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三章:荒谷劍冢
關燈
小
中
大
。
他一刺一擊,直練到筋大疲力盡,足步虛晃,這才躍回岸上。
他生怕神雕又要趕他下水,這時腳底無力,若不小休片時,已難與山洪的沖力拒抗,果然神雕不讓他在岸上立足,一見他從水中躍出,登時舉翅搏擊。
楊過叫道:“雕兄,你這不要了我命麼?”躍回溪中站立一會,實在支持不住,終又縱回岸上,眼見神雕舉翅拂來,無可奈何,隻得一劍回刺,三個回合過去,神雕竟然被牠逼得退了一步。
楊過叫道: “得罪!”又是一劍刺去,隻聽得劍刃刺出時嗤嗤聲響,與往時已頗不相同。
神雕見他的劍尖刺近,也已不敢硬接,迫得閃躍退避。
楊過知道在山洪中練了半日,左臂的勁力已頗有進境,不由得又驚又喜,自忖勁力的增長,本來決非十天半月之功,何以在水中擊刺半日,劍力竟會大進?想是神雕每日采來的紅色鮮果定有強筋健骨的神效,以緻不知不覺之間,内力大增。
楊過在溪旁靜坐片刻,力氣即複,這時不須神雕催逼,自行縱入溪中練劍。
二次躍上時隻見神雕已不在溪邊,不知到了何處,眼見雨勢漸小,心想山洪倏來倏去,若是明日再來,水力必弱,乘着此時并不覺得如何疲累,不如多練一會,于是又躍入溪心。
練到第四次躍上,隻見岸旁放着七枚朱果,心中好生感激神雕愛護之德,一口氣吃了,又入溪心練劍。
一直練到深夜,說也奇怪,竟是越練精神越振,山洪卻漸漸小了。
當晚他竟不安睡,在水中悟得了許多順刺、逆擊、橫削、倒劈的劍理,到這時心中方自大悟,以此使劍,真是無堅不摧,劍上何必有鋒?但若非這把比平常長劍重了數十倍的重劍,這種劍法也施展不出,普通利劍隻要拿在手裡輕輕一抖,勁力尚未發出,劍刃早已斷了。
其時方當半夜,大雨初歇,晴雲一碧,新月的銀光灑在林木溪水之上,楊過瞧着山洪奔騰而下,心通其理,手精其術,知道這重劍的劍法已盡于此,不必再練?便是劍魔複生,所能傳授的劍術也不過如此而已。
将來内力日長,手上所用之劍便可日輕,到最後使木劍如使重劍,那隻是功力自淺而深,全仗自己修為,至于劍術,卻至此而達止境。
他在溪邊來回閑步,仰望明月,心想若非獨孤前輩留下這柄重劍,又若非神雕從旁誘導,自己因服朱果而内力大增,那麼這套劍術已不可得見。
又想到獨孤求敗全無憑借,居然能自行悟到這劍中的神境妙境,聰明才智,實是勝已百倍。
他獨立水畔緬懷先賢,又是佩服,又是心感。
他轉念又想:“我雖悟到了劍術的至理,但枯守荒山,又有何用?倘若情花之毒突然發作,明天便即死了,言至精至妙的劍術豈非又歸湮沒?”他想到此處,雄心登起,自言自語的道:“我也當學一學獨孤前輩,要以此劍術打得天下群雄束手,這才甘心就死。
” 他左手撫着右臂斷折之處,想起郭芙截臂之恨,不禁熱血湧上心頭,心想:“這丫頭自恃父親是當代大俠,母親是丐幫幫主,自來不把我放在眼裡,小時我寄居她家,不知受了她多少白眼,多少折辱?我謊言欺騙武氏兄弟,其實也是為了她好,倘若武氏兄弟中有一人為她而死,豈非也是她的罪過?哼哼,她乘我病中斬我一臂,此仇不報,非君子也。
