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三 比劍

關燈
招劍法破敵,心下一片迷茫,忽聽得背後有人低聲道:“令狐公子,這幾招劍法是你教她的?”令狐沖回過頭來,見說話的是田伯光,便搖了搖頭。

    田伯光微笑道:“那日在華山頂上,你和我動手,記得你便曾使過這一招來鶴清什麼的,隻不過那時你還沒使熟。

    ” 令狐沖神色茫然,宛如不聞。

    當嶽靈珊一出手,他便瞧了出來,她所使的乃是華山思過崖後洞石壁上所刻的泰山派劍法。

    但自己在後洞石壁上發現劍招石刻之事,并未對華山派任何人提過,當日離開思過崖,記得已将後洞的洞口掩好,嶽靈珊怎會發現?轉念又想:“我既能發現後洞,小師妹當然也能發現。

    何況我已在無意中打開了洞口,小師妹便易找得多了。

    ” 他在華山思過崖後洞,見到石壁上所刻五嶽劍法的絕招,以及魔教諸長老破解各家劍法的法門,雖于所刻招數記得頗熟,但這些招數叫做什麼名字,卻全然不知。

    眼見嶽靈珊最後三劍使得猶似行雲流水,大有善禦者駕輕車而行熟路之意,三劍之間擊傷泰山派兩名高手,将石壁上的劍招發揮得淋漓盡緻,心下也暗自贊歎。

    又聽得玉磬子說出“快活三”三字,想起當年曾随師父去過泰山,過水簾洞後,一條長長的山道斜坡,名為“快活三”,意思說連續三裡,順坡而下,走起來十分快活,想不到這連環三劍,竟是從這條斜坡化出。

     一個瘦削的老者緩步而出,說道:“嶽先生精擅五嶽劍派各派劍法,實是武林中從所未有。

    老朽潛心參研本派劍法,有許多處所沒法明白,今日正好向嶽先生請教。

    ”他左手拿着一把撫摩得晶光發亮的胡琴,右手從琴柄中慢慢抽出一柄劍身極細的短劍,正是衡山派掌門莫大先生。

     嶽靈珊躬身道:“莫師伯手下留情。

    侄女胡亂學得幾手衡山派劍法,請莫師伯指點。

    ” 莫大先生口說“今日正好向嶽先生請教”,原是向嶽不群索戰,不料嶽靈珊一句話便接了過去,還言明是用衡山派劍法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江湖上威名素著,群雄适才又聽得左冷禅言道,嵩山派好手大嵩陽手費彬便死在他劍下,均想:“難道嶽靈珊以泰山劍法傷了兩名泰山派高手,又能以衡山劍法與他對敵?” 莫大先生微笑道:“很好,很好!了不起,了不起!”嶽靈珊道:“等到侄女敵不過莫師伯,再由我爹爹上場。

    ”莫大先生喃喃地道:“敵得過的,敵得過的!”短劍慢慢指出,突然間在空中一顫,發出嗡嗡之聲,跟着便是嗡嗡兩劍。

    嶽靈珊舉劍招架,莫大先生的短劍如鬼如魅,竟已繞到了嶽靈珊背後。

     嶽靈珊急忙轉身,耳邊隻聽得嗡嗡兩聲,眼前有一團頭發飄過,卻是自己的頭發已給莫大先生削了一截下來。

    她大急之下,心念電轉:“他這是手下留情,否則适才這一劍已然殺了我。

    他既不傷我,便可和他對攻。

    ”當下更不理會對方劍勢來路,刷刷兩劍,分向莫大先生小腹與額頭刺去。

     莫大先生微微一驚:“這兩招‘泉鳴芙蓉’、‘鶴翔紫蓋’,确是我衡山派絕招,這小姑娘如何學得了去?” 衡山七十二峰,以芙蓉、紫蓋、石廪、天柱、祝融五峰最高。

    衡山派劍法之中,也有五路劍法,分别以這五座高峰為名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眼見适才嶽靈珊所出,均是“一招包一路”的劍法,在一招之中,包含了一路劍法中數十招的精要。

