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:接任掌教
關燈
小
中
大
過了良久,尹志平緩緩的道:“本教乃重陽祖師所創,至馬真人,丘處真人而發揚光大,小弟繼任掌教,怎敢稍違王馬丘三真人的教訓?諸位師兄,眼下蒙古大軍南攻襄陽,侵我疆土,殺我百姓。
若是這三位前輩掌教在此,他們是受這敕封呢,還是不受?”群道聽了此言,默想王重陽、馬钰、丘處機平素行事;王重陽去世已久,第三代弟子均未見過,馬钰為人謙和敦厚,處事旨在清靜無為,衆弟子不易猜測他的心意,但丘處機卻是性如烈火、忠義過人,衆人一想到他,不約而同的叫道:“丘掌教是定然不受!”趙志敬卻大聲道:“現下掌教是你,可不是丘師伯。
” 尹志平道:“小弟才識庸下,不敢違背師訓。
又何況我罪孽深重,死有餘辜。
”說到這裡,垂首不語。
群道不知他話中的含意,除趙志敬外,都以為不過是自謙之辭,隻覺得“罪孽深重、死有餘辜”八字,未免說得太重,有點兒不倫不類。
趙志敬“哼”的一聲,站了起來說道:“如此說來,你是決定不受的了?”尹志平凄然道:“小弟微命實不足惜,但我教令譽,卻不能稍有損毀。
”他聲調漸漸慷慨激昂,又道:“方今豪傑之士,正結義以抗外侮。
全真派号稱武學正宗,若是降了蒙古,有何面目再見天下英雄?”群道轟然喝采,宋德方、李志常、王志坦等大聲道:“掌教師兄言之有理。
” 趙志敬袍袖一拂,怒沖沖的走出道院,在門邊回過頭來,冷笑道:“掌教師兄,你說話倒是好聽得緊啊,嘿嘿!此事後果如何,你也料想得到。
”說着大踏步便行。
群道紛紛議論,都贊揚尹志平的決斷英明,五六個附和趙志敬的道人覺得不是味兒,讪讪的走了。
尹志平黯然無語,回到自己歇息的丹房,知道趙志敬受此挫敗,決不肯幹休,定要将自己的醜行當衆揭發。
他宣稱不受敕封之時,已決意一死,數月以來擔驚受怕,受盡折磨,這時想到死後一了百了,再無牽挂,心中反而坦然。
于是将丹房的房門闩上,冷然一笑,抽出長劍便往頸上刎去。
突然書架後轉出一人,伸手一鈎一帶,尹志平亮沒防備,那長劍竟給他夾手奪去,一驚之下回過頭來,見奪劍的正是趙志敬,隻聽他冷冷的道:“你敗壞我教名聲,便想一死就什麼都不理了?龍姑娘守在宮門之外,待會她進來理論,教咱們如何對答?”尹志平道:“我出去在她面前自刎謝罪。
”趙志敬道:“你便算自刎,此事還是不了。
五位師長開關出來,定要追問。
全真教令譽掃地,你便是千古罪人。
”尹志平抱着腦袋,再也支持不住,突然坐在地下,喃喃道:“你叫我怎麼辦?怎麼辦?就算死了,也是不成。
”适才他在衆道之前,侃侃而談,這時和趙志敬單獨相處,竟已無半點自主之力。
趙志敬道:“好,你隻須依我一件事,龍姑娘之事我全力跟你彌縫,本教和你的聲名,均可保全,決無半點後患。
”尹志平道:“你要我受蒙古皇帝敕封?”趙志敬說道:“不,不!我不要你受敕封。
”尹志平心頭一松,道:“什麼事呢?快說!我一定依你。
” 一個時辰之後,大殿上鐘鼓齊鳴,召集全宮道衆。
李志常吩咐弟子道袍内攜兵刃,生怕尹志平拒受敕封,趙志敬一派人或有異圖,大殿上黑壓壓的擠滿了道人,各人臉上神色均極緊張,隻見尹志平從後殿緩步而出,臉上全無血色,居中一站,說道:“各位道兄,小道奉掌教之命,接任掌教,豈知突患急症,無法可治……”這句話來得太過突兀,群道中有十餘人忍不住“啊唷”的叫出來,尹志平續道:“掌教重任,小道已不克負荷,現下我命玉陽子座下大弟子趙志敬,接任掌教。
” 這句話一出,大殿上登時寂靜無聲,但這肅靜隻是一瞬間的事,接着李志常、王志坦、宋德方等人争着大聲反對:“丘真人是要尹師兄繼任掌教,這重任豈能傳給旁人?”“掌教師兄好好的,怎會患上不治之症?”“這中間定有重大陰謀,掌教師兄可莫上了奸人的當。
”第四代的衆弟子不敢大聲說話,但也都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,大殿上亂成一片,李志常怒目瞪視趙志敬,隻見他不動聲色,雙手負在背後,對各人的言語便似全然沒有聽見。
尹志平雙手向下虛按,待人聲靜了下來,說道:“此事來得突然,難怪各位不明其中之理。
我教眼前面臨大禍,小道又做了一件極大的錯事,此刻追悔莫及,縱然殺身以謝,也已難以挽救。
”說到這裡,臉色極是慘痛,他頓了一頓,又道:“我反複思量,隻有趙志敬師兄才識高超,能帶同本教渡過難關。
各位師兄務須捐棄成見,出力輔佐趙師兄光大本教。
”李志常慨然道:“人孰無過?掌教師兄當真有甚差失,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,禀明領賞便是。
掌教讓位之舉,咱們萬萬不能奉命。
”尹志平長歎一聲,說道:“李師弟,你我多年交好,情若骨肉,今日之事,請你體諒愚兄不得已的苦衷,别再留難了吧。
