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 論杯
關燈
小
中
大
這一日将到開封,嶽不群夫婦和衆弟子談起開封府的武林人物。
嶽不群道:“開封府雖是大都,但武風不盛,像華老镖頭、海老拳師、豫中三英這些人,武功和聲望都并沒什麼了不起。
咱們在開封看看名勝古迹便是,不必拜客訪友,免得驚動人家。
” 嶽夫人微笑道:“開封府有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,師哥怎地忘了?”嶽不群道:“大大有名?你說是……是誰?”嶽夫人笑道:“‘醫一人,殺一人。
殺一人,醫一人。
醫人殺人一樣多,賺錢蝕本都不做。
’那是誰啊?”嶽不群微笑道:“‘殺人名醫’平一指,那自是大大有名。
不過這人脾氣太怪,咱們便去拜訪,他也未必肯見。
”嶽夫人道:“是啊,否則沖兒一直内傷難愈,咱們又來到了開封,該當去求這位殺人名醫瞧瞧才是。
” 嶽靈珊奇道:“媽,什麼叫做‘殺人名醫’?既會殺人,又怎會是名醫?”嶽夫人微笑道:“這位平老先生,是武林中的一個怪……一位奇人,醫道高明之極,當真是着手成春,據說不論多麼重的疾病傷勢,隻要他肯醫治,便決沒治不好的。
不過他有個古怪脾氣。
他說世上人多人少,老天爺和閻羅王心中自然有數。
如他醫好許多人的傷病,死的人少了,難免活人太多而死人太少,對不起閻羅王。
日後他自己死了之後,就算閻羅王不加理會,判官小鬼定要跟他為難,隻怕在陰間日子很不好過。
”衆弟子聽着都笑了起來。
嶽夫人續道:“因此他立下誓願,隻要救活了一個人,便須殺一個人來抵數。
又如他殺了一人,必定要救活一個人來補數。
聽說他醫寓中挂着一幅大中堂,寫明:‘醫一人,殺一人。
殺一人,醫一人。
醫人殺人一樣多,賺錢蝕本都不做。
’他說這麼一來,老天爺不會怪他殺傷人命,閻羅王也不會怨他搶了陰世地府的生意。
”衆弟子又都大笑。
嶽靈珊道:“這位平一指大夫倒有趣得緊。
怎麼他又取了這樣一個奇怪名字?他隻有一根手指麼?”嶽夫人道:“好像不是一根手指的。
師哥,你可知他為什麼取這名字?” 嶽不群道:“平大夫十指俱全,他自稱‘一指’,意思說:殺人醫人,俱隻一指。
要殺人,點人一指便死了,要醫人,也隻用一根手指搭脈。
”嶽夫人道:“啊,原來如此。
那麼他的點穴功夫定然厲害得很了?”嶽不群道:“那就不大清楚了,當真和這位平大夫動過手的,隻怕也沒幾個。
武林中的好手都知他醫道高明之極,人生在世,誰也難保沒三長兩短,說不定有一天會上門去求他,因此誰也不敢得罪了他。
但若非迫不得已,也不敢貿然請他治病。
”嶽靈珊道:“為什麼?”嶽不群道:“武林中人請他治病療傷,他定要那人先行立下重誓,病好傷愈之後,須得依他吩咐,去殺一個他所指定之人,這叫做一命抵一命。
倘若他要殺的是個不相幹之人,倒也罷了,要是他指定去殺的,竟是求治者的至親好友,甚或是父兄妻兒,那豈不是為難之極?”衆弟子均道:“這位平大夫,可邪門得緊了。
” 嶽靈珊道:“大師哥,這麼說來,你的傷是不能去求他治的了。
” 令狐沖一直倚在後梢艙門邊,聽師父師娘述說“殺人名醫”平一指的怪癖,聽小師妹這麼說,淡淡一笑,道:“是啊!隻怕他治好我傷之後,叫我來殺了我的小師妹。
” 華山群弟子都笑了起來。
嶽靈珊笑道:“這位平大夫跟我無冤無仇,為什麼要你殺我?”她轉過頭去,問父親道:“爹,這平大夫到底是好人呢還是壞人?”嶽不群道:“聽說他行事喜怒無常,亦正亦邪,說不上是好人,也不能算壞人。
