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七章:氣走法王

關燈
金輪法王所用的金輪,乃是中原武士從所未見的奇門武器,不論刀槍劍戟、矛錘鞭棍,碰到了這金輪全然無法施展,被他輪子一鎖一拿,兵器非脫手不可,因此常人拿了武器與他相鬥,隻要一招過去,手中就是沒了兵器。

    那法王的武功何等厲害,他空手而與旁人兵器相持,别人尚且要輸,何況他有兵器而對方空手?他要小龍女接他十招,絕非口出大言,若不是他見楊過功夫了得,還決不會說到十招。

    要知他自出藏以來,沒一位武師接得了金輪的三招。

     小龍女綢帶一揚,搶先進招,法王道:“這是什麼東西?”左手去抓帶子。

    他雖見那綢帶夭矯靈動,定然變化極多,但他一抓之中暗藏上下左右中五個方位,不論綢帶閃到那裡,都是逃不脫他的掌握。

    那知綢帶上的小圓球叮的一聲響,反激起來,卻來打他手背上的“中渚穴”。

    金輪法王變招奇速,手掌一翻,又來抓那小球。

    小龍女手腕微抖,這小球又翻過去自下而上的打他手背虎口處的“合谷穴”。

    金輪法王手掌再翻,這次卻是伸出食中兩指去夾那圓球。

    小龍女看得明白,綢帶微微向前一送,那圓球伸出去點他臂彎裡的“曲澤穴”。

     這幾下變招,當真隻在反掌之間,金輪法王手掌翻了兩次,小龍女手腕抖了三下,卻已交換了五招。

    楊過看得明白,大聲數道:“一二三四五……五招啦,遇剩五招。

    ”其實金輪法王要小龍女接他十招,乃是要她抵擋金輪的十下攻勢,此時楊過取巧,将雙方交換的招數一并計算。

    法王明知他狡詐,但自己是一代宗師,那肯與他斤斤辯算招數多少?當下左臂微微一偏,使圓球點中臂上穴道,金輪直攻了過去。

     小龍女隻聽得當啷啷一陣急響,眼前金光閃動,那金輪于是無影無蹤般攻到面前尺許之處。

    這一下真是變生不測,别說抵擋,閃躲也已不及,危急中抖動手腕,那綢帶直繞過來,圓球直打他腦後正中的“風池穴”,這是人身要害,任你武功再強,隻要給打中了,終須性命難保。

    那是她無可奈何,才以兩敗俱傷的險招,拼他撤輪自保。

    果然金輪法王不願與她拼命,低頭避過,隻這麼一低頭,手上輪子送出略緩。

    小龍女已乘機收回綢帶,叮叮當當一陣響,圓球與輪子相碰,已将金輪的攻招解開。

    這隻是一瞬間之事,但小龍女已是從生到死、從死到生的經了一轉,急忙展開輕功,向旁急退,臉上已驚得全無血色。

     其實金輪法王隻攻了一招,但楊過大聲叫道:“六七八九十……好啦,我師父已接了你十招,更有什麼話說?” 這幾下子交手,金輪法王已知小龍女武功雖然高強,但萬萬不及自己,若是正正式式的比拼,十招之内定可将她打敗,最讨厭楊過在旁攪局,胡言亂語,弄得自己心神不定,心想:“且不理這少年胡說,我加緊出招,先将這女孩打敗了,再作道理。

    ”于是袍袖帶風,金輪晃動,又是一招極厲害的殺着劈了過去。

    楊過大叫:“不要臉,說了十招,又來偷襲,十一、十二、十三、十四……”他也不理會雙方攻守招數多少,口中自管連珠價數将出來。

     小龍女接過他一招之後,心中極是害怕,說什麼也不敢再正面擋他第二招,當下足底展開古墓派的絕頂輕功,在廳上飛舞來去,手中綢帶飄動,金球急轉,幻成一片白霧,一道黃光。

    那金球發出叮叮的響聲,忽急忽緩,忽輕忽響,竟爾響成一套樂曲。

    旁觀群雄中自有知音之士,有人叫道:“這是唐明皇的雨淋鈴曲。

    ”審失辨律,果然絲毫不差,更有人搖頭晃腦,居然按着鈴聲打起節拍來。

     原來小龍女天性喜愛音樂,閑居古墓之時,依着祖師婆婆林朝英遺下的琴譜,按撫瑤琴,極得妙理。

    後來她練這綢帶金球之際,聽着球中發出的聲音,叮叮當當,頗具音節,也是她少年心性,竟在武功之中把音樂配了上去。

    看官,天地間歲時之序,草木之長,以至人身之脈膊舉動,其間無不含有一定節拍,那音樂乃是依循天簸及人身自然節拍而組成,是故樂音則聽之悅耳,嘈雜則聞之心煩。

    武功一與音樂配合,使出來更是柔和中節,得心應手。

    此時小龍女知道對方厲害,不敢與他正面相抗,自行舞動綢帶,飄忽來去,遊走閃避。

     那古墓派的輕功乃是武林中的一絕,别派任何輕功均所不及。

    若果在平原曠野中施展,尚不易見其長處,此時屋中使用,卻是飄逸無倫,變幻萬方。

    要知小龍女一生在墓中練功,專在小範圍内求變求快。

    金輪法王的武功雖遠勝于她,但她一味騰挪奔躍,實在奈何不了,隻聽得鈴聲叮叮,組成一首樂曲,聽了幾下,不禁心念一動,竟要順着她的樂音出手,急忙擺動金輪,發出一陣嘈耳聲音,沖激金鈴之聲。

    霎時之間,大廳上兩種聲音互相撞激,忽高忽響,或高或低,竟在樂聲中鬥了起來。

     小龍女的金鈴清脆動人,聽來心曠神怡,金輪中發出的啷