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四 奪帥
關燈
小
中
大
群豪紛紛議論聲中,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:“華山一派,在嶽先生精心鑽研之下,連泰山、衡山、恒山諸派劍法也都通曉,不但通曉,而且精絕,實令人贊歎不已。
這五嶽派掌門一席,若不是嶽先生來擔任,普天下更選不出第二位了。
”說話之人衣衫褴褛,正是丐幫解幫主。
他與方證、沖虛兩人心意相同,也早料到左冷禅将五嶽劍派并而為一,勢必不利于武林同道,遲早會惹到丐幫頭上,以彬彬君子的嶽不群出任五嶽派掌門,遠勝于野心勃勃的左冷禅。
丐幫自來在江湖中潛力極強,丐幫幫主如此說,等閑之人便不敢貿然而持異議。
忽聽一人冷森森地道:“嶽姑娘精通泰山、衡山、恒山三派劍法,确是難能可貴,若能以嵩山劍法勝得我手中長劍,我嵩山全派自當奉嶽先生為掌門。
”說話的正是左冷禅。
他說着走到場中,左手在劍鞘上一按,嗤的一聲響,長劍自劍鞘中躍出,青光閃動,長劍上騰,他右手伸處,挽住了劍柄。
這一手悅目之極,而左手一按劍鞘,便能以内力逼出長劍,其内功之深,當真罕見罕聞。
嵩山門下弟子固然大聲歡呼,别派群雄也彩聲雷動。
嶽靈珊道:“我……我隻出一十三劍,十三劍内倘若勝不得左師伯……”左冷禅心中大怒:“你這小女娃敢公然接我劍招,已大膽之極,居然還限定十三招。
你如此說,直是将我姓左的視若無物。
”冷冷地道:“倘若你十三招内取不了姓左的項上人頭,那便如何?”嶽靈珊道:“我……我怎能是左師伯的對手?侄女隻不過學到十三招嵩山派劍法,是爹爹親手傳我的,想在左師伯手下印證印證。
”左冷禅哼了一聲。
嶽靈珊道:“我爹爹說,這一十三招嵩山劍法,雖是嵩山派的高明招數,但在我手下使出來,隻怕一招之間,便給左師伯震飛了長劍,要再使第二招也是艱難。
”左冷禅又哼了一聲,不置可否。
嶽靈珊初說之時,聲音發顫,也不知是酣鬥之餘力氣不足,還是與左冷禅這樣一位武林大豪面對面說話,不禁害怕,說到此時,聲音漸漸平靜,續道:“我對爹爹說:‘左師伯是嵩山派中第一高手,當然絕無疑問,但他未必是我五嶽劍派中的第一高手。
他武功再高,也未必能如爹爹這樣,精通五嶽劍派的劍法。
’我爹爹說道:‘精通二字,談何容易?為父的也不過粗知皮毛而已。
你若不信,你初學乍練、三腳貓般的嵩山劍法,能在左師伯威震天下的嵩山劍法之前使得上三招,我就誇你是乖女兒了。
’” 左冷禅冷笑道:“如你在三招之内将左某擊敗,那你更是嶽先生的乖女兒了。
” 嶽靈珊道:“左師伯劍法通神,乃嵩山派數百年罕見的奇材,侄女剛得爹爹傳授,學得幾招嵩山劍法,如何敢有此妄想?爹爹叫我接左師伯三招,侄女卻癡心妄想,盼望能在左師伯跟前,使上一十三招嵩山派劍法,也不知是否能夠如願。
” 左冷禅心想:“别說一十三招,要是我讓你使上了三招,姓左的已然面目無光。
”伸出左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三根手指,握住了劍尖,右手一松,長劍突然彈起,劍柄在前,不住晃動,說道:“進招吧!”左冷禅露了這手絕技,群雄登時為之聳動。
左手使劍已極不順手,但他竟以三根手指握住劍尖,以劍柄對敵,這比之空手入白刃更要艱難十倍,以手指握住劍尖,劍刃隻須稍受震蕩,便割傷了自己手指,哪裡還用得上力?他使出這手法,固然對嶽靈珊十分輕蔑,心中卻也大為惱怒,存心要以驚世駭俗的神功威震當場。
嶽靈珊見他如此握劍,心中一寒,尋思:“他這是什麼武功,爹爹可沒教過。