” 李志常滿腹疑窦,瞧尹志平的神色,确有極重大的難言之隐,他言語中竟是極意求
若是這三位前輩掌教在此,他們是受這敕封呢,還是不受?”群道聽了此言,默想王重陽、馬钰、丘處機平素行事;王重陽去世已久,第三代弟子均未見過,馬钰為人謙和敦厚,處事旨在清靜無為,衆弟子不易猜測他的心意,但丘處機卻是性如烈火、忠義過人,衆人一想到他,不約而同的叫道:“丘掌教是定然不受!”趙志敬卻大聲道:“現下掌教是你,可不是丘師伯。
” 尹志平道:“小弟才識庸下,不敢違背師訓。
又何況我罪孽深重,死有餘辜。
”說到這裡,垂首不語。
群道不知他話中的含意,除趙志敬外,都以為不過是自謙之辭,隻覺得“罪孽深重、死有餘辜”八字,未免說得太重,有點兒不倫不類。
趙志敬“哼”的一聲,站了起來說道:“如此說來,你是決定不受的了?”尹志平凄然道:“小弟微命實不足惜,但我教令譽,卻不能稍有損毀。
”他聲調漸漸慷慨激昂,又道:“方今豪傑之士,正結義以抗外侮。
全真派号稱武學正宗,若是降了蒙古,有何面目再見天下英雄?”群道轟然喝采,宋德方、李志常、王志坦等大聲道:“掌教師兄言之有理。
” 趙志敬袍袖一拂,怒沖沖的走出道院,在門邊回過頭來,冷笑道:“掌教師兄,你說話倒是好聽得緊啊,嘿嘿!此事後果如何,你也料想得到。
”說着大踏步便行。
群道紛紛議論,都贊揚尹志平的決斷英明,五六個附和趙志敬的道人覺得不是味兒,讪讪的走了。
尹志平黯然無語,回到自己歇息的丹房,知道趙志敬受此挫敗,決不肯幹休,定要将自己的醜行當衆揭發。
他宣稱不受敕封之時,已決意一死,數月以來擔驚受怕,受盡折磨,這時想到死後一了百了,再無牽挂,心中反而坦然。
于是将丹房的房門闩上,冷然一笑,抽出長劍便往頸上刎去。
突然書架後轉出一人,伸手一鈎一帶,尹志平亮沒防備,那長劍竟給他夾手奪去,一驚之下回過頭來,見奪劍的正是趙志敬,隻聽他冷冷的道:“你敗壞我教名聲,便想一死就什麼都不理了?龍姑娘守在宮門之外,待會她進來理論,教咱們如何對答?”尹志平道:“我出去在她面前自刎謝罪。
”趙志敬道:“你便算自刎,此事還是不了。
五位師長開關出來,定要追問。
全真教令譽掃地,你便是千古罪人。
”尹志平抱着腦袋,再也支持不住,突然坐在地下,喃喃道:“你叫我怎麼辦?怎麼辦?就算死了,也是不成。
”适才他在衆道之前,侃侃而談,這時和趙志敬單獨相處,竟已無半點自主之力。
趙志敬道:“好,你隻須依我一件事,龍姑娘之事我全力跟你彌縫,本教和你的聲名,均可保全,決無半點後患。
”尹志平道:“你要我受蒙古皇帝敕封?”趙志敬說道:“不,不!我不要你受敕封。
”尹志平心頭一松,道:“什麼事呢?快說!我一定依你。
” 一個時辰之後,大殿上鐘鼓齊鳴,召集全宮道衆。
李志常吩咐弟子道袍内攜兵刃,生怕尹志平拒受敕封,趙志敬一派人或有異圖,大殿上黑壓壓的擠滿了道人,各人臉上神色均極緊張,隻見尹志平從後殿緩步而出,臉上全無血色,居中一站,說道:“各位道兄,小道奉掌教之命,接任掌教,豈知突患急症,無法可治……”這句話來得太過突兀,群道中有十餘人忍不住“啊唷”的叫出來,尹志平續道:“掌教重任,小道已不克負荷,現下我命玉陽子座下大弟子趙志敬,接任掌教。
” 這句話一出,大殿上登時寂靜無聲,但這肅靜隻是一瞬間的事,接着李志常、王志坦、宋德方等人争着大聲反對:“丘真人是要尹師兄繼任掌教,這重任豈能傳給旁人?”“掌教師兄好好的,怎會患上不治之症?”“這中間定有重大陰謀,掌教師兄可莫上了奸人的當。
”第四代的衆弟子不敢大聲說話,但也都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,大殿上亂成一片,李志常怒目瞪視趙志敬,隻見他不動聲色,雙手負在背後,對各人的言語便似全然沒有聽見。
尹志平雙手向下虛按,待人聲靜了下來,說道:“此事來得突然,難怪各位不明其中之理。
我教眼前面臨大禍,小道又做了一件極大的錯事,此刻追悔莫及,縱然殺身以謝,也已難以挽救。
”說到這裡,臉色極是慘痛,他頓了一頓,又道:“我反複思量,隻有趙志敬師兄才識高超,能帶同本教渡過難關。
各位師兄務須捐棄成見,出力輔佐趙師兄光大本教。
”李志常慨然道:“人孰無過?掌教師兄當真有甚差失,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,禀明領賞便是。
掌教讓位之舉,咱們萬萬不能奉命。
”尹志平長歎一聲,說道:“李師弟,你我多年交好,情若骨肉,今日之事,請你體諒愚兄不得已的苦衷,别再留難了吧。
” 李志常滿腹疑窦,瞧尹志平的神色,确有極重大的難言之隐,他言語中竟是極意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