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四章:一陽書指
關燈
小
中
大
,你們讓點兒地位出來吧。
”楊過也沒心思跟他答話,牽着小龍女的手,去到旁邊坐下,共叙别來之情。
霍都轉過頭來,向朱子柳道:“你既不用兵刃,咱們拳腳上分勝敗也好。
”朱子柳道:“非也。
我中華乃禮儀文教之邦,不同蒙古蠻夷,君子論文,以筆會友,敵人有筆無刀,何須兵刃?”霍都道:“既然如此,看招!”折扇揮開,一扇向他扇去。
朱子柳斜身側步,搖頭擺腦,左掌在身前一掠,右手毛筆徑向霍都臉上畫來。
霍都見他身法輕盈,招數奇特,當下不敢搶攻,要先瞧明他武功家數,再定對策。
朱子柳笑道:“敝人筆杆兒橫掃千軍,殿下可要小心了。
”說着筆鋒向前疾點。
霍都王子雖是在藏邊學的武藝,但金輪法王淵若湖海,中原各家各派的武功無一不通。
霍都學武時即已決意赴中原樹立威名,因此金輪法王曾将内地各位名家的得意招數一一與他拆解。
豈知朱子柳用的兵器既已奇異,而出招更是匪夷所思,隻見他筆鋒在空中橫書斜鈎,似乎寫字一般,然筆鋒所指,卻處處是人身大穴。
原來朱子柳是天南第一書法名家,雖然學武,卻未棄文,後來武學愈練愈精,竟自觸類旁通,将一陽指與書法融為一爐,這一路功夫乃是他私下所創,旁人武功再強,若是肚中沒有文學根底,實難抵擋他這一路文中有武,武中有文,文武俱達極高境界的功夫,差幸霍都王子風流自命,自幼曾跟漢儒讀過經書、學過詩詞,尚能招架抵擋。
隻見他書法之中有點穴,點穴之中有書法,當真是銀鈎鐵劃,勁峭淩厲,而雄偉之中,自有一股清秀的書卷之氣。
郭靖不懂文學,看得暗暗稱奇。
黃蓉卻受乃父家傳,文武雙全,見了朱子柳這一路奇妙武功,極為佩服。
郭芙走到母親身邊,問道:“媽,他拿筆劃來劃去,那是什麼玩意?”黃蓉全神觀鬥,随口答道:“房玄齡碑。
”郭芙愕然不解,又問:“什麼房玄齡碑?” 黃蓉看得舒暢,不再答她。
原來“房玄齡碑”是唐朝大臣褚遂良所書的碑文,乃是楷書的精品,前人評褚書如“天女散花”,蓋書法剛健婀娜,顧盼生姿,筆筆淩空,極盡抑揚控縱之妙。
朱子柳這一路“一陽書指”以筆代指,也是招招法度嚴謹,宛如楷書般的一筆不茍,霍都雖不懂一陽指的精奧,總算識得“房玄齡碑”中的每一個字,預計得到他那一橫之後會跟着寫那一直,倒也守得井井有條,絲毫不見敗象。
朱子柳見他武功高強,長袖飛舞,喝一聲采,叫道:“小心!草書來了。
”突然間将頭頂帽子除下,往地上一擲,長袖飛舞,狂奔疾走,出招全然不依章法。
但見他如瘋如癫、如酒醉、如中邪,大筆淋漓,指走龍蛇。
郭芙又問:“媽,他發癡了麼?”黃蓉道:“嗯,若再喝上三杯,筆勢更佳。
”于是提起酒壸,斟了三杯酒,叫道:“朱大哥,且喝三杯助興。
”左手執杯,右手中指在杯上一彈,那酒杯穩穩的平飛過去,那正是她桃花島家傳的絕技。
朱子柳一筆捺出,将霍都逼開一步,抄起酒杯一口飲盡,黃蓉第二杯,第三杯接着彈去,霍都見二人在陣前勸酒飲酒,竟不把自己放在眼内,想揮扇将酒杯打落,但黃蓉彈杯之時正好湊着朱子柳的筆意,總是乘着空隙發去,叫霍都擊打不着。