    “芙蓉劍法”三十六招,“紫蓋劍法”四十八招。

    “泉鳴芙蓉”與“鶴翔紫蓋”兩招劍法,分别将芙蓉劍法、紫蓋劍法每一路數十招中的精奧之處,融會簡化而入一招,一招之中有攻有守,威力之強,為衡山劍法之冠,是以這五招劍法,合稱“衡山五神劍”。

     衆人隻聽得铮铮铮之聲不絕,不知兩人誰攻誰守,也不知在頃刻間兩人已拆了幾招。

     莫大先生事事謀定而後動,“比劍奪帥”之議既決,他便即籌思對策。

    他絕無半分要當五嶽派掌門人之念,更知不是左冷禅和令狐沖的敵手,但身為衡山掌門,不能自始至終龜縮不出。

    他氣惱玉磬子為虎作伥,逼死天門道人,本拟和這道人一拚,豈知泰山三子一上來便先後受傷,于是剩下的對手便隻嶽不群一人。

    他在少林寺中,已将嶽不群的武功瞧得清清楚楚,自己不緻輸了于他,但上來動手的竟是嶽不群的女兒。

    嶽靈珊會使衡山派劍法,他已是一驚,而她所使的更是衡山劍法中最上乘的“一招包一路”,更令他心中盡是驚懼惶惑。

     莫大先生的師祖和師叔祖,當年在華山絕頂與魔教十長老會鬥,雙雙斃命。

    其時莫大先生的師父年歲尚輕,芙蓉、紫蓋等五路劍法是學全了,但“一招包一路”的“泉鳴芙蓉”、“鶴翔紫蓋”那五招衡山神劍,卻隻知了個大概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自然也未得師父詳加傳授指點。

    豈知此刻竟會在别派一個年輕女子劍底顯了出來。

    隻是嶽靈珊那兩招隻得劍形而未得其意,否則的話,莫大先生心神激蕩之際,在第二招上便已落敗。

     他好容易接過了這兩招,隻見嶽靈珊長劍晃動,正是一招“石廪書聲”,跟着又是一招“天柱雲氣”。

    那“天柱劍法”主要是從雲霧中變化出來,極盡詭奇之能事,動向無定,不可捉摸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一見嶽靈珊使出“天柱雲氣”,他見機極快,當即不架而走。

    所謂不架而走,那不過說得好聽,其實是打不過而逃跑。

    隻是他劍法變化繁複,逃走之際,短劍東刺西削,使人眼花缭亂,不知他已是在使三十六策中的上策。

     他知衡山五大神劍之中,除了“泉鳴芙蓉”、“鶴翔紫蓋”、“石廪書聲”、“天柱雲氣”之外,最厲害的一招叫做“雁回祝融”。

    衡山五高峰中,以祝融峰最高,這招“雁回祝融”,在衡山五神劍中也最為精深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的師父當年說到這一招時,含糊其詞,并說自己也不大清楚,如嶽靈珊再使出這一招來,自己縱不喪命當場,那也非大大出醜不可。

    他腳下急閃,短劍急揮,心念急轉:“她雖學到了奇招,看來隻會呆使,不會随機應變。

    說不得,隻好冒險跟她拚上一拚,否則莫大今後也不用再在江湖上混了。

    ” 眼見嶽靈珊腳步微一遲疑,知她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,到底要追呢還是不追,莫大先生暗叫:“慚愧!畢竟年輕人沒見識。

    ”嶽靈珊以這招“天柱雲氣”逼得莫大先生轉身而逃,他雖掩飾得高明,似乎未呈敗象,但武功高明之士,人人都已見到他不敵而走的窘态。

    倘若嶽靈珊立時收劍行禮,說道:“莫師伯,承讓!侄女得罪。

    ”那麼勝敗便已分了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何等身分地位,豈能敗了一招之後,再轉身與後輩女子纏鬥?可是嶽靈珊竟然猶豫,實是莫大先生難得之極的良機。