說得好些,是個奇人,說得壞些,便是個怪人了。
” 嶽靈珊道:“隻怕江湖上傳言,誇大其事,也是有的。
到得開封府,我倒想去拜訪拜訪這位平大夫。
”嶽不群和嶽夫人齊聲喝道:“千萬不可胡鬧!”嶽靈珊見父親和母親的臉色都十分鄭重,微微一驚,問道:“為什麼?”嶽不群道:“你想惹禍上身麼?這種人都見得的?”嶽靈珊道:“見上一見,也會惹禍上身了?我又不是去求他治病,怕什麼?”嶽不群臉一沉,說道:“咱們出來是遊山玩水,可不是惹事生非。
”嶽靈珊見父親動怒,便不敢再說了,但對這“殺人名醫平一指”卻充滿了好奇之心。
次日辰牌時分,舟至開封,但到府城尚有一段路程。
嶽不群笑道:“離這裡不遠有個地方,是咱嶽家當年大出風頭之所,倒不可不去。
”嶽靈珊拍手笑道:“好啊,知道啦,那是朱仙鎮,是嶽鵬舉嶽爺爺大破金兀朮的地方。
”凡學武之人,對抗金衛國的嶽飛無不極為敬仰,朱仙鎮是昔年嶽飛大破金兵之地,自是誰都想去瞧瞧。
嶽靈珊第一個躍上碼頭,叫道:“咱們快去朱仙鎮,再趕到開封城中吃中飯。
” 衆人紛紛上岸,令狐沖卻坐在後梢不動。
嶽靈珊叫道:“大師哥,你不去麼?” 令狐沖自失了内力之後,一直倦怠困乏,懶于走動,心想各人上岸遊玩,自己正好趁機學彈《清心普善咒》,又見林平之站在嶽靈珊身畔,神态親熱,更是心冷,便道:“我沒力氣,走不快。
”嶽靈珊道:“好吧,你就在船裡歇歇。
我到開封給你打幾斤好酒來。
” 令狐沖見她和林平之并肩而行,快步走在衆人前頭,心中一酸,隻覺那《清心普善咒》學會之後,即使真能治好自己内傷,卻又何必去治?這琴又何必去學?望着黃河中濁流滾滾東去,一霎時間,隻覺人生悲苦,亦如流水滔滔無盡,這一牽動内力,丹田中立時大痛。
嶽靈珊和林平之并肩而行,指點風物,細語喁喁,卻另是一般心情。
嶽夫人扯了扯丈夫的衣袖,低聲道:“珊兒和平兒年輕,這般男女同行,在山野間渾沒要緊,到了大城市中卻是不妥,咱們二老陪陪他們吧。
”嶽不群一笑,道:“你我年紀已經不輕,男女同行便渾沒要緊了。
”嶽夫人哈哈一笑,搶上幾步,走到女兒身畔。
四人向行人問明途徑,徑向朱仙鎮而去。
将到鎮上,隻見路旁有座大廟,廟額上寫着“楊将軍廟”四個金字。
嶽靈珊道:“爹,我知道啦,這是楊再興楊将軍的廟,他誤走小商河,給金兵射死的。
”嶽不群點頭道:“正是。
楊将軍為國捐軀,令人好生敬仰,咱們進廟去瞻仰遺容,叩拜英靈。
”見其餘衆弟子相距尚遠,四人不待等齊,先行進廟。
隻見楊再興的神像粉面銀铠,英氣勃勃,嶽靈珊心道:“這位楊将軍生得好俊!”轉頭向林平之瞧了一眼,心下暗生比較之意。
便在此時,忽聽得廟外有人說道:“我說楊将軍廟供的一定是楊再興。
”嶽不群夫婦聽得聲音,臉色均是一變,同時伸手按住劍柄。
卻聽得另一人道:“天下姓楊的将軍甚多,怎麼一定是楊再興?說不定是後山金刀楊老令公,又說不定是楊六郎、楊七郎?”又有一人道:“單是楊家将,也未必是楊令公、楊六郎、楊七郎,或許是楊宗保、楊文廣呢?”另一人道:“為什麼不能是楊四郎?”先一人道:“楊四郎投降番邦,決不會起一座廟來供他。
”另一人道:“你譏刺我排行第四,就會投降番邦,是不是?”先一人道:“你排行第四,跟楊四郎有甚相幹?”另一人道:“你排行第五,楊五郎五台山出家,你又為什麼不去做和尚?”先一人道:“我如做和尚,你便得投降番邦。
” 嶽不群夫婦聽到最初一人說話,便知是桃谷諸怪到了,當即打個手勢,和女兒及林平之一齊躲入神像之後。
他夫婦躲在左首,嶽靈珊和林平之躲在右首。
隻聽得桃谷諸怪在廟外不住口地争辯,卻不進來看個明白。