朱子柳連幹三杯,叫道:“多謝,好俊的彈指神通功夫!”黃蓉笑道:“好鋒銳的率意帖!”朱子柳一笑,心想:“我朱子柳一生自負聰明,總是遜了這小姑娘一籌。
我苦研十餘年的一路絕技,她一眼就能看破了。
”原來他這時所書的,正是唐代張旭的“率意帖”,張旭号稱“草聖”,乃是草書之聖,杜甫“飲中八仙歌”,詩雲:“張旭三杯草聖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雲煙。
”黃蓉勸他三杯酒,一來切合他使這路功夫的身分,二來是使他酒意一增,筆法更具鋒芒。
金輪法王瞇着眼睛觀戰,眼見霍都漸處下風,突然說道:“阿古斯金得兒,咪嘛哈斯登,七兒七兒呼!”衆人不知他這幾句藏語說些什麼,霍都卻知師父提醒自己,不可一味堅守,須使“狂風迅雷功”與他搶攻,當下長嘯一聲,嘯聲中隐隐有風雷之聲,右扇左袖,鼓起一陣疾風,急向朱子柳撲來。
他鼓起這股勁風力道甚強,旁觀衆人不由自主的漸漸向後退開,隻聽他口中不住似霹靂般吆喝助威,原來這“狂風迅雷功”叱喝雷鳴,正是克敵制勝的一種厲害手段。
朱子柳縱橫開阖,奮袂低昂,真個是高視闊步,目無全牛,和他鬥了一個旗鼓相當。
兩人翻翻滾滾拆了百餘招,朱子柳一本“率意帖”将要寫完,突然筆意一變,出手遲緩,然用筆又瘦又硬,古意盎然。
黃蓉低低說道:“古人道:‘瘦硬方通神’,這一路‘褒斜道石刻’,真是千古未有之奇觀。
“霍都仍用”狂風迅雷功“對敵,隻是對方力道加強,他扇子相應加勁,呼喝也更是猛烈。
武功較遜之人,竟在大廳中站立不住,一步步退到了天井之中。
”楊過也沒心思跟他答話,牽着小龍女的手,去到旁邊坐下,共叙别來之情。
霍都轉過頭來,向朱子柳道:“你既不用兵刃,咱們拳腳上分勝敗也好。
”朱子柳道:“非也。
我中華乃禮儀文教之邦,不同蒙古蠻夷,君子論文,以筆會友,敵人有筆無刀,何須兵刃?”霍都道:“既然如此,看招!”折扇揮開,一扇向他扇去。
朱子柳斜身側步,搖頭擺腦,左掌在身前一掠,右手毛筆徑向霍都臉上畫來。
霍都見他身法輕盈,招數奇特,當下不敢搶攻,要先瞧明他武功家數,再定對策。
朱子柳笑道:“敝人筆杆兒橫掃千軍,殿下可要小心了。
”說着筆鋒向前疾點。
霍都王子雖是在藏邊學的武藝,但金輪法王淵若湖海,中原各家各派的武功無一不通。
霍都學武時即已決意赴中原樹立威名,因此金輪法王曾将内地各位名家的得意招數一一與他拆解。
豈知朱子柳用的兵器既已奇異,而出招更是匪夷所思,隻見他筆鋒在空中橫書斜鈎,似乎寫字一般,然筆鋒所指,卻處處是人身大穴。
原來朱子柳是天南第一書法名家,雖然學武,卻未棄文,後來武學愈練愈精,竟自觸類旁通,将一陽指與書法融為一爐,這一路功夫乃是他私下所創,旁人武功再強,若是肚中沒有文學根底,實難抵擋他這一路文中有武,武中有文,文武俱達極高境界的功夫,差幸霍都王子風流自命,自幼曾跟漢儒讀過經書、學過詩詞,尚能招架抵擋。
隻見他書法之中有點穴,點穴之中有書法,當真是銀鈎鐵劃,勁峭淩厲,而雄偉之中,自有一股清秀的書卷之氣。
郭靖不懂文學,看得暗暗稱奇。
