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:被閉石室
關燈
小
中
大
完顔二女不識水性,與黃蓉留在岸上。
李莫愁當先引路,自溪水的一個洞穴中潛了下去,耶律齊輕輕一縱,如一條遊魚般緊跟其後。
原來蒙古地方苦寒,那斡難河一年中大半日子都是雪掩冰封。
蒙古武士中體質特強之人,常在冰底潛水,互相賭賽,以遲出冰面為勝。
黃蓉見耶律齊箭法了得,聽他說潛水之能勝于遊水,猜想到他與蒙古人必有幹連。
那耶律楚材是蒙古的丞相,當年成吉思汗對之言聽計從,西征之役,黃蓉和他曾有數面之緣。
這時蒙古南下侵宋,蒙古與宋已成生死之敵,而黃蓉心中,鬥然間多了一層疑忌。
耶律齊等五人跟着李莫愁在溪底暗流中潛行,那地底信道時寬時窄,水流也是忽急忽緩,有時水深沒頂,有時隻及腰際。
衆人全神戒備的行去,終于到了古墓的入口。
李莫愁扳開岩石,鑽了進去。
衆人魚貫而入,心中均想:“若不是她在前引路,焉能想到這溪底居然别有天地?”這時身周雖已無水,卻仍是黑漆一團,各人手拉着手,唯恐失散,跟着李莫愁曲曲折折的前行,幾乎方向也難以分辨。
又行多時,但覺地勢漸高,腳下已甚是幹燥,忽聽得軋軋聲響,李莫愁推開了一扇石門,衆人跟着進去。
隻聽得李莫愁說道:“此處已是古墓中心,咱們少憩片刻,這便找楊過去。
”自一入古墓,武三通和耶律齊即寸步不離李莫愁身後,防她使奸行詐,然伸手不見五指,隻有以耳代目,凝神傾聽。
郭芙和武氏兄弟向來都自負大膽,但此刻深入地底,雙目又如盲了一般,都是不自禁吓得怦怦心跳。
黑暗之中,各人寂然無聲。
李莫愁忽道:“我雙手各有一把冰魄銀針,你們三個姓武的,怎不上來嘗嘗滋味啊。
”武三通等吃了一驚,雖早知她不懷好意,但也沒料到竟會在此發難。
武氏父子都吃過她那毒針的苦頭,實是不敢絲毫輕忽,各自高舉兵刃,隻待聽到銀針破空之聲,便要辨明方向來勢,擋格閃避,隻是各人聚集一起,隻有用兵刃将毒針擊在地下,否則砸飛出去,不免傷及了自己人。
耶律齊也知此刻情勢極為兇險,心想若容她亂發暗器,已方五人必有傷亡,隻有冒險上前近身搏擊,叫她毒針發射不出,才有生路。
那知他這麼打算,郭芙竟也是這個主意,兩人不約而同,突然向李莫愁發聲之處撲了過去。
其實李莫愁那番話一說完,當衆人愕然之際,早已悄沒聲的退到了門邊。
耶律齊和郭芙縱身撲上,使的都是近身搏鬥的小擒拿法,勾腕拿肘,要叫李莫愁無法發射暗器。
兩人四手一交,郭芙首先發覺不對,“咦”的一聲叫了出來。
耶律齊的武功遠勝郭芙,雙手一翻一帶,手中已抓住了兩隻手腕,但覺肌膚滑膩,鼻中跟着又聞到一陣香氣,直到聽得郭芙呼聲,方始驚覺,隻聽得風聲飕飕,兩枚銀針射了過來,兩人側身避過,伸手再去推石門時,那門已然關上,推上去竟是如撼山丘,紋絲不動。
耶律齊伸手在石門上下左右摸了一轉,既無鐵環,亦無拉手。
他随即沿牆而行,在室中繞了一圈,察覺這石室約摸兩丈見方,四周牆壁盡是粗糙堅厚的石塊。
他拔出長劍,用劍柄在石門上敲了幾下,但聽得響聲郁悶,顯是極為厚實。
這石門乃是開向室内,隻有内拉方能開啟,但苦于光秃秃的無處可資着手。
