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二 并派

關燈
又見引路的嵩山弟子嘴角含笑,一副幸災樂禍之意,尋思:“我在龍泉鑄劍谷所殺嵩山派人物着實不少,今日上得嵩山,可半分大意不得。

    ”說道:“這些瞎朋友,是嵩山派門下的弟子嗎?請閣下叫他們讓路。

    ”那嵩山弟子笑道:“他們不是敝派的。

    在下說出來的話管不了事。

    還是請令狐掌門自行打發的好。

    ” 忽聽得一人大聲喝道:“老子先打發了你再說。

    ”正是不戒和尚到了。

    他身後跟着不可不戒田伯光。

    不戒大踏步走上前去,一伸手,抓住兩名嵩山弟子,向衆瞎子投将過去,叫道:“令狐沖來也!”衆瞎子揮兵刃亂砍亂劈,總算兩名嵩山弟子武功不低,身在半空,仍能拔劍抵擋,大叫:“是嵩山派自己人,快讓開了!” 衆瞎子急忙閃避,亂成一團。

    不戒搶上前去,又抓住了兩名嵩山弟子,喝道:“你不叫這些瞎子們讓開,老子把你這兩個混蛋抛了下去。

    ”雙臂運勁,将二人向天投去。

    不戒和尚臂力雄健無比,兩名嵩山弟子給他投向半空,直飛上七八丈,登時魂飛魄散,齊聲慘叫,隻道這番定是跌入了下面萬丈深谷,頃刻間便成為一團肉泥了。

     不戒和尚待他二人跌落,雙臂齊伸,又抓住了二人後頸,說道:“要不要再來一次?”一名漢子忙道:“不……不要了!”另一名嵩山弟子甚是乖覺,大聲叫道:“令狐沖,你往哪裡逃?衆位瞎子朋友,快追,快上山追!”十餘名瞎子聽了,信以為真,拔足便向山上追去。

     田伯光怒道:“令狐掌門的名字,也是你這小子叫得的?”伸手啪啪兩記耳光,大聲呼喚:“令狐大俠在這裡!令狐掌門在這裡!哪一個瞎子有種,便過來領教他的劍法。

    ” 衆瞎子受了嵩山弟子的慫恿,又想到雙目被令狐沖刺瞎的仇怨,滿腔憤怒,便在山道上守候,但聽得兩名嵩山弟子的慘呼,不由得心寒,跟着在山道上來回亂奔,雙目不能見物,一時無所适從,茫然站立。

     令狐沖、不戒、田伯光及恒山諸弟子從衆瞎子身畔走過,更向上行。

    陡見雙峰中斷,天然現出一道門戶,疾風從斷絕處吹出,雲霧随風撲面而至。

    不戒喝道:“這叫做什麼所在?怎地變啞巴了?”那嵩山弟子苦着臉道:“這叫作朝天門。

    ” 衆人折向西北,又上了一段山路,望見峰頂的曠地之上,無數人衆聚集。

    引路的數名嵩山弟子加快腳步,上峰報訊。

    跟着便聽得鼓樂聲響起,歡迎令狐沖等上峰。

     左冷禅身披土黃色布袍,率領了二十名弟子,走上幾步,拱手相迎。

    令狐沖此刻雖是恒山掌門,但先前一直叫他“左師伯”,畢竟是後輩,便躬身行禮,說道:“晚輩令狐沖,拜見嵩山掌門。

    ”左冷禅道:“多日不見,令狐世兄豐采尤勝往昔。

    世兄英俊年少而執掌恒山派門戶,開武林中千古未有之局面,可喜可賀。

    ”他向來冷口冷面,這時口中說“可喜可賀”,臉上神色,卻絕無絲毫“可喜可賀”的模樣。

     令狐沖明白他言語中皮裡陽秋,說什麼“開武林中千古未有之局面”,其實是諷刺他以男子而做群尼的領袖,“英俊年少”四字,更不懷好意,說道:“晚輩奉定閑師太遺命,執掌恒山門戶,志在為兩位師太複仇雪恨。

    報仇大事一了,自當退位讓賢。

    ”他說着這幾句話時,雙目緊緊和左冷禅的目光相對,瞧他臉上是否現出慚色,抑或有憤怒憎恨之意,卻見左冷禅臉上連肌肉也不牽動一下,說道:“五嶽劍派向來同氣連枝,今後五派歸一,定閑、定逸兩位師太的血仇,不單是恒山之事,也是我五嶽派之事。