黃蓉卻受乃父家傳,文武雙全,見了朱子柳這一路奇妙武功,極為佩服。
郭芙走到母親身邊,問道:“媽,他拿筆劃來劃去,那是什麼玩意?”黃蓉全神觀鬥,随口答道:“房玄齡碑。
”郭芙愕然不解,又問:“什麼房玄齡碑?” 黃蓉看得舒暢,不再答她。
原來“房玄齡碑”是唐朝大臣褚遂良所書的碑文,乃是楷書的精品,前人評褚書如“天女散花”,蓋書法剛健婀娜,顧盼生姿,筆筆淩空,極盡抑揚控縱之妙。
朱子柳這一路“一陽書指”以筆代指,也是招招法度嚴謹,宛如楷書般的一筆不茍,霍都雖不懂一陽指的精奧,總算識得“房玄齡碑”中的每一個字,預計得到他那一橫之後會跟着寫那一直,倒也守得井井有條,絲毫不見敗象。
朱子柳見他武功高強,長袖飛舞,喝一聲采,叫道:“小心!草書來了。
”突然間将頭頂帽子除下,往地上一擲,長袖飛舞,狂奔疾走,出招全然不依章法。
但見他如瘋如癫、如酒醉、如中邪,大筆淋漓,指走龍蛇。
郭芙又問:“媽,他發癡了麼?”黃蓉道:“嗯,若再喝上三杯,筆勢更佳。
”于是提起酒壸,斟了三杯酒,叫道:“朱大哥,且喝三杯助興。
”左手執杯,右手中指在杯上一彈,那酒杯穩穩的平飛過去,那正是她桃花島家傳的絕技。
朱子柳一筆捺出,将霍都逼開一步,抄起酒杯一口飲盡,黃蓉第二杯,第三杯接着彈去,霍都見二人在陣前勸酒飲酒,竟不把自己放在眼内,想揮扇将酒杯打落,但黃蓉彈杯之時正好湊着朱子柳的筆意,總是乘着空隙發去,叫霍都擊打不着。
朱子柳連幹三杯,叫道:“多謝,好俊的彈指神通功夫!”黃蓉笑道:“好鋒銳的率意帖!”朱子柳一笑,心想:“我朱子柳一生自負聰明,總是遜了這小姑娘一籌。
我苦研十餘年的一路絕技,她一眼就能看破了。
”原來他這時所書的,正是唐代張旭的“率意帖”,張旭号稱“草聖”,乃是草書之聖,杜甫“飲中八仙歌”,詩雲:“張旭三杯草聖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雲煙。
”黃蓉勸他三杯酒,一來切合他使這路功夫的身分,二來是使他酒意一增,筆法更具鋒芒。
金輪法王瞇着眼睛觀戰,眼見霍都漸處下風,突然說道:“阿古斯金得兒,咪嘛哈斯登,七兒七兒呼!”衆人不知他這幾句藏語說些什麼,霍都卻知師父提醒自己,不可一味堅守,須使“狂風迅雷功”與他搶攻,當下長嘯一聲,嘯聲中隐隐有風雷之聲,右扇左袖,鼓起一陣疾風,急向朱子柳撲來。
他鼓起這股勁風力道甚強,旁觀衆人不由自主的漸漸向後退開,隻聽他口中不住似霹靂般吆喝助威,原來這“狂風迅雷功”叱喝雷鳴,正是克敵制勝的一種厲害手段。
朱子柳縱橫開阖,奮袂低昂,真個是高視闊步,目無全牛,和他鬥了一個旗鼓相當。
兩人翻翻滾滾拆了百餘招,朱子柳一本“率意帖”将要寫完,突然筆意一變,出手遲緩,然用筆又瘦又硬,古意盎然。
黃蓉低低說道:“古人道:‘瘦硬方通神’,這一路‘褒斜道石刻’,真是千古未有之奇觀。
“霍都仍用”狂風迅雷功“對敵,隻是對方力道加強,他扇子相應加勁,呼喝也更是猛烈。
武功較遜之人,竟在大廳中站立不住,一步步退到了天井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