郭芙急道:“怎麼辦?咱們不是要活活的悶死在這兒麼?”耶律齊聽她說話聲音,幾乎哭哭了出來,安慰道:“郭夫人在外面接應,她足智多謀,定有相救之策。
”一面說,一面四下摸索,尋找出路。
李莫愁将武三通等關在石室之中,心中極喜,暗想:“這幾個大敵一去,再悄悄進去偷襲,乘他們不防,隻要先傷了龍師妹,楊過一臂已斷,不足為患。
”她卻不知楊過雖隻獨臂,武功卻大勝往昔,當下雙手都扣了冰魄銀針,心知隻有不發出半點聲息,才有成功之望,否則真刀真槍的動手,自己卻不是小龍女的對手,于是除去鞋子,隻穿布襪,慢慢的一步步前行。
連日來小龍女坐在寒玉床上,依着楊過所授的逆沖經脈之法,逐一打通周身三十六處大穴。
這時兩人正運全身功力,以氣息沖撞小龍女任脈中的“壇中穴”。
這“壇中”穴正當胸口,在“玉堂”穴之下一寸六分。
古醫經中名之曰“氣海”,為人身諸氣所屬之處。
“類經”曰:人有四海,胃者水榖之海,沖脈者十二之經海,壇中者氣之海,腦者髓之海是也。
因此這穴道實是大穴中之大穴,最是緊要不過。
兩人全神貫注,不敢有絲毫怠忽。
小龍女但覺頸下“紫宮”、“華蓋”、“玉堂”三穴中熱氣充溢,不住要向下流動,同時身下寒玉床上所發出的寒氣,也漸漸凝聚在臍上的“鸠尾”“中庭”穴中,要将頸口的一股熱氣拉将下來。
隻是這熱氣沖到“壇中穴”處,總是撞了回去,無法通過。
她心知隻要這股氣息一過壇中,任脈暢通,身受的重傷十成中便好了八成,隻是火候未到,半點勉強不得。
小龍女性子向來不急,古墓中日月正長,今日不通,留待明日又有何妨?因此
李莫愁當先引路,自溪水的一個洞穴中潛了下去,耶律齊輕輕一縱,如一條遊魚般緊跟其後。
原來蒙古地方苦寒,那斡難河一年中大半日子都是雪掩冰封。
蒙古武士中體質特強之人,常在冰底潛水,互相賭賽,以遲出冰面為勝。
黃蓉見耶律齊箭法了得,聽他說潛水之能勝于遊水,猜想到他與蒙古人必有幹連。
那耶律楚材是蒙古的丞相,當年成吉思汗對之言聽計從,西征之役,黃蓉和他曾有數面之緣。
這時蒙古南下侵宋,蒙古與宋已成生死之敵,而黃蓉心中,鬥然間多了一層疑忌。
耶律齊等五人跟着李莫愁在溪底暗流中潛行,那地底信道時寬時窄,水流也是忽急忽緩,有時水深沒頂,有時隻及腰際。
衆人全神戒備的行去,終于到了古墓的入口。
李莫愁扳開岩石,鑽了進去。
衆人魚貫而入,心中均想:“若不是她在前引路,焉能想到這溪底居然别有天地?”這時身周雖已無水,卻仍是黑漆一團,各人手拉着手,唯恐失散,跟着李莫愁曲曲折折的前行,幾乎方向也難以分辨。
又行多時,但覺地勢漸高,腳下已甚是幹燥,忽聽得軋軋聲響,李莫愁推開了一扇石門,衆人跟着進去。
隻聽得李莫愁說道:“此處已是古墓中心,咱們少憩片刻,這便找楊過去。
”自一入古墓,武三通和耶律齊即寸步不離李莫愁身後,防她使奸行詐,然伸手不見五指,隻有以耳代目,凝神傾聽。
郭芙和武氏兄弟向來都自負大膽,但此刻深入地底,雙目又如盲了一般,都是不自禁吓得怦怦心跳。
黑暗之中,各人寂然無聲。
李莫愁忽道:“我雙手各有一把冰魄銀針,你們三個姓武的,怎不上來嘗嘗滋味啊。