    令狐兄弟有志于此,那好得很啊。

    ”他頓了一頓,說道:“泰山天門道兄、衡山莫大先生、華山嶽先生,以及前來觀禮道賀的不少武林朋友都已到達,請過去相見吧。

    ” 令狐沖道:“是。

    少林方證大師和武當沖虛道長到了沒有?”左冷禅淡淡地道:“他二位住得雖近,但自持身分,是不會來的。

    ”說着向令狐沖瞪了一眼,目光中深有恨意。

    令狐沖一怔,便即省悟:“我接任掌門,這兩位武林前輩親臨道賀。

    左冷禅卻以為他們今日不會來,因此不但恨上了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,對我可恨得更加厲害了。

    ” 便在此時,忽見山道上兩名黃衣弟子疾奔而上,全力快跑,顯是身有急事。

    峰頂上諸人不約而同地都向這二人瞧去。

    不多時兩人奔到左冷禅身前,禀道:“恭喜師父,少林寺方丈方證大師、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,率領兩派門人弟子,正上山來。

    ” 左冷禅道:“他二位老人家也來了?那可客氣得很啊。

    這可須得下去迎接了。

    ”他語氣似乎沒将這件事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但令狐沖見到他衣袖微微顫動,心中喜悅之情畢竟難以遮掩。