     但見嶽靈珊笑靥甫展,櫻唇微張,正要說話,莫大先生手中短劍嗡嗡作響,向她直撲過去。

    這幾下急劍,乃莫大先生畢生功力之所聚,劍發琴音,光環亂轉,霎時之間已将嶽靈珊裹在一團劍光之中。

    嶽靈珊一聲驚呼,連退了幾步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豈容她緩出手來施展那招“雁回祝融”?他手中短劍越使越快,一套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有如雲卷霧湧,旁觀者不由得目為之眩,若不是群雄覺得莫大先生頗有以長淩幼、以男欺女之嫌,彩聲早已大作。

     當嶽靈珊使出“泉鳴芙蓉”等幾招時,令狐沖更無懷疑,她這幾路劍法,是從華山思過崖後洞的石壁上學來的,尋思:“小師妹為什麼會到思過崖去?師父、師娘對她甚是疼愛,當然不會罰她在這荒僻的危崖上靜坐思過。

    就算她犯了什麼重大過失,師父、師娘也不過嚴加斥責而已。

    思過崖與華山主峰相距不近,地形又極兇險,即令是一個尋常女弟子,也不會罰她孤零零地去住在崖上。

    難道是林師弟受罰到崖上思過,小師妹每日去送飯送茶,便像她從前待我那樣嗎?”想到此處,不由得心口一熱。

     又想:“林師弟沉默寡言,循規蹈矩,宛然便是一位‘小君子劍’。

    他正因此而得到師父、師娘和小師妹的歡心,怎會犯錯而受罰到崖上思過?何況師父早就要将小師妹配給林師弟。

    不會,不會,決計不會!”猛然想起:“難道小師妹……小師妹……”内心深處突然浮起一個念頭,可是這念頭太過荒唐,剛浮入腦海,便即壓下,一時心中恍恍惚惚,到底是個什麼念頭,自己也不大清楚。

     便在此時,隻聽得嶽靈珊“啊”的一聲驚呼,長劍脫手斜飛,左足一滑,仰跌在地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手中短劍伸出,指向她的左肩,笑道:“侄女請起,不用驚慌!” 突然間啪的一聲響,莫大先生手中短劍斷折,卻是嶽靈珊從地下拾起了兩塊圓石,左手圓石砸在莫大先生劍上,那短劍劍身甚細,一砸之下,立即斷成兩截。

    跟着嶽靈珊右手的圓石向左急擲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兵刃斷折,吃了一驚,又見她将一塊圓石向左擲出,左側并無旁人,此舉甚是古怪,不明其意。

    蓦地裡那圓石竟飛了轉來,撞在莫大先生右胸。

    砰的一聲,跟着喀喇幾響,他胸口肋骨登時有數根撞斷,一張口,鮮血直噴。

     這幾下變幻莫測,嶽靈珊的動作不但快得甚奇,每一下卻又幹淨利落,衆人盡皆呆了。

    人人都看得分明,莫大先生占了先機之後,不再進招,隻說:“侄女請起,不用驚慌。

    ”那原是長輩和晚輩過招戰勝後應有之義。

    可是嶽靈珊拾起圓石所使的那兩招,卻實有鬼神莫測之機。

    令狐沖卻明白,嶽靈珊這兩招,正是當年魔教長老破解衡山劍法的絕招。

    不過石壁上所刻人形所使的是一對銅錘。

    嶽靈珊以圓石當銅錘使,要拆招久戰,當然不行,但一招間擲出飛回,隻要練成了運力的巧勁,圓石與銅錘并無二緻。

     嶽不群飛身入場,啪的一聲響,打了嶽靈珊一個耳光,喝道:“莫大師伯明明讓你,你何敢對他老人家無禮?”彎腰扶起莫大先生,說道:“莫兄,小女不知好歹,小弟當真抱歉之至。