”楊過向來極重恩怨,胸襟并不寬闊,當日手臂初斷,躲在這荒谷中療傷,那是無可奈何,此刻臂傷已愈,武功反而大進,滿腔心思都放到了報仇雪恨上面。
當下心念已決,連夜回到山洞,向神雕說道:“雕兄,你的大恩大德,我終身不敢或忘,小弟江湖上尚有幾樁恩怨未了,暫且分别,日後再來相伴,獨孤前輩這柄重劍,小弟求借一用。
”說着深深一揖,又向獨孤求敗的石冢拜了幾拜,掉首出谷。
那神雕直送至谷口,一人一雕,這才依依而别。
那柄劍極是沉重,如系在腰間,腰帶立時崩斷。
楊過在山邊采了三條老藤,搓成一帶,将重劍系了,負在背上,施展輕身功夫,直奔襄陽。
到得城外,天色未晚,心想日間行事不便,何況一晚沒睡,精力不充,郭伯伯和郭伯母圴是武學高手,此時身子必已康複,遇上了定有一番惡鬥,于是在城外的墳場草叢中睡了幾個時辰,然後調息運功,又采野果飽餐了一頓,等到初更時分,直奔襄陽城下。
那襄陽城垣極是雄偉,當日金輪法王、李莫愁等從城頭躍下,尚須以人墊足,方免受傷,現下要從城牆腳攀上城頭,殊非易易。
楊過在墳場中休息之時,早已想到了上城的法子,心想獨孤前輩如何上那懸崖峭壁,挺重劍在城牆上一刺。
重劍雖無尖鋒,但這一劍去勢剛猛,那城牆以極堅極厚的花岡石砌成,隻聽篷的一聲巨響,應劍而破,竟裂成一個碗口大的洞孔。
楊過沒料到自己随手一劍,竟有這般強大的威力,心中又驚又喜,二次躍上時左足踏入破洞,舉手在頭頂的城牆上又刺了一孔,這次出手輕得多了,以免發出聲音,驚動城上守軍。
如此逐步爬上,到最後數丈時,施
他一刺一擊,直練到筋大疲力盡,足步虛晃,這才躍回岸上。
他生怕神雕又要趕他下水,這時腳底無力,若不小休片時,已難與山洪的沖力拒抗,果然神雕不讓他在岸上立足,一見他從水中躍出,登時舉翅搏擊。
楊過叫道:“雕兄,你這不要了我命麼?”躍回溪中站立一會,實在支持不住,終又縱回岸上,眼見神雕舉翅拂來,無可奈何,隻得一劍回刺,三個回合過去,神雕竟然被牠逼得退了一步。
楊過叫道: “得罪!”又是一劍刺去,隻聽得劍刃刺出時嗤嗤聲響,與往時已頗不相同。
神雕見他的劍尖刺近,也已不敢硬接,迫得閃躍退避。
楊過知道在山洪中練了半日,左臂的勁力已頗有進境,不由得又驚又喜,自忖勁力的增長,本來決非十天半月之功,何以在水中擊刺半日,劍力竟會大進?想是神雕每日采來的紅色鮮果定有強筋健骨的神效,以緻不知不覺之間,内力大增。
楊過在溪旁靜坐片刻,力氣即複,這時不須神雕催逼,自行縱入溪中練劍。
二次躍上時隻見神雕已不在溪邊,不知到了何處,眼見雨勢漸小,心想山洪倏來倏去,若是明日再來,水力必弱,乘着此時并不覺得如何疲累,不如多練一會,于是又躍入溪心。
練到第四次躍上,隻見岸旁放着七枚朱果,心中好生感激神雕愛護之德,一口氣吃了,又入溪心練劍。
一直練到深夜,說也奇怪,竟是越練精神越振,山洪卻漸漸小了。
當晚他竟不安睡,在水中悟得了許多順刺、逆擊、橫削、倒劈的劍理,到這時心中方自大悟,以此使劍,真是無堅不摧,劍上何必有鋒?但若非這把比平常長劍重了數十倍的重劍,這種劍法也施展不出,普通利劍隻要拿在手裡輕輕一抖,勁力尚未發出,劍刃早已斷了。