     在嵩山絕頂的群雄聽到少林方證大師、武當沖虛道長齊到,登時聳動,不少人跟在左冷禅之後,迎下山去。

    令狐沖和恒山弟子避在一旁,讓衆人下山。

     隻見泰山派天門道人、衡山派莫大先生以及丐幫幫主解風、青城派掌門松風觀觀主餘滄海、聞先生等前輩名宿,果然都已到了。

    令狐沖和衆人一一見禮,忽見黃牆後轉出一群人來,正是師父、師娘和華山派一衆師弟師妹。

    他心中一酸,快步搶前,跪下磕頭,說道:“令狐沖拜見兩位老人家。

    ” 嶽不群身子一側,冷冷地道:“令狐掌門何以行此大禮?那不是笑話奇談嗎?”令狐沖拜畢站起,退立道側。

    嶽夫人眼圈一紅,說道:“聽說你當了恒山派掌門。

    以後隻須不再胡鬧,也未始不能安身立命。

    ”嶽不群冷笑道:“他不再胡鬧?那是日頭從西方出來了。

    他第一日當掌門,恒山派便收了成千名旁門左道的人物,那還不夠胡鬧?聽說他又跟大魔頭任我行聯手,殺了東方不敗,讓任我行重登魔教教主寶座。

    恒山派掌門人居然去參與魔教這等大事,還不算胡鬧得到了家嗎?” 令狐沖道:“是,是。

    ”不願多說此事,岔開了話題:“今日嵩山之會,瞧左師伯的用意,是要五嶽劍派合而為一,合成一個五嶽派。

    不知二位老人家意下如何?”嶽不群問道:“你意下如何?”令狐沖道:“弟子……”嶽不群微笑道:“‘弟子’二字,那不用提了。

    你倘若還念着昔日華山之情,那就……那就……”微微沉吟,似乎以下的話不易措詞。

     令狐沖自給逐出華山門牆以來,從未見過嶽不群對自己如此和顔悅色,忙道:“你老人家有何吩咐,弟子……晚輩無有不遵。

    ” 嶽不群點頭道:“我也沒什麼吩咐,隻不過我輩學武之人,最講究的是正邪是非之辨。

    當日你不能再在華山派耽下去,并不是我和你師娘狠心,不能原宥你的過失,實在你是犯了武林大忌。

    我雖将你自幼撫養長大,待你有如親生兒子,卻也不能徇私。

    ” 令狐沖聽到這裡,眼淚涔涔而下,哽咽道:“師父師娘的大恩,弟子粉身碎骨,也難以報答。

    ”嶽不群輕拍他肩頭,意示安慰,又道:“那日在少林寺中,鬧到我師徒二人兵刃相見。

    我所使的那幾招劍招,其中實含深意,盼你回心轉意,重入我華山門牆。

    但你堅執不從,可令我好生灰心。

    ” 令狐沖垂首道:“那日在少林寺中胡作非為,弟子當真該死。

    如得重列師父門牆,原是弟子畢生大願。

    ”嶽不群微笑道:“這句話,隻怕有些口是心非了。

    你身為恒山一派掌門,指揮号令,一任己意,那是何等風光,何等自在,又何必重列我夫婦門下?再說,以你此刻武功,我又怎能再做你師父?”說着向嶽夫人瞧了一眼。

     令狐沖聽得嶽不群口氣松動,竟有重新收自己為弟子之意,心中喜不自勝,雙膝一屈,便即跪下,說道:“師父、師娘,弟子罪大惡極,今後自當痛改前非,遵奉師父、師娘的教誨。

    隻盼師父、師娘慈悲,收留弟子,重列華山門牆。

    ” 隻聽得山道上人聲喧嘩,群雄簇擁着方證大師和沖虛道人,上得峰來。

    嶽不群低聲道:“你起來,這件事慢慢商量不遲。

    ”令狐沖大喜,又磕了個頭,道:“多謝師父、師娘!”這才站起。

     嶽夫人又悲又喜,說道:“你小師妹和你林師弟,上個月在華山已成……成了親。

    ”她口氣頗有些擔憂,生怕令狐沖所以如此急切地要重回華山,隻是為了嶽靈珊,一聽到她嫁人的訊息,就算不發作吵鬧,也非大失所望不可。

     令狐沖心中一陣酸楚,微微側頭,向嶽靈珊瞧去,隻見她已改做了少婦打扮,衣飾頗為華麗,但容顔一如往昔,并無新嫁娘那種容光煥發的神情。

     她目光和令狐沖一觸,突然間滿臉通紅,低下頭去。

     令狐沖胸口便如給大鐵錘重重打了一下,霎時間眼前金星亂冒,身子搖晃,站立不定,耳邊隐隐聽得有人說道:“令狐掌門,你是遠客,反先到了。

    少林寺和峻極禅院近在咫尺,老衲卻來得遲了。

    ”令狐沖覺得有人扶住了自己左臂,定了定神,見方證大師笑容可掬地站在身前,忙道:“是,是!”拜了下去。

     左冷禅朗聲道:“大夥兒不用多禮了。

    否則幾千人拜來拜去,拜到明天也拜不完。

    請進禅院坐地。

    ” 嵩山絕頂,古稱“峻極”。

    嵩山絕頂的峻極禅院本是佛教大寺,其後改為道家,近百年來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。

    左冷禅的名字中雖有一個“禅”字,卻非佛門弟子,其武功屬于道家。

     群雄進得禅院,見院子中古柏森森,殿上并無佛像,大殿雖也甚大,比之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卻有不如,進來還不到千人,已連院子中也站滿了,後來者更無插足之地。

     左冷禅朗聲道:“我五嶽劍派今日聚會,承蒙武林中同道友好賞臉,光臨者極衆,大出在下意料之外,以緻諸般供應,頗有不足,招待簡慢,還望各位勿怪。

    ”群豪中有人大聲道:“不用客氣啦,隻不過人太多,這裡站不下。

    ”左冷禅道:“由此後院更上二百步,是古時帝皇封禅嵩山的封禅台,地勢寬闊,本來極好。

    隻是咱們布衣草莽,來到封禅台上議事,流傳出去,有識之士未免要譏刺諷嘲,說咱們太過僭越了。

    ” 古代帝皇為了表彰自己功德,往往有封禅泰山或封禅嵩山之舉,向上天呈表遞文,乃國家盛事。

    這些江湖豪傑,又怎懂得“封禅”是怎麼回事?隻覺擠在這大殿中氣悶之極,别說坐地,連呼口氣也不暢快,紛紛說道:“咱們又不是造反做皇帝,既有這等好所在,何不便去?旁人愛說閑話,去他媽的!”說話之間,已有數人沖向後院。

     左冷禅道:“既是如此,大夥兒便去封禅台下相見。

    ” 令狐沖心想:“左冷禅事事預備得十分周到,遇到商議大事之際,反讓衆人擠得難以轉身,天下甯有是理?他自是早就想要衆人去封禅台,隻不好意思自己出口,卻由旁人來倡議而已。

    ”又想:“這封禅台不知是什麼玩意兒?他說跟皇帝有關,他引大夥兒去封禅台,難道當真以皇帝自居麼?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說他野心極大,統一了五嶽劍派之後,便圖掃滅日月教,再行并吞少林、武當。