    尚請原諒。

    ”莫大先生苦笑道:“将門虎女,果然不凡。

    ”說了這兩句話,又是哇的一聲,一口鮮血噴出。

    衡山派兩名弟子奔了出來,将他扶回。

    嶽不群怒目向女兒瞪了一眼,退在一旁。

     令狐沖見嶽靈珊左邊臉頰登時腫起,留下了五個手指印,足見她父親這一掌打得着實不輕。

    嶽靈珊眼淚涔涔而下,可是嘴角微撇,神情頗為倔強。

    令狐沖便即想起:“從前我和她同在華山,她有時頑皮,受到師父師娘的責罵,心中委屈,便是這麼一副又可憐又可愛的神氣。

    那時我必千方百計地哄得她歡喜。

    小師妹最開心的,莫過于和我比劍而勝,隻不過我必須裝得似模似樣,似乎真的偶一疏忽而給她占了先機,決不能讓她看出是故意讓她……” 想到這裡,腦海中一個本來十分模糊的念頭,突然之間,顯得清晰異常:“她怎麼會到思過崖去?多半她是在婚前婚後,思念昔日我對她的深情,因而孤身來到崖上,緬懷舊事。

    後洞的入口我本是用石子封砌好了的,若非在崖上長久逗留,不易發現。

    如此說來,她在崖上所留時間不短,去了也不止一次。

    ”轉頭向林平之瞥了一眼,尋思:“林師弟和她新婚,該當喜氣洋洋,心花怒放才是。

    為什麼他始終神色郁郁?小師妹給她父親當衆打了一掌,他做丈夫的既不過去勸慰,也無關心之狀,未免太過不近人情。

    ” 他想嶽靈珊為了挂念自己而到思過崖去追憶昔情,隻是他一廂情願的猜測,可是他似乎已迷迷惘惘地見到,嶽靈珊如何在崖上淚如雨下,如何痛悔嫁錯了林平之,如何為了辜負自己的一片深情而傷心不已。

    一擡頭,隻見嶽靈珊正在彎腰拾劍,淚水滴在青草之上,一根青草因淚水的滴落而彎了下去,令狐沖胸口一陣沖動:“我當然要哄得她破涕為笑!”在他眼中看出來,這嵩山絕頂的封禅台側,已成為華山的玉女峰,數千名江湖好漢,不過是一棵棵樹木,便隻一個他刻骨相思、傾心而戀的意中人,為了受到父親的責打而在哭泣。

    他一生之中,曾哄過她無數次,今日怎可置之不理? 他大踏步而出,說道:“小師……小……”随即想起,要哄得她歡喜,必須真打,一顆心撲通撲通地跳動,說道:“你勝了泰山、衡山兩派掌門人,劍法非同小可。

    我恒山派心下不服,你能以恒山派劍法,跟我較量較量麼?” 嶽靈珊緩緩轉身,一時卻不擡頭,似在思索什麼,過了好一會,這才慢慢擡起頭來,突然臉上一紅。

    令狐沖道:“嶽先生本領雖高,但竟能盡通五嶽劍派各派劍法,我可難以相信。

    ”嶽靈珊擡起頭來,說道:“你本來也不是恒山派的,今日為恒山掌門,不是也精通了恒山派劍法嗎?”臉頰上兀自留着淚水。

     令狐沖聽她這幾句話語氣甚和,頗有友善之意,心下喜不自勝,暗道:“我定要裝得極像,不可讓她瞧出來我是故意容讓。

    ”說道:“‘精通’二字,可不敢說。

    但我已在恒山多時,恒山派劍法應當習練。

    此刻我以恒山派劍法領教,你也當以恒山派劍法拆解。

    倘若所使劍法不是恒山一派,那麼雖勝亦敗,你意下如何?”他已打定了主意,自己劍法比她高明得多,那是衆所周知之事,倘若假裝落敗,别人固然看得出,連嶽靈珊也不會相信,隻有鬥到後來,自己突然在無意之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