”心下暗生怯意,又想:“事已如此,怕有何用?”百忙中向恒山派群弟子瞥了一眼,見她們仍圍成一團,沒傳出哭聲,料想令狐沖受傷雖重,性命卻當無礙。
當下長劍一立,舉劍過頂,彎腰躬身,使一招“萬嶽朝宗”,正是嫡系正宗的嵩山劍法。
這一招含意甚為恭敬,嵩山群弟子都轟的一聲,頗感滿意。
嵩山弟子和本派長輩拆招,必須先使此招,意思說并非敢和前輩動手,隻是請你老人家指教。
左冷禅微一點頭,心道:“你居然懂使此招,總算是乖覺的,看在這一招份上,我不讓你太過出醜便了。
” 嶽靈珊一招“萬嶽朝宗”使罷,突然間劍光一吐,長劍化作一道白虹,向左冷禅直刺過來。
這一招端嚴雄偉,正是嵩山劍法的精要所在,但饒是左冷禅于嵩山派劍法“内八路、外九路”,一十七路長短、快慢各路劍法盡皆通曉,卻也從來沒見過。
他心頭一震:“這一招是什麼招數?我嵩山派一十七路劍法之中,似乎沒一招比得上,這可奇了。
”他不但是嵩山派的宗師,亦是當代武學大家,一見到本派這一招雄奇精奧的劍招,自要看個明白。
眼見嶽靈珊這一劍刺來,内力并不強勁,隻須刺到自己身前數寸處,自己以手指一彈,立時可将她長劍震飛,不妨看清楚這一招的後招,是否尚有古怪變化。
但見嶽靈珊這一劍刺到他胸口尚有尺許,便已縮轉,一斜身,長劍圈轉,向他左肩削落。
這一劍似是嵩山劍法中的“千古人龍”,但“千古人龍”清隽過之,無其古樸;又似是“疊翠浮青”,但較之“疊翠浮青”,卻勝其輕靈而輸其雄傑;也有些像是“玉井天池”,可是“玉井天池”威儀整肅,這一招在嶽靈珊這樣一個年輕女子劍下使将出來,另具一股端麗飄逸之态。
左冷禅眼光何等敏銳,對嵩山劍法又是畢生浸淫其間,每一招每一式的精粗利弊,縱是最細微曲折之處,也無不了然于胸,這時突見嶽靈珊這一招中蘊藏了嵩山劍法中數大名招的長處,似乎尚能補足各招中所含破綻,不由得手心發熱,又驚奇,又歡喜,便如陡然見到從天上掉下來一件寶貝一般。
當年五嶽劍派與魔教十長老兩度會戰華山,五派好手死傷殆盡,五派劍法的許多精藝絕招,随五派高手而逝。
左冷禅會集本派殘存的耆宿,将各人所記得的劍招,不論精粗,盡數錄下,彙成一部劍譜。
這數十年來,他去蕪存菁,将本派劍法中種種不夠狠辣的招數,不夠堂皇的姿式,一一修改,使得本派一十七路劍招完美無缺。
他雖未創設新的劍路,卻算得是整理嵩山劍法的大功臣。
此刻陡然間見到嶽靈珊所使的嵩山劍法,卻是本派劍譜中所未載,而比之現有嵩山劍法的諸式劍招,顯得更為博大精深,不由得歡喜贊歎,看出了神。
倘若這劍法是在勁敵手下使出,比如是任我行或令狐沖,又或是方證大師、沖虛道人,左冷禅自當全神貫注地迎敵,縱見對方劍招精絕,也隻有竭力應付,哪有餘暇來細看敵手劍法?但嶽靈珊内力低淺,殊不足畏,真到危急關頭,随時可以震去她的長劍,當下打起精神,潛心觀察她劍勢的法度變化。
群雄見嶽靈珊長劍飛舞,每一招都離對方身子尺許而止,似是故意容讓,又似心存畏懼,左冷禅卻呆呆不動,臉上神色忽喜忽憂,倒像是失魂落魄一般。
如此比武,實是從所未見。
群雄你望望我,我瞧瞧你,都驚奇不已。
隻嵩山派門下群弟子,個個目不轉瞬地凝神觀看,生怕漏過了一招半式。
嶽靈珊這幾招嵩山劍法,正是從思過崖後洞石壁上學來。
石壁上所刻招式共有六七十招,嶽不群細心參研後,料想其中的四十餘招左冷禅多半會使,另有數招雖然精彩,卻尚不足以動其心目,隻有這一十三招,倘若陡然使出,定要令他張口結舌,說什麼也非瞧個究竟不可。
石壁上所刻招式,畢竟是死的,未能極盡變化,嶽靈珊隻依樣萌蘆地使出,但左冷禅看後,所有前招後招,自行在腦中加以補足,越想越覺其内含蘊蓄,無窮無盡。
嶽靈珊堪堪将這一十三招使完,第十四招又從頭使起,左冷禅心念一動:“再看下去呢,還是将她長劍震飛?”這兩件事在他均輕而易舉,若要繼續觀看,嶽靈珊劍招再高,畢竟也傷他不得;若要震飛她兵刃,那也隻舉手之勞。