嶽靈珊暗暗好笑:“那有什麼好争的,到底是楊再興還是楊四郎,進來瞧瞧不就是了?” 嶽夫人仔細分辨外面話聲,隻是五人,心想餘下那人果然是給自己刺死了,自己和丈夫遠離華山躲避這五個怪物,防他們上山報仇,不料狹路相逢,還是在這裡碰上了,雖然尚未見到,但别的弟子轉眼便到,如何能逃得過?心下好生擔憂。
隻聽五怪愈争愈烈,終于有一人道:“咱們進去瞧瞧,到底這廟供的是什麼臭菩薩。
”五人一擁而進。
一人大聲叫了起來:“啊哈,你瞧,這裡不明明寫着‘楊公再興之神’,這當然是楊再興了。
”說話的是桃枝仙。
桃幹仙搔了搔頭,說道:“這裡寫的是‘楊公再’,又不是‘楊再興’。
原來這個楊将軍姓楊,名字叫公再。
唔,楊公再,楊公再,好名字啊,好名字。
”桃枝仙大怒,大聲道:“這明明是楊再興,你胡說八道,怎麼叫做楊公再?”桃幹仙道:“這裡寫的明明是‘楊公再’,可不是‘楊再興’。
”桃根仙道:“那麼‘興之神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?”桃葉仙道:“興,就是高興,興之神,是精神很高興的意思。
楊公再這姓楊的小子,死了有人供他,精神當然很高興了。
”桃幹仙道:“很是,很是!” 桃花仙道:“我說這裡供的是楊七郎,果然不錯,我桃花仙大有先見之明。
”桃枝仙怒道:“是楊再興,怎麼是楊七郎了?”桃幹仙也怒道:“是楊公再,又怎麼是楊七郎了?” 桃花仙道:“三哥,楊再興排行第幾?”桃枝仙搖頭道:“我不知道。
”桃花仙道:“楊再興排行第七,是楊七郎。
二哥,楊公再排行第幾?”桃幹仙道:“從前我知道的,現下忘了。
”桃花仙道:“我倒記得,他排行也是第七,因此是楊七郎。
”桃根仙道:“這神像倘若是楊再興,便不是楊公再;如果是楊公再,便不是楊再興。
怎麼又是楊再興,又是楊公再?”桃葉仙道:“大哥你有所不知。
這個‘再’字,是什麼意思?‘再’,便是再來一個之意,一定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,因此既是楊公再,又是楊再興。
”餘下四人都道:“此言有理。
” 突然之間,桃枝仙說道:“你說名字中有個‘再’字,便要再來一個,那麼楊七郎有七個兒子,那是衆所周知之事!”桃根仙道:“然則名字中有個千字,便生一千個兒子,有個萬字,便生一萬個兒子?”五人越扯越遠。
嶽靈珊幾次要笑出聲來,卻都強自忍住。
桃谷五怪又争了一會,桃幹仙忽道:“楊七郎啊楊七郎,你隻要保佑咱們六弟不死,老子向你磕幾個頭也是不妨。
我這裡先磕頭了。
”說着跪下磕頭。
嶽不群夫婦一聽,互視一眼,臉上均有喜色,心想:“聽他言下之意,那怪人雖中了一劍,卻并沒死。
”這桃谷六仙莫名奇妙,他夫婦實不願結上這不知所雲的冤家。
桃枝仙道:“倘若六弟死了呢?”桃幹仙道:“我便把神像打得稀巴爛,再在爛泥上撒泡尿。
”桃花仙道:“就算你把楊七郎的神像打得稀巴爛,又撒上一泡尿,就算再拉上一堆屎,卻又怎地?六弟死都死了,你磕了頭,總之是吃了虧啦!”桃枝仙道:“言之有理,這頭且不忙磕,咱們去問個清楚,到底六弟的傷治得好呢,還是治不好。
治得好再來磕頭,治不好便來拉尿。
”桃根仙道:“倘若治得好,不磕頭也治得好,這頭便不用磕了。
倘若治不好,不拉尿也治不好,這尿便不用拉了。
”桃葉仙道:“六弟治不好,咱們大家便不拉尿?不拉尿,豈不是要脹死?”桃幹仙突然放聲大哭,道:“六弟要是活不成,大夥兒不拉尿便不拉尿,脹死便脹死。
”其餘四人也都大哭起來。
