話,背上冷汗一陣陣地滲了出來。
那泰山“十八盤”,有“緩十八、緊十八”之分,正面十八處盤旋較緩,側坡十八處盤旋甚緊,一步高一步,所謂“後人見前人履底,前人見後人發頂”。
泰山派這路劍法,純從泰山這條陡道的地勢中化出,也是忽緩忽緊,回旋曲折。
令狐沖見嶽靈珊既不擋架,也不閃避,左手五指不住伸屈,似乎在計算數目,不由得心下大急,隻想大叫:“小師妹,小心!”但這五個字塞在喉頭,始終叫不出來。
玉音子這路劍法将要使完,長劍始終不敢遞到嶽靈珊身周二尺之處。
嶽靈珊長劍倏地刺出,一連五劍,每一劍的劍招皆蒼然有古意。
一旁玉磬子失聲叫道:“‘五大夫劍!’”泰山有松樹極古,相傳為秦時所封之“五大夫松”,虬枝斜出,蒼翠相掩。
玉磬子、玉音子的師伯祖曾由此而悟出一套劍法來,便稱之為“五大夫劍”。
這套劍法招數古樸,内藏奇變,玉磬子二十餘年前便已學得精熟,但眼見嶽靈珊這五招似是而非,與自己所學頗有不同,卻顯然又比原來劍法高明得多,心下驚詫之餘,慢慢走近,要想看個仔細。
嶽靈珊突然纖腰一彎,挺劍向他刺去,叫道:“這也是你泰山派的劍法嗎?” 玉磬子急舉劍相架,叫道:“‘來鶴清泉’,如何不是泰山劍法,不過……”這一招雖然架開,卻已驚得出了一身冷汗,敵劍之來,方位與自己所學大不相同,這一劍險些便透胸而過。
嶽靈珊道:“是泰山劍法就好!”刷的一聲,反手砍向玉音子。
玉磬子道:“‘石關回馬’!你使得不……不大對……”嶽靈珊道:“劍招名字,你記得倒熟。
”長劍展開,刷刷兩劍,隻聽玉音子“啊”的一聲大叫,右腿已然中劍。
幾乎便在同一刹那,玉磬子右膝中劍,一個踉跄,右腿一屈,跪了下來,急忙以劍支地撐起,力道用得猛了,劍尖又剛好撐在一塊麻石之上,啪的一響,長劍斷為兩截,口中兀自說道:“‘快活三’!不過……不過……” 嶽靈珊一聲冷笑,将長劍反手插入背上劍鞘。
旁觀群雄轟然叫好。
這樣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婦,竟在舉手投足之間,以泰山派劍法将兩位泰山派高手殺敗,劍法之妙,令人看得心曠神怡,這一番喝彩聲,當真山谷鳴響。
左冷禅與嵩山派的幾名高手對望一眼,都大為疑慮:“這女娃娃所使确是泰山劍法。
然而其中大有更改,劍招老練狠辣,決非這女娃娃所能琢磨而得,定是嶽不群暗中練就了傳授于她。
要練成這路劍法,不知要花多少時日,嶽不群如此處心積慮,其志決不在小。
” 玉音子突然大叫:“你……你……這不是真的‘岱宗如何’!”他于中劍受傷之後,這才省悟,嶽靈珊隻不過擺個“岱宗如何”的架子,其實并非真的會算,否則的話,她一招即已取勝,又何必再使“五大夫劍”、“來鶴清泉”、“石關回馬”、“快活三”等等招術?更氣人的是,她竟将泰山派的劍招在關鍵處忽加改動,自己和師哥二人倉促之際,不及多想,自然而然以數十年來練熟了的劍招拆解,而她出劍方位陡變,以緻師兄弟倆雙雙中計落敗。
倘若她使的是别派劍法,不論招式如何精妙,憑着自己劍術上的修為,決不能輸了給這嬌怯怯的少婦。
但她使的确是泰山派劍法,卻又不是假的,心中既慚愧氣惱,又驚惶詫異,更有七分上了當的不服氣。
令狐沖眼見嶽靈珊以這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