    嘿嘿,他和東方不敗倒是志同道合得很,‘千秋萬載,一統江湖’!” 他跟着衆人,來到封禅台下,尋思:“聽師父口氣,是肯原宥我的過失,準我重回華山門下。

    為什麼師父從前十分嚴厲,今日卻臉色甚好?是了,多半他打聽之下,得知我在恒山行為端正,絕無穢亂恒山門戶,心中歡喜。

    小師妹嫁了林師弟,他二位老人家對我覺得有些過意不去,又知我沒偷盜《紫霞秘笈》、吞沒《辟邪劍譜》,以前冤枉錯了我,再加上師娘一再勸說,師父這才回心轉意。

    今日左冷禅力圖吞并四派,師父身為華山掌門,自要竭力抗拒。

    他待我好些,我就可以和他聯手,力保華山一派。

    這一節我自當盡力,不負他老人家的期望,同時也保全了恒山派。

    ” 封禅台為大麻石所建,每塊大石都鑿得極為平整,想像當年帝皇為了祭天祈福,不知驅使幾許石匠,始成此巨構。

    令狐沖細看時,見有些石塊上斧鑿之印甚新,雖已塗抹泥苔,仍可看出是新近補上,顯然這封禅台年深月久,頗已毀敗,左冷禅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,隻是着意掩飾,不免欲蓋彌彰,反而令人看出來其居心不善。

     群豪來到這嵩山絕頂,都覺胸襟大暢。

    這絕巅獨立天心,萬峰在下。

    其時雲開日朗,纖翳不生。

    令狐沖向北望去,遙見成臯玉門,黃河有如一線,西向隐隐見到洛陽伊阙,東南兩方皆是重重疊疊的山峰。

     隻見三個老者向着南方指指點點。

    一人說道:“這是大熊峰,這是小熊峰,兩峰筆立并峙的是雙圭峰,三峰插雲的是三尖峰。

    ”另一位老者道:“這一座山峰,便是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。

    那日我到少林寺去,頗覺少室之高,但從此而望,少林寺原來是在嵩山腳下。

    ”三名老者都大笑起來。

    令狐沖瞧這三人服色打扮并非嵩山派中人,口中卻說這等言語,以山為喻,推崇嵩山,菲薄少林。

    再瞧這三人雙目炯炯有光,内力大是了得,看來左冷禅這次約了不少幫手,如若有變,出手的不僅僅是嵩山一派而已。

     隻見左冷禅正在邀請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登上封禅台去。

    方證笑道:“我們兩個方外的昏庸老朽之徒,今日到來隻是觀禮道賀,卻不用上台做戲,丢人現眼了。

    ”左冷禅道:“方丈大師說這等話,可太過見外了。

    ”沖虛道:“賓客都已到來,左掌門便請勾當大事,不用陪着我們兩個老家夥了。

    ” 左冷禅道:“如此遵命了。

    ”向兩人一抱拳,拾級走上封禅台。

    上了數十級,距台頂尚有丈許,他站在石級上朗聲說道:“衆位朋友請了。

    ”嵩山絕頂山風甚大,群豪又散處在四下裡觀賞風景,左冷禅這一句話卻清清楚楚地傳入了各人耳中。

     衆人一齊轉過頭來,紛紛走近,圍到封禅台旁。

     左冷禅抱拳說道:“衆位朋友瞧得起左某,惠然駕臨嵩山,在下感激不盡。

    衆位朋友來此之前,想必已然風聞,今日乃我五嶽劍派協力同心、歸并為一派的好日子。

    ”台下數百人齊聲叫了起來:“是啊,是啊,恭喜,恭喜!”左冷禅道:“各位請坐。

    這裡不設桌椅,簡陋怠慢了,敬請各位貴賓見諒。

    ” 群雄當即就地坐下,各門各派的弟子都随着掌門人坐在一起。

     左冷禅道:“想我五嶽劍派向來同氣連枝,百餘年來攜手結盟,早便如同一家,兄弟忝為五派盟主,亦已多曆年所。

    隻是近年來武林中出了不少大事,兄弟與五嶽劍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,均覺若非聯成一派,統一号令,則來日大難,隻怕不易抵擋。

    ” 忽聽得台下有人冷冷地道:“不知左盟主和哪一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過了?怎地我莫某人不知其事?”說話的正是衡山派掌門人莫大先生。

    他此言一出,顯見衡山派是不贊成合并的。

    左冷禅道:“兄弟适才說道,武林中出了不少大事,五派非合而為一不可,其中一件大事,便是咱們五派中人,自相殘殺戕害,不顧同盟義氣。

    莫大先生,我嵩山派弟子大嵩陽手費師弟,在衡山城外喪命,有人親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