桃枝仙忽然哈哈大笑,道:“六弟倘若不死,
嶽不群道:“開封府雖是大都,但武風不盛,像華老镖頭、海老拳師、豫中三英這些人,武功和聲望都并沒什麼了不起。
咱們在開封看看名勝古迹便是,不必拜客訪友,免得驚動人家。
” 嶽夫人微笑道:“開封府有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,師哥怎地忘了?”嶽不群道:“大大有名?你說是……是誰?”嶽夫人笑道:“‘醫一人,殺一人。
殺一人,醫一人。
醫人殺人一樣多,賺錢蝕本都不做。
’那是誰啊?”嶽不群微笑道:“‘殺人名醫’平一指,那自是大大有名。
不過這人脾氣太怪,咱們便去拜訪,他也未必肯見。
”嶽夫人道:“是啊,否則沖兒一直内傷難愈,咱們又來到了開封,該當去求這位殺人名醫瞧瞧才是。
” 嶽靈珊奇道:“媽,什麼叫做‘殺人名醫’?既會殺人,又怎會是名醫?”嶽夫人微笑道:“這位平老先生,是武林中的一個怪……一位奇人,醫道高明之極,當真是着手成春,據說不論多麼重的疾病傷勢,隻要他肯醫治,便決沒治不好的。
不過他有個古怪脾氣。
他說世上人多人少,老天爺和閻羅王心中自然有數。
如他醫好許多人的傷病,死的人少了,難免活人太多而死人太少,對不起閻羅王。
日後他自己死了之後,就算閻羅王不加理會,判官小鬼定要跟他為難,隻怕在陰間日子很不好過。
”衆弟子聽着都笑了起來。
嶽夫人續道:“因此他立下誓願,隻要救活了一個人,便須殺一個人來抵數。
又如他殺了一人,必定要救活一個人來補數。
聽說他醫寓中挂着一幅大中堂,寫明:‘醫一人,殺一人。
殺一人,醫一人。
醫人殺人一樣多,賺錢蝕本都不做。
’他說這麼一來,老天爺不會怪他殺傷人命,閻羅王也不會怨他搶了陰世地府的生意。
”衆弟子又都大笑。
嶽靈珊道:“這位平一指大夫倒有趣得緊。
怎麼他又取了這樣一個奇怪名字?他隻有一根手指麼?”嶽夫人道:“好像不是一根手指的。
師哥,你可知他為什麼取這名字?” 嶽不群道:“平大夫十指俱全,他自稱‘一指’,意思說:殺人醫人,俱隻一指。
要殺人,點人一指便死了,要醫人,也隻用一根手指搭脈。
”嶽夫人道:“啊,原來如此。
那麼他的點穴功夫定然厲害得很了?”嶽不群道:“那就不大清楚了,當真和這位平大夫動過手的,隻怕也沒幾個。
武林中的好手都知他醫道高明之極,人生在世,誰也難保沒三長兩短,說不定有一天會上門去求他,因此誰也不敢得罪了他。
但若非迫不得已,也不敢貿然請他治病。
”嶽靈珊道:“為什麼?”嶽不群道:“武林中人請他治病療傷,他定要那人先行立下重誓,病好傷愈之後,須得依他吩咐,去殺一個他所指定之人,這叫做一命抵一命。
倘若他要殺的是個不相幹之人,倒也罷了,要是他指定去殺的,竟是求治者的至親好友,甚或是父兄妻兒,那豈不是為難之極?”衆弟子均道:“這位平大夫,可邪門得緊了。
” 嶽靈珊道:“大師哥,這麼說來,你的傷是不能去求他治的了。
” 令狐沖一直倚在後梢艙門邊,聽師父師娘述說“殺人名醫”平一指的怪癖,聽小師妹這麼說,淡淡一笑,道:“是啊!隻怕他治好我傷之後,叫我來殺了我的小師妹。
” 華山群弟子都笑了起來。
嶽靈珊笑道:“這位平大夫跟我無冤無仇,為什麼要你殺我?”她轉過頭去,問父親道:“爹,這平大夫到底是好人呢還是壞人?”嶽不群道:“聽說他行事喜怒無常,亦正亦邪,說不上是好人,也不能算壞人。
說得好些,是個奇人,說得壞些,便是個怪人了。
” 嶽靈珊道:“隻怕江湖上傳言,誇大其事,也是有的。
到得開封府,我倒想去拜訪拜訪這位平大夫。