可是要在這兩件事中做一抉擇,卻大費周章。
霎時之間,在他心中轉過了
這五嶽派掌門一席,若不是嶽先生來擔任,普天下更選不出第二位了。
”說話之人衣衫褴褛,正是丐幫解幫主。
他與方證、沖虛兩人心意相同,也早料到左冷禅将五嶽劍派并而為一,勢必不利于武林同道,遲早會惹到丐幫頭上,以彬彬君子的嶽不群出任五嶽派掌門,遠勝于野心勃勃的左冷禅。
丐幫自來在江湖中潛力極強,丐幫幫主如此說,等閑之人便不敢貿然而持異議。
忽聽一人冷森森地道:“嶽姑娘精通泰山、衡山、恒山三派劍法,确是難能可貴,若能以嵩山劍法勝得我手中長劍,我嵩山全派自當奉嶽先生為掌門。
”說話的正是左冷禅。
他說着走到場中,左手在劍鞘上一按,嗤的一聲響,長劍自劍鞘中躍出,青光閃動,長劍上騰,他右手伸處,挽住了劍柄。
這一手悅目之極,而左手一按劍鞘,便能以内力逼出長劍,其内功之深,當真罕見罕聞。
嵩山門下弟子固然大聲歡呼,别派群雄也彩聲雷動。
嶽靈珊道:“我……我隻出一十三劍,十三劍内倘若勝不得左師伯……”左冷禅心中大怒:“你這小女娃敢公然接我劍招,已大膽之極,居然還限定十三招。
你如此說,直是将我姓左的視若無物。
”冷冷地道:“倘若你十三招内取不了姓左的項上人頭,那便如何?”嶽靈珊道:“我……我怎能是左師伯的對手?侄女隻不過學到十三招嵩山派劍法,是爹爹親手傳我的,想在左師伯手下印證印證。
”左冷禅哼了一聲。
嶽靈珊道:“我爹爹說,這一十三招嵩山劍法,雖是嵩山派的高明招數,但在我手下使出來,隻怕一招之間,便給左師伯震飛了長劍,要再使第二招也是艱難。
”左冷禅又哼了一聲,不置可否。
嶽靈珊初說之時,聲音發顫,也不知是酣鬥之餘力氣不足,還是與左冷禅這樣一位武林大豪面對面說話,不禁害怕,說到此時,聲音漸漸平靜,續道:“我對爹爹說:‘左師伯是嵩山派中第一高手,當然絕無疑問,但他未必是我五嶽劍派中的第一高手。
他武功再高,也未必能如爹爹這樣,精通五嶽劍派的劍法。
’我爹爹說道:‘精通二字,談何容易?為父的也不過粗知皮毛而已。
你若不信,你初學乍練、三腳貓般的嵩山劍法,能在左師伯威震天下的嵩山劍法之前使得上三招,我就誇你是乖女兒了。
’” 左冷禅冷笑道:“如你在三招之内将左某擊敗,那你更是嶽先生的乖女兒了。
” 嶽靈珊道:“左師伯劍法通神,乃嵩山派數百年罕見的奇材,侄女剛得爹爹傳授,學得幾招嵩山劍法,如何敢有此妄想?爹爹叫我接左師伯三招,侄女卻癡心妄想,盼望能在左師伯跟前,使上一十三招嵩山派劍法,也不知是否能夠如願。
” 左冷禅心想:“别說一十三招,要是我讓你使上了三招,姓左的已然面目無光。
”伸出左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三根手指,握住了劍尖,右手一松,長劍突然彈起,劍柄在前,不住晃動,說道:“進招吧!”左冷禅露了這手絕技,群雄登時為之聳動。
左手使劍已極不順手,但他竟以三根手指握住劍尖,以劍柄對敵,這比之空手入白刃更要艱難十倍,以手指握住劍尖,劍刃隻須稍受震蕩,便割傷了自己手指,哪裡還用得上力?他使出這手法,固然對嶽靈珊十分輕蔑,心中卻也大為惱怒,存心要以驚世駭俗的神功威震當場。
嶽靈珊見他如此握劍,心中一寒,尋思:“他這是什麼武功,爹爹可沒教過。
”心下暗生怯意,又想:“事已如此,怕有何用?”百忙中向恒山派群弟子瞥了一眼,見她們仍圍成一團,沒傳出哭聲,料想令狐沖受傷雖重,性命卻當無礙。
當下長劍一立,舉劍過頂,彎腰躬身,使一招“萬嶽朝宗”,正是嫡系正宗的嵩山劍法。
這一招含意甚為恭敬,嵩山群弟子都轟的一聲,頗感滿意。