”武三通等吃了一驚,雖早知她不懷好意,但也沒料到竟會在此發難。
武氏父子都吃過她那毒針的苦頭,實是不敢絲毫輕忽,各自高舉兵刃,隻待聽到銀針破空之聲,便要辨明方向來勢,擋格閃避,隻是各人聚集一起,隻有用兵刃将毒針擊在地下,否則砸飛出去,不免傷及了自己人。
耶律齊也知此刻情勢極為兇險,心想若容她亂發暗器,已方五人必有傷亡,隻有冒險上前近身搏擊,叫她毒針發射不出,才有生路。
那知他這麼打算,郭芙竟也是這個主意,兩人不約而同,突然向李莫愁發聲之處撲了過去。
其實李莫愁那番話一說完,當衆人愕然之際,早已悄沒聲的退到了門邊。
耶律齊和郭芙縱身撲上,使的都是近身搏鬥的小擒拿法,勾腕拿肘,要叫李莫愁無法發射暗器。
兩人四手一交,郭芙首先發覺不對,“咦”的一聲叫了出來。
耶律齊的武功遠勝郭芙,雙手一翻一帶,手中已抓住了兩隻手腕,但覺肌膚滑膩,鼻中跟着又聞到一陣香氣,直到聽得郭芙呼聲,方始驚覺,隻聽得風聲飕飕,兩枚銀針射了過來,兩人側身避過,伸手再去推石門時,那門已然關上,推上去竟是如撼山丘,紋絲不動。
耶律齊伸手在石門上下左右摸了一轉,既無鐵環,亦無拉手。
他随即沿牆而行,在室中繞了一圈,察覺這石室約摸兩丈見方,四周牆壁盡是粗糙堅厚的石塊。
他拔出長劍,用劍柄在石門上敲了幾下,但聽得響聲郁悶,顯是極為厚實。
這石門乃是開向室内,隻有内拉方能開啟,但苦于光秃秃的無處可資着手。
郭芙急道:“怎麼辦?咱們不是要活活的悶死在這兒麼?”耶律齊聽她說話聲音,幾乎哭哭了出來,安慰道:“郭夫人在外面接應,她足智多謀,定有相救之策。
”一面說,一面四下摸索,尋找出路。
李莫愁将武三通等關在石室之中,心中極喜,暗想:“這幾個大敵一去,再悄悄進去偷襲,乘他們不防,隻要先傷了龍師妹,楊過一臂已斷,不足為患。
”她卻不知楊過雖隻獨臂,武功卻大勝往昔,當下雙手都扣了冰魄銀針,心知隻有不發出半點聲息,才有成功之望,否則真刀真槍的動手,自己卻不是小龍女的對手,于是除去鞋子,隻穿布襪,慢慢的一步步前行。
連日來小龍女坐在寒玉床上,依着楊過所授的逆沖經脈之法,逐一打通周身三十六處大穴。
這時兩人正運全身功力,以氣息沖撞小龍女任脈中的“壇中穴”。
這“壇中”穴正當胸口,在“玉堂”穴之下一寸六分。
古醫經中名之曰“氣海”,為人身諸氣所屬之處。
“類經”曰:人有四海,胃者水榖之海,沖脈者十二之經海,壇中者氣之海,腦者髓之海是也。
因此這穴道實是大穴中之大穴,最是緊要不過。
兩人全神貫注,不敢有絲毫怠忽。
小龍女但覺頸下“紫宮”、“華蓋”、“玉堂”三穴中熱氣充溢,不住要向下流動,同時身下寒玉床上所發出的寒氣,也漸漸凝聚在臍上的“鸠尾”“中庭”穴中,要将頸口的一股熱氣拉将下來。
隻是這熱氣沖到“壇中穴”處,總是撞了回去,無法通過。
她心知隻要這股氣息一過壇中,任脈暢通,身受的重傷十成中便好了八成,隻是火候未到,半點勉強不得。
小龍女性子向來不急,古墓中日月正長,今日不通,留待明日又有何妨?因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