”嶽不群和嶽夫人齊聲喝道:“千萬不可胡鬧!”嶽靈珊見父親和母親的臉色都十分鄭重,微微一驚,問道:“為什麼?”嶽不群道:“你想惹禍上身麼?這種人都見得的?”嶽靈珊道:“見上一見,也會惹禍上身了?我又不是去求他治病,怕什麼?”嶽不群臉一沉,說道:“咱們出來是遊山玩水,可不是惹事生非。
”嶽靈珊見父親動怒,便不敢再說了,但對這“殺人名醫平一指”卻充滿了好奇之心。
次日辰牌時分,舟至開封,但到府城尚有一段路程。
嶽不群笑道:“離這裡不遠有個地方,是咱嶽家當年大出風頭之所,倒不可不去。
”嶽靈珊拍手笑道:“好啊,知道啦,那是朱仙鎮,是嶽鵬舉嶽爺爺大破金兀朮的地方。
”凡學武之人,對抗金衛國的嶽飛無不極為敬仰,朱仙鎮是昔年嶽飛大破金兵之地,自是誰都想去瞧瞧。
嶽靈珊第一個躍上碼頭,叫道:“咱們快去朱仙鎮,再趕到開封城中吃中飯。
” 衆人紛紛上岸,令狐沖卻坐在後梢不動。
嶽靈珊叫道:“大師哥,你不去麼?” 令狐沖自失了内力之後,一直倦怠困乏,懶于走動,心想各人上岸遊玩,自己正好趁機學彈《清心普善咒》,又見林平之站在嶽靈珊身畔,神态親熱,更是心冷,便道:“我沒力氣,走不快。
”嶽靈珊道:“好吧,你就在船裡歇歇。
我到開封給你打幾斤好酒來。
” 令狐沖見她和林平之并肩而行,快步走在衆人前頭,心中一酸,隻覺那《清心普善咒》學會之後,即使真能治好自己内傷,卻又何必去治?這琴又何必去學?望着黃河中濁流滾滾東去,一霎時間,隻覺人生悲苦,亦如流水滔滔無盡,這一牽動内力,丹田中立時大痛。
嶽靈珊和林平之并肩而行,指點風物,細語喁喁,卻另是一般心情。
嶽夫人扯了扯丈夫的衣袖,低聲道:“珊兒和平兒年輕,這般男女同行,在山野間渾沒要緊,到了大城市中卻是不妥,咱們二老陪陪他們吧。
”嶽不群一笑,道:“你我年紀已經不輕,男女同行便渾沒要緊了。
”嶽夫人哈哈一笑,搶上幾步,走到女兒身畔。
四人向行人問明途徑,徑向朱仙鎮而去。
将到鎮上,隻見路旁有座大廟,廟額上寫着“楊将軍廟”四個金字。
嶽靈珊道:“爹,我知道啦,這是楊再興楊将軍的廟,他誤走小商河,給金兵射死的。
”嶽不群點頭道:“正是。
楊将軍為國捐軀,令人好生敬仰,咱們進廟去瞻仰遺容,叩拜英靈。
”見其餘衆弟子相距尚遠,四人不待等齊,先行進廟。
隻見楊再興的神像粉面銀铠,英氣勃勃,嶽靈珊心道:“這位楊将軍生得好俊!”轉頭向林平之瞧了一眼,心下暗生比較之意。
便在此時,忽聽得廟外有人說道:“我說楊将軍廟供的一定是楊再興。
”嶽不群夫婦聽得聲音,臉色均是一變,同時伸手按住劍柄。
卻聽得另一人道:“天下姓楊的将軍甚多,怎麼一定是楊再興?說不定是後山金刀楊老令公,又說不定是楊六郎、楊七郎?”又有一人道:“單是楊家将,也未必是楊令公、楊六郎、楊七郎,或許是楊宗保、楊文廣呢?”另一人道:“為什麼不能是楊四郎?”先一人道:“楊四郎投降番邦,決不會起一座廟來供他。
”另一人道:“你譏刺我排行第四,就會投降番邦,是不是?”先一人道:“你排行第四,跟楊四郎有甚相幹?”另一人道:“你排行第五,楊五郎五台山出家,你又為什麼不去做和尚?”先一人道:“我如做和尚,你便得投降番邦。
” 嶽不群夫婦聽到最初一人說話,便知是桃谷諸怪到了,當即打個手勢,和女兒及林平之一齊躲入神像之後。
他夫婦躲在左首,嶽靈珊和林平之躲在右首。
隻聽得桃谷諸怪在廟外不住口地争辯,卻不進來看個明白。