嵩山弟子和本派長輩拆招,必須先使此招,意思說并非敢和前輩動手,隻是請你老人家指教。
左冷禅微一點頭,心道:“你居然懂使此招,總算是乖覺的,看在這一招份上,我不讓你太過出醜便了。
” 嶽靈珊一招“萬嶽朝宗”使罷,突然間劍光一吐,長劍化作一道白虹,向左冷禅直刺過來。
這一招端嚴雄偉,正是嵩山劍法的精要所在,但饒是左冷禅于嵩山派劍法“内八路、外九路”,一十七路長短、快慢各路劍法盡皆通曉,卻也從來沒見過。
他心頭一震:“這一招是什麼招數?我嵩山派一十七路劍法之中,似乎沒一招比得上,這可奇了。
”他不但是嵩山派的宗師,亦是當代武學大家,一見到本派這一招雄奇精奧的劍招,自要看個明白。
眼見嶽靈珊這一劍刺來,内力并不強勁,隻須刺到自己身前數寸處,自己以手指一彈,立時可将她長劍震飛,不妨看清楚這一招的後招,是否尚有古怪變化。
但見嶽靈珊這一劍刺到他胸口尚有尺許,便已縮轉,一斜身,長劍圈轉,向他左肩削落。
這一劍似是嵩山劍法中的“千古人龍”,但“千古人龍”清隽過之,無其古樸;又似是“疊翠浮青”,但較之“疊翠浮青”,卻勝其輕靈而輸其雄傑;也有些像是“玉井天池”,可是“玉井天池”威儀整肅,這一招在嶽靈珊這樣一個年輕女子劍下使将出來,另具一股端麗飄逸之态。
左冷禅眼光何等敏銳,對嵩山劍法又是畢生浸淫其間,每一招每一式的精粗利弊,縱是最細微曲折之處,也無不了然于胸,這時突見嶽靈珊這一招中蘊藏了嵩山劍法中數大名招的長處,似乎尚能補足各招中所含破綻,不由得手心發熱,又驚奇,又歡喜,便如陡然見到從天上掉下來一件寶貝一般。
當年五嶽劍派與魔教十長老兩度會戰華山,五派好手死傷殆盡,五派劍法的許多精藝絕招,随五派高手而逝。
左冷禅會集本派殘存的耆宿,将各人所記得的劍招,不論精粗,盡數錄下,彙成一部劍譜。
這數十年來,他去蕪存菁,将本派劍法中種種不夠狠辣的招數,不夠堂皇的姿式,一一修改,使得本派一十七路劍招完美無缺。
他雖未創設新的劍路,卻算得是整理嵩山劍法的大功臣。
此刻陡然間見到嶽靈珊所使的嵩山劍法,卻是本派劍譜中所未載,而比之現有嵩山劍法的諸式劍招,顯得更為博大精深,不由得歡喜贊歎,看出了神。
倘若這劍法是在勁敵手下使出,比如是任我行或令狐沖,又或是方證大師、沖虛道人,左冷禅自當全神貫注地迎敵,縱見對方劍招精絕,也隻有竭力應付,哪有餘暇來細看敵手劍法?但嶽靈珊内力低淺,殊不足畏,真到危急關頭,随時可以震去她的長劍,當下打起精神,潛心觀察她劍勢的法度變化。
群雄見嶽靈珊長劍飛舞,每一招都離對方身子尺許而止,似是故意容讓,又似心存畏懼,左冷禅卻呆呆不動,臉上神色忽喜忽憂,倒像是失魂落魄一般。
如此比武,實是從所未見。
群雄你望望我,我瞧瞧你,都驚奇不已。
隻嵩山派門下群弟子,個個目不轉瞬地凝神觀看,生怕漏過了一招半式。
嶽靈珊這幾招嵩山劍法,正是從思過崖後洞石壁上學來。
石壁上所刻招式共有六七十招,嶽不群細心參研後,料想其中的四十餘招左冷禅多半會使,另有數招雖然精彩,卻尚不足以動其心目,隻有這一十三招,倘若陡然使出,定要令他張口結舌,說什麼也非瞧個究竟不可。
石壁上所刻招式,畢竟是死的,未能極盡變化,嶽靈珊隻依樣萌蘆地使出,但左冷禅看後,所有前招後招,自行在腦中加以補足,越想越覺其内含蘊蓄,無窮無盡。
嶽靈珊堪堪将這一十三招使完,第十四招又從頭使起,左冷禅心念一動:“再看下去呢,還是将她長劍震飛?”這兩件事在他均輕而易舉,若要繼續觀看,嶽靈珊劍招再高,畢竟也傷他不得;若要震飛她兵刃,那也隻舉手之勞。
可是要在這兩件事中做一抉擇,卻大費周章。
霎時之間,在他心中轉過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