其時方當半夜,大雨初歇,晴雲一碧,新月的銀光灑在林木溪水之上,楊過瞧着山洪奔騰而下,心通其理,手精其術,知道這重劍的劍法已盡于此,不必再練?便是劍魔複生,所能傳授的劍術也不過如此而已。
将來内力日長,手上所用之劍便可日輕,到最後使木劍如使重劍,那隻是功力自淺而深,全仗自己修為,至于劍術,卻至此而達止境。
他在溪邊來回閑步,仰望明月,心想若非獨孤前輩留下這柄重劍,又若非神雕從旁誘導,自己因服朱果而内力大增,那麼這套劍術已不可得見。
又想到獨孤求敗全無憑借,居然能自行悟到這劍中的神境妙境,聰明才智,實是勝已百倍。
他獨立水畔緬懷先賢,又是佩服,又是心感。
他轉念又想:“我雖悟到了劍術的至理,但枯守荒山,又有何用?倘若情花之毒突然發作,明天便即死了,言至精至妙的劍術豈非又歸湮沒?”他想到此處,雄心登起,自言自語的道:“我也當學一學獨孤前輩,要以此劍術打得天下群雄束手,這才甘心就死。
” 他左手撫着右臂斷折之處,想起郭芙截臂之恨,不禁熱血湧上心頭,心想:“這丫頭自恃父親是當代大俠,母親是丐幫幫主,自來不把我放在眼裡,小時我寄居她家,不知受了她多少白眼,多少折辱?我謊言欺騙武氏兄弟,其實也是為了她好,倘若武氏兄弟中有一人為她而死,豈非也是她的罪過?哼哼,她乘我病中斬我一臂,此仇不報,非君子也。
”楊過向來極重恩怨,胸襟并不寬闊,當日手臂初斷,躲在這荒谷中療傷,那是無可奈何,此刻臂傷已愈,武功反而大進,滿腔心思都放到了報仇雪恨上面。
當下心念已決,連夜回到山洞,向神雕說道:“雕兄,你的大恩大德,我終身不敢或忘,小弟江湖上尚有幾樁恩怨未了,暫且分别,日後再來相伴,獨孤前輩這柄重劍,小弟求借一用。
”說着深深一揖,又向獨孤求敗的石冢拜了幾拜,掉首出谷。
那神雕直送至谷口,一人一雕,這才依依而别。
那柄劍極是沉重,如系在腰間,腰帶立時崩斷。
楊過在山邊采了三條老藤,搓成一帶,将重劍系了,負在背上,施展輕身功夫,直奔襄陽。
到得城外,天色未晚,心想日間行事不便,何況一晚沒睡,精力不充,郭伯伯和郭伯母圴是武學高手,此時身子必已康複,遇上了定有一番惡鬥,于是在城外的墳場草叢中睡了幾個時辰,然後調息運功,又采野果飽餐了一頓,等到初更時分,直奔襄陽城下。
那襄陽城垣極是雄偉,當日金輪法王、李莫愁等從城頭躍下,尚須以人墊足,方免受傷,現下要從城牆腳攀上城頭,殊非易易。
楊過在墳場中休息之時,早已想到了上城的法子,心想獨孤前輩如何上那懸崖峭壁,挺重劍在城牆上一刺。
重劍雖無尖鋒,但這一劍去勢剛猛,那城牆以極堅極厚的花岡石砌成,隻聽篷的一聲巨響,應劍而破,竟裂成一個碗口大的洞孔。
楊過沒料到自己随手一劍,竟有這般強大的威力,心中又驚又喜,二次躍上時左足踏入破洞,舉手在頭頂的城牆上又刺了一孔,這次出手輕得多了,以免發出聲音,驚動城上守軍。
如此逐步爬上,到最後數丈時,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