嶽靈珊暗暗好笑:“那有什麼好争的,到底是楊再興還是楊四郎,進來瞧瞧不就是了?” 嶽夫人仔細分辨外面話聲,隻是五人,心想餘下那人果然是給自己刺死了,自己和丈夫遠離華山躲避這五個怪物,防他們上山報仇,不料狹路相逢,還是在這裡碰上了,雖然尚未見到,但别的弟子轉眼便到,如何能逃得過?心下好生擔憂。
隻聽五怪愈争愈烈,終于有一人道:“咱們進去瞧瞧,到底這廟供的是什麼臭菩薩。
”五人一擁而進。
一人大聲叫了起來:“啊哈,你瞧,這裡不明明寫着‘楊公再興之神’,這當然是楊再興了。
”說話的是桃枝仙。
桃幹仙搔了搔頭,說道:“這裡寫的是‘楊公再’,又不是‘楊再興’。
原來這個楊将軍姓楊,名字叫公再。
唔,楊公再,楊公再,好名字啊,好名字。
”桃枝仙大怒,大聲道:“這明明是楊再興,你胡說八道,怎麼叫做楊公再?”桃幹仙道:“這裡寫的明明是‘楊公再’,可不是‘楊再興’。
”桃根仙道:“那麼‘興之神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?”桃葉仙道:“興,就是高興,興之神,是精神很高興的意思。
楊公再這姓楊的小子,死了有人供他,精神當然很高興了。
”桃幹仙道:“很是,很是!” 桃花仙道:“我說這裡供的是楊七郎,果然不錯,我桃花仙大有先見之明。
”桃枝仙怒道:“是楊再興,怎麼是楊七郎了?”桃幹仙也怒道:“是楊公再,又怎麼是楊七郎了?” 桃花仙道:“三哥,楊再興排行第幾?”桃枝仙搖頭道:“我不知道。
”桃花仙道:“楊再興排行第七,是楊七郎。
二哥,楊公再排行第幾?”桃幹仙道:“從前我知道的,現下忘了。
”桃花仙道:“我倒記得,他排行也是第七,因此是楊七郎。
”桃根仙道:“這神像倘若是楊再興,便不是楊公再;如果是楊公再,便不是楊再興。
怎麼又是楊再興,又是楊公再?”桃葉仙道:“大哥你有所不知。
這個‘再’字,是什麼意思?‘再’,便是再來一個之意,一定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,因此既是楊公再,又是楊再興。
”餘下四人都道:“此言有理。
” 突然之間,桃枝仙說道:“你說名字中有個‘再’字,便要再來一個,那麼楊七郎有七個兒子,那是衆所周知之事!”桃根仙道:“然則名字中有個千字,便生一千個兒子,有個萬字,便生一萬個兒子?”五人越扯越遠。
嶽靈珊幾次要笑出聲來,卻都強自忍住。
桃谷五怪又争了一會,桃幹仙忽道:“楊七郎啊楊七郎,你隻要保佑咱們六弟不死,老子向你磕幾個頭也是不妨。
我這裡先磕頭了。
”說着跪下磕頭。
嶽不群夫婦一聽,互視一眼,臉上均有喜色,心想:“聽他言下之意,那怪人雖中了一劍,卻并沒死。
”這桃谷六仙莫名奇妙,他夫婦實不願結上這不知所雲的冤家。
桃枝仙道:“倘若六弟死了呢?”桃幹仙道:“我便把神像打得稀巴爛,再在爛泥上撒泡尿。
”桃花仙道:“就算你把楊七郎的神像打得稀巴爛,又撒上一泡尿,就算再拉上一堆屎,卻又怎地?六弟死都死了,你磕了頭,總之是吃了虧啦!”桃枝仙道:“言之有理,這頭且不忙磕,咱們去問個清楚,到底六弟的傷治得好呢,還是治不好。
治得好再來磕頭,治不好便來拉尿。
”桃根仙道:“倘若治得好,不磕頭也治得好,這頭便不用磕了。
倘若治不好,不拉尿也治不好,這尿便不用拉了。
”桃葉仙道:“六弟治不好,咱們大家便不拉尿?不拉尿,豈不是要脹死?”桃幹仙突然放聲大哭,道:“六弟要是活不成,大夥兒不拉尿便不拉尿,脹死便脹死。
”其餘四人也都大哭起來。
桃枝仙忽然哈哈大笑,道:“六